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34.204.172.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8 12:3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甘麗華
論文名稱:依賴呼吸器老年病患家屬照護之心理歷程---臨終關懷之省思
論文名稱(外文):The mental process of the family members who take care of patients hooked on to mechanical ventilator
指導教授:蔡昌雄蔡昌雄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生死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其他人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9
中文關鍵詞:依賴呼吸器老年病患心理歷程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5
  • 點閱點閱:210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9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6
摘要
善終是大多數人夢寐以求的心願,然而現在關於臨終病患照顧方面之探討,大多仍以癌症病患為主,依賴呼吸器老年慢性病患及家屬的臨終照顧問題卻被忽視。研究者從病患家屬照護心理歷程之探討,了解協助此類老年慢性病患家屬,擁有生活品質及臨終病程之尊嚴的可能方向。
研究者透過南部一所區域教學醫院中,對於參與陪伴照護依賴呼吸器老年病患家屬之質性研究,以參予觀察及深入訪談方法,歸納出家屬心理與病患之臨終照護心理歷程有插管接呼吸器、氣管切開接呼吸器以及臨終前的瀕死期三個階段,這三階段分別受到社會倫理道德觀念之約束以及對於病患不能善終的憂慮兩個因素之影響。
本研究對應用領域的可能貢獻有以下兩點:(1)提供醫療體系對於依賴呼吸器老年病患及家屬之照護與處置的改進參考;(2)作為反省臨終關懷及生死教育內容之基礎。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1 第三節 名詞界定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臨終歷程之理論 13
第二節 臨終病患家屬的心理狀態 20
第三節 依賴呼吸器病患之醫療與倫理 30 第四節 善終的理念與實踐 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方法論 42 第二節 紮根理論研究法 43 第三節 研究設計 46 第四節 資料收集方法與過程 55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58 第六節 研究工具與限制 59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部分 個案分析 63 第二部分 跨案分析 112
第五章 討論 121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28 第二節 建議 130 中英文參考書目 131
附錄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136 附錄二 訪談指引 137 附錄三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 138 附錄四 譯碼範例 141
圖目錄
圖1-1研究主題範圍 6 圖 3-1初步研究架構圖 49 圖 3-2醫療歷程圖 50 圖 3-3研究階段圖 54 圖 4-1修定研究架構圖 61 圖 4-2 案A心理歷程圖 81 圖 4-3案B心理歷程圖 94 圖 4-4 案C心理歷程圖 110 圖 4-5 情緒歷程跨案比對圖 115 圖 4-6想法歷程跨案比對圖 116 圖 4-7行為歷程跨案比對圖 117 圖 4-8 個人因素跨案比對圖 118 圖 4-9環境因素跨案比對圖 119 圖 4-10臨終關懷架構圖 120
表目錄
表 1-1 癌末病患及家屬與依賴呼吸器老年病患及家屬之醫療照護 10
表 3-1 呼吸照護病房患者基礎資料 46 表 3-2 65歲以上依賴呼吸器患者移除呼吸器原因與比率 47
表 3-3 65歲以上依賴呼吸器患者存活日數分析 47
王伍惠亞譯。Kubler-Ross著。最後一程。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王秀紅(1994)。護理對婦女的涵義。護理雜誌,41(3),18-23。
江玲玲(1991)a。長期呼吸器使用。長庚護理,2(1),41-46。
江玲玲(1991)b。長期呼吸器使用的調查研究。長庚護理,2(2),99-103。
江綺文(1985)。家庭與善終照顧。社會建設,89期122-126。
行政院衛生署(2000)。安寧緩和醫療關懷手冊。財團法人佛教蓮花臨終
關懷基金會。
行政院衛生署(2000)。安寧緩和醫療關懷手冊。財團法人佛教蓮花臨終關懷基金會。
行政院衛生署。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公共衛生概況。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庶深(1988)。對臨終病人及家屬提供專業善終服務之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清平、楊式興、蔡珮漪、彭萬誠、顏鴻欽、江啟輝(2000)。在醫學中心內新成立的呼吸照護中心使用呼吸器患者一年的預後分析。Taiwan Critical.Care Medicine,2,2-4。
李惠玲(1993)家屬在面對家人患癌時之心理反應與需求。國防醫學院,17(14),374-377。
李惠玲、湯梅芬、黃香香(1994)。癌症病人家屬在照顧病人住院期間的壓力與因應行為。國防醫學,19(5),485-489。
李開敏、林方皓、張玉仕、葛書倫譯。Worden J.W著(1995)。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選、汪秀炩、廖美南、蕭琪(1996)。安寧護理模式於改善癌症病患家屬憂傷反應之成效探討。長庚護理,7(2)p38。
杜敏世、李鍾詳(1990)。台北某市立醫院居家護理服務模式之成本分析。公共衛生,17(2),181-194。
沈青青、顧小明(1988)住院癌症病童父母需要之先期研究。榮總護理,15(2),125-135。
沈楚文(1984)。絕症病人的臨床照應。臨床醫學,13(14)353。
卓怡君(1994)。安寧護理與舒適的死亡。護理雜誌,41(1),29-33。
周增詳譯(1986)。癌症之防治及其心理適應。香港:道聲出版社。
林明慧(2001)。安寧療護臨床決策的醫學倫理。榮總護理,18(4)341-349。
林春香(1995)。護理人員對末期病患自動出院過程之護理、倫理以及民俗考量。護理雜誌,42(3),78-83。
邱宗傑(1996)。末期癌症病人的臨終照顧。臨床醫學,37(6),378-383。
邱啟潤、陳武宗(1997)。誰來關懷照顧者?。護理雜誌,44(6),25-30。
姜安波(1993)。重症醫療倫理縱論。內科學誌,4,263-278。
姚建安、邱泰源、胡文郁、莊榮彬、程劭儀、李龍騰、陳慶餘(1998)。
以病患家屬角度探討緩和醫療初次評估。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p176。
胡幼慧主編(2001)。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高碧月(2001)。解讀急救與不急救的困擾與安寧緩和醫療法。安寧療護雜誌,6(2),42-45。
尉遲淦主編(2000)。生死學概論-臨終關懷。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張美玉(1994)。長期呼吸器依賴者脫離呼吸器常見問題與護理措施。榮總護理,11(1),54-65。
張苙雲(1992)。工具理性和實質理性之間---剖析醫院醫療照顧的儀式性與迷思.。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期刊,74,63-93。
張碧華、林麗英、楊克平、陳品玲(2001)。癌症病患家屬需求及其影響因素探討。榮總護理,18(4),416-428。
郭淑娥(2000)。長期依賴呼吸器病患與家屬之需求及及其滿意度之探討。長庚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劭儀、邱泰源、胡文郁、郭斐然、王浴、周玲玲、陳慶餘(1996)。癌症末期病人善終之初步研究。中華民國家庭醫學雜誌。6(22),83-91。
陳真瑗(1988)。對加護中心患者持續或停止治療之爭論。榮總護理,5(4),393-395。
陳敏 、姜安波、周志銘(1995)。晚期癌症病情之披露。內科學誌,6,140-147。
陳敏 、姜安波、黃湘萍、蘇連瓔(1997),癌症末期病人照護的倫理議題。台灣醫界,40(10)866-870。
陳琬琳(1998)。長期依賴呼吸器病患出院障礙因素之研究。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偉勳(1993)。生命的尊嚴與死亡的尊嚴。台北:正中。
曾春典(1985)。老人健康與醫療狀況調查。行政院國科會老人學科技整合研究計劃摘要報告。
游素碧、林碧珠(1985)。面對癌症與死亡護理一位腦瘤病人的經驗。護理雜誌,32(4),41。
黃天中(1993)。死亡教育概論---死亡態度及臨終關懷研究。台北:業強出版社。
黃和美(1985)。癌症末期病人對死亡心理反應之探討。護理雜誌,32(4)57-67
黃琪璘(1991)。台北市立綜合醫院醫師對死亡及瀕死態度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鳳英(1994)。癌症末期病人安寧照護需求之推估。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克平(1999。)癌末病患健康相關生活品質內涵之確認。護理研究,7(2),129-144。
葉月珍、馬素華(2001)。哀傷。榮總護理,18(4),430-434。
葉莉莉(1997)。呼吸器依賴病患之居家照護。長期照護,1(1)40-63。
趙可式(1987)。台灣癌症末期病患。護理雜誌,44(1),48-55。
劉金純譯Nancy Doyle著(1986)。瀕死病人及其家屬(上)。13(8),688-691。
劉金純譯Nancy Doyle著(1986)。瀕死病人及其家屬(中)。13(9),771-775。
劉金純譯Nancy Doyle著(1986)。瀕死病人及其家屬(下)。13(10),820-822。
潘美惠(1998)。面對死亡-臨終教牧關顧。台南:教會公報出版社。
蔡佩真(1998)。癌症末期病患家屬互動關係之探討。榮總護理。
蔡佩真(1999)。癌症末期病患家屬的社會心理評估協助。榮總護理,16(4),364-368。
盧崇正(1995)。長期呼吸器使用的醫療倫理問題。臨床醫學,36(6),351-356。
賴秀美(1992)。癌症病患家屬的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關聯性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工作組碩士論文。
戴玉慈(1990)。失落與哀傷的概念。人類發展學上冊。台北:華杏。
謝文祥(2000)。由安寧照顧、安樂死與自然死探討臨終病人的醫療困境。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桂紅(2001)。不予心肺復甦之探討。護理雜誌,48(3),75-77。
鍾思嘉(1986)老人死亡態度的調查研究,國科會研究論文。
羅靜心(1990)。住院癌症病患家屬的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邊苗瑛、江玲玲、王家宏、朱家成(1993)。長期依賴呼吸器病患呼吸照護方式之研究。衛生署研究計劃。
龔漢芸(1999)。從法學與倫理學觀點探討緩和醫療問題。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Bass, D. M., & Bowman, K. (1990). The Transition from Caregivers to Bereavement: the Relationship of Care Related Strain and Adjustment to death. The Geront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30,35-42
Blank, J.J., Clark, L.,Longman, A. J.,& Atwood, J.R. (1989). Perceived home-care needs of cancer patients and their caregivers. Cancer Nursing, 12 (2), 78-84
H. Feifel,(1971) Death Education:Preparation for Living, ed. B. Green and E. Irish Cambridge Mass: Schenkman, , P6.
Hannelore Wass & Robert A.Neimeyer(1995).DYING:Facing the Facts,Grief and Mourning:Accommodating to Loss,89-116,211-239.Washington:Taylor&Francis.
Hileman, J. W., Lackey, N. R., & Hassa-nein, R. S. (1992). Identifying the needs of home caregivers of patients with cancer. On-cology Nursing Forum, 19(5), 771-7.
Hinds C.(1985) The needs of families who care for patients with cancer at home : are we meeting them ? J Adv Nurs;10:575-81
Kastenbaum, R.and Aisenberg, R. (1976). ” Death as a thought, “ Death:Current Perspectives.Edited by Schneidman palo alto, Californina:Mayfield,.
Koller, P. A. (1991). Family needs and coping strategies during illness crisis. AACN Clinical Issues,2 (2),338-45.
Kubler-Ross, E. (1975) “ Death: The Final Stage of Growth.”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1975.
Lazarus R.s, Launnier R. Stress related transactions between person and enviroment.In : Pervin LA, Lewis M, eds.(1978) Perspectives in interactional psychology.New York:Plenum,287-327.
Leske, J. S. (1986). Needs of relatives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 follow-up. Heart & Lung, 15(2), 189-93
Levition, D. (1969).” The Need for Education on Death and Suicide.” Th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Vol. 39(8) pp.270-274, 1969.
Lewandowski, W. & Jones, S.L. (1998). The family with cancer: nursing interventions throughout the course of living with cancer. Cancer Nursing, 11(6), 313-321.
M.F. Lowenthal et al.(1975), Four Stages of Lif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P229.
Michael R. Leming and George E. Dickinson, Understanding Dying, Death, and Bereavement. New-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85 P121.
Molter, N.C. & Leske, J.S. (1995). Criti-cal care family needs inventory. University of Wisconisn-Milwaukee, School of Nursing.
Narples, M. 1986 Helping family member cope with a senile rela-tive. Social Casework. 67(8).
Peretz. D. (1970).” Development, Objackt-Relatinships. and Loss. “ Loss and Grief: Psychological Management in Medical Practice, pp.18-19. Ed. By Bernard S. Arthur. C.c. David. P.and Austin, H.k. New York:Columbia. Press. 1970.
Stone R.Cafferata GL and Sangl J(1987).Caregivers of the Frail Elderly:A National Profile The Gerontologist,27:616-626.
Walsh, J. (1989). Engaging the family of the schizophreic client.Social Casework,70(2).
Worden J.W.(1991)Grief counseling and Grief therapy:a handbook for the mental health practitioner,(2nd ed.).New York:Springer.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姜安波(1993)。重症醫療倫理縱論。內科學誌,4,263-278。
2. 邱啟潤、陳武宗(1997)。誰來關懷照顧者?。護理雜誌,44(6),25-30。
3. 邱宗傑(1996)。末期癌症病人的臨終照顧。臨床醫學,37(6),378-383。
4. 林春香(1995)。護理人員對末期病患自動出院過程之護理、倫理以及民俗考量。護理雜誌,42(3),78-83。
5. 林明慧(2001)。安寧療護臨床決策的醫學倫理。榮總護理,18(4)341-349。
6. 卓怡君(1994)。安寧護理與舒適的死亡。護理雜誌,41(1),29-33。
7. 沈楚文(1984)。絕症病人的臨床照應。臨床醫學,13(14)353。
8. 沈青青、顧小明(1988)住院癌症病童父母需要之先期研究。榮總護理,15(2),125-135。
9. 李惠玲、湯梅芬、黃香香(1994)。癌症病人家屬在照顧病人住院期間的壓力與因應行為。國防醫學,19(5),485-489。
10. 李惠玲(1993)家屬在面對家人患癌時之心理反應與需求。國防醫學院,17(14),374-377。
11. 江玲玲(1991)b。長期呼吸器使用的調查研究。長庚護理,2(2),99-103。
12. 江玲玲(1991)a。長期呼吸器使用。長庚護理,2(1),41-46。
13. 高碧月(2001)。解讀急救與不急救的困擾與安寧緩和醫療法。安寧療護雜誌,6(2),42-45。
14. 張美玉(1994)。長期呼吸器依賴者脫離呼吸器常見問題與護理措施。榮總護理,11(1),54-65。
15. 張碧華、林麗英、楊克平、陳品玲(2001)。癌症病患家屬需求及其影響因素探討。榮總護理,18(4),416-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