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3 02:0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辛延彥
論文名稱:兩性角色與殖民論述─「香港三部曲」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Gender and Colonial Discourse ─The Study of 「The Trilogy of Hong Kong」
指導教授:陳器文陳器文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文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4
中文關鍵詞:施叔青香港三部曲殖民論述兩性角色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0
  • 點閱點閱:115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兩性角色與殖民論述──「香港三部曲」研究>
Gender and Colonial Discourse:
The Study of 「The Trilogy of Hong Kong」
本論文針對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的藝術特色,輔以女性主義理論中的兩性角色及殖民論述來分析「香港三部曲」中的意涵。除緒論與結論外,本論文主要分為五個部分:
一、基於香港的百年殖民情境,施叔青發願心以現實主義的寫作手法,試圖呈現百年前的香港,但深受現代主義洗禮的施叔青,耽於營造玄祕的意象,因此在「香港三部曲」中,可看到這兩種看似抵觸的寫作方式,純熟互滲的運用。
二、在「香港三部曲」的藝術特色部分,除就人物角色的塑造、參差有異的語言風格及繽紛的在地色彩試做探討外,書中充滿性意象及微物景觀的刻劃、豐富的象徵筆法都是探討的重點。
三、「香港三部曲」中主角黃得雲的身世遭遇與香港的殖民經驗相互呼應,作者藉蝴蝶身世影射香港,香港就是作者筆下的蝴蝶。
四、論文藉兩性的角力探討其政治寓意,由女性主義出發,探討女性如何經由經濟獨立脫離男性掌控,看「香港三部曲」中的黃得雲與嚴歌苓筆下的扶桑,如何在妓女的既有形象下轉換。
五、論文的第六章則陳述在香港的殖民背景下,殖民的英國人如何看待被殖民的東方之珠,並探討在殖民/被殖民,征服/被征服之間,「香港三部曲」中的人物角色轉換,是否如殖民論述中的一成不變?
Gender and Colonial Discourse:
The Study of The Trilogy of Hong Kong
The dissertation is in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s in The Trilogy of Hong Kong by Sue-chin Shi, focusing mainly on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the work, with application of theories on gender role in feminism and colonial discourse. The dissert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1. In light of the colonial milieu of Hong Kong for almost a hundred years, Shi tries to re-present Hong Kong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n modernist narrative. However, Shi, who is influenced profoundly by modernism, also desires to manipulate metaphysical images; thus, we can see the maneuver of interpenetration of two seemingly contradicting writing styles in the work.
2. In the aspects of artistic features of The Trilogy of Hong Kong, besides discussion of characterizations, interpenetrating language styles and various local colors, the sexual images, the depiction of microcosmic landscapes, and the rich symbolic poetics, which are saturated in this work, are all perspectives of investigation.
3. The personal life of the protagonist, Der-wing Huang is reflexive of the colonial experience of Hong Kong. The author wants to reflect Hong Kong in the life of a butterfly, comparing Hong Kong colonial history to the history of a butterfly.
4. The dissertation is in research of the political implications through struggles in gender, discussing how the female get away from male domination through economic independence, and how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ventional concepts of prostitute gets realization under the narratives of Japan in the perspectives of Der-win Huang, and Ger-ling Jen.
5. The chapter six of the dissertation narrates dialectically how the colonizing British men looks upon the colonized Hong Kong in the background of colonization of imperialism, investigating whether the notions of binary oppositions, such as colonizing/colonized or conquering/conquered, could be subverted in the transformations of characters in the stolid colonial discourse?
<兩性角色與殖民論述──「香港三部曲」研究>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施叔青的作品與創作經歷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內容 6
第二章 徘徊在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之間 9
第一節 香港殖民經驗和大河小說 9
第二節 從現實主義出發 12
第三節 耽於現代主義的文學風格 22
第三章 「香港三部曲」的藝術特色 29
第一節 人物角色的塑造 29
第二節 性意象與微物景觀 50
第三節 唯性取向的心理刻劃 60
第四節 豐富的象徵筆法 63
第五節 繽紛的在地色彩 70
第四章 蝴蝶的身世 81
第一節 不幸的第一代 82
第二節 屈辱的第二代 100
第三節 尋找的第三代 107
第四節 漂流和等待的第四代 112
第五章 性別角力的政治寓意 123
第一節 「自己的房間」─得雲的兩個皮盒 123
第二節 神女生涯─得雲與扶桑的比較 132
第三節 妓女形象與殖民遭遇 137
第六章 大英帝國的東方之珠 145
第一節 殖民主義與殖民現象 145
第二節 香港的殖民背景 148
第三節 西方人眼中的東方 154
第四節 「香港三部曲」中的東方與西方 157
第七章 結論 167
附錄 173
參考書目 179
參考書目
(以作者的姓氏筆劃由少至多為序排列)
一、 創作文本
施叔青:《約伯的末裔》,(台北:仙人掌,1969年)。
施叔青:《拾掇那些日子》,(台北:志文,1971年)。
施叔青:《常滿姨的一日》,(台北:景象,1976年)。
施叔青:《琉璃瓦》,(台北:時報文化,1976年)。
施叔青:《愫細怨》,(台北:洪範,1984年)。
施叔青:《一夜遊》,(香港:三聯,1985年)。
施叔青:《完美的丈夫》,(台北:洪範,1985年)。
施叔青:《情探》,(台北:洪範,1986年)。
施叔青:《韭菜命的人》,(台北:洪範,1988年)。
施叔青:《那些不毛的日子》,(台北:洪範,1988年)。
施叔青:《維多利亞俱樂部》,(台北:聯合文學,1993年)。
施叔青:《她名叫蝴蝶》,(台北:洪範,1994年)。
施叔青:《遍山洋紫荊》,(台北:洪範,1995年)。
施叔青:《寂寞雲園》,(台北:洪範,1997年)。
施叔青:《兩個芙烈達‧卡蘿》,(台北:時報文化,2001年)。
二、 專門書籍
嚴歌苓:《扶桑》,(台北:聯經,1999年)。
王宏志、李小良、陳清僑:《否想香港》,(台北:麥田,1997年)。
王書奴編:《中國娼妓史》,(上海:生活書店,1934年)。
王德威:《小說中國》,(台北:麥田,1993年)。
王賡武:《香港史新編》,(香港:三聯,1997年)。
白先勇:《寂寞的十七歲》,(台北:允晨,1989年)。
李仕芬:《女性觀照下的男性》,(台北:聯合文學,2000年)。
朱燿偉:《後東方主義:中西文化批評論述策略》,(台北:駱駝,1994年)。
余繩武、劉存寬主編:《十九世紀的香港》,(北京:中華書局 ,1994年)。
周英雄:《文學與閱讀之間》,(台北:允晨,1994年)。
林瑞明、陳萬益主編:《施叔青集》,(台北:前衛,1993年)。
封小雲主編:《香港2000》,(香港:三聯書店,1997年)。
馬金科:《早期香港史研究資料選輯》,(香港:三聯書店,1998年)。
張京媛:《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1995年)。
張秉真、章安琪、楊慧林:《西方文藝理論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94年)。
陶東風:《後殖民主義》,(台北:揚智,2000年)。
梅家玲編:《性別論述與臺灣小說》,(台北:麥田,2000年)。
葉維廉編:《中國現代作家論》,(台北:聯經,1976年)。
葉靈鳳:《葉靈鳳卷》,(香港:三聯書店,1995年)。
陳萬益:《施叔青集》,(台北:前衛,1997年)。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春暉,1997年)。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1995年)。
楊澤編:《從四0年代到九0年代》,(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
廖炳惠:《形式與意識型態》,(台北:聯經,1990年)。
劉再復:《性格組合論》,(台北:新地,1988年)。
鄭德華:《歷史追索與方法探求:香港歷史文化考察之二》,(香港:三聯書店,1999年)。
鄭樹森:《從現代到當代》,(台北:三民,1994年)。
蕭國亮編:《中國娼妓史》,(台北:文津,1996年)。
蕭國健:《香港歷史與社會》,(台北:台灣商務,1995年)。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1985年)。
佛洛姆(Frich Fromm)著,葉頌壽譯:《夢的精神分析》,(台北:志文,1999年)。
佛斯特(Edward Margan Forster) 著,李文斌譯:《小說面面觀》,(台北:志文,1984年)。
施其樂著,宋鴻耀譯:《歷史的覺醒:香港社會史論》,(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1999年)。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王志弘、王淑燕、郭菀玲、莊雅仲、游美惠、游常山等譯:《東方主義》,(台北:立緒,1999年)。
維金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張秀亞譯:《自己的房間》,(台北:天培文化, 2000年)。
廚川白村著,吳忠林譯:《苦悶的象徵》,(台北:金楓,1990年)。
盧卡奇(Lukacs)著,范大 譯:《馬克斯理論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4年)。
盧卡奇(Lukacs)著,陳文昌譯:《現實主義論》,(台北:雅典 ,1988年)。
盧卡奇(Lukacs):《盧卡奇文學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
羅伯特‧霍普克(Robert H﹒Hopcke),蔣韜譯:《導讀榮格》,(台北:立緒,1997年)。
羅思瑪莉‧佟恩(Rosemarie Tong)著,刁筱華譯:《女性主義思潮》,(台北:時報文化,1996年)。
三、 期刊論文
王曾才:<英國殖民香港的由來與殖民體制>,(台北:《歷史月刊》,1996年7月號)。
王德威:<寫不完的香港史>,(台北:「聯合報」,1997年8月11日47版)。
王德威:<殖民世界的性與政治:評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之二「遍山洋紫荊」>,(台北:《讀書人》,十一期,1996年1月),頁24∼25。
王德威:<女作家的現代鬼話>,(台北:「聯合報」,1987年7月13日21版)。
白先勇:<香港傳奇:讀施叔青的「香港的故事」>,《韭菜命的人》,(台北:洪範1998年)。
白先勇:<施叔青的「約伯的末裔」>,《中國現代作家論》,(台北:聯經1976年),頁533∼540。
朱恩伶:<施叔青:用小說「三部曲」探索香港地位>,(台北:「中國時報」,1993年9月3日,31版)。
艾之玉:<中國妓女的起源與演變>,(台北:《歷史月刊》,1996年12月號),頁32∼35。
沈冬青:<香江過客半生緣:施叔青和她的香港>,(台北:《幼獅文藝》,486期,1994年),頁52∼58。
李歐梵:<中國現代文學的現代主義:文學史的研究兼比較>,(台北:《現代文學》,復刊14期,1981年)。
吳佳陵:<種子不死:嚴歌苓筆下的海外華人>,(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傳習》,17期,1999年4月),頁139∼148。
邱貴芬:<「你看我是女人嗎?」:從「蝴蝶君」看後殖民性別問題的曖昧空間>,(台北:《中外文學》,281期,1995年10月)。
林燿德:<在歷史的轉機地開闢小說和人生的出入境口,評施叔青「遍山洋紫荊」>,(台北:《文訊》,1996年1月),頁14∼15。
林燿德:<白玫瑰與洋紫荊>,(台北:「中華日報」,1995年12月26日,14版)。
周伯乃:<西方文藝思潮對我國六十年代文學的影響>,(台北:《文訊》,13期1984年)。
南方朔:<寂寞雲園與「家族誌」小說>,(台北:「中國時報」,1997年9月8日,27版)。
徐淑卿:<施叔青閉關挑戰創作極限>,(台北:「中國時報」,1995年12月28日,39版)。
孫遲:<揭開象徵的面具>,(台北:《幼獅文藝》32卷12期1970年12月),頁253∼263。
莊宜文:<張派小說的女性意識>,(台北:《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14期),頁164∼187。
許南村:<試論施叔青「香港的故事系列」>,(台北:「自立晚報」,1987年2月13日,10版)。
張小虹:<祖母臉上的大蝙蝠:從鹿港到香港>,《從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楊澤主編,(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
張小虹:<殖民迷魅-評施叔青「遍山洋紫荊」>,(台北:「中國時報」,1996年1月7日,43版)。
張靜茹:<殖民地的浮世繪:施叔青「香港的故事」系列中的人性物化現象>,(台北:《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15期),頁402∼426。
梅子:<「騷動不安」的新產物:評施叔青「香港的故事」>,《情探》,(台北:洪範,1986年。)
陳文芬:<香港三部曲,歷時八年出書>,(台北:「中國時報」1997年7月31日,23版)。
陳克環:<施叔青的「困」>,(台北:《書評書目》,1974年12月),頁10∼12。
陳秀芳:<如是我寫:與施叔青一席談>,(台北:《幼獅文藝》,41卷4期,1975年4月),頁212∼224。
郭少棠:<香港與中國:歷史的反思和後殖民的境況>,(台北:《歷史月刊》,102期,1996年7月),頁64∼68。
彭小妍:<寓言式的後殖民小說>,(台北:「中國時報」,1995年11月30日,42版)。
楊照:<征服者與被征服者的千般故事>,(台北:《聯合文學》,12卷3期),頁150~152。
廖炳惠:<從蝴蝶到洋紫荊:管窺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之一、二>,(台北:《中外文學》,24卷12期,1996年5月)。
廖炳惠:<殖民主義與法律:匯評「維多利亞俱樂部」>,(台北:《聯合文學》,12卷3期),頁147∼149。
蔡雅薰:<試析移民小說的幾個特質:以嚴歌苓「扶桑」為例>,(台北:《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6期,1997年6月),頁265∼279。
盧卡奇著,劉昌元譯:<盧卡奇的小說反映論>,(台北:《中外文學》,17卷8期,1988年1月),頁95。
劉登翰:<在兩種文化衝撞之中:論施叔青的小說>,(廈門:《臺灣研究集刊》,1期,1987年),頁31∼39。
鄧鴻樹:<當施叔青的水牛遇上歐威爾的大象:複製「射殺大象」的「遍山洋紫荊」>,(台北:《書評》,137期,1999年1月1日)。
賴素玲:<施叔青終結「香港三部曲」>,(台北:「民生報」,1997年9月11日,34版)。
鄭樹森:<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台北:「聯合報」,1997年7月2日,41版)。
羅夏美:<資本主義橫流與社會主義砂粒:以盧卡奇現實主義小說理論論「趙南棟」>,(台北:《新地文學》,1991年)。
四、 學術論文
梁金群:《施叔青小說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1月。
葉如芳:《嚴歌苓的移民女性書寫》,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7月。
魏文瑜:《施叔青小說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7月。
羅夏美《陳映真小說研究:以盧卡奇理論為主要探討途徑》,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6月。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廖炳惠:<從蝴蝶到洋紫荊:管窺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之一、二>,(台北:《中外文學》,24卷12期,1996年5月)。
2. 郭少棠:<香港與中國:歷史的反思和後殖民的境況>,(台北:《歷史月刊》,102期,1996年7月),頁64∼68。
3. 陳秀芳:<如是我寫:與施叔青一席談>,(台北:《幼獅文藝》,41卷4期,1975年4月),頁212∼224。
4. 張靜茹:<殖民地的浮世繪:施叔青「香港的故事」系列中的人性物化現象>,(台北:《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15期),頁402∼426。
5. 莊宜文:<張派小說的女性意識>,(台北:《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14期),頁164∼187。
6. 孫遲:<揭開象徵的面具>,(台北:《幼獅文藝》32卷12期1970年12月),頁253∼263。
7. 周伯乃:<西方文藝思潮對我國六十年代文學的影響>,(台北:《文訊》,13期1984年)。
8. 林燿德:<在歷史的轉機地開闢小說和人生的出入境口,評施叔青「遍山洋紫荊」>,(台北:《文訊》,1996年1月),頁14∼15。
9. 邱貴芬:<「你看我是女人嗎?」:從「蝴蝶君」看後殖民性別問題的曖昧空間>,(台北:《中外文學》,281期,1995年10月)。
10. 吳佳陵:<種子不死:嚴歌苓筆下的海外華人>,(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傳習》,17期,1999年4月),頁139∼148。
11. 李歐梵:<中國現代文學的現代主義:文學史的研究兼比較>,(台北:《現代文學》,復刊14期,1981年)。
12. 沈冬青:<香江過客半生緣:施叔青和她的香港>,(台北:《幼獅文藝》,486期,1994年),頁52∼58。
13. 艾之玉:<中國妓女的起源與演變>,(台北:《歷史月刊》,1996年12月號),頁32∼35。
14. 王德威:<殖民世界的性與政治:評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之二「遍山洋紫荊」>,(台北:《讀書人》,十一期,1996年1月),頁24∼25。
15. 王曾才:<英國殖民香港的由來與殖民體制>,(台北:《歷史月刊》,1996年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