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115.114)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9 11:3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翊亨
研究生(外文):Eheng Lin
論文名稱:線上教學下的知識管理
論文名稱(外文):Knowledge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Learning
指導教授:許 成 之
指導教授(外文):Cheng-chih Paul Hs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學門:電算機學門
學類:電算機一般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8
中文關鍵詞:網路教學知識智慧資產
外文關鍵詞:E-learningKnowledgeIntellectual Capital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98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2
近年來線上教學之應用日益廣泛,各級學校以及其他公私立教學機構紛紛建立網路教學機制,運用資訊網路的科技優勢,推廣教學的近一步發展,在這個發展趨勢之下,目前普遍專注的都是網頁網站與平台的建置、以及教學技術與網路技術的發展與改進,對於教材的內容品質與教學知識的整體規劃建構與管理則尚未深入探討,因此本研究將知識的管理導入線上教學之中,希望以知識的管理為目的配合網路教學,提出一個知識系統規劃與建構的方法,以知識的管理策略規劃作為系統開發的指導原則,將網路教學系統建構成為一個整合知識與教學的精緻系統,也就是線上教學的知識網站,藉由知識的管理機制規劃與系統開發,達到精確掌握智慧資產、發揮總體教學效益的目的。期望本研究提出的功能,能夠作為解決網路教學上有關知識的管理方法,對於未來網路教學的運用發揮將有所貢獻。
The application of e-learning has been widely spreading in these days. Schools as well as other kinds of education organization are establishing their own e-learning mechanism one after another. By using the advance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education development therefore grows rapidly. In this trend, however, only the implementation of web-sites or platforms are emphasized on in this early stage. The quality of the teaching contents or the quality of knowledge from teaching as well as their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as a whole has not jet being discussed in much details. Therefore this study takes the aim of the management of knowledge into the e-learning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pursuits of well-managed knowledge in e-learning, methodology of constructing a knowledge-base system is studied. This study ended with a dedicated planning of constructing the e-learning platforms that will control the intellectual capital more efficiently in e-learning system and will further benefit to the quality improvement of knowledge inhabited in e-learning.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2
1.3 研究問題 3
1.4重要名詞解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2.1線上教學 5
2.2線上教學之理論模式 23
2.3線上教學的教材設計 29
2.4知識的類型與轉換 34
2.5知識管理的定義與模式的探討 40
2.6知識管理的策略 53
2.7線上學習與知識管理的相關性 5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6
3.1研究流程的建立 56
3.2 研究方法 57
第四章 線上知識管理系統規劃 58
4.1參與人員的規劃 59
4.2資訊科技應用的規劃 68
4.4本章小結 76
第五章 線上知識管理系統架構 77
5.1知識推廣平台架構 79
5.2知識擷取平台 84
5.3管理者系統平台 90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 92
參考文獻 93
中文部分
[1]王千倖(2002),合作學習與問題導向學習-培養教師與學生的科學創造力,http://www.nmh.gov.tw/edu/basis3/28/gc8.html
[2]王豐緒(2000)。網路教材與適性教學技術探討。2000網路學習理論與實務研討會,P. 67-74。
[3]王如哲(2000),知識管理的理論與應用,初版,台北:五南。
[4]朱國光(1998)。網路輔助學習系統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5]合作學習(2002),http://wwwtacocity.com.tw/fish2002/0324.html
[6]巫靜宜(2000)。比較網路教學與傳統教學之研究。淡江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
[7]邱世宗(1999),「網路教學系統之功能分析與設計」,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8]何宗賢、洪明輝、許成之,”智慧型電腦適性測驗系統”,第三屆電子化企業經營管理理論暨實務研討會論文集
[9]林奇賢(2000),「虛擬學校之建構與應用」,2000年中小學網路學習環境設計與應用國際研討會。
[10]林甘敏(1999),「建構式電腦網路輔助教學教材的選擇與設計原則」,第八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論文集。
[11]林奇賢(1997)。全球資訊網輔助學習系統網際網路與國小教育。資訊與教育雜誌。
[12]林奇賢(1999),網路學習環境的設計與應用,資訊與教育,第67期,pp.24-49。
[13]林奇賢(1998),全球資訊網輔助學習系統--網際網路與國小教育,資訊與教育,第58期,pp.2-11。
[14]林奇賢(2000)。中小學網路學習環境應用效能評鑑指標初探。資訊與教育雜誌,2000年4月,P.14-23。
[15]林淑靜(2001),建構主義在國中地理之應用-以「認識孻灣地理篇」水文單元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
[16]洪明洲(2000),「非同步網路教學課程建置的流程管理」,非同步網路教學課程中心建置計畫-邁向網路大學教學實驗成果展研討會。
[17]洪明洲(1999)。網路教學課程設計對學習成效的影響研究。http.://mgt.ba.ntu.edu. tw/education/f9.asp。
[18]洪明洲(2000)。網路教學。華彩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19]施能木,(1998),一個教學資源網路的建構與應用,視聽教育雙月刊,40卷第2期,32-43頁。
[20]徐加玲、郭經華(2000)。教材網路化技術探討。2000網路學習理論與實務研討會,P. 61-65。
[21]梁仁楷(1994)。一個電腦輔助合作式學習環境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資訊及電子工程。
[22]孫春在(1998)。超媒體教材建構研究。資訊與教育雜誌,86年,第67期,P.13-25。
[23]孫春在(2000)。網路學習趨勢與原理。2000網路學習理論與實務研討會,P.13-20。
[24]孫春在(1997),「合作式遠距教學」簡介,資訊與教育58期(4月號),12-17頁。
[25]晁瑞明(2000),「現代企業組織之人力資源能力維持需求於知識管理應用之探討」,第一屆電子化企業經營管理理論暨實務研討會論文集,2000年4月。
[26]許成之,”邁入二十一世紀的遠距教學科技”,空中教學論叢第10集,pp37-50
[27]許成之(1995),”國家資訊通信基本建設與空中教育遠距教學科技”,空中教學論叢第10集,pp73-79
[28]許成之(1996),”遠距教學科技”,電工通訊季刊1996年第三季,pp12-23
[29]許成之(1997),面對多元媒體遠距教學的衝激,隔空教育論叢第九輯,pp.155-174。
[30]許成之(1997),邁入遠距教育的時代,空中教學論叢第十三集,pp.120-124。
[31]許成之(1998) ,論我國遠距教育的發展空間,隔空教育論叢第十輯,pp.31-52。
[32]許成之(1998),未來遠距教學的強勢媒體:有線電視網的跨世紀變革,遠距教育第五期,pp.59-60。
[33]陳年興(1998)。全球資訊網整合式學習環境。資訊與教育雜誌,87年4月,第64期,P. 2-13。
[34]陳年興、楊子青、賴宏仁(1997),以網際網路為基礎之學習環境,電腦學刊,第二期,pp.667-674。
[35]陳年興(1999),「網路教學之教材設計及教學評量」,教育部網路應用暨套裝軟體研討會,第3期。
[36]張春興(1995)。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37]張雅雯(民89)。兒童英語網路化多媒體教材之發展。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
[38]張家倩、楊國德(1998)。全球資訊網自學式課程之先導研究。遠距教育,第7期,P. 49-59。
[39]陳坤德(1999)。合作學習應用在實用技能班會計教學之研究。
[40]陳坤德(1999)。高職商業實習教師評鑑規準發展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41]黃添丁、韓美文(1999)。電腦基礎課程改良式教學法之研究。第十四屆全國技術及職。
[42]曾守正、鄭菲菲(1999)。ELITE:Easy Learning by Integrated Testing Environment。第五屆資訊管理研究暨實務研討會,P.382-388。
[43]楊家興(1993)。超媒體:一個新的學習工具。教學科技與媒體,82年月,第十二期,P.28-39。
[44]楊子青、賴宏仁、陳年興(1997)。以網際網路為基之學習環境。電腦學刊,第九卷第二期,P.16-32。
[45]董清俊、陳謙民、許成之(2000),” 一個非同步網路教學系統的功能分析與效益評估 ”,2002全國數位學習研討會,p.151-164。
[46]勤業管理顧問公司(2000),知識管理的第一本書,台北:商周。
[47]謝清佳(1998),資訊管理系統,台北:智勝。
[48]謝明瑞(2000),遠距教育理論之探討,隔空教育論叢,12期。
[49]Ambrosio, J. (2000). “Knowledge Management Mistakes”,
Computerworld Vol. 34, No. 27, Jul. 2000
[50]Chris Hughes, and Lindsay Hewson, Online Interactions: Developing a Neglected Aspect of the Virtual Classroom, Education Technology, July-August1998,pp.48-55
[51] Davenport, T. (1997). “Kowledge Management Case Study: KnowledgeManagement at Microsoft, 1997”
[52]Decker, S., M. Daniel, M. Erdmann, and R. Studer (1997). An enterprise refernece scheme for integrating model based knowledge engineering and enterprise modelling. In Plaza, E. & Benjamins, R. (eds.). Knowledge Acquisition, Modeling and Management. 11th Europen Workshop, EKAW ''''''''97
[53]Dede, C. (1996). “The Evolution of Distance Education: Emerging Technologies and Distributed Learning: Challenges and Change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Vol. 10, No. 2. 1996.
[54]Hedlude Gunnar (1994), "A Mode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the N-Form Corpor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5, pp.73-90.
[55] Hansen, M.T.,T.Tierney(1999).What’s Your Strategy for Managing Knowledge ?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rch-April, pp.106-116
[57]Leonard-Barton, D. (1995) , Wellspring of Knowledge ,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58]Nonaka, Ikujiro & Hirotaka Takeeuchi, 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1995
[59]Polanyi, M., The Tacit Dimension, N.Y.: M. e. sharp Inc,1967.
[60]ROY RADA, 1998,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In Computer-Supported Peer- Peer Learning, Computers Educ.Vol.30.3/4,pp.137-146
[61]Snowden, D. (2000). A Framework for Creating a Sustainable Programme. In S. Rock (Ed.). Knowledge Management: A Real Business Guide. London: Caspian.Tan, J. (2000). “Knowledge Management─Just More Buzzwords ? ”, The British Journal of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No. 19, Mar-Apr. 2000
[62]Torraco, R. J., “Integrating learning with working: A reconception of the role of workplace learning,”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 Vol.10, No.3, pp.249-271 (1999).
[63]Wiig, Karl M., “Knowledge Management: The Central Management Focus for Intelligent — Acting Organizations.” Arlington, TX: Schema Press, 1994 .
[62]Wiig, Karl M., “Knowledge Management Methods: Practical Approaches to Managing Knowledge”, Arlington, TX: Schema, e1995
[61] Zack H. M. (1999). “Managing Codified Knowledge”,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Vol. 40, No. 4, Summer. 199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11]林奇賢(1997)。全球資訊網輔助學習系統網際網路與國小教育。資訊與教育雜誌。
2. [12]林奇賢(1999),網路學習環境的設計與應用,資訊與教育,第67期,pp.24-49。
3. 36. 蕭裕源、關學婉、陳韻之:臺灣地區中小學生齲齒情況之調查報告。中華牙醫學雜誌,15(2): 78-86,1996。
4. 35. 董德瑞:樹脂填補--材料及技術的盲點及其因應之道。中華牙醫學會訊,119: 40-41,1997。
5. 34. 林峰輝:牙科材料之開發與口腔環境之考量。工業材料,136: 112-117,1998。
6. 33. 黃再旺,董德瑞:樹脂複合材料及玻璃離子體的基本概念及臨床應用。國防醫學,27(1): 18-24,1998。
7. 11. 羅紀瓊:全民健康保險給付與財源方案之比較。牙醫界,12(9)48-62,1993。
8. 2. 李玉春、梁淑政:牙醫總額支付制度試辦計劃簡介。衛生報導,6(10): 11-17,1996。
9. [13]林奇賢(1998),全球資訊網輔助學習系統--網際網路與國小教育,資訊與教育,第58期,pp.2-11。
10. [14]林奇賢(2000)。中小學網路學習環境應用效能評鑑指標初探。資訊與教育雜誌,2000年4月,P.14-23。
11. [19]施能木,(1998),一個教學資源網路的建構與應用,視聽教育雙月刊,40卷第2期,32-43頁。
12. [24]孫春在(1997),「合作式遠距教學」簡介,資訊與教育58期(4月號),12-17頁。
13. [28]許成之(1996),”遠距教學科技”,電工通訊季刊1996年第三季,pp12-23
14. [29]許成之(1997),面對多元媒體遠距教學的衝激,隔空教育論叢第九輯,pp.155-174。
15. [31]許成之(1998) ,論我國遠距教育的發展空間,隔空教育論叢第十輯,pp.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