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2.120.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20 08:2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朱義全
論文名稱:文化、社會與心境的投射---黃春明小說《放生》研究
指導教授:胡仲權胡仲權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文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4
中文關鍵詞:黃春明小說放生心境投射文化社會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6
  • 點閱點閱:252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3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黃春明是台灣近代具有相當代表性的小說家,從早期描寫小人物傳奇的<鑼>、<看海的日子>,到對美日經濟殖民批判的<莎喲哪啦.再見>、<我愛瑪莉>,每一篇作品的觸角都深入到台灣的社會與文化之中,他所敘述的故事,彷彿就發生在我們周遭生活環境裡,故事裡的人物讓人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是那麼的親切自然。
黃春明秉持他對社會弱勢族群的悲憫胸懷,對人文發展的關注眼光,在小說創作停筆九年以後,以老人系列為主的《放生》作為他再出發的題材。一方面對於台灣現今社會高齡化的趨勢,提供一個思考的面向,切合社會文化脈動;另一方面也是黃春明年事漸高以後,以同理心去看待老年問題的心境投射。故本文從社會、文化與心境投射三個方位,去分析《放生》,希望藉由文本的外緣研究加上內在的心因探討,能對《放生》所闡述的內容做系統的解析與討論。
一、在《放生》的文化特徵中,融合了「天人合一」的理想和以「仁」為中心的思想。這是整個中國文化的核心要素。中華子民遍及世界各地,在各種不同的生活環境中所展現的物質文化與表層文化或有差異,而由核心要素所表現出來的深層文化,則對中華子民的生活有著重大的影響力。重視鄉土情誼、倫理本位、入世的人生態度,則是本文討論的重心。
二、一種社會制度必然不能完全不變的移植到不同的國家民族,會受到文化所限制;而新的社會制度形成後,也會對核心文化以外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產生影響。本文從家庭、政治、社會的變遷和退休老人的社群活動幾個方面,來探討《放生》對於社會現象的呈現,以及中國文化在現今社會產生的影響。
三、動人的文學作品必然是作者真心投入的創作,作者心境時常就在文學作品中有意識或是不知不覺中流露出來。在探索《放生》的心境投射方面,我們要分析作者在創作的過程中,他的人生的經歷、心理的成長以及老年生理變化所引起的心境改變在作品中的投映。
本文經由以上三個面向的探討,呈現出黃春明具有中國傳統文人的特質,能夠深入體察民膜,揭櫫於作品,而且勇於突破,產生了像《放生》一樣,緊密切合社會時空、文化背景的作品。他秉承中國傳統文化的中心思想,對社會進行抽絲剝繭的省察,冀以追尋心靈那片桃花源樂土。
文化、社會與心境的投射---黃春明小說《放生》的研究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3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6
第三節 研究旨趣與目標………………………………………..19
第二章 《放生》的文化特徵………………………………22
第一節 鄉土情誼……………………………………………….22
第二節 倫理本位………………………………………………..31
第三節 人生態度………………………………………………..38
第四節 宗教……………………………………………………..45
第三章《放生》的社會現象………………………………..54
第一節 家庭……………………………………………………..54
第二節 政治的諍言………………………………………….….67
第三節 社會變遷的脈動………………………………………..76
第四節 社群活動………………………………………………..82
第四章 黃春明作品中的心境投射………………………..90
第一節 心路歷程的寫照………………………………………...90
第二節 關懷老人疾苦…………………………………………...95
第三節 體認老人心理………………………………………….101
第五章 結論……………………………………………………...112
第一節 文化的繼承…………………………………………..112
第二節 社會的省思……………………………………………117
第三節 心靈的追尋……………………………………………120
參考書目…………………………………………………………...125
《參考書目》
一、黃春明論著
(一)著作
《鄉土組曲》,台北市,遠景出版社,1976年1月初版
《我愛瑪莉》,台北市,遠景出版社,1984年5月六版
《莎喲哪啦•再見》,台北市,遠景出版社,1984年6月二十七版
《小寡婦》,台北市,遠景出版社,1984年10月二十二版
《鑼》,台北市,遠景出版社,1984年10月二十三版
《青番公的故事》,台北市,皇冠出版社,1985年8月初版
《鑼》,台北市,皇冠出版社,1985年8月初版
《莎喲哪啦•再見》,台北市,皇冠出版社,1985年8月初版
《小駝背》,台北市,皇冠出版社,1993年5月初版
《短鼻象》,台北市,皇冠出版社,1993年5月初版
《愛吃糖的皇帝》,台北市,皇冠出版社,1993年5月初版
《我是貓也》,台北市,皇冠出版社,1993年5月初版
《放生》,台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1999年10月初版
《看海的日子》,台北市,皇冠出版社,2000年2月初版
《兒子的大玩偶》,台北市,皇冠出版社,2000年2月初版
《莎喲哪啦•再見》,台北市,皇冠出版社,2000年2月初版
《等待一朵花的名字》,台北市,皇冠出版社,2000年2月初版
(二)單篇論述
〈給憨欽仔的一封信---再版序〉,收錄於《鑼》頁1-7,台北市,遠景出版社,1979年3月十三版
〈自序〉,收錄於《鑼》頁1-2,台北市,遠景出版社,1979年3月十三版
〈一個作者的卑鄙心靈〉,收錄於《我愛瑪莉》頁177-199,台北市,遠景出版社,1979年5月
〈好幾千個人的眼睛呵! 再版序〉,收錄於《莎喲娜啦•再見》頁31-37,台北市,遠景出版社,1974年8月,再版
〈羅東來的文學青年〉,中國時報,台北市,1994年1月6日,39版
〈先做一個好讀者〉,中國時報,台北市,1995年3月11日,39版
〈不感動的不寫〉,中國時報,台北市,1995年3月18日,34版
〈王老師,我得獎了〉,聯合報,台北市,1998年9月22日,37版
〈用腳讀地理〉,聯合報,台北市,1999年3月18日,37版
〈陶淵明先生,請坐〉,中國時報,台北市,1999年9月2日,37版
〈一個不良少年的成長與文學〉,中央日報,台北市,2000年5月36日,25版
詩作:〈想呻吟、我好寂寞、與屍共舞〉,聯合報,台北市,2000年9月19日,37版
詩作:〈吃齋唸佛的老奶奶〉,聯合報,台北市,2000年11月19日,37版
〈小說不是坐下來就能寫〉,中國時報,台北市,2001年3月13日,21版
二、專文報導
張國立專訪:〈黃春明的「白飯」理論〉,中華日報,台北市,1986年5月21日,11版
陳文芬:〈小說創作險境重重〉,中國時報,台北市,1997年12月26日,23版
古碧玲:〈文學武陵人:黃春明〉,聯合報,台北市,1998年10月1日,37版
顏崑陽:〈這樣的台灣社會,這樣的黃春明〉,中國時報,台北市,1999年9月29日,37版
〈黃春明新作放生,省思高齡化社會〉,聯合報,台北市,1999年10月13日,14版
董成瑜:〈黃春明鑼聲再起〉,中國時報,台北市,1999年10月21日,41版
施淑:〈艱難的敘述〉,聯合報,台北市,1999年11月8日,48版
〈跨千喜智慧交談座談會〉,聯合報,台北市,1999年12月4日,14版
三、專書
黃維樑著:《清通與多姿》,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4年10月初版
林海音:《剪影話文壇》,台北市,純文學出版社,1984年12月初版
王瑤著:《中國文學縱橫論》,台北市,大安出版社,1986年9月初版
金健人著:《小說結構美學》,台北市,木鐸出版社,1988年9月初版
楊恆達編譯:《小說理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8年11月初版
張寅德編選:《敘述學研究》,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5月初版
詹鍈著:《語言文學與心理學論集》,濟南市,齊魯書社,1989年10月初版
高天生:《台灣小說與小說家》,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94年12月初版
周玉寇總策劃:《一枝草•一點露•台灣五十的故事》,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95年10月出版
周勳男著:《老人心理學概要》,台北市,老古出版社,1979年4月初版
何欣著:《當代台灣作家論》,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83年12月初版
周建卿著:《老人對社會家庭應如何適應》,台北市,中華日報,1985年8月
Richard A. Kalish 著,張隆順譯:《老人心理學》,台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3月再版
劉春城:《黃春明前傳》,台北市,圓神出版社,1987年6月初版
李鍾元主編:《高齡學論集》,台北市,中華民國高齡學學會,1987年7月初版
江亮演著:《台灣老人生活意識之研究》,台北市,蘭亭書店,1988年3月初版
徐立忠著:《老人問題與對策》,台北市,桂冠圖書公司,1989年1月初版
張純元主編:《中國老年人口研究》,大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10月初版
江亮演著:《老人的社會生活》,台北市,中華日報,1993年2月初版
張鐘汝、范明林著:《老年社會心理》,台北市,水牛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3月初版
Timothy H.Brubaker著;劉秀娟譯:《老年家庭》,台北市,揚智文化,1997年3 月初版
詹火生編:《迎接高齡社會的挑戰》,(年亞太國際老人照護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1998年8月初版
陳肇男著:老年三寶:《老本、老伴與老友》,台北市,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999年7月初版
立法院國會圖書館主編:《老人問題》,台北市,立法院國會圖書館,2000年2月
內政部統計處:《中華民國八十九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台北市,內政部統計處,2000年10月
孫隆基著:《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台北市,,1983年1月初版
韋政通著:《中國文化概論》,台北市,水牛圖書出版公司,1983年8月初版
徐文珊著:《中國文化新探》,台北市,大中國圖書公司,1984年9月初版
何新著:《藝術現象的符號---文化學闡釋》,北京市,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8月初版
菲力普•巴格比著:《文化:歷史的投影》,台北市,谷風出版社,1988年5月初版
錢穆著:《歷史與文化論叢》,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89年10月三版
劉小楓編:《中國文化的特質》,北京市,三聯書局,1990年2月初版
劉長林著:《中國系統思維》,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7月初版
莊錫昌、孫志民著:《文化人類學的理論構架》,台北市,淑馨出版社,1991年2月初版
梁漱溟著:《中國文化要義》,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1991年8月初版二刷
陳其南著:《文化結構與神話》,台北市,允晨文化公司,1991年11月初版
尹靖主編:《中華文化大觀》,台北市,天津社會科學院,1992年3月初版
馮天瑜、何曉明、周積明著:《中華文化史》,台北市,桂冠圖書公司,1993年5 月初版
錢穆著:《中國文化史導論》,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5月初版
陳耕著:《台灣文化概述》,福州市,海峽文化出版社,1993年11月初版
劉其偉編譯:《人類文化學》,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4年11月再版
龔鵬程著:《思想與文化》,台北市,業強出版社,1995年1月初版
李喬著:《台灣文化造型》,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95年7月初版
黃美英著:《台灣文化斷層》,台北市,稻香出版社,1996年9月再版
王仲孚、秦照芬、陳文豪、陳惜珍、陳淑芬著:《中國文化史》,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1997年11月初版
邵台新、戴晉新、嵇若昕、黃湘陽、宋德熹、宋光宇編著:《中國文化史》,台北市,大中國圖書公司,1998年8月三版
陳昭瑛著:《台灣語傳統文化》,台北市,台灣書店,1999年7月初版
勞思光著:《中國文化要義新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年初版
林顯宗:《社會學概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1981年7月初版
瞿海源、章英華著:《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6年6月初版
蔡文輝著:《社會學》,台北市,三民書局,1986年9月再版
Robert Escarpit 著:《文藝社會學》,台北市,南方叢書出版社,1988年2月初版
1986年6月初版
Donnald Light ,Jr.Sunanne Keller 著 林義男 譯:《社會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1987年4月初版
花建、于沛著:《文藝社會學》,上海市,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年5月初版
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主編:《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台北市,中國論壇雜誌,1989年8月三版
金耀基著:《中國社會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2年初版
Gerard O’Donnell 著:《社會學》,朱柔若譯:台北市,揚智文化,1999年6月初版
四、論文
(一)學位論文
陳嘉煥:《自我與面具:黃春明小說的比較文學研究》,淡江大學西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徐秀慧:《黃春明小說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梁竣瓘:《黃春明及其作品研究---文學、社會和歷史的交互考察》,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劉早琴:《原鄉、北進、回溯---黃春明小說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二)期刊論文
姚一葦:〈論黃春明的「兒子的大玩偶」〉,《現代文學•48期》,1972年11月
林懷民:〈傾聽那呼喚---黃春明小說的隨想〉,《書評書目•15期》,1973年7月
王安祈:〈黃春明和他的小說〉,《書評書目•15期》,1973年7月
江放:〈失去的桃花源〉,《書評書目•15期》,1973年7月
雲鶴:〈被命運播弄得一群〉,《書評書目•15期》,1973年7月
柳南城:〈「莎喲哪啦•再見」與「鑼」〉,《書評書目•15期》,1973年7月
吳靜吉:〈莎喲哪啦•拜拜---黃春明演作的根源〉,《書評書目•15期》,1973年7月
林海音:〈這個「自暴自棄」的黃春明〉,《小寡婦•序》,台北市,遠景出版社,1975年2月初版
陳芳明:〈黃春明論詩〉,《詩和現實》,1977年2月
蔡源煌:〈小人物的面具---試論黃春明小說中的表意衝突〉,《中華復興文刊,10卷9期》,1977年9月
洪醒夫:〈黃春明印象記〉,《台灣文藝•66期》,1978年10月
齊益壽:〈一把辛酸淚〉,《我愛瑪莉•序》,台北市,遠景出版社,1979年5月,再版
李元貞:〈從聖化的妓女評「看海的日子」〉,收錄於《解放愛與美》頁129-132,台北市,婦女新知基金會出版部,1980年1月初版
林毓生:〈黃春明的小說在思想上的意義〉,收錄於《思想與人物》頁385-397,台北市,聯經出版公司,1983年8月初版
張素貞:〈黃春明的「甘庚伯的黃昏」---瘋子的老奴〉,收錄於《細讀現代小說》頁305-313,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86年10月初版
梁明雄:〈論黃春明的鄉土小說〉,收錄於《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82年2月》頁361-374,1992年2月
李瑞騰:〈黃春明小說中廣告的分析〉,收錄於《文學的出路》頁245-263,台北市,九歌出版社,1994年9月初版
李瑞騰:〈老者安之?---黃春明小說中的老人處境〉,收錄於《第二屆台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81-291,師大人文教育研究中心出版,1996年
唐淑貞:〈談黃春明戰士乾杯一文〉,《中國語文•474期》,1996年12月
蔡詩萍專訪黃春明:〈空氣中的哀愁〉,《放生•附錄》,台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1999年10月初版,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