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3.238.225.8) 您好!臺灣時間:2022/08/09 01:35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陳姿听
研究生(外文):
TZU YIN CHEN
論文名稱:
台灣閩南語相褒類歌仔冊語言研究─以竹林書局十種歌仔冊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
The language research of Taiwaneae Balladas sang in dialogue
指導教授:
董忠司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系所名稱:
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學門:
人文學門
學類:
語言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台灣閩南語
、
相褒歌
、
歌仔冊
、
用韻
、
漢字
、
詞彙
相關次數:
被引用:
40
點閱:1105
評分:
下載:314
書目收藏:15
本論文是以臺灣閩南語相褒類歌仔冊為研究對象,首先對於歌仔冊的來源及分類進行瞭解,再對相褒歌這一類的歌仔冊進行語言學上的研究。其次在相褒歌用韻的研究中,分別從韻式類型、平仄類型、和韻的選用進行分析,得出相褒歌用韻在句句押韻,且韻腳押平聲調為韻調的常例的情形外,也有部分例外情形,另外在韻字上還有不避使用同字,以及幾種通押的情形。
關於相褒歌當中的用字,給人的印象就是借音字的使用頻繁,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困難。論文中針對一本歌本的用字類型進行分析,得出當中漢字使用有用字適當的情形,在借音字的借音規則上,也有相當大的比例(56.8﹪)是聲、韻、調皆符合的,可以看出相褒歌作者在用字時也有他講究的地方。另外一字表多義,或是一義多字的情形,則是在用字上是比較不統一,容易使人混淆的。從相褒歌用字的情形來看,可以對臺灣閩南語漢字的使用有一些啟發及建議。
在詞彙上,從詞彙的分類、構詞法、語義場的分析及詞的來源,逐步對相褒歌中的詞彙進行分析,並列出相褒歌中特殊的詞彙,以幫助對相褒歌中內容的瞭解。另外在語義場的分析中,和現在的語文教育相結合,探討運用到教育上的情形,希望能對九年一貫中的鄉土語言教育有所助益。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1
第二節研究目的………………………………………………………………4
第三節研究範圍………………………………………………………………5
第四節研究方法………………………………………………………………7
第五節歌仔冊及其研究之回顧………………………………………………8
第二章相褒歌的用韻分析
第一節從臺灣歌謠的用韻研究到相褒歌的用韻分析………………………24
第二節相褒歌的用韻研究(一)……………………………………………31第三節相褒歌的用韻研究(二)─綜論……………………………………46
第三章相褒歌中的用字分析
第一節臺灣閩南語漢字的研究與相褒歌的用字分析………………………70
第二節相褒歌中的漢字使用情形……………………………………………82
第三節近代台灣閩南語文獻用字面貌與相褒歌用字的關係……………101
第四節從相褒歌中用字看閩南語漢字的選用……………………………106
第四章相褒歌中的詞彙分析
第一節台灣閩南語詞彙使用研究…………………………………………109
第二節相褒歌中詞彙使用情形……………………………………………118第三節相褒歌中語義場的分析……………………………………………129
第四節相褒歌中的詞彙來源分類及特殊使用 …………………………139
第五章餘論…………………‥‥‥‥‥‥‥‥‥‥‥‥‥……………150
參考書目…………………………………………………………………155
附錄
一.相褒歌原文………………………………………………………………160
二.相褒歌詞彙使用檢索表…………………………………………………189
三.相褒歌原本影印…………………………………………………………194
《三國相褒歌》…………………………………………………194
《少年男女挽茶相褒歌》……………………………………………198
《男愛女貪相褒歌》…………………………………………………200
《百花相褒歌》………………………………………………………204
《汽車司機車掌相褒歌》……………………………………………207
《茶園挽茶相褒歌》…………………………………………………209
《問路相褒歌》………………………………………………………211
《最新落陰相褒歌》…………………………………………………213
《黑貓黑狗相褒歌》…………………………………………………218
《新桃花過渡歌》……………………………………………………222
王振義 1987〈淺說閩南語社會的唸歌〉,《臺灣史研究暨史料發掘研討會論文集》。
王振義 1988 歌仔調的「樂合詩」歌唱傳統與性質初探 民俗曲藝54期
王振義 1993歌仔平仄規律實質意義的探討 台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7 p47-51。
王振義 1997從歌仔調的歌唱特色談「樂合詩」與「詩合樂」的歌唱傳統 復興劇藝學刊20 p31-49。
王力 1988 漢語詩律學(增訂本)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王幸華 1992 臺灣閩南語兒童歌謠研究 私立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育德著 黃國彥譯 1993 台灣話講座 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王順隆 1993 談台閩「歌仔冊」的出版概況 台灣風物 43卷3期。
王順隆 1997 閩南語歌仔冊的詞匯研究 第五屆國際閩方言研討會論文 1-11,泉州:華僑大學。
王順隆 1999歌仔冊韻字的研究 第三屆台灣語文論文發表會論文 台灣:新竹。
王耀華主編 1994 福建文化概覽 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甘為霖 1913 廈門音新字典 台南:人光出版社。
石安石 1994 語義研究 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自清 1976 中國歌謠 香港:中華書局。
朱介凡 1984 中國歌謠論 香港:中華書局。
竹碧華 1991 楊秀卿歌仔說唱之研究 台北: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瀛濤 1975 台灣諺語 台北:台灣英文出版社。
吳守禮1987綜合臺灣閩南語基本字典初稿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5閩台方言研究史叢刊13 閩臺方言研究集(1)台北市:南天 出版社
閩台方言研究史叢刊14 閩臺方言研究集(2)台北市:南天出版社
2001a閩台方言研究史叢刊1、2 明嘉靖刊荔枝記戲文校理 台北市:南天出版社
2001b閩台方言研究史叢刊3 明萬曆刊荔枝記戲文校理 台北市:南天出版社
2001c閩台方言研究史叢刊6 明嘉靖刊荔鏡記戲文校理 台北市:南天出版社
2001d閩台方言研究史叢刊8 清光緒刊荔枝記戲文校理 台北市:南天出版社
吳玫芳 2000《台華詞彙對比研究…以台南善化鎮自然事物基本詞為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語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李 1983《臺灣陳辦歌研究》,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李 1992一首抗清歌謠--「臺灣陳辦歌 台灣風物42:4 p25-45。
李壬癸 1985 閩南語的口語傳統 大陸雜誌71.2:66-73,台北:大陸雜誌社。
李安和 1989 論台灣「唸歌─歌仔戲」的戲曲語言時數所據─從音樂、語言美學的觀點來探討 民俗曲藝58:5-53。
呂興昌 1995 白話中的台灣文學資料 第一屆台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63-278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林慶勳 1997 台灣歌仔簿押韻現象考察─以《人心不足歌》為例 第五屆國際閩方言研討會論文〈泉州:華僑大學〉 收入研討會論文集172-187 暨南大學出版社1999.4。
林慶勳 1999 《問路相褒歌》研究 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林慶勳 2001 《台灣閩南語概論》 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寶卿 1999 閩南方言與古漢語同源辭典 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林金鈔 1975 閩南語研究 新竹:竹一出版社。
周榮杰1990〈臺灣歌謠產生的背景上、下〉,《民俗曲藝第64、65期》,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
周純一 1991〈臺灣歌仔的說唱形式應用〉,《民俗曲藝71期》 p108-143。
周雪美 2000 台灣客家傳統歌謠的語言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周長楫 歐陽憶耘著1998《廈門方言研究》 福建人民出版社。
施博爾 1965 五百舊本歌仔冊目錄 台灣風物15.4:41-60,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
姚榮松 1995 閩南語書面語使用漢字類型分析─兼論漢語方言文字學 第一屆台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77-192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姚榮松 2000 〈臺灣閩南語歌仔冊的用字分析與詞彙解讀--以「最新落陰相褒歌」為例〉 國文學報29 p193-229。
洪良一 1995 〈一顆鄉土心 一份鄉土情〉 教師天地77 p16-20。
洪宏元 2000 《台灣閩南語流行歌謠語文研究》 新竹: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炫文 1988 〈「七字調」在台灣民間歌謠中的地位〉 民俗曲藝54,p78-96。
張炫文 1998 《歌仔調之美》 台北:漢光文化。
張美薰 1991 〈客家歌諺的修辭〉 傳習第九期 p31-57。
張振興 1993 《台灣閩南方言記略》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張聯榮著 蔣紹愚審定 1997 《漢語詞匯的流變》 河南:大象出版社。
張屏生 1999 〈台灣閩南話歌謠的形式特點〉 第三屆台灣語文論文發表會 台灣語文學會主辦。
黃得時1953〈臺灣歌謠之型態〉,臺灣文獻卷3期。
黃侃 1973 《文心雕龍札記》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黃慶萱 1990 《修辭學》 台北:三民書局。
黃勁連1995《台灣國風》 台北:台語文摘雜誌社。
黃菊芳 1998《〈渡子歌〉研究》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健銘 1989 《野台鑼鼓》 台北:稻鄉出版社。
陳健銘 1996〈從歌仔冊看臺灣早期社會〉 台灣文獻47:3 p61-110。
陳修 1991 臺灣話大詞典 台北:遠流出版社。
許清雲 1997 〈論唐人絕句含蓄美的表現手法〉 東吳中文學報第三期 p139-158。
許極墩 1998 《台灣語概論》 台北:前衛出版社。
曹甲乙1983〈雜談七字歌仔〉,臺灣風物33卷第3期,台灣省文獻會。
傅庚生 1979 《中國文學欣賞舉隅》 台北:宏業書局有限公司。
葉桂桐 1998 《中國詩律學》 台北:文津出版社。
曾子良1988〈臺灣閩南語說唱文學---歌仔的內容及其反應之思想〉,民俗曲藝54期。
曾子良 1989 《台灣閩南語說唱文學歌仔之研究及閩台歌仔敘錄與存 目》 台北: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秀芳 1991 《台灣閩南語語法稿》 台北:大安出版社。
1995〈閩南語書寫問題評議〉,《大陸雜誌》,第九十卷第一期。
董忠司 1996 《台灣閩南語語音教材》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996 〈早期台灣語裡的非漢語成分初探─兼論尋找本字應該注意的事項〉 『台灣閩南語概論』講授資料彙編 台北:台灣語文學會。
1997 《續修新竹縣志 語言篇‧閩南語章》
2000《台灣閩南語辭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001《福爾摩沙的烙印:臺灣閩南語概要》上、下冊,台北市:文建會。
2002〈台語韻部與民間歌謠─以日據時代早期歌謠集為討論中心〉第四屆台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研討會論文 高雄:中山大學。
劉慧怡 1992〈臺灣閩南語說唱音樂--「唸歌仔」 傳習10 p315-324。
劉美芳 1993 《陳三五娘研究》 台北: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叔新 1990 漢語描寫詞彙學 北京:商務印書館。
黎運漢 張維耿 編著 1991 《現代漢語修辭學》 台北:書林。
蔡培火 1969 閩南話國語對照常用辭典 台北:正中書局。
臧汀生 1984 《台灣閩南語歌謠研究》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岫廬文庫072〉。
臧汀生 1989 《台灣閩南語民間歌謠研究》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臧汀生1993 〈台語文學用字之商榷〉 第一屆台灣語言國際研討會
臧汀生 1993 〈從台灣歌仔簿俗寫形聲字談形符兼指示變音作用〉 第一屆中國通俗文學及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臧汀生 1993 〈台灣車鼓歌辭抄本異文校勘舉隅〉 第一屆訓詁學會議
臧汀生 1994 〈台灣歌仔簿用字方法與閱讀〉 中國民間文學國際會議
臧汀生 1988 〈試論台灣閩南語民間歌謠之文字紀錄〉 民俗曲藝55期
臧汀生 1988 〈台灣民間歌謠韻字之討論〉
臧汀生 1996 《台語書面化研究》 台北:前衛出版社。
鄭惠萍 1992 《桃花女鬥周公故事研究》 台北: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佑俞 1993 《台灣閩南歌謠與民俗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巧珍 1986 《南管戲「陳三五娘」及其「益春留傘」之唱腔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新竹:竹林書局 1958《汽車司機車掌相褒歌》
1960《男愛女貪相褒歌》
1971《黑貓黑狗相褒歌》
1986《三國相褒歌》
1987《少年男女挽茶相褒歌》
1987《百花相褒歌》
1987《茶園挽茶相褒歌》
1987《最新落陰相褒歌》
1987《新桃花過渡歌》
1990《問路相褒歌》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台灣民間歌謠研究
2.
臺灣閩南語說唱文學「歌仔」之研究及閩臺歌仔敘錄與存目
3.
臺灣閩南歌謠與民俗研究
4.
臺灣閩南語流行歌謠語文研究
5.
臺灣閩南語兒童歌謠研究
6.
楊秀卿歌仔說唱之研究
7.
台華詞彙對比研究---以台南善化鎮自然事物基本詞為例
8.
台灣勸世類「歌仔冊」之語文研究
9.
陳三五娘研究
10.
「歌仔冊」中的台灣歷史詮釋──以張丙、戴潮春起義事件敘事歌為研究對象
11.
台灣情歌的兩性心理探討
12.
台灣客家傳統歌謠的語言研究
13.
臺灣陳辦歌研究
14.
〈渡子歌〉研究
15.
台灣「歌仔」的勸善研究
1.
吳亞玲(民88)。資訊時代教師角色之省思。南投文教,12,43-46。
2.
張炫文 1988 〈「七字調」在台灣民間歌謠中的地位〉 民俗曲藝54,p78-96。
3.
洪良一 1995 〈一顆鄉土心 一份鄉土情〉 教師天地77 p16-20。
4.
姚榮松 2000 〈臺灣閩南語歌仔冊的用字分析與詞彙解讀--以「最新落陰相褒歌」為例〉 國文學報29 p193-229。
5.
周純一 1991〈臺灣歌仔的說唱形式應用〉,《民俗曲藝71期》 p108-143。
6.
李安和 1989 論台灣「唸歌─歌仔戲」的戲曲語言時數所據─從音樂、語言美學的觀點來探討 民俗曲藝58:5-53。
7.
吳正己、邱貴發(民85)。資訊社會國民的電腦素養教育。社教雙月刊,73,13-18。
8.
吳正己(民90)。從英特爾e教師計畫談資訊融入教學。資訊與教育,85,15-21。
9.
何榮桂、籃玉如(民89)。落實”教室電腦”教師應具備之資訊素養。資訊與教育,77,22-28。
10.
何榮桂(民90)。他山之石可錯攻~亞太地區(台港新日韓)資訊教育的發展與前瞻。資訊與教育,81,1-6。
11.
何榮桂(民87)。從教育部之資訊教育推展策略看未來中小學資訊教育的願景。資訊與教育,68,2-13。
12.
江惜美(民90)。資訊融入語文領域教學。教師天地,112,47-51。
13.
王曉璿(民87年)。從NII對社會的影響--談現代教師的基本電腦素養。菁莪季刊,10(2),10-15。
14.
王裕德、王淑如(民90)。e世代國中教師的資訊素養。資訊與教育,82,75-81。
15.
王全世(民89b)。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80,23-30。
1.
台灣勸世類「歌仔冊」之語文研究--以當前新竹市竹林書局所刊行个台語歌仔冊為範圍
2.
臺灣歌仔冊中「相褒結構」及其內容研究
3.
台灣勸世類「歌仔冊」之語文研究
4.
孟姜女歌仔冊之語言研究─以押韻與用字為例
5.
臺灣閩南語說唱文學「歌仔」之研究及閩臺歌仔敘錄與存目
6.
台灣閩南語諺謠研究
7.
臺灣閩南語流行歌謠語文研究
8.
閩南語歌仔冊敘事研究-以八個愛情故事為例
9.
台灣歌仔冊書寫對廈門歌仔冊的交流現象研究
10.
歌仔冊《八七水災歌》語言研究
11.
台灣民間歌謠研究
12.
歌謠、歌仔冊、歌仔戲:<安童哥買菜>研究
13.
台語歌仔冊《台南運河奇案歌》、《乞食開藝旦歌》之語言研究─以押韻與用字為例
14.
「開臺」、「過臺」臺語歌仔冊之用韻與詞彙研究
15.
歌仔冊《嘉義歌》、《嘉義行進相褒歌》研究 ──以「旅遊」為觀察核心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