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72.250) 您好!臺灣時間:2023/10/02 21:4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呂瑞香
論文名稱:變革之舞---團隊學習在Klapay國小的實踐與省思
論文名稱(外文):The Dance of Change ---The practice and reflect of Team-learning in Klapar Elementary School
指導教授:林志成林志成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系所名稱:學校行政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教育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5
中文關鍵詞:團隊學習深度匯談行動研究
外文關鍵詞:team-learningdialogueaction research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5
  • 點閱點閱:56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淳樸保守的Klapay國小,在面臨社會快速變遷,九年一貫課程匆忙上路之際,為了改善學校單打獨鬥的現況,本研究透過行動研究,促進夥伴反省、批判、實踐與澄清;經由團隊學習,建立夥伴關係,發揮集體智慧合作解決問題,帶動學校變革。
本研究在Klapay國小初步推動團隊學習,探討團隊學習的歷程、所運用的策略、影響因素、對成員和學校的影響為何?在過程中獲得一些發現與省思,簡要說明如下:
一、團隊學習歷程,夥伴歷經客氣以禮相待、歧見與混亂、面對衝突、團隊大容器的探詢、激發共同創造力、發表與行動等各階段。在每個階段中衝突是正常現象,透過理性溝通,可以凝聚共識和發揮集體智慧。
二、本研究採用深度匯談、讀書會團隊學習、會議式團隊學習及其他多元策略,促使團隊進行經驗分享與轉化,從而產生學習質變。成員願意開放、自由交流、互相激盪,進而促使團隊進入真正的思考。
三、團隊學習的影響因素複雜而多元,舉凡團隊學習的文化、健全的組織結構、個別成員的因素、專家學者的輔導、有限的時間等,如網狀般影響團隊學習。
四、經過漫長的團隊學習,我們將所得專業知能化為一次次的課程設計和強而有力的行動,展現「專業、教育愛、榜樣」的教師圖像,並激發家長的支援和孩子的學習意願。
團隊學習是個漫長的過程,本研究建構了初步團隊學習的風貌,未來我們將鼓勵夥伴個別持續的學習,以深化團隊學習效益。同時,針對其中一個主題或學習策略進行詳實的探究與觀察。
For facing fast change of society and hurried beginning of Nine-year integrated curriculum, the simple and conservative elementary school, Klapay, hopes to improve its unaided condition. This study is thought action research to promote partners’ self-examination、criticism、practice and clarification, and by team-learning to establish partners’ relationship, display team wisdom to solve problems together and to bring change in school.
This study has been started out to promote team-learning in Klapay Elementary School-searched for career、strategies、caused reasons and its influence to the team members and school. There are some finds and reflections described as following:
1. In the career of team-learning, every partner experienced all the periods of polite treatment, different ideas and confusion, conflict-facing inguiries in the safe field, inspiration of common creation, announce and action. It is a normal condition to face conflict in every period. Through reasonable communication. We can concentrate the same sense and enhance wisdom of our group.
2. This research used dialogues team-learning of book-reading & meeting and other multiple strategies to make the team members share and transfer the experience of each other’s moreover to change learning quality. When the members would like to communicate openly & freely and encourage each other, they can think actually.
3. The infective factors of team-learning are complex and multiple, for example, the culture of school learning, perfect organization and structure the related factors of the individual member specialists’ assistance and guidance, limited time and etc. They infect team-learning as a net from every direction.
4. Through a long time of team-learning, we transferred professional abilities in to many kinds of curriculum designs and powerful action force. In this way, the can perform teacher’s style of “specialty education love and good example” In addition that, they can also increase parents’ support and children’s learning willing.
It needs long time. This study constructed initial appearance of team-learning. We will encourage our partners to learn individually and continually in the future to enforce the benefit of team-learning. And we can make detailed researching and observation aimed at one of the themes or learning strategies.
第一章 舞之緒……………………………………………… 01
第一節 關於團隊學習之舞 ………………………………………… 01
第二節 舞之動---團隊學習與行動研究…………………………… 08
第三節 細說舞碼---原始研究計劃的設計………………………… 14
第二章 舞之前導---促進深思熟慮的文獻探討…………… 19
第一節 團隊學習的意義、歷程與策略……………………………. 19
第二節 團隊學習的相關理論與影響因素…………………………. 25
第三節 團隊學習對成員與學校的影響……………………………. 32
第三章 歧見中粉墨登場的舞團…………………………… 35
第一節 初探團隊學習的舞步………………………………………. 35
第二節 透過對談型塑舞團願景……………………………………. 36
第三節 從無力、質疑的序曲到團隊舞曲…………………………. 41
第四節 舞步變奏曲---衝突與團隊學習…………………………… 49
第五節 評鑑與訪視賦予團隊舞步新意義…………………………. 58
第四章 探詢團隊變革的新舞步…………………………… 63
第一節 高難度的舞步---發現過去理論與實務轉化的困難……… 63
第二節 快拍子的教師專業旋轉舞步---九年一貫課程進修……… 65
第三節 深化團員舞步---學校本位讀書會……………….………. 71
第四節 厚實舞者基本能力的練習…………………………………. 97
第五節 先行者之舞---他山之石激發行動力……………………… 101
第六節 深化專業的協同舞曲………………………………………. 108
第七節 協同舞伴的告白……………………………………………. 111
第五章 再登舞台詮釋快樂之舞…………………………… 115
第一節 配合音樂跳支優雅舞曲….………………………………… 115
第二節 共同導演一齣巨人之舞.…………………………………… 118
第三節 燈光下出色的舞者…………………………….…………… 124
第六章 團隊變革之舞回顧與省思………………………… 127
第一節 重新回顧舞團的展演……………………………………… 127
第二節 變革之舞的省思…………………………………………… 133
後記 ……………………………………………………… 152
參考文獻 ……………………………………………………… 153
附錄 ……………………………………………………… 157
附錄一 Klapay國小學生圖像意見調查表………………………… 157
附錄二 Klapay國小90.2─90.8專業對談課程表示例…………. 158
附錄三 Klapay國小八十九學年度下學期學校本位教師進修實施計畫………………………………………… 159
附錄四 Klapay國小學校本位課程─五月桃巡禮………………… 160
附錄五 Klapay國小九十學年度上學期學校本位教師進修─讀書會實施計畫…………………………………… 161
附錄六 Klapay國小九十年度實施教師讀書會自我知覺評量表…………………………………………………….. 163
附錄七 Klapay國小學校和社區的SWOTS分析.…………………. 164
附錄八 Klapay國小九十學年度上學期主題活動課程計畫……… 165
表 次
表2~1 傳統學習與團隊式學習結構的比較…………………… 33
表4~1 Klapay國小九十年度模範學生指標比照表…………. 84
表6~1 Klapay國小團隊學習本位進修演進過程……………. 130
圖 次
圖2~1   團隊學習是個人學習到組織學習的媒介……………… 20
圖2~2   討論與對話的演進……………………………………… 22
圖2~3 單循環與雙循環學習…………………………………… 26
圖2~4    影響團隊學習成效的因素……………………………… 28
圖4~1   Klapay國小學校教育目標與願景架構圖…………….. 81
圖4~2 Klapay國小課程設計流程圖………………………….. 93
圖6~1 Klapay國小團隊學習歷程圖…………………………… 128
一、中文部份
王秀槐(民90)。九年一貫課程試辦國民中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模式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4(3), 125-148。
王萬青(民88)。從教師成長團體中談讀書會如何運作。北縣教育,28,36-39。
行動科學(夏林清譯)(民89)。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85年)
江正信(民89)。高階經營團隊與企業策略決策模式、組織學習傾向、創新能力及經營績效之關係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吳明清(民87)。學校教育改革的趨向與課題。現代教育論壇(一)。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吳清山(民86)。教育名詞。教育資料與研究,18, 61-62。
李麗玉(民89)。學校施行組織學習之研究【一個國中個案之探討】。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呂瑞香等(民90)。提升原住民地區學生國語文閱讀能力之行動研究----以Klapay國小為例。教育部九十年度推動教師從事行動研究成果發表論文集。國立彰化師大附工。90年12月21-22日。65-74。
呂瑞香等(民91)。撫今追昔話泰雅─泰雅文化尋根與傳承。Greateach 2002創意教學方案發表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91年4月20-21日。107-108。
林志成(民87)。學習型組織之概念分析、基本假定暨實踐策略。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學報,三,69-96。
林志成(民90a)。行動知識暨其在教育行政應用上之實踐與省思。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教系學術研討會。民國90年6月7日。
林志成(民90b)。學校文化重塑與九年一貫課程改革。載於「變遷中台灣教育社會學與教育改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33-459。
彼得.聖吉(民83)。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郭進隆譯)台北市:天下文化。(原著出版年:1990年)
彼得.聖吉(民84)。第五項修練 實踐篇(下)--共創學習新經驗。(齊若蘭譯)。台北:天下文化。(原著出版年:1993年)
彼得.聖吉等(民90)。變革之舞(上)。(廖月娟、陳琇玲譯)。台北:天下文化。(原著出版年:1999年)
約瑟夫.歐康納、艾恩.麥克德摩(民88)。系統思考實用手冊---第五項修練完全攻略本。(王承豪譯)。台北:世茂。(原著出版年:1997年)
威廉.依薩克(民90)。深度匯談。(柯雅琪譯)。台北市:大時代。(原著出版年:1999年)
倪士峰(民90)。國民小學團隊學習之個案研究─以花師實小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孫小魯(民87)。從「行動研究」及讀書會談教師的終身學習。基中學報,1,180-206。
夏林清(民86)。大團體動力─理念、結構與現象知探討。台北:張老師文化。
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吳芝儀、廖梅花譯)(民90)。嘉義市: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1990)
屠金琳(民89)。如何落實組織學習。人力資源發展月刊,156。
張春興與楊國樞(民69)。心理學。台北:三民。
張吉成(民89)。團隊學習在組織之應用。泰山職訓學報,3,73-90。
張奕華(民86)。國民小學組織學習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明輝(民87)。營造學習型學校。現代教育論壇(四)。民國87年5月27日。
張振成(民90)。如何以讀書會提升教師教學創造力。社教資料雜誌,271,8-11。
教育部(民87)。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
教育部(民87)。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
陳惠邦(民87)。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惠邦、李麗霞(民90)。行行重行行。台北:師大書苑。
陳惠邦(民91)。初等教育專輯。台北市:元照。
陳淑娟(民89)。從學校組織變革談學習型組織與團隊學習。公教資訊季刊,4(1), 24-31。
陳建宏(民84)。組織學習理論應用於行政革新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介宏(民88)。現代組織的團隊式學習。公教資訊季刊,4(1),13-23。
黃乃熒(民89)。後現代教育行政哲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清海(民88)。國民小學建立學習型組織策略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俊雄(民83)。團隊特性與組織變革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進成(民89)。國民小學校長營造學習型組織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廖經華(民90)。雕琢─層課程統整道統整課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廖癸欽(民90)。發展學校本位教師進修。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廖國勛(民88)。深度匯談促進組織學習之實證研究─以連鎖型企業 A公司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劉兆岩。深度匯談的應用心得。中國生產力中心組織學習研究小組。90.10.15。
賴燊雲(民87)。學習型組織在台灣省國民小學發展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魏秋宜(民87)。組織創造力理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魏惠娟(民87)。邁向學習型組織的教育行政領導。教育政策論壇創刊號,1(1), 135-171。
二、英文部份
Argyris, Chris & Donald.A. Schon(1978).Organization learning:A theory of action perspective. Reading,MA:Addison-Wesley .
Reynolds,M.(1994).Groupwork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Ideas in Practice. Kogan Page,London.
Senge, P. M .(1990).The Fifth Discipline: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Doubleday, New York,U.S.A.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