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王石番(民80)。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
王拓(民59)。是現實文學,不是鄉土文學。載於尉天聰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出版社。
石雅玫(民89)。花蓮地區國小教師議題中心教學信念及多元文化議題調查。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朱敬一、戴華(民85)。教育鬆綁。台北:遠流出版社。
吳文星(民86)。日治時期台灣鄉土教育之議論。載於八十六年鄉土史地教育學術研討會。
吳親恩、張振岳(民84)。人文花蓮。花蓮:花蓮洄瀾文教基金會。
李宛芳(民90)。國民小學對實施九年一貫課程態度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婉窈(民88)。實習教育、鄉土愛與國家認同-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第三期「國語」教科書的分析。台灣史研究,4卷2期,頁7-53。
周淑卿(民85)。我國國民小學課程自由化政策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周瑞雲(民86)。鄉土教育之實施與檢討-以台北市為例。載於楊思偉編,新教育實踐-開放教育、鄉土教育、田園教育之分析。台北:師大書苑。
林本(民49)。生活中心教育之由來、意義及價值。載於社會中心教育論叢。南投:台灣省教育廳。
林佩璇(民88)。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個案研究:台北縣鄉土教學活動的課程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林佩璇(民8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載於學校本位的課程發展。台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
林佩璇(民90)。台灣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背景與理念。載於兩岸三地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辦,頁6-20。
林幸姿(民86)。國小階段教師參與課程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林振春(民87)。社區營造的教育策略。台北:師大書苑。
林瑞榮(民87)。國民小學鄉土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師大書苑。
社區發展季刊社論(民84)。從社區發展的觀點,看社區、社區意識與社區文化。社區發展季刊,第69期,頁1。
花蓮縣政府(民83)。蓮花淨土-我們的家鄉 ·花蓮(教師用)。台北:康和出版社。
花蓮縣政府(民83)。蓮花淨土-我們的家鄉 ·花蓮(學生用)。台北:康和出版社。
洪哲義(民86)。社區與學校。學校教育,第558期,頁21。
紀惠英(民88)。俗民數學與數學學習─從文化脈絡的觀點看數學學習。花師學報,第八期,頁69-98。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民86)。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輔導區國民小學簡介。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張嘉育(民87)。認識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載於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頁25-47。
張嘉育(民88)。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台北:師大書院。
教育部(民82)。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4)。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7)。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8)。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草案)其他融入學習領域議題。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9)。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9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許文勇(民90)。國小教師發展環境教育融入自然科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其南(民85)。鄉土學習與社區發展。載於國小鄉土教育課程與教材研討會。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陳枝烈(民88)。多元文化教育。高雄:高雄復文出版社。
陳美玉(民85)。教師專業實踐理論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陳添球(民91)。主題式學習取向的鄉土教材超媒體網頁建置之研究。電子檔。未發表。
彭明輝(民84)。歷史花蓮。花蓮:花蓮洄瀾文教基金會。
彭震球(民49)。社會中心教育與鄉土教育。載於台灣省教育廳編,社會中心教育論叢。台中:台灣省政府教育廳。曾祥榕(民89)。地方層級課程發展之探討-以宜蘭縣國民中小學鄉土教學活動課程為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黃玉冠(民83)。鄉土教材發展與實施之分析研究-以宜蘭縣為例。國立台灣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政傑(民82)。多元文化教育的課程設計途徑。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台灣書店。
黃政傑(民86)。課程評鑑。台北:師大書院。
黃瑞琴(民80)。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楊孝榮(民71)。內容分析。載於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台北:東華出版社。
楊冠政(民80):環境課程發展模式與程序。環境教育季刊,第9期,頁3-19。楊慶誠(民90)。鄉土自然環境教材編纂。載於九十年度國民中小學鄉土藝文研習手冊。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廖孟慧(民88)。鄉土教材之內容分析與教材發展過程之研究-以花蓮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第一冊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劉春城(民76)。黃春明前傳。台北:圓神出版社。
劉唯玉(民89)。阿美族鄉土文化教材、教學歷程及其相關問題研究-以邦查國小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歐用生(民78)。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引用自Lacey, C. (1976):Problems of Sociological Fieldwork, in Hammersley, M., P. Woods(eds.): The Process of Schooling, London, Falmer Press.
歐用生(民84)。鄉土教育的理念與設計。載於黃政傑、李隆盛編,鄉土教育。台北:漢文書局。
蔣玉嬋(民90)。學習型組織理論應用於社區總體營造之研究-以大溪和平老街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論文。未出版。鄭文安(民90)。生命教育融入國小自然科課程與教學之研究:以「種植」和「養殖」主題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盧葳詡(民87)。1990年代花蓮地方社會的變遷特性與動力-「信息」與「系統有序性」觀點。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蕭昭君(民86)。全是贏家的學校。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賴怡潔(民90)。國小中年級鄉土教材內容分析之研究-以宜花兩縣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饒見維(民87)。花蓮教師流動率問題。東海岸評論,120期,頁30-34。顧瑜君(民89a)。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成長。載於學校本位經營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花蓮師範學院主辦。
顧瑜君(民89b)。從壓迫到增能-談教師進修模式之變革。載於新世紀教育發展願景與規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辦。
二、英文部分
Banks, J.A.&Banks,C.A.M.(1989).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Boston: Allan and Bacon.
Bowers, B. (1991). Teacher involvement i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31 153)
Eggleston, J.(1980).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Britain, London: RKP.
Engleson D. C. (1985) A Guide to Curriculum Planning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Madison: Wisconsin Department of Public Instruction.
Finders, D.(1988).Teacher isolation and the new reform. Journal of Curriculum and Supervision, 4(1), 17-29.
Lacey, C.(1976):Problems of Sociological Fieldwork, in Hammersley, M., P. Woods(eds.): The Process of Schooling, London, Falmer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