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et, Richard, Modern Geographical Thought. .Oxford:Blackwell, 1998.
Yi-Fu Tuan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1999。
中興工程顧問社,《冬山河流域污染整治實質規劃暨近程污染改善工程規劃期末報告》,宜蘭縣政府,1990。
王文科,《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出版社,1995。
王春勝,《從居民社區意識、觀光發展態度與衝擊探討高雄市旗津區定位之策略》,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規劃室,《宜蘭縣觀光發展整體計劃期中工作報告》,宜蘭縣政府,1995。
台北州知事官房文書課,《台北州統計書》,昭和3年(1928)版。
台灣總督官房臨時戶口調查部,《臨時台灣戶口調查概覽表》,大正4年(1915)版。
台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國郡勢要調查結果中間報:台北州羅東郡》,昭和7年(1937)版。
台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國郡勢要調查結果中間報:台北州蘇澳郡》,昭和7年(1937)版。
宜蘭廳庶務課,《大正5年宜蘭廳統計要覽》,大正7年(1918)版。
宜蘭廳庶務課,《大正6年宜蘭廳統計要覽》,大正8年(1919)版。
宜蘭廳庶務課,《大正8年宜蘭廳統計要覽》,大正9年(1920)版。
宜蘭廳庶務課,《宜蘭廳第五統計書》,明治44年(1911)版。
宜蘭廳庶務課,《宜蘭廳第六統計書》,大正3年(1914)版。
宜蘭廳庶務課,《宜蘭廳第七統計書》,大正5年(1916)版。
宜蘭廳庶務課,《宜蘭廳第八統計書》,大正6年(1917)版。
林玲玲,《宜蘭文職機關的變革》,宜蘭:宜蘭縣政府,1998。
邱皓政,《社會與行為科學的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出版社,2000,頁14-22、15-10。
邱鴻遠,《哈瑪星水岸地區再開發之觀光策略研究-從當地居民觀點探討》,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侯錦雄、宋念謙,〈臺中市黎明住宅社區居民社區意識之研究〉,《建築學報》,第24卷,1998,頁51-65。省文獻會採集組,《宜蘭縣鄉土史料》,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
胡金印,<中和永和地區商業之空間結構>,《台灣師大地理學研究報告》,第6期,1980。
胡振州,《聚落地理學》,台北:三民書局,1993。
財團法人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宜蘭縣利澤地區文化地景之維護與地方再發展之環境重構暨冬山河道重建計劃規劃報告》,宜蘭縣五結鄉公所,1998。
郭中端,《冬山河風景區開發建設規劃報告》,宜蘭縣政府委託環境造形研究所,1990。
曾維屏,《地方文化產業之振興與社區營造--以美濃地區為個案》,文化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黃尹鑑,《綠島地區生態觀光之發展:遊客與居民之態度分析》,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黃雯娟撰述、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編輯,《臺灣地名辭書卷一:宜蘭縣》,南投市:省文獻會,2000。
葉肅科,《芝加哥學派》,台北:遠流出版,1993。
劉可強,《傳統藝術中心細部規劃報告》,宜蘭:宜蘭縣政府,1995。
劉潔心、晏涵文、邱詩揚,〈社區環境需求、組織運作及其環境行動之現況調查研究--以大安區民輝社區之個案研究經驗為例〉,《公共衛生》,第25卷第1期,1998,頁33-47。蔡文彩,<基隆、台北、桃園地區中小都市主要商店街機能活動的研究>,《台灣師大地理學研究報告》,第4期,1978。
蔡宏進,〈鄉村社區更新計畫上社區人民意見的應用--臺灣的個案研究〉,《東吳社會學報》,第5卷,1996,頁193-211。
鄭麗玲、許全義主編,《台灣漁業史資料選編:統計篇(一)明治-大正》,台北:台灣省漁業局,1998。
顏愛靜,〈臺北市都市型富麗農村社區之規劃--以文山區指南里為例〉,《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34卷第3期,1997,頁49-77。
嚴宏旭,《金門地區觀光發展衝擊認知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園藝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