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115.114)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9 22:5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姿吟
研究生(外文):chen tsu-yin
論文名稱:最後的儀容--遺體修復人員之專業養成
論文名稱(外文):The last image--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o personnel restoration of the deceased
指導教授:蔡昌雄蔡昌雄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生死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其他人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4
中文關鍵詞:遺體修復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3
  • 點閱點閱:187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2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摘要
本研究屬先探性研究,以「遺體修復」的角度,釐清「遺體修復」的涵蓋範圍,強調當人失去生命跡象時,屍體開始腐敗,易造成感染源的擴散,因此對直接接觸遺體的從業人員應有一套制式的養成規範,防止衍生個人和公共衛生的問題,而在遺體修復的過程中,如何建置在以人道關懷為主的基礎上。筆者希望藉由實務與理論的結合,對制度、學術、技術三個層面作探討分析,研擬一套遺體修復人員的專業養成方案,供產官學者有例可循,務求殯葬消費與遺體處理的品質達到合理服務,因應WTO跨國殯葬服務的衝擊,提昇往生尊嚴與傳統產業競爭力,並讓人們對死亡不再是只有恐懼與無助,相反的是兼具美學、悲傷輔導及善終關懷的功能。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可分為以下幾點:
一、殯葬業皆以師徒制或繼承家業相傳,工作職掌分工不清身兼數職,形成從業人員良莠不齊,且國內沒有專業訓練機構或職業養成教育,導致業者各行其事無一參考標準與依據。
二、在殯葬處理中遺體的保存、消毒及遺體修復,國內未曾有專書或著作探討,缺乏學理基礎閉門造車,形成業者的許多做法不足為外人道。
三、殯葬從業人員對於遺體美學概念仍停留在遺體的臉部化妝,對於化妝品的運用特性與色彩搭配原理,仍然不具專業性。
四、殯葬從業人員對損傷性遺體的填充與縫補,數十年如一日無所創新或改良的替代品,以致於遺體外觀與生前形象落差太大。
五、殯葬從業人員在遺體洗身、穿衣、化妝、入殮的操作過程中為求迅速,往往草草了事形成對遺體輕忽的態度與不尊重。
六、殯葬從業人員在處理遺體時,為求方便、降低成本常忽略了個人安全衛生維護與公共衛生的重要。
七、殯葬從業人員缺少業界彼此間的經驗交流與技術研發改進的管道。
八、政府未實施殯葬從業人員的證照制度,以提升業者專業能力促進競爭力。
最後的儀容-遺體修復人員之專業養成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前言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2
第二節 研究主題與目的……………………………...3
第三節 文獻探討…………………………………………5
第四節 名詞定義……………………………………….12
第五節 預期貢獻與成………………………………...14
第二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問題……………………………………..16
第二節 研究方法論……………………………………..17
第三節 研究設計……………………………..…………19
第四節 研究步驟………………….…………………….23
第五節 研究限制……………… ……………………….25
第三章 對現況遺體修復從業人員的分析訪談與檢討
第一節 訪談分析……………………..….…………...33
第二節 現況檢討…………………………………….…37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分析……………………………….46
第四章 遺體修復人員之專業養成
第一節 國內外制度之檢視…………………….……..62
第二節 國內外學術之檢視………………… …………68
第三節 國內外技術之檢視……………………….………73
第四節 現況與政策的落差………………..……………76
第五節 專業養成方案………………………………….7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90
第二節 建議………………………………….…………92
參考文獻……………………………..………………..98
圖表一………………………………………………...101
附錄
附錄一 遺體修復從業人員深入訪談研究說明書……104
附錄二 開放形譯碼實例………………………………107
附錄三 殯葬管理條例...…………………………..111
附錄四 公共為生法規……………………………….124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八十島信之助,法醫學入門,牧村圖書,台北。
王夫子,1997,殯葬文化學下卷,中國社會出版社,長沙。
王鎮輝,死後的世界,1996,福爾摩沙出版,台北縣。
呂應鐘。2000,現代生死學。新文京開發出版有限公司(p191~192)。
佚名。十五經古注易讀(一)永康出版社。
佚名。十五經古注易讀(二)永康出版社。
汪芸、于而彥譯Stephen Levine著,,生死之歌,天下文化出版,1996。
姚漢秋,1999,台灣喪葬古今談,臺原出版社,台北。
黃光雄主編,1995,楊國賜著。教育概論,師大書苑有限公司。P417
陳貞吟譯。大衛.凱斯勒著。1998。臨終者的權益。寂天文化。台北。
鈕則誠、趙可式、胡文郁 編著。2000。生死學。國立空中大學印行。
(p.187)
鈕則誠、趙可式、胡文郁 編著。2000。生死學。國立空中大學印行。
(p.210)
張炳陽,1998,人生哲學(二版),匯華圖書出版,台北。
董芳苑,1996,探討台灣民間信仰,常民文化出版,台北。
溫芳生(2000)。基督教喪葬禮儀。桃園縣生命禮儀研習班手冊。台
北:中華民國殯葬教育學會。
慧律法師,1999,臨終備覽,文殊講堂,高雄。
熊傳薪,1999,漢朝、漢族、漢文化,藝術家出版社,台北。
鄭曉江,1999,超越死亡,正中書局,台北。
謝文全等著,教育概論。1995,國立空中大學印行。(p.406)
英文部份:
(Ⅰ)Books
Joel Gerson. Standard Textbook for Professional Estheticians, 2nd ed.
England, 1991.
Robert G. Mayer. EMBALMING:History,Theory,and Practice, 3rd ed.
Pittsburgh,Pennsylvania,2000。
Robert W. Habenstein&William M. Lamers. Funeral customs the world over,
4th ed. Milwaukee, 1994
(Ⅱ)Periodicals
Gladstone, WE, Dictionary of thoughts, Standard Books, Inc.1974, 213 Harry
E. Stafford, The Early Inhabitants of the Americas (New York:Vantage
Press, Inc.,1959 ),p. 252
Johnson, Edward C. Restorative Art, Worsham College of Mortuary Science:
Chicago, IL; circa 1955.
Lindemann, E.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Mourning, as cited in Edgar
Jackson’s, For the Living, The Channel Press, Des Moines, IA, 1963 .
Mitford, J. &Knopf, A.A(1998).The American way of death. revisited. New
York
Strub, Clarence G. The Principles of Restorative Art, 2nd ed. St. Louis, MO:
The Embalmers Monthly, July 1933.
Taylor&Francis(1995),Orchestrating Comfort: The Role of Funeral
Director’s Death Study, 19,453-474
Turner S, Kunches L, Gordon K, et al.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and hepatitis B virus(HBV)among
embalmers: A pilot seroprevalence study. Am J Public Health, October
1989;1425-1426
電子文獻部份:
01、2002、03、30檢索自http//ctnews.yam.com.tw.
02、2002、03、30檢索自
http://www.moi.gov.tw/W3/computerclass/homepage/g008/fileweb.htm
(殯葬管理條例)
03、2002、03、30檢索自
http://www.moi.gov.tw/W3/computerclass/homepage/g008/fileweb.htm.
04、2002、05、10檢索自
http://be1.udnnews.com.tw/2002/1/16/NEWS/FOCUSNEWS/MISCELLANEOUS/666405.shtml
05、2002、05、10檢索自
http://www.moi.gov.tw/W3/computerclass/homepage/g008/p12.htm
06、2002、05、01檢索自
http://w3.epa.gov.tw/scripts/runisa.dll?HTLW.5309694:LNameDisp:33812:07%A1G0160
07、2002、05、01檢索自
http://w3.epa.gov.tw/scripts/runisa.dll?HTLW.5309694:LNameDisp:33812:07%A1G0165
08、2002、05、01檢索自
http://www.epa.gov.tw/H/iwaste/880629事業廢棄物貯存清除處理方法及設施標準.htm
09、2002、05、12檢索自
http://ofind.sina.com.tw/cgi-bin/news/mkNews.cgi?ID=4808295&Loc=TW05/01/2002
10、 http//:www.ccbc.cc.md.us/academics/desc/mors.htm(Mar.1.2002)Academic Programs. [Online]. Available
11、http//:www .newtimes.rway.com/2001/coned01/conlist.shtml(Mar.3.2002) [Online]. Available
12、 http//:www.abbottandhast.com/bs-embalming.html(Mar.7.2002)Academic Programs. [Online]. Available
13、http://www.bulletins.wayne.edu/ubk-output/pal17.html(Mar.7.2002)Academic Programs. [Online]. Available
報刊資料:
《01聯合報》<殯葬禮儀師有阻力>,日期:91-3-25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