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 鏽(民71);中國的術數。華學月刊,121期,頁1-5。
方吉正(民87):教師信念研究之回顧與整合-六種研究取向。教育研究,12期,頁36-44。
王邦雄(民76):先天的命,後天的運。張老師月刊,199期,頁75─78。
王恭志(民89):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實務之探析。教育研究資訊,8卷2期,頁84-98。王溢嘉(民82):命運的奧義。台北:野鶴。
余德慧(民76):總結命與運。張老師月刊,119期,頁50-51。
宋文理(民81):「迷信」與「空虛」關於大學生之超自然參與經驗之意義病理的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73期,頁53-108。
李亦園(民77):運可改,命不可改。張老師月刊,199期,頁72─74。
李 敖(民84):中國命研究。台北:桂冠。
李孟文(民91):國中教師實施教訓輔合一課堂管教的策略與改進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周雪惠(民78):台灣民間信仰的宗教儀式行為之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林進財(民88):從教師教學信念與決定談教學實施與效能。中等教育,50期,頁9。
施寄青. 陳燁(民86):上帝也算命三─完全算命手冊。台北:張老師文化。
柯雲路(民83):人類神秘現象破譯(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胡台麗(民75):神、鬼與賭徒-大家樂賭戲反映之民俗信仰。國科會研究報告。
凌坤楨(民81):算命行為之歷程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翁成龍(民83):唐傳奇的宿點觀初探。台中商專學報,26期,頁399-433。
高強華(民82):論信念的意義、結構與特性。現代教育,30卷7期,頁74-89。高賢治(民67):台灣的舊慣習俗信仰。台北:眾文出版社。
張正體(民82):算命術與命理學。中華易學,17卷3期,頁63-65。張永雋(民82):命理與義理。哲學雜誌,3期,頁10-27。
張明喜(民80):命理、相術、人生。台北:金楓出版社。
教育部(民86):教師輔導與管教辦法。
教育部訓委會(民82):國民小學管教問題調查研究。
陳伯璋(民88):九年一貫課程的理念與理論分析。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上)-邁向課程新紀元。台北市教研學會,頁10-18。
陳李綢(民73):姻緣由命注定嗎?談感情與婚姻算命觀。姻緣路上情理多。台北:桂冠圖書。
陳美蘭(民87):「科學理性論」或「功能論」?─大眾媒體的算命論述。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雅莉(民83):教師教育信念與班級經營成效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馨蘭(民87):教師人格特質、自我效能、學生行為信念與班級經營風格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勞思光(民82):關於術數的反省。哲學雜誌,3期,頁2-8。黃郁文(民83):國中教師認知歸因方式心理動力狀況與其對民俗助人方式與專業助人方式使用情形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黃姬芬(民91):國小教師管教信念與管教行為相關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黃淑珍(民84):個人及環境因素對高雄地區小學生家長算命態度的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黃順利(民88):國小教師權威性格、自我效能信念、學生行為信念與體罰態度及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楊士賢(民86):國民小學級任教師班級經營信念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董芳苑(民83):宗教與文化。台南:人光。
趙雅博(民88):王充論衡之思想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0期,頁1-38。
劉曜源(民90):國小美勞科教師教學信念之個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蔡明俊(民88):一位國小實習教師處理學生行為問題的思考內涵。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志明(民86):算命不是科學的真假問題。台北:「宗教、靈異、科學與社會」學術研討會。
謝惠德(民84):反省與教學,一位高級中學化學教師信念的詮釋性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謝雅惠(民89a):國外教育訊息(英國)。教育資料與研究,36期,頁110-111。
謝雅惠(民89b):國外教育訊息(日本)。教育資料與研究,37期,頁146-147。
謝雅惠(民89c):國外教育訊息(美國)。教育資料與研究,33期,頁106-108。
瞿海源(民77):中國人的宗教信仰。台北:巨流。
瞿海源(民82):術數、巫術與宗教行為的變遷與變異。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國科會研究報告。
瞿海源(民86):台灣宗教變遷的社會政治分析。台北:桂冠。
簡三郎(民89):校園輔導與教師管教座談會。教師天地,104期,頁58-73。
羅正心(民86):算命與心理輔導。台北:桂冠
顧忠華(民86):巫術、宗教與科學的「世界圖像」-一個宗教社會學的考察。台北:「宗教、靈異、科學與社會」學術研討會。
二、英文部分
Cheng,Y.C.(1994).Locus of control as an indicator of Hong Kong teacher job attitudes and perceptions of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87(3),180-188.
Duncan,C.A.(1992).The relationship among declarative behavior management knowledge:Pupil control ideology,and teacher efficacy for middle-grad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53(11),p.3840.(University Microfilms No.AAC93-06030).
Friedman,I.A.(1995).Student behavior patterns contributing to teacher burnout.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88(5),281-289.
Hoy,W.K.(1979).Open education and pupil control ideologies of teacher.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73(1),45-49.
Solomo,D.et al(1996).Teacher beliefs and practice in schools serving communities that differ in socioeconomic level.(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98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