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 A. Banks原著,國立編譯館主譯 / 李苹綺譯(1998年):多元文化教育概述。台北: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pp45-46。
Linda Campbell等著、郭俊賢等譯,(1998年):多元智慧的教與學,初版一刷。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pp1-7。
北市師院(民89):鄉土教育概說∼鄉土教學的理論與實施。台北:北市師院鄉土教育中心。
田耐青(民86):建構論的學習理念∼以瞎子摸象故事為例。台北:研習資訊 13(6), pp89-93。吳秀碧(民87):死亡教育與悲傷諮商之人員訓練,載於學生輔導雙月刊(54)期。台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出版。pp62-69。吳清山(民 85):教育發展與教育改革。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宗薇(民87):建構主義的課程與教學∼主編的話,載於課程與教學季刊,一卷三期。台北: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出版。
李錫津著(1998年):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新世紀學校本位之課程實務。台北:揚智文化有限公司,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pp3-22。
沈劍平(民86):教育研究者∼谷德萊德。文載教育研究資訊,1997年11月。台北:師大教育研究中心。
林玉體(民76):西洋教育史。台北:文景出版社。pp.279-293
林生傳(民87):建構主義的教學評析,載於課程與教學季刊,一卷三期。台北: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出版。pp1-14。林秀珍撰(民88):杜威經驗概念之教育涵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台北:臺灣師範大學。pp13-33。
姚誠(民89):從意識到認同∼論台灣鄉土教育的建構。載於課程與教學季刊,2000年,3(3)。台北: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出版。pp1-16。張清濱(民85):教科用書的編印審定與選用∼一些理論與實務的探討。台北:研習資訊 13(4), pp1-11。張德銳(民 84): 學校中心的管理∼推行開放教育。高雄:復文書局出版。
教育部編(民82):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台捷國際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排版印刷。發行人:郭為藩。p354, p402, pp366-367。
教育部編(民89):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第一學習階段)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編印。p10, pp175-194。
郭生玉(民79):心理與教育研究法。 台北:精華書局。pp228-250。
陳忠本(民86):談宗教的功能與學校宗教教育的實施,載於教師之友月刊,第38卷第4期,pp3-7。陳東陞(民76):個案研究法;錄自教育研究法。台北: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出版。pp193-214。
傅佩榮(民86):我對宗教教育的淺見,載於台灣教育月刊,557期。台北:台灣教育月刊社出版。pp14-21。
曾燦金(民 85):美國學校本位管理及其在我國國小實施可行性之研究。台北:市立師院初教研究所碩士論文。黃政傑(民83):課程設計,5刷。台北:東華圖書有限公司。
黃政傑主譯(民86):多元文化課程的架構,初版一刷。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pp57-89。
楊瑞珠(民 87):無懼的愛:面對死亡活出生命,載於學生輔導雙月刊(54)期。台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出版。pp28-31。劉修全(民 87):宗教的生死觀與臨終輔導,載於學生輔導雙月刊(54)期。台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出版。pp52-61。歐用生(民85):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師大書苑。pp212-215。
鄭明長(民87 ):國小教師的知識對其發展知覺課程之影響。錄自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台北:揚智文化公司出版。pp121-140。
鄧天德(民89):九年一貫課程與鄉土教育∼載於課程與教學季刊,2000年, 3(3)。台北: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出版。pp17-30。賴秀智(民89):我國多元文化教育之現況探討,載於課程與教學季刊,1998,1(2)。台北: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出版。pp95-118。Carr,Wilfred. (1993). Reconstructing the Curriculum Debate: an Editorial Introduction, Curriculum Studies, 1.1 pp 5-9
Diem,Richard.(1996).Using Social Studies as the Catalyst for Curriculum Integration:The Experience of a Secondary School. Social Education 60.2 pp 95-98
Elizabeth, P.(1994).A study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constructivism.Unpublished masters theses,College of Norwich University. EDRS ERIC ED.386-299.
Gambro,John S. and Barbara.S.Ingold.(1997)Doing Social Studies :A Framework for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nalysis of Electricity. Social Education 61.2
Glickman, C.D. (1993)Renewing America''s Schools─A Guide for School─ Based Ac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Grant, S. G. and Bruce A. Vansledright. 1996. "The Dubious Connection: Citizenship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Studies. " The Social Studies 87.2 pp 56-59
Ross, E. Wayne,1996. "The Role of Portfolio Evaluation in Social Studies Teacher Education:How Evaluation Practices Shape Learning Experiences." Social Education 60.3 pp 162-166
Tabachnick,R,(1998).The social context of teacher development.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術研究所邀請美國威思康新-麥迪遜大學訪問教授專題演講文稿(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1998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