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34.236.192.4) 您好!臺灣時間:2022/08/17 19:29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黃文星
論文名稱:
《幽夢影》修辭藝術研究
指導教授:
胡仲權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
文學研究所
學門:
人文學門
學類:
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0
中文關鍵詞:
幽夢影
、
修辭藝術
、
辭格
、
語言表現風格
、
小品文
相關次數:
被引用:
24
點閱:1020
評分:
下載:208
書目收藏:6
本論文共一冊,近十萬字,凡八章,三十節。本文旨在析論《幽夢影》之修辭藝術。《幽夢影》乃清朝文人張潮所作之語錄式小品。全書雖只有八千餘字,而題材卻相當豐富,意境更是幽雅感人。最值得一提的是,張潮在《幽夢影》一書中,展現之修辭技巧高超,措詞生動有趣,且呈現了多樣的風格,可謂是「片玉碎金,俱可寶貴」。此發自張潮真心之金玉良言,名句佳構,實值得探討與珍惜。本論文試將《幽夢影》之「辭格表現藝術」及「語言表現風格」作系統化的分析、歸納與比較。藉以揭示《幽夢影》文句修辭之美。
張潮及其著作《幽夢影》,在學術研究上較少受到重視。希望透過本論文之分析探討,可揭示張潮之文學造詣,並彰顯《幽夢影》之修辭藝術特色和價值,並喚起大家重視小品文學,進而提昇「小品文」之地位。茲將本論文各章節之大要,分述如下:
第一章 緒論,內分三節。第一節說明本文之研究動機;第二節說明本
文之研究方法與步驟;第三節說明本文之研究旨趣與價值。
第二章 《幽夢影》之創作背景,內分三節。第一節說明張潮之個人特 質;第二節說明晚明到清初之時代思潮;第三節說明晚明到清初 之社會風尚。
第三章 《幽夢影》材料上之辭格表現藝術,內分五節。第一節說明「譬 喻」之修辭藝術;第二節說明「借代」之修辭藝術;第三節說明 「映襯」之修辭藝術;第四節說明「摹狀」之修辭藝術;第五節 說明「引用」之修辭藝術。
第四章 《幽夢影》意境上之辭格表現藝術,內分四節。第一節說明「比 擬」之修辭藝術;第二節說明「婉曲」之修辭藝術;第三節說明 「設問」之修辭藝術;第四節說明「感嘆」之修辭藝術。
第五章 《幽夢影》詞語上之辭格表現藝術,內分四節。第一節說明「類 疊」之修辭藝術;第二節說明「回文」之修辭藝術;第三節說明 「轉品」之修辭藝術;第四節說明「鑲嵌」之修辭藝術。
第六章 《幽夢影》章句上之辭格表現藝術,內分四節。第一節說明「對 偶」之修辭藝術;第二節說明「層遞」之修辭藝術;第三節說明 「排比」之修辭藝術;第四節說明「錯綜」之修辭藝術。
第七章 《幽夢影》之語言表現風格,內分五節。第一節說明「簡潔與繁 豐」之風格;第二節說明「樸實與華麗」之風格;第三節說明 「豪放與婉約」之風格;第四節說明「明快與含蓄」之風格;第 五節說明「莊嚴與詼諧」之風格。
第八章 結論,總結各章節所論,內分二節。第一節說明《幽夢影》之修 辭藝術特色;第二節說明《幽夢影》之修辭藝術價值。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0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07
第三節 研究旨趣與價值 08
第二章 《幽夢影》之創作背景
第一節 個人特質 11
第二節 時代思潮 13
第三節 社會風尚 21
第三章 《幽夢影》材料上之辭格表現藝術
第一節 譬喻 29
第二節 借代 41
第三節 映襯 43
第四節 摹狀 47
第五節 引用 48
第四章 《幽夢影》意境上之辭格表現藝術
第一節 比擬 53
第二節 婉曲 55
第三節 設問 58
第四節 感嘆 66
第五章 《幽夢影》詞語上之辭格表現藝術
第一節 類疊 69
第二節 回文 76
第三節 轉品 81
第四節 鑲嵌 84
第六章 《幽夢影》章句上之辭格表現藝術
第一節 對偶 87
第二節 層遞 92
第三節 排比 96
第四節 錯綜 103
第七章 《幽夢影》之語言表現風格
第一節 簡潔與繁豐 110
第二節 樸實與華麗 114
第三節 豪放與婉約 119
第四節 明快與含蓄 123
第五節 莊嚴與詼諧 126
第八章 結論
第一節 《幽夢影》之修辭藝術特色 130
第二節 《幽夢影》之修辭藝術價值 137
參考文獻 141
附錄:幽夢影之辭格分類 145
一、專書部份
1. 王易:《修辭學通詮》,上海市,神州國光社,1930年版。
2. 王構:《修辭鑑衡》,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33年版。
3. 呂叔湘、朱德熙:《語法修辭講話》,中國青年出版社,1953年版。
4. 張懷一:《修辭概要》,中國青年出版社,1953年版。
5. 周遲明:《漢語修辭》,山東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6. 蘇旋等譯:《語言風格與風格學論文選譯》,科學出版社,1960年版。
7. 張弓:《現代漢語修辭學》,天津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8. 傅隸樸:《修辭學》,正中書局,1969年版。
9. 洪北江:《修辭學論叢》,台北市,樂天出版,1971年版。
10. 傅隸樸:《修辭學》,台北市,正中書局,1973年版。
11. 徐芹庭:《修辭學發微》,台灣中華書局,1974年版。
12. 孟羅:《語言表達的藝術》,台北市,黎明文化,1979年版。
13. 吳宏一:《閒情逸趣》,台北市,長橋出版,1979年版。
14. 林語堂:《生活的藝術》,台北市,德華出版,1979年版。
15. 張靜:《新編現代漢語》,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16. 楊樹達:《漢文文言修辭學》,中華書局,1980年版。
17. 倪寶元:《修辭》,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8. 鄭奠、譚全基:《古漢語修辭學資料匯集》,1980年版。
19. 胡裕樹:《現代漢語》增訂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20. 吳士文:《修辭講話》,甘肅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1. 鄭頤壽:《比較修辭》,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2. 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修訂本,甘肅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3. 王希杰:《漢語修辭學》,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
24. 鄭子瑜:《中國修辭學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5. 程希嵐:《修辭學新編》,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6. 中國修辭學會:《修辭學論文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7. 黃永武:《字句鍛鍊法》,台北市,洪範出版,1986年版。
28. 黎明:《幽夢影》,台北市,正中書局,1988年版。
29.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台北市,文史哲出版,1990年版。
30.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市,三民書局,1990年版。
31. 鄭子榆:《中國修辭學史》,台北市,文史哲出版,1990年版。
32. 周慶華:《幽夢影》,台北市,金楓出版,1990年版。
33. 呂自揚、魯僧:《眉批新編幽夢影》,高雄市,河畔出版,1991年版。
34. 張春榮:《修辭散步》,台北市,東大出版,1991年版。
35. 黎運漢、張維耿:《現代漢語修辭學》,台北市,書林出版,1991年版。
36. 沈謙:《修辭學》,台北縣,空中大學出版,1991年版。
37. 董季棠:《修辭析論》,台北市,文史哲出版,1992年版。
38. 劉煥輝:《修辭學綱要》,南昌市,百花洲出版,1993年版。
39. 林語堂:《絕妙小品文》,長春市,時代文藝,1993年版。
40. 程不:《明清清言小品》,湖北省,辭書出版,1993年版。
41. 馬美信:《晚明文學新探》,台北市,聖環發行,1994年版。
42. 張德明:《語言風格學》,高雄市,麗文文化出版,1995年版。
43. 張春榮:《修辭行旅》,台北市,東大出版,1996年版。
44. 林正華:《幽夢影評註》,板橋市,駱駝出版,1997年版。
45. 張志公:《修辭概要》,台北市,書林出版,1997年版。
46. 陳萬益:《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台北市,大安出版社,1997年版。
47. 吳承學:《晚明小品研究》,南京市,江蘇古籍,1998年版。
48. 胡性初:《修辭助讀》,台北市,書林出版,1998年版。
49. 黃麗貞:《實用修辭學》,台北市,國家出版社,1999年版。
50. 馮華生:《語言藝術分析》,台北市,智慧大學,1999年版。
51. 馮保善:《新譯幽夢影》,台北市,三民書局,2000年版。
二、學位論文部分
1. 李愚一:《袁中郎小品文研究》,東吳大學,碩士論文,1985年。
2. 曹淑娟:《晚明性靈小品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博士論文,1986年。
3. 張慧珍:《袁枚小品文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1989年。
4. 李濟雨:《晚明小品之文藝理論與其藝術表現》,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1992年。
5. 鄭幸雅:《晚明清言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博士論文,2000年。
三、期刊論文部份
1.林麗月:<晚明社會與公安文學>,《聯合文學.第80期》,1991年6月。
2.沈謙:<修辭格辨義>,《空大人文學報.第1期》,1992年4月。
3.黃桂蘭:<晚明文士風尚>,《東南學報.第15期》,1992年12月。
4.曹淑娟:<論幽夢影的性質與地位>,《鵝湖.第222期》,1993年12月。
5.龔鵬程:<晚明思潮的新探索>,《國文天地.第120期》,1994年5月。
6.張忠良:<晚明小品文作家的思想及其生活>,《台南家專學報.第14期》,1995年6月。
7.何佑森:<清代經世思潮>,《漢學研究.第25期》,1995年6月。
8.鄭同元:<排比修辭教學探討>,《國語文教育通訊.第13期》,1996年12月。
9.胡懿勳:<明清的文人品味和世俗美術>,《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第4期》,1997年3月。
10.黃麗貞:<排比修辭格(上)>,《中國語文.第491期》,1998年5月。
11.黃麗貞:<排比修辭格(下)>,《中國語文.第492期》,1998年6月。
12.黃麗貞:<融入生活中的對偶修辭>,《中國現代文學理論.第10期》,1998年6月。
13.黃麗貞:<設問修辭格>,《中國語文.第498期》,1998年12月。
14.黃慶萱:<作文與修辭>,《修辭通訊.第1期》,1999年6月。
15.莊樹渟:<淺析幽夢影中的生命情調>,《中國文化月刊.第232期》,1999年7月。
16.何永清:<幽夢影的修辭手法探究>,《中國語文.第509期》,1999年11月。
17.王琅:<論明代中晚期的學術思潮與文學發展>,《文理通識學術論壇.第3期》,2000年1月。
18.蔡謀芳:<錯綜之概念與名稱>,《中國語文.第527期》,2001年5月。
19.賴玫怡:<修辭心理與美感之探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45期》,2001年6月。
20.陳正治:<類疊與層遞修辭法概論>,《應用語文學報.第527期》,2001年6月。
21.張春榮:<修辭觀念的調整>,《國文天地.第196期》,2001年9月。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晚明清言研究
2.
晚明性靈小品研究
3.
晚明小品之文藝理論及其藝術表現
4.
袁中郎小品文研究
5.
袁枚小品文研究
6.
《孟子》譬喻修辭藝術探賾
7.
韓愈詩修辭藝術探究
8.
張潮《幽夢影》的美感經驗研究
9.
《史記》列傳譬喻修辭探驪
10.
《花間集》修辭美學研究
11.
余光中鄉愁詩修辭美學探析
12.
《世說新語》修辭藝術探究
13.
晚明清賞小品研究
14.
張潮《幽夢影》在國中國文教學應用之研究
15.
《幽夢影》融入國民中學「生命教育」之研究
1.
18.蔡謀芳:<錯綜之概念與名稱>,《中國語文.第527期》,2001年5月。
2.
17.王琅:<論明代中晚期的學術思潮與文學發展>,《文理通識學術論壇.第3期》,2000年1月。
3.
16.何永清:<幽夢影的修辭手法探究>,《中國語文.第509期》,1999年11月。
4.
15.莊樹渟:<淺析幽夢影中的生命情調>,《中國文化月刊.第232期》,1999年7月。
5.
14.黃慶萱:<作文與修辭>,《修辭通訊.第1期》,1999年6月。
6.
13.黃麗貞:<設問修辭格>,《中國語文.第498期》,1998年12月。
7.
12.黃麗貞:<融入生活中的對偶修辭>,《中國現代文學理論.第10期》,1998年6月。
8.
11.黃麗貞:<排比修辭格(下)>,《中國語文.第492期》,1998年6月。
9.
10.黃麗貞:<排比修辭格(上)>,《中國語文.第491期》,1998年5月。
10.
9.胡懿勳:<明清的文人品味和世俗美術>,《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第4期》,1997年3月。
11.
8.鄭同元:<排比修辭教學探討>,《國語文教育通訊.第13期》,1996年12月。
12.
7.何佑森:<清代經世思潮>,《漢學研究.第25期》,1995年6月。
13.
5.龔鵬程:<晚明思潮的新探索>,《國文天地.第120期》,1994年5月。
14.
3.黃桂蘭:<晚明文士風尚>,《東南學報.第15期》,1992年12月。
15.
2.沈謙:<修辭格辨義>,《空大人文學報.第1期》,1992年4月。
1.
《幽夢影》的詩性智慧與傳播接受
2.
張潮幽夢影研究
3.
臺灣閩南諺語修辭美學研究
4.
《幽夢影》美學之建構與研究—兼論《幽夢影》美學可賦予華文現代詩的新觀點
5.
台灣國際藝術節建構之研究
6.
文心雕龍辭格美學研究
7.
蓉子詩研究
8.
鮑照〈代言詩〉研究
9.
張潮《幽夢影》研究
10.
張潮《幽夢影》的美感經驗研究
11.
台灣媽祖造像群之圖像藝術研究
12.
王季重歷游書寫研究
13.
梁羽生「萍蹤俠影系列」武俠小說研究
14.
《黃繡球》研究
15.
國民中學水墨畫教學現況調查研究-水墨畫教學在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重要性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