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97.13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6 00:5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玉翎
研究生(外文):Huang Yu-ling
論文名稱:花東縱谷人口分布的區域變遷
指導教授:康培德康培德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系所名稱:鄉土文化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區域研究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6
中文關鍵詞:花東縱谷區域變遷人口分布區域重心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9
  • 點閱點閱:96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國家勢力真正進入花東縱谷距今有一百多年,該區域因政治、經濟、社會等因素作用,在歷史上的不同時期人口分布殊異,區域重心發生移轉。
清領台灣時,因封山畫番界致使東部地區成為化外之地,原住民是此地的主人,當時漢人約佔十分之一,縱谷地區有奇萊、秀姑巒、卑南三個因經商起源之據點。牡丹社事件促使清廷開始重視東部地區的經營,積極設官治理、開山撫蕃。開通的北、中、南三路,需由清兵駐守民庄在駐軍之地形成,軍事、國家因素在這個時期對地區開發的影響很大。晚清二十年的經營,並無多大的建樹,當時的人口與聚落均勻分布於縱谷的北、中、南與海岸幾個地區,且中區之秀姑巒地區人口最多,這樣的優勢一直維持到日治初期1910年代左右。
日治時期整個人口分布產生,區域重心發生移轉,發生在1910年以後。特別是1910年到1920年間,土地整理、理蕃與移民事業,三個大動作影響了整個東部的區域發展。國家與會社強力支持花蓮區、台東區,縱谷中區是官方、會社勢力未達之區。集交通、政治、經濟優勢的花蓮港市,1920年代後在日本政府刻意培植下,被賦予東部地區中心的意義,也奠定東部第一大都市的基礎;臺東市為東部第二,1920年代里壟支廳、鳳林支廳的增設,顯示關山、鳳林之地位漸與縱谷中段的玉里平行,成為三個次級人口集中地區;縱谷內這些五個人口重心的市鎮層級自此確立,迄今不變。
終戰後,都市聚落的規模、行政區劃大都延續日治晚期態勢。1970年代中期以前,東部地區基本上是人口成長、以農業生活為主的社會,在這之後,邁向另一類型的發展,農業部門產生危機,人口開始減少,1980年北迴鐵路通車後,人口則外流向他縣市,東部人口分布發生變動,花蓮市的成長帶動吉安的發展,鳳林人口外流嚴重且原有二級產業分布逐漸向玉里附近集中,而玉里人口小有回流;台東區、關山區由於區位上的關係受北迴鐵路的影響較小,整體而言,北迴鐵路有鞏固花蓮、玉里中心地位的作用。
1990年政府疾呼產業東移,但整個政策無法掌握東部政治、經濟的現實面。在一級產業衰退的同時,二級產業並未興起,三級產業人口急速增加。東部地區勉強稱得上有工業發展的是,集中於花蓮區的大理石礦業,這項產業的提升了花蓮縣、花蓮區的經濟發展。
清末台東是交通、行政中心,但玉里則是人口、計畫中的行政中心,在當時交通、經濟網絡尚未建立,實際上東部是未納入世界經濟體系封閉的地區,因此,這兩個核心影響、控制的範圍是片面的。日治時代,特別在1920年代之後台灣現代化的展開,豎立起花蓮這個核心,是真正具有政治、經濟、交通等影響力的東部一級中心,台東、玉里、鳳林與關山分別形成一層層的人口重心。戰後這些地區的人口規模基本上少有變動,只是花蓮、台東的地位加強,鳳林、關山衰退,1970年代後花蓮夾交通、工業發展的優勢,再度強化與其他地區之間的差距。
The State’s influence came into the rift valley of eastern Taiwan circa 100 years ago. At different historical moments, the drifting and moving of dense populated areas occurred due to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factors resulting in geographical changes of the landscapes.
The quarantine policy imposed by the Qing government deferred the mass immigration of Han-Chinese to the eastern Taiwan until 1870’s. Chi-lai, Hsio-ku-luan and Pei-nan among others were the three major points on the trade routes during the quarantine period. Due to the turn from quarantine to “opening the mountains and pacifying the aborigines” policy, the state became the key player in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the valley by constructing 3 routes between east and west coasts and establishing military posts. Hsio-ku-luan area was most populated locality while the population and settlement being disseminated in the valley and along the coast line.
The most significant changes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rule occurred at the 1910’s.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in eastern Taiwan after 1920’s, the area shifted northward due to the investment of the state constructing port-city of Hualien. The hierarchical relation was established ever since till now, that Hualien, Taitung, Wue-li, and Funglin, Kuanshan constitute layer of the hierarchy, respectively.
After World War II, these core areas maintained a kind of continuity of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ignificance until mid 1970’s. The population declined and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experienced it’s crisis of recession after the 70’s.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east line railway in the 80’s, shift of dense populated areas occurred again consolidating the status of Hualien and Wue-li while Funglin and other cores in Taitung county encountered locational deficiency declining.
The Industry Eastward Policy initiated by the government in the 90’s did not industrialize the rift valley entirely. The most beneficiary of this policy was the marble processing industry in Hualien area. Therefore, the gap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tatus between Hualien and other areas broadened.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問題陳述 1
1.2 研究概念、文獻探討 2
1.2.1 區域研究沿革 2
1.2.2 區域變遷的概念 3
1.2.3 東台灣的區域研究 5
1.3 研究目的、研究方法 8
1.4 研究時、空範圍 11
1.4.1 研究時間 11
1.4.2 研究區的選定 12
1.5 章節安排 14
第二章 國家進入東台灣時期 1875∼1894 15
2.1 光緒帝以前的拓墾 15
2.1.1 縱谷北段 16
2.1.2 縱谷中段 17
2.1.3 縱谷南段 17
2.2 晚清開山撫蕃 18
2.2.1 牡丹社事件 18
2.2.2 開山路、駐軍 19
2.2.3 招墾 22
2.2.4 設官治理 23
2.2.5 開山撫番對後山原住民影響 25
2.3 聚落、人口的變化 26
2.3.1 台東州采訪冊 26
2.3.2 台東殖民地豫察報文 27
2.3.3. 台灣堡圖 29
2.4 區域差異─小結 30
第三章 殖民地經濟時期 1895∼1945 33
3.1 人口、聚落、都市發展 33
3.1.1 1909-1919年人口變化 34
3.1.2 1920∼1936人口變化 36
3.1.3 1937∼1941人口變化 39
3.1.4 聚落、都市發展 41
3.2 政治、經濟、社會背景與區域發展的關係 42
3.2.1 行政區劃與政治位階的變化 42
3.2.2 移民政策 46
3.2.3 理蕃事業 49
3.2.4 土地、林野調查整理 51
3.2.5 經濟產業 52
3.3 區域分工體系 58
3.3.1 殖民地經濟 58
3.3.2 交通建設與產業發展 59
3.3.3 糖業的區域分工 61
3.3.4 其他產業的區域性 62
3.3.5 東台灣中心的轉換 64
第四章 農業替代工業時期 1946-1970’S 67
4.1 戰後人口變化 67
4.2 相對應之政治、經濟、社會背景 69
4.2.1 行政區沿革 69
4.2.2 政府遷台與東部的開發 70
4.2.3 土地政策與土地利用 73
4.2.4 交通建設 74
4.2.5 經濟產業 77
4.3 階層與體系 84
4.3.1 都市階層與生活圈 84
4.3.2 木材產銷體系 89
4.3.3 各區發展與轉變 91
4.3.4 等級大小都市 92
第五章 產業東移時期 1970’S至今 95
5.1 人口年年負成長 95
5.2 交通與運輸 97
5.2.1 鐵路 97
5.2.2 公路 103
5.2.3 海運 106
5.3 產業 107
5.3.1 產業東移相關政策 107
5.3.2 產業結構 109
5.3.3 一級產業發展 110
5.3.4 二、三級產業發展 112
5.4 區域勢力 120
5.4.1 都市體系、生活圈 120
5.4.2 區域不均衡發展 123
第六章 結論 129
6.1 研究結果 129
6.2 各區域重心的探討 131
6.3 研究的困境、待解決問題 133
引用書目 135
附錄 147
Alvin Y.So.
1990 Soci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 : modernization, dependency, and world-systems theories. London : Sage.
Amin, Samir(著),高銛(譯)
1990 《不平等的發展─論邊陲資本主義的社會形構》。台北:久大文化、桂冠。
Doreen Massey and Pat Jess (ed.)
1995 A Place in the World ?.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Larrain,Jorge
1989 Theory of Development. Cambrige :Polity Press.
Peter Rugh(著),李華夏(譯)
1997 《凱因斯》。台北:立緒文化。
R. J. Johnston, D. Gregory, G. Pratt and M. Watts eds.
2000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4th ed .Oxford: Blackwell.
Salter
1970 The Geography of Marginality --- a Study of Migration , Settlement , and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the Rift Valley of Eastern Taiwan. Ph.D. Dissertation of Univ. of California, Berkeley.
Small, R. J. and Witherick, M. E.
1989 A modern dictionary of geography. 2nd ed. London:E. Arnold.
Wallerstein,Immanuel(著),郭方、劉新成、張文剛(譯)
1998a 《近代世界體系(第一卷):十六世紀的資本主義農業和歐洲世界經濟的起源》。台北:桂冠。
Wallerstein,Immanuel(著),郭方、夏繼果、顧寧(譯)
1998b 《近代世界體系(第三卷):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擴張的第二時期(1730∼1840年代)》。台北:桂冠。
Wigen, Karen
1995 The Making of a Japanese Periphery, 1750-1920.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工業技術研究院
1992 《台灣東部區域產業發展調查研究》。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規劃室,聯合執行。
王洪文
1991 《地理思想》。台北:明文。
王學新(譯著)
1998 日據時期東台灣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台東縣政府
1998 《台東縣綜合發展計畫》。台東縣政府擬定、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規劃。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9 《花蓮縣鄉土史料》。南投市:省文獻會。
台灣省東部土地開發處
1991 《台灣省東部土地開發處 成立三十週年紀念專輯》。
台灣省政府
1997a 《台灣東部區域計畫(第一次通盤檢討)》。
1997b 《台灣東部區域計畫(第一次通盤檢討)─規劃分析報告 》。
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
1976 《台糖三十年發展史》。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編。
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
1996 《台灣堡圖》,1904,台灣總督府。台北:遠流。
四朝奏議
1971 《道咸同光四朝奏議選輯》,文叢第288種,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田代安定
1985 《台東殖民地豫察報文》,1900,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課。台北:成文。
矢內忠雄(著)、周憲文(譯)
1999 《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海峽學術。
石再添(主編)
1991 《台灣地理概論》。台北:台灣中華。
吉武昌南
1942 〈台灣に於ける農業移民〉,《台灣經濟年報》,昭和17年版:559-577。
安倍明義
1938 《台灣地名研究》。台北:蕃語研究會。
江美瑤
1997 《日治時代以來台灣東部移民與族群關係 ─以關山、鹿野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行政院經建會住都處
1979 《東部區域實質發展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住宅及都市發展處。
何玉雲
1996 《池上平原的土地利用與農業經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吳文星譯
1989 〈台東移住民史〉,《台灣慣習記事》4(上):3-7。台灣慣習研究會原著,1904,台灣省文獻會編譯。
吳功顯
1984 〈台灣東部經濟發展與北迴鐵路之關係〉,《台灣土地金融季刊》21(3):15-53。
吳永華
1994 《蘇花古道宜蘭段調查研究報告》。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吳榮發
1999 〈從璞石閣到玉里:一個東台灣市鎮的早期發展〉,《台灣文獻》50(3):263-279。
吳質夫
1997 《重修台灣省通志》,卷四;經濟志礦業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吳親恩、張振岳
1995 《人文花蓮》。花蓮:洄瀾文教基金會。
李文良等
2001 《台東縣史 政事篇》。台東縣政府。
李宜憲
1999a 〈晚清後山駐兵考〉,《花蓮縣第二屆鄉土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3-57。
1999b 〈光緒初年的原住民反抗事件〉,《晚清花蓮開發史專題》,未刊稿。
2000 〈晚清後山駐軍與民庄的關聯性〉,《台灣風物》50(3):83-114。
李明光等(編纂)
1998 《重修台灣省通志》,卷四;經濟志工業篇 第二冊。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李國祁
1996 〈百年來台澎地區人口的變遷〉,《認識台灣歷史論文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頁323-388。
李敏慧
1997 《日治時期台灣山地部落的集團移住與社會重建─以卑南溪流域布農族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周業登
1996 《台東泰源盆地的區域變遷─族群空間關係與生計型態的解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周憲文
1980 《台灣經濟史》。台北:台灣開明書店。
孟祥翰
1988 《台灣東部之拓墾與發展1874-1945年》。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1 〈日據時期台灣東部地區人口增加之研究〉,《興大文史學報》21:179-206。
東嘉生(著)、周憲文(譯)
1985 《台灣經濟史概說》。台北:帕米爾書店。
林志善
2000 〈台灣石材加工業發展趨勢及人力運用現況〉,《東部地區產業發展與人力資源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東華大學東部產業發展研究中心,頁51-59。
林忠正主講、康敏平 謝士曼 陳美蓉記錄
1988 〈光復前後兩個政府的經濟角色異同〉,《台灣風物》38(1):161-200。
林建山
2000 〈產業東移政策引申之人力經濟議題〉,《東部地區產業發展與人力資源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東華大學東部產業發展研究中心,頁1-23。
林崇仁、楊三和
1997 〈台灣糖業的發展與演進〉,《台灣文獻》48(2):39-62。
林朝棨
1957 《台灣地形》。台灣文獻委員會。
林聖欽
1995 《花東縱谷中段的土地開發與聚落發展:1800-1945》。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1998 〈日治時期花東縱谷中段地區的土地開發〉,《守望東台灣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頁239-277。
林寶安
1997 〈歷史空間與東台灣的思考〉,《東台灣研究》2:43-50。
林蘭芳
2001 〈日治時期東台灣的電氣建設與產業發展──以民營會社為主的探討〉,《國家與東台灣區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主辦,頁213-248。
花蓮郡役所
1985 《花蓮港廳郡庄要覽輯存──花蓮郡要覽》,1939,花蓮郡役所編。台北:成文。
花蓮縣政府
1993 《花蓮縣綜合發展計畫》。花蓮縣政府擬定、台灣省住都局與中華工學院規劃。
邱世宏
1995 《花蓮地區人口遷移的時空變遷》。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金成前
1964 〈國軍退除役官兵與台灣之建設〉,《台灣文獻》15(2):116-127。
姚鶴年
1992 《重修台灣省通志》,卷四;經濟志林業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施添福
1990 〈地理學中的空間觀點〉,《師大地理研究報告》16:115-137。
1993 〈台灣聚落研究及其史料分析∼以日治時期的地形圖為例〉,張張炎憲、陳美蓉(合編),《台灣史與台灣史料評析講座紀錄》。台北:自立,頁131-184。
1995 〈日治時代台灣東部的熱帶栽培業和區域發展〉,《台灣史研究百年回顧與專題研討會》。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
1999 〈開山與築路:晚清台灣東西部越嶺道路的歷史地理考察〉,《師大地理研究報告》30:65-99。
2000 〈台灣東部的區域性:一個歷史地理學的觀點〉,夏黎明、呂理政主編《族群、歷史與空間──東台灣社會與文化的區域研究研討會論文集》。台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頁1-10。
施添福等
2001a 《台東縣史 大事篇 (下)》。台東縣政府。
2001b 《台東縣史 大事篇 (上)》。台東縣政府。
施雅軒
1995 《花蓮平原於中央政策措施下的區域變遷:從清政府到國民政府1875-1945》。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榮爵
1976 〈花蓮地區之木材運輸〉,《台灣林業月刊》2(2):30-37。
胡傳
1960 《台灣日記與稟啟》,台灣文獻叢刊第七一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93 《台東州采訪冊》,1894,台灣歷史文獻叢刊。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夏黎明
1997 〈東台灣及其生活世界的構成〉,《東台灣研究》2:7─16。
夏黎明(總編纂)
2001 《池上鄉志》。台東縣池上鄉公所。
夏黎明等
1999 《台灣地名辭書 卷三 台東縣》。南投:省文獻會。
翁佳音
2001 《異論台灣史》。台北縣板橋市:稻鄉。
袁金和等(編纂)
1998 《重修台灣省通志》,卷四;經濟志工業篇 第一冊。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涂本玉
1970 〈台灣東部河川地開發之規劃〉,《台灣銀行季刊》21(3):146-158。
康培德
1999 《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歷史變遷》。台北:稻鄉。
2000 〈以地理學的區域概念試論東台灣的型構〉:以《東台灣研究》為主的討論,《東台灣研究》5:17-32。
張介人
1966 〈台灣中興紙業公司林田山林場之木材生產〉,《台灣林業季刊》2(2):158-160。
張永楨
1986 《清代台灣後山開發之研究》。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家菁
1993 《花蓮市街的空間演變──台灣東部一個都市聚落的形成與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張素玢
1998 《台灣的日本農業移民(1909-1945)─以官營移民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景森
1988 〈戰後台灣都市研究的主流範型──一個初步的回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2、3):9-31。
許靜琇
1995 《花蓮地區北迴鐵路通車前後區域發展差異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仁和
1977 《民之歸仁》。台北:大陳地區文獻委員會。
陳正祥
1960 《台灣地誌》。台北:敷明產業地理研究所。
陳柔森(主編)
1999 《走過土地認識人民──台灣慣習記事資料彙編(Ⅰ)》。台北:原民文化。
陳英
1960 〈台東誌〉,胡傳,《台東州采訪冊》。
陳國川
1991 〈我國國中地理教材的主題和地理概念〉,《師大地裡研究報告》17:1-37。
陳國川、林聖欽
2000 《台東縣史 產業篇》。台東縣政府。
陳國棟
1997 〈關於東台灣歷史定性的一些玄想〉,《東台灣研究》2:31-42。
陳彩裕
1983 〈台灣戰前人口移動與東部(花蓮)的農業成長〉,《台銀季刊》34(1):118-124。
陳榮波
1962 〈清季台灣東部之農耕型態〉,《台銀季刊》13(1):324-344。
陳顯忠
1981 〈談台灣後山之開發〉,《台灣文獻》32(2):184-200。
章英華
1986 〈清末以來台灣都市體系之變遷〉,章英華、瞿海源主編《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十六號專刊。
1997 〈台灣的都市體系─從清到日治〉,章英華、蔡勇美主編《台灣的都市社會》。台北:巨流。
彭明輝
1995 《歷史花蓮》。花蓮:花蓮洄瀾文教基金會。
彭懷恩
2000 《台灣政治發展的反思》。台北:風雲論壇。
曾聖元
2000 《台東縣史 觀光篇》。台東縣政府。
馮建彰
2000 〈東部客家的產經活動〉,《台灣客家族群史 ─產經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頁203-277。
黃文良
1995 《花蓮縣大理石工業地理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黃叔璥
1957 《台海使槎錄》,文叢第四種,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黃拓榮(主修)
1964a 《台東縣志》,卷二 人民志。台東縣文獻委員會。
1964b 《台東縣志》,卷三 文教志。台東縣文獻委員會。
1964c 《台東縣志》,卷首 大事記。台東縣文獻委員會。
黃登忠等
1996 《重修台灣省通志》,卷四;經濟志農業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新興(主修)
1982 《續修花蓮縣志》,卷十九:交通。花蓮縣政府。
1998 《續修花蓮縣志》,卷二十一:社會。花蓮縣政府。
楊碧川
1987 《簡明台灣史》。高雄:第一出版社。
溫吉
1957 《台灣蕃政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廖秋娥
1996 〈評介鄭全玄《台東平原的移民拓墾與聚落》〉,《東台灣研究》1,頁155-159。
2001 《台東縣大武地區的區域形成與轉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
趙川民
1996 〈評介孟祥翰《台灣東部之拓墾與發展1874∼1945》〉,《東台灣研究》1:161-164。
趙鳳培
1979 《凱因斯經濟學》。台北:三民。
劉寧顏(總纂)
1991 《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七政治志建置沿革篇》。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劉還月
1997 《台灣產業誌》。台北:常民文化。
潘繼道
2001 《清代台灣後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台北:稻鄉。
蔣毓英
1993 《台灣府志》,台灣省文獻會。
鄭全玄
1993 《台東平原的移民拓墾與聚落》。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木通口三雄、盛康
1925 《台東廳及花蓮港廳土性調查報告書》。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院。
駱香林(主修)
1974a 《花蓮縣志》,卷一:大事記。花蓮縣文獻委員會。
1974b 《花蓮縣志》,卷二:總記、疆域。花蓮縣文獻委員會。
1974c 《花蓮縣志》,卷四:地形。花蓮縣文獻委員會。
1974d 《花蓮縣志》,卷九:戶口。花蓮縣文獻委員會。
1974e 《花蓮縣志》,卷十五:交通。花蓮縣文獻委員會。
1977 《花蓮縣志》,卷十八:工業、商業。花蓮縣文獻委員會。
1979 《花蓮縣志》,卷十六:農業、糧政。花蓮縣文獻委員會。
1980 《花蓮縣志》,卷十七:林業、漁業、礦業。花蓮縣文獻委員會。
戴炎輝
1979 《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聯經。
鍾利德(主修)
1994 《續修花蓮縣志》,卷十七:農業糧政。花蓮縣政府。
鍾淑敏
1997 《殖產方略:台灣產業開發(1895∼1945)》。台北:立虹。
2001 〈政商關係與日治時期的東部台灣──以賀田金三郎為中心的考察〉,《國家與東台灣區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主辦。
龐建國
1993 《國家發展理論─兼論台灣發展經驗》。台北:巨流。
藤井志津枝
1997a 《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理蕃政策》。台北:文英堂。
1997b 《理蕃─日本治理台灣的計策》。台北:文英堂。
鹽糖會社花蓮所
1924 〈花蓮港廳下に於ける糖業沿革概要 〉,《東台灣研究叢書》3:58-7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黃炳煌。「近一、二十年來我國入學考試制度之改革」。教育資料集刊,第23輯,87.6。
2. 黃政傑。「台灣教育改革的政策方向」。教育政策論壇。第3卷第1期,2000.2。
3. 彭森明。「教育改革應秉持的方針」。文教新潮。85.8,頁1-4。
4. 郭生玉。「大學聯考對高中教育的影響」。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第1卷1期,1993.1。
5. 高建民、周愚文、黃烈修。「大陸各級學校的招生制度」。教育研究資訊。1999.11。
6. 徐明珠。「站在大學入學考試變革的轉捩點上」。國家政策論壇。第一卷,第七期,90.9。
7. 林生傳。「教育改革評析--解構『鬆綁』再建構的觀點」。教育研究資訊。1997.1,5(1),頁36-38。
8. 林玉珮。「多元入學,多元迷惑」。天下雜誌,2000年4月1日。
9. 林文瑛、楊國樞。「大學聯考對大學教育的影響」。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第1卷6期,1993.11。
10. 李隆盛。「褒貶參半的『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教育研究資訊。1997.1,5(1),頁32-35。
11. 李希揚。「邁向二十一世紀之教育改革工程─教育事業民營化之探討」。教育政策論壇。第2卷第2期,1999.8。
12. 呂俊甫、張芳全。「教改會應該做得更多更好----行政院教改會總諮議報告書之評析」。教育研究資訊。1997.1,5(1),頁25-31
13. 吳清山。「解嚴以後教育改革運動之探究」。教育資料集刊。第二十三輯,87.6。
14. 吳明清。「教育開放與開放教育─教育革新的省思與對策」。教育資料與研究。創刊號,83.11.01。
15. 王震武。「教育改革的新迷思----評教改會《總諮議報告書》」。教育研究資訊。1997.1,5(1),頁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