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蓉子作品
(一)專書
1. 《青鳥集》,台北,中興文學出版社,1953年11月 初版;台北,爾雅出版社,1982年重印,1985年三版。
2. 《七月的南方》,台北,藍星詩社,1961年12月初版。
3. 《蓉子詩抄》,台北,藍星詩社,1965年5月初版。
4. 《童話城》(兒童詩),台北,台灣書店,1967年4月初版。
5. 《維納麗沙組曲》,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69年11月初版。
6. 《橫笛與豎笛的晌午》,台北,三民出版社,1974年1月初版。
7. 《天堂鳥》,台北,道聲出版社,1977年12月初版。
8. 《歐遊手記》(散文),台北,德華出版社,1982年4月初版;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4年出版。
9. 《這一站不到神話》,台北,大地出版社,1986年初版。
10. 《羅門‧蓉子短詩精選》,台北,殿堂出版社,1988年。
11. 《只要我們有根》,台北,文經社,1989年初版。
12. 《青少年詩國之旅》,台北,業強出版社,1990年初版。
13. 《千泉之聲》(散文集)上、下兩冊,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1991年。
14. 《太陽與月亮》(羅門、蓉子詩歌精選),廣州,花城出版社,1992年初版。
15. 《蓉子詩選》,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3年出版。
16. 《千曲之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初版。
17. 《蓉子詩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初版。
18. 《蓉子散文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初版。
19. 《黑海上的晨曦》,台北,九歌出版社,1997年。
20. 《水流花放》(中國女性詩歌文庫),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8年初版。
(二)期刊
1. 蓉子等著,〈青年與文藝〉,載於《新文藝》,第156期,1969年3月,頁41-55。
2. 〈古典詩與現代詩創作精神探討〉,載於《人與社會》,1:2期,1973年6月,頁55-56;《青年戰士報》,1973年6月30日,第7版 。
3. 蓉子、繁露著,〈女作家的文藝創作取向──新文藝座談會紀實〉,載於《青年戰士報 》,1979年11月23-25日,第11版。
4. 〈談漢城詩人大會議題「東方與西方的現代詩」〉,載於《臺灣新聞報》,1979年11月8-9日,第12版。
5. 〈我的詩觀〉,載於《陽光小集》,1981年7月20日,第11期,26-29頁。
6. 〈變貌的繆斯──淺談臺灣詩壇近半紀的演變〉,載於《文訊》, 167期,1999年9月,頁54-56。
7. 〈名標彤史範,望斷白雲鄉──懷念漱菡〉,載於《文訊》,178期,2000年8月,頁100-101。
二、蓉子作品評論(依出版年代排列)
(一)專書
1. 周偉民、唐玲玲合著,《日月的雙軌──羅門‧蓉子創作世界評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初版。
2. 周偉民、唐玲玲主編,《羅門‧蓉子文學世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初版。
3. 余光中、鍾玲、張健、林綠等人合著,《蓉子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出版。
4. 蕭蕭主編,《永遠的青鳥》,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初版。
5. 張肇祺教授著,《從詩想走過來:論羅門蓉子》,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初版。
6. 謝冕等著,《從詩中走過來:論羅門蓉子》,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初版。
7. 古遠清著,《看你名字的繁卉──蓉子詩賞析》,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初版。
8. 朱徽著,《青鳥的蹤跡》,台北,爾雅出版社,1999年初版。
9. 《燕園詩旅──羅門‧蓉子詩歌藝術論》,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0年。
(二)期刊
1. 劉國全著,〈評《七月的南方》〉,載於《香港文壇》,208期,1962年5 月。
2. 瘂弦著,〈新詩品──介紹兩本新出的詩集《蓉子詩抄》、《紫的邊陲》〉,載於《新文藝》 ,第113期,1965年8月,頁40-45 。
3. 帆影著,〈最具內在潛力的蓉子(王蓉芷)〉,載於《自由青年》第37:11期,1967年6月,頁28。
4. 菩提著,〈一朵青蓮〉,載於《新文藝》,148期,1968年,7月1日,頁96-100。
5. 辛鬱著,〈試評蓉子詩作〈一朵青蓮〉〉,載於《文藝 》,第1期,1969年7月,頁83-85。
6. 周伯乃著,〈蓉子的一朵青蓮〉,載於《文藝 》,第1期,1969年7月,頁90-92。
7. 周伯乃著,〈淺論蓉子的詩〉,載於《自由青年 》,第46:5期,1971年11月,頁112-120。8. 夏祖麗著,〈蓉子──燈屋的詩人〉,載於《她們的世界》,1973年1月, 頁241-247 。
9. 范大龍著,〈羅門和蓉子──國際重視的我國詩侶〉,載於《中華日報》,1973年1月26日,第2版。
10. 珩珩著,〈王蓉子的「世外桃源」〉,載於《國語日報》,1973年10月14日,第3版。
11. 李文邦著,〈羅門與蓉子(詩壇夫婦)〉,載於《自立晚報》,1973年12月1日,第7版。
12. 宋毓英著,〈蓉子──舊禮教傳統下成長的新詩人〉,載於《臺灣新生報》,1975年12月1日,第8版。
13. 辛鬱著,〈蓉子的〈傘〉〉,載於《青年戰士報》,1976年11月22日,第8版。
14. 姚曉天著,〈人性文學──特寫彭歌.吳東權.羅門.蓉子等四家〉,載於《中華文藝》 ,第14:6期,1978年2月,頁132-135。
15. 向明著,〈開的最久的菊花──〈蓉子自選集〉〉,載於《台灣新聞報》,1979年4月11日,第7版。
16. 羅青著,〈蓉子的〈傘〉〉,載於《大華晚報》,1979年4月15日,第7版。
17. 蕭蕭著,〈談鄭愁予、蓉子的詩〉,載於《中華文藝》 ,第18:3期,1979年11月,頁124-129。
18. 張漢良著,〈〈一朵青蓮〉導讀〉,載於《中華文藝》,18:3期,1979年,11月,頁124-129。
19. 琦君著,〈不薄今人愛古人〉,載於《中華日報》,1980年9月5日。
20. 陳煌著,〈喜見青鳥〉,載於《中央日報》,1982年11月24日,第10版。
21. 鐘麗慧著,〈永遠的青鳥──蓉子〉,載於《文藝》,192期,1985年6月,8-18頁。
22. 文曉村著,〈枝繁葉茂因有根〉,載於《中央日報》,1987年1月12日,第10版。
23. 潘亞暾著,〈求真、從善、揚美──蓉子短詩欣賞〉,載於《國文天地》,第5:3期,1989年8月1日,頁82-86。24. 潘亞暾著,〈再談蓉子的詩〉,載於《藍星詩刊》,第23期,1990年4月,頁111-116。25. 鄭明娳著,〈評《千泉之聲》〉,載於《文訊》,第73期,1991年 11 月,頁97-99。
26. 洪淑苓〈蓉子詩選注(上)(下) 〉,國語日報古今文選869、870期,1995年9月23日、10月7日。
27. 侯洪著,〈蓉子詩歌的文本互涉──關於一組<傘詩>的解讀〉,第100=138期,1997年4月,頁7-10。
28. 沈奇著,〈青蓮之美──詩人蓉子散論〉,載於《幼獅文藝》,第84:6=522期,1997年6月,頁34-40。29. 唐淑貞著,〈蓉子〈傘〉一詩之哲思〉,載於《中國語文》 ,第81:1=481期,1997年7月,頁75-77。
30. 林麗如著,〈不先成為人,是無法做成詩人的──專訪詩人蓉子〉,載於《中央月刊文訊別冊》,第11=151期,1998年5月,頁78-81。31. 吉米著、龍君兒攝影,〈萬花筒──羅門和蓉子的燈屋〉,載於《兒童的雜誌》第152期,1999年5月,頁34-37。32. 邱麗文著,〈雜然渾成的人性空間──訪羅門、蓉子詩般的「燈屋」〉,載於《新觀念》,129期,1999年7月,頁76-78。三、其他參考文獻(依出版年代排列)
(一)專書
1.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輯,《中華民國當代文頁作家名錄》,台北,1970年。
2. 周伯乃著,《現代詩欣賞》,台北,三民書局,1971年再版。
3. 古添洪著,《比較文學、現代詩》,台北,國家出版社,1976年出版。
4. 謝冰瑩、王志健等編,《六十年詩歌選》,台北,正中書局,1976年二版。
5. 荻原朔太郎著,徐復觀譯,《詩的原理》,台北,正中書局,1976年。
6. 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中華書局,1976年。
7. 覃子豪著,《論現代詩》,台中,曾文出版社,1977年出版。
8. 黃永武著,《中國詩學──鑑賞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77年。
9. 黃永武著,《中國詩學──設計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77年。
10. 應鳳凰編,《作家書目》(第一集),台北,爾雅出版社,1980年。
11. 宗白華著,《美學的散步》,台北,洪範書店,1981年初版。
12. 夏楚編,《作家與作品》,台北,國軍新文藝運動輔導委員會,1981年
13. 李瑞騰著,《詩的詮釋》,台北,時報出版社,1982年。
14. 蔡忠義著,《中國近三百年文學名著評介》,台北,文友出版社,1983年初版。
15.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當代女作家文學作品書目》,台北,中華民國圖書出版社事業協會,1984年。
16. 黃永武著,《詩與美》,台北,洪範書店,1984初版。
17. 應鳳凰、鍾麗慧編,《中華民國作家作品目錄》,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4年。
18. 宗白華著,《美從何處尋》,台北,蒲公英出版社,1986年出版。
19. 柯慶明著,《文學美綜論》,台北,長安出版社,1986年再版。
20. 黃維樑著,《中國詩學縱橫論》,台北,洪範書店,1986年四版。
21. 蔡英俊著,《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台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初版。
22. 呂德申著,《鍾嶸詩品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
23. 張錯編,《小詩選讀》,台北,爾雅出版社,1987年。
24. 張錯編,《千曲之島》,台北,爾雅出版社,1987年。
25. 葉維廉著,《三十年詩》,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初版。
26. 蕭蕭著,《現代詩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初版。
27. 葉維廉著,《比較詩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再版。
28. 鍾玲著,《現代中國謬斯──台灣女詩人作品析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初版。
29. 古繼堂著,《台灣新詩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30. 李元洛著,《詩美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初版。
31. 龔鵬程著,《文學批評的視野》,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
32. 李政治老師著,《中國詩的追尋》,台北,業強出版社,1990年。
33. 古遠清著,《海峽兩岸朦朧詩品賞》,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91年初版。
34. 劉勰著,王更生註譯,《文心雕龍讀本》,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初版。
35. 李喬著,《台灣文學造型》,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1992年。
36. 王志健(筆名上官予)著,《中國新詩的淵藪(中)》,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初版。
37. 張錯、隱地編,《當代台灣作家編目1949-1993》,台北,爾雅出版社,1994年。
38. 童慶炳著,《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4年初版。
39. 葉維廉著,《從現象到表現》,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年。
40. 羅蘭巴特著,汪耀進、武佩榮譯,《戀人絮語》,台北,桂冠出版社,1994年。
41. 詹著,《文心雕龍風格學》,台北,正中書局,1994年。
42. 王夢鷗著,《中國文學理論與實踐》,台北,時報出版社,1995年。
43. 李瑞騰主編,《中華民國作家作品目錄(新編)》,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年。
44. 渡也著,《新詩補給站》,台北,三民書局,1995年。
45. 蕭蕭、張默編,《新詩三百首》,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
46. 孟樊著,《當代台灣新詩理論》,台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初版。
47. 黃永武著,《中國詩學──設計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6年。
48. 古遠清、孫光萱合著:《詩歌修辭學》,台北,五南出版社,1997年初版。
49. 彭瑞金著,《台灣文學運動四十年》,春暉出版社,1997年。
50. 古遠清著,《看你名字的繁卉──蓉子詩賞析》,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初版。
51. 李慕如等著,《中國文學探微》,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8年初版。
52. 潘麗珠著,《現代詩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98年初版。
53. 白靈著,《一首詩的誘惑》,河童出版社,1998年。
54. 封德屏主編,《中華民國作家作品目錄1999》,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年。
55. 孫玉石著,《中國現代主義思潮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56. 蔡瑜著,《中國詩的抒情世界》,台北,台灣書店,1999年初版。
57. 朱光潛著,《詩論》,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
58. Rene&Wellek著,梁伯傑譯,《文學理論》,台北,水牛出版社,1999年三版。
59. 沈謙編著,《修辭學》,國立空中大學,2000年。
60. 朱維之主編,《中外比較文學》,南開大學出版社。
61. 晉、葛洪著,《抱朴子》,影印本,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修委員會。
(二)學位論文
1. 朴星柱著,《新月派新詩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年。2. 金尚浩著,《徐志摩詩研究》,私立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3. 陳全得 著,《台灣《現代詩》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1999年。4. 劉維瑛著,《八○年代以降台灣女詩人的書寫策略》,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0年。5. 吳夙珍著,《陳克華新詩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0年。6. 李癸雲著,《朦朧、清明與流動--論台灣現代女詩人作品中的女性主體》,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01年。(三)電子網頁資料
1. 「中國女性文學研究室」文學情報,第十一月讀書會記錄,網址:http://mail.tku.edu.tw/fanmj/book5.htm,2002.01.14
2. 「俄國文學」網站,網址;http://www.geocities.com/ruskiosk/literature/ivanov.html,2002.4.31。
3. 「歸正學義網」,《釋經學》第八章,網址:http://members.tripod.com/pc_chong/Hermeneutics/Hermeneutics8.htm,2002.5.1.。
4. 胡平著,〈也談鄉愁〉,《大紀元時報》電子報,網址:http://www.epochtimes.com/b5/2/1/7/n162316.htm,2002.5。
5. 〈鏡象精靈──談王家衛電影的「鏡與影」意念〉,《影評人季刊》第十期,網址:http://www.hkfca.org/quarterly1003.htm,2002.5.2。
6. 「築夢小築」網站,網址:http://members.tripodasia.com.tw/dreamstay/7lp.htm,2002.5.18。
7. 〈詩篇的認識和賞析〉(一),香港基督教聖約教會「遠東堂」網站,網址:http://www.orientalch.org.hk/education_psalm_01.htm,200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