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壽龍。政治社會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2.王世杰、錢端升。比較憲法。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3.王玉民。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4.王育三。美國政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5.王焱主編。自由主義與當代世界。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年。
6.王業立。比較選舉制度。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
7.王躍生。新制度主義。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8.田弘茂等。新興民主的機遇與挑戰。台北:業強出版社,1995年。
9.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10.江宜樺。自由民主的理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
11.亨利.馬爾賽文、格爾.范德唐等著。陳云生譯。成文憲法的比較研究。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12.何思因主編。美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4年。
13.吳庚。韋伯的政治理論及其哲學基礎。台北:聯經出版社,1993年。
14.呂亞力、吳乃德編編譯。民主理論選讀。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
15.呂亞力。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16.呂亞力。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17.呂宗麟。權力與社會正義。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1998年。
18.李惠宗。權力分立與基本權保障。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1999年。
19.李憲榮。比較政治學。台北:前衛出版社,2001年。
20.周陽山。民族與民主的當代詮釋。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
21.明居正、高朗等編。憲政體制新走向。台北:財團法人台灣人文教基金會,2001年。
22.林水波。制度設計。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23.姚志剛等。法國第五共和的憲政運作。台北:業強出版社,1994年。
24.施治生、郭方主編。古代民主與共和制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25.胡佛。方法與理論。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26.胡佛。憲政結構與政府體制。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27.胡佛等。改革憲政。台北:業強出版社,1998年。
28.胡康大。英國政府與政治。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29.高英彤。帝國夕陽─日漸衰微的不列顛。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
30.張台麟。法國政府與政治。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
31.張慶福。憲法學基本理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32.莊輝濤。重建民主。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1998年。
33.許仟。歐洲各國政府(上、下)。台北:漢威出版社,1997年。
34.許志雄等。現代憲法論。台北:元照出版公司,1999年。
35.郭秋永。當代三大民主理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
36.陳必照等。當前憲政改革方案。台北:業強出版社,1992年。
37.陳思澤主編。當代比較政府。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1996年。
38.陳淞山。國會制度解讀。台北: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39.陳新民。中華民國憲法釋論。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
40.陳新民。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上、下)。台北:元照出版公司,1999年。
41.陳瑞樺譯。法國為何出現左右共治?歷史、政治、憲法的考察。台北: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42.彭懷恩。台灣政治發展的反思。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
43.彭懷恩編譯。政治學。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1997年。
44.曾仰如。亞里斯多德。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45.湯德宗。權力分立新論。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
46.華力進。政治學。台北:中華電視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47.隋杜卿。中華民國的憲政工程:以雙首長制為中心的探討。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2001年。
48.黃光男。中國人的權力遊戲。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6年。
49.楊士毅。邏輯.民主.科學─方法論導讀。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
50.鄒文海。比較憲法。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51.趙來文。西方霸主夢─步履維艱美利堅。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
52.齊光裕。中華民國的憲政發展。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53.劉向文等。俄羅斯憲政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
54.劉崇義。民主憲政新中國。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55.劉遐齡。當代政治思想史。台北:五南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
56.謝瑞智。比較憲法。台北:文笙書局,1995年。
57.謝瑞智。憲法新論。台北:正中書局,2000年。
58.韓忠富。在傳統的夢惘下─徘徊困惑的法蘭西。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
59.龐建國。國家發展理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7年。
60.羅豪才。憲法與政治制度。台北:洛克出版社,1997年。
61.蘇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9年。
62.蘇永欽主編。政黨重組台灣民主政治的再出發?。台北:財團發人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2001年。
63.蘇永欽主編。國會改革。台北:財團發人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2001年。
64.蘇永欽主編。聯合政府台灣民主體制的新選擇?。台北:財團發人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2001年。
65.Alexis de Tocqueville。Democracy in america。秦修明、湯新楣、李宜培等譯。民主在美國。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0年。
66.Anthony Arblaster。Democracy。胡建平譯。民主制。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67.Arend Lijphart。Democracies:Patterns of Majoritarian and Consensus Government in Twenty-One Countiries。陳坤森譯。當代民主類型與政治。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68.Aristotle。Politika。顏一、秦典華譯。政治學。台北:知書房出版社,2001年。
69.Austin Ranny。Governing: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倪達仁譯。政治學。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1998年。
70.Bertrand Russell。Power。靳建國譯。 權力論。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71.Daniel J. Boorstin。The Americans The Democratic Experience。謝延光譯。美國人民主的歷程。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年。
72.David Held。Models Of Democracy。李少軍、尚新建譯。民主的模式。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73.David Marsh、Gerry Stoker。Theory and Methods in Political Science。陳菁雯、葉銘元、許文柏譯。政治學方法論。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1998年。
74.Dennis H. Wrong。Power:Its Forms,Bases,and Uses。高湘澤、高全余譯。權力它的形式、基礎和作用。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75.Durkheim。The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黃丘隆譯。社會學研究方法論。台北: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0年
76.Gerald MacCalum。Political Philosophy。李少軍、尚新建譯。政治哲學。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77.Georg Sorensen。Democracy And Democratization。李酉潭、陳志瑋譯。民主與民主化。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2000年。
78.Giovanni Sartori。Comparative Constitutional Engineering。雷飛龍譯。比較憲政工程。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
79.Howard J.Wiarda。New Direction in Comparative Politics。李培元譯。比較政治的新趨向。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2000年。
80.James Madison, Alexamder Hamiltion, John Jay。The Federalist Papers。謝淑斐譯。聯邦論。台北: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81.James M.Buchanan、Gordon Tullock。The Calculus Of Consent。陳金光譯。同意的計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82. Jean-Jacques Rousseau。Du Contrat Social。徐百齊譯。社約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83.Jean-Jacques Rousseau。A Discourse On Inequality。李常山譯。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台北:唐山出版社,1986年。
84.J.M.Burns、W.Peltason、T.E.Cronin。Government By The People。陸震綸、鄭明哲、薛祖仁等譯。民治政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85.John Kenneth Galbraith。The Anatomy Power。劉北成譯。權力的剖析。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86.J.S.Mcclelland。A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彭准棟譯。西洋政治思想史。台北: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87.Martin Carnoy。The State Tate And Political Theory。杜麗燕、李少軍譯。國家與政治理論。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88.Michael G.Roskin、Robert L.Cord、James A.Medeiros。Political Science。林震譯。政治科學。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年。
89.Michael G.Roskin。Countries And Concepts。鄭又平、侯漢君、姚朝森等譯。各國政府與政治。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1999年。
90.Montesquieu。DEL’ESPRIT DES LOIS。張雁深譯。論法的精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91.Niccoló B. Machiavelli。Il Principe。閻克文譯。君王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92.Patrick Dunleavy、Brendan O’Leary。Theories of The State The Politics of Liberal Democracy。羅慎平譯。國家論自由民主政治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93.Plato。Pliteia。 侯健譯。柏拉圖理想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年。
94.Robert A. Dahl。On Democracy。李柏光、林猛譯。論民主。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年。
95.Roberto Frankel,Barbara Geddes,Arend Lijphart等。Institutional Design In New Democracies。蔡熊山,陳駿德,陳景堯等譯。新興民主國家的憲政選擇。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1999。
96.Samuel P. Huntington。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st Twentieth Century。劉寧軍譯。第三波二十世紀的民主化浪潮。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97.Samuel P. Huntington。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黃裕美譯。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
98.Seymour Martin Lipset。The First New Nation。范建年、張虎、陳少英譯。第一個新興國家。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二、論文與期刊
1.王智賢,「四大黨競爭 或有助政局穩定」,中國時報,2001年9月7日第15版。
2.王業立,「現行選舉制度難以完成大輪替」,中國時報,2001年5月24日第15版。
3.石之瑜,「不斷超越制度為了不讓制度落實」,聯合報,2001年11月29日15版。
4.石之瑜、陳學聖,「行政院正逐漸取得違憲權」,中國時報,2001年2月8日15版。
5.朱雲漢,「台灣經驗的凋零與新生」,中國時報,2001年6月11 日2版。
6.朱雲漢,「組織聯合內閣的正道與歧途」,中國時報,2001年5月14日第2版。
7.吳玉山,「這一票…既關鍵又渾噩」,聯合報,2001年11月17日15版。
8.李建興,「多黨芬蘭如何成為競爭力世界第一?」,聯合報,2001年10月27日15版。
9.沈宗瑞,「全球化、民族國家與民主」,中國時報,2001年1月18日15版。
10.林濁水。「半總統制憲政運作展望」。國家政策雙週刊。台北:第157期7月,頁8─10。
11.侍建宇、羅世宏,「非正式政治啟動 罷免案添變數」,2000年11月3日15版。
12.侯漢君,「叢林法則下…在野黨的困境」,中國時報,2001年11月16日15版。
13.施正鋒,「三合一?既聯合又鬥爭」,聯合報,2001年11月19日15版。
14.胡祖慶,「掙脫浪漫與民粹主義泥淖」,中國時報,2001年1月19日15版。
15.胡祖慶,「籌組聯政府 勿違背民主原則」,中國時報,2001年5月19日15版。
16.高朗,「當制衡破壞殆盡 民主只剩民粹」,中國時報,2001年,2月1日15版。
17.張世雄,「以成熟公民意識 化解政治族群弊端」,中國時報,2001年9月7日第15版。
18.張執中,「朝野勿陷入勝者全拿的迷思」,中國時報,2001年1月12日15版。
19.張聖時。中華民國憲政體制變遷之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0年。20.郭盛哲,「印度與台灣 兩條國家發展道路」,中國時報,2001年2月1日15版。
21.陳文忠,「籌組聯合政府 政策聯合為前提」,中國時報,2001年5月19日15版。
22.陳炎昇。我國從覆議制度論行政與立法之關係。台北:文化大學碩士論文,2000年。23.陸以正,「雙首長制下的我國總統權力真比美國總統小?」,中國時報,2000年11月26日第4版。
24.游盈隆,「正副總統罷免制度 應健全化」,中國時報,2000年11月3日15版。
25.葉淑媚。我國憲政體制之選擇。台北:台灣大學碩士論文,2000年。26.鄭乃文。我國憲法增修後行政與立法權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碩士論文,2000年。27.蘇永欽「回歸憲政就是落實多數統治原則」,中國時報,2000年11月17日15版。
1.CNN全球新聞網http://www.cnn.com/ELECTION/2000/
2.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http://sex.ncu.edu.tw
3.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http://www.issp.sinica.edu.tw/chinese/index.heml
4.台灣九七修憲總評析─策略與政治影響的觀點http://www.wufi.org.tw/page-d-08.thm
5.白宮門外世紀激戰://forums.chinatimes.com.tw/special/usa/main.htm
6.美國總統大選SSUE/FOCUSNEWS/ELECTION2000
7.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中心政策雙週刊http://www.inpr.org.tw/inprc/pub/biweekly
8.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hhtp://www.newtaiwanese.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