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于名振、王立鈞、孫克勤、郭鐘祥(1976)。生界-我們的生存環境。東海大學環境科學研究中心印行。
中華民國野鳥協會 1994年。宜蘭縣無尾港水鳥保護區整體規劃。宜蘭縣政府。
方潔玫譯(1994)。共享自然的喜悅(Sharing the Joy of Nature, by Joseph
Cornell)。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家祥等譯(1997)。與孩子分享自然(Sharing Nature with Children, by Joseph Cornell)。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順美(1994)。解決環境問題教學模式之探討。環境教育季刊,11:5-20。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出版。李坤崇(2000)。主題統整課程之理念與設計。台北: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李聰明(1979)。環境教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林銀河(1998)。宜蘭縣無尾港水鳥保護區棲地改善現況。第三屆海峽兩岸鳥類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協會。
林銀河(2000)。無尾港水鳥保護區經營與管理之過去與現況。螺訊,第10期。宜蘭縣無尾港文教促進會。
宜蘭文獻(1994)。蘇澳鎮耆老座談會紀錄。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金恆鑣譯(1997)。傾聽自然(Listening to Nature , by Joseph Cornell)。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周儒譯(Schmieder,A.A.著)(1988)。環境教育的本質和原理。環境保護論文集。台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周儒(1994)。環境教師師資培訓相關之問題探討與平析。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洪美蓮(2000)。女性主義教學的實踐----女性歷史單元教學活動之發展。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忠照(1995)。校園環境步道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市師環教季刊。陳忠照(1994)。國民小學環境步道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之研究。教育部八十三年度委託專案研究計劃。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系。
陳慈美(1997)。生態保育之父李奧波「土地倫理」的啟示。環境價值與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95-112。
許訓評(1997)。認識無尾尾港的生態。螺訊創刊號。宜蘭縣無尾港文教促進會。
黃淑瑩(2000)。廢除保護區,設立遠洋漁港。政府應落實水鳥公園之規劃。螺訊,第10期。宜蘭縣無尾港文教促進會 。
黃淑瑩(2000)。無尾港的故事。東海岸評論,第142期。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書局。
黃朝恩(1995)。環境議題分析與教學。環境教育季刊,27:20-33。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出版。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4)。國民小學環境教育手冊。台北:教育部。
楊冠政(1997)。環境教育簡介。科學教育月刊,11:4-9。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出版。楊冠政(1991)。學校課程環境化---學校實施環境教育的首要工作。環境教育季刊,11:5-20。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出版。楊冠政(1995)。尊重自然-泰勒的環境倫理學說及其應用。環境教育季刊,25:1-18。楊冠政(1996)。環境倫理學說概述(四)生態中心倫理。環境教育季刊,30:15-30。楊冠政(1998)。環境教育。國立編譯館主編。台北:明文書局出版。
劉美慧(1998)。議題中心教學法的理論與實際。花蓮師院學報,8:173-199。鄭昆山(1999)。從環境消費者保護觀點論農田違法開挖之法治國省思。東海大學社教雜誌,第247期。
賴雅芬(1996)。校園戶外教育。環境教育季刊,30:76-84。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出版。賴雅芬(1997)。國小教師利用鄉土教學活動金形環境教育之參與式行動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歐用生(1995)。國民小學社會科教學研究(第五版)。台北:師大書苑範學院。
歐用生(1995)。從「課程統整」的概念平九年一貫課程。教育研究資訊,7(1):22-23。鍾宜玲(1997)。一個社會科教學小組之行動研究:教師之經驗分享與教學反省。屏東師範學院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Corcoran.P.B and Sievers.E(1994). Reconceptualiz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five possibilities.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25(4).4-8
Hungerford, H. R. et al.(1980)Goals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J. of Env.Ed. 11(3):42-47
Hungerford, H. R., Litherland, R. A., Peyton, R. B., Ramsey, J. M., & Volk, T. L.1992). Investigating and Evaluating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Action: Skill Developing Modules. Illinois: Stripe Publishing Company.
Leopold.A.(1993).The land ethic. In Zimmerman.M.E (Ed).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from animal rights to redical ecology .(pp.95-109).New Jersey:Rrentice-Hall.
Purcell.S.R(1990).What is bioregionalism?In Andruss.V.Plant.C.Plant.J and W(Ed). Home!A bioregional Reader.(pp.2-3).Philadelphia .Pa:New Society Publisher.
Sale.K(1991).Dwellers in the land :the bioregionalvision. Philadephia. Pa:New Society Publisher.
Snyder.G.(1990).Bioregional perspective. In Andruss .V.Plant.C.Plant.J and W(Ed). Home!A bioregional Reader..(pp.17-20).Philadelphia .Pa:New Society Publis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