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中文部份:
中央警察大學(1998),學報卅三期,警大行政警察研究所出版。
中華民國犯罪學學會印行(1999),犯罪學期刊第四期。
內政部警政署(1998),經濟犯罪彙編(下冊)。
江玉女,洗錢防制法之解析,警光雜誌第488期,p26-30。江明修(1994),非營利組織領導行為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台灣士林地方法院,87年6月26日,86年訴字第131號刑事判決書。
台灣高等法院,88年5月11日,87年上訴第4075號刑事判決書。
呂育一(1992),非營利組織績效指標之研究:以文教基金會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李經緯(1995),洗錢活動與防制對策之研究,桃園:警察大學碩士論文。余佩珊譯,彼德.杜拉克著,(1994),非營利機構的經營之道,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余佳燕(1996),台灣地區已立案扶養機構對政府單位之依賴關
係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汪仲譯,蕾雪.艾費德著, (1994),洗錢,台北:時報文化出版。
杜榮瑞、薛明玲(1993),非營利組織之管理財務及稅務問題之研究,財稅研究,第25卷第1期,p.35~43林山田(1987),經濟犯罪與經濟刑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出版。
林山田(1987),經濟犯罪的特性及其防治對策,台北:五南書局出版。
林東茂(1999),危險犯與經濟刑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南華大學(1997),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規劃研討會會議手冊。
法務部調查局(1993),八十一年經濟及毒品犯罪防制工作年報。
法務部(1997),犯罪狀況及其分析,台北:法務部出版。
吳寧遠(1997),台灣宗教非營利現況,嘉義: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規劃研討會會議手冊。
官有垣(2001),全球化與社會福利學術研討會─非營利組織董事會的治理功能:以台灣地方企業捐資型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為例,台中:靜宜大學出版。
卓育芬(1993),金融體系的邊陲文化,卓越雜誌,p38。
孟維駛(1999),白領犯罪本質與意涵,中央警察大學學報卅四期,p.317∼352。
柯承恩(1998),從宗教團體事件談會計師專業對非營利事業的財務簽証,會計研究月刊出版。
洪光宣、楊文慶著,美國加州洗錢法令及其偵查實務(下),法務通訊第一七五六期,p.8。
袁坤祥(1980),經濟犯罪之研究,p.22
徐萃文(1992),國內外洗錢法令之淺介,台灣經濟金融月刊第廿八卷六期,p.35。
財政部金融局儲委會金融研究小組(1992),各國對洗錢之防制對策。
陳惠馨(1998),非營利組織與法律制度:以宗教組織為例,高雄:國
立中山大學:非營利組織之經營管理與主會角色論文集。
麥留芳(1991),個體與集團犯罪─系統犯罪學初探,台北:
巨流圖書公司出版。
黃富源(1992),明恥整合理論─一個整合、共通犯罪學理論的介紹與評,桃園: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23卷2期。黃朝義(1997),論經濟犯罪及其對策,法學叢刊第169期。黃朝義、吳天雲(1999),租稅犯罪與預防對策,中華民國犯罪學學會出版,犯罪學期刊第四期。黃世鑫、宋秀玲(1989),我國非營利組織功能之界定與課稅問題之研究,台北:財政部賊稅改革委員會。
陳萬淇著(1995),個案研究法,台北:華泰書局出版。
許春金(1996),美國組織犯罪現象及抗制措施,警學叢刊,第廿七卷第一期。許春金等合著(1987),犯罪學,桃園:中央警官學校出版。
許春金(1996),犯罪學,三民書局出版。
許崇源(2000),「非政府組織法的立法原則」研討會會議彙整資料─從財稅觀點看「非政府組織法的立法原則」,台北: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出版。
許福生(1996),從嚴格刑事政策觀點論組織犯罪抗制對策,警
學叢刊第廿七卷第二期,p136。
許福生(1996),論組織犯罪抗制對策論(下),法務通訊,第1775期。
張甘妹(1987),犯罪學原論,台北:三民書局六版。
張夏萍(1997),洗錢犯罪及其防制措施之研究,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張茂芸譯,赫茲林格 等著,(2000),哈佛商業評論─非營利組織,台北:天下遠見出版。
張蘋,法務部未公開報告,洗錢手法大公開,新新聞第504期。
趙永茂(1997),台灣黑道問題的政治社會面分析,「犯罪問題
的因應」:社會與科技層面之探討研會資料,台北:行政院國科
會。
蔡田木等(1997),台灣地區犯罪幫派影響政、經體系運作之實証調
查研究─如何解決黑金政治,桃園:未出版。
蔡虔霖(1997),洗錢防制法之實用權益,台北:永然文化出版。
謝福源(1996),防制洗錢之研究─理論與實務,財團法人金融人員研究訓練中心初版。
謝福源,制定洗錢防制法之重要意義,政策週刊第廿二期。
謝立功(1999),洗錢防制與經濟法秩序之維護,台北:金融財務研究訓練中心出版。
謝立功(2000),2000年網際空間:資訊、法律與社會研討論文集─網路洗錢之模式及其防制之道,桃園:警察大學出版。
魏志旭(1997),非營利組織財務之政治社會學分析─以臺灣私立大學為例,台北:政大財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南桓(1997),組織犯罪防制條例之實用權益,台北:永然文化出版。
警大學報(1999),第34期,桃園:警大行政警察研究所出版。
警政署(1998),經濟犯罪案例彙編(下冊),台北:內政
部警政署。
報章雜誌部份:
工商時報,83.06.08,第16版。
中國時報,87.12.24;89.01.29,第13版;89.10.09,第13版;90.06.29,第1、8版。
自立晚報,84.10.31,第5版「洗錢專門服務業趨向高度發展」。
自由時報,89.01.30,第3版。
自由時報,90.04.28,第10版,「省農會弊案,不排除通緝蕭0獅」。
時報週刊89.12,第1188期。
聯合報,87.02.09,第9版;89.06.07,第3版;89.04.05,第9版;90.06.29,第1、9版;90.06.30,第3版。
聯合晚報,86.09.14「填平逃漏稅大黑洞」。
聯合晚報,89.01.10「本末倒置的黨產信託」。
聯合晚報,89.11.04,第3版。
聯合晚報,90.04.27,第23版,「省農會弊案,檢方不排除通緝蕭
0獅」。
英文部份: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Central and East European Law Initiative (CEELI)( 1994) , Money Laundering :A Concept Paper Prepared for the Government of Bulgaria , THE INTERNATIONAL LAWYER ,Vol.28.
Braithwaite, J. (1989a)〞Crime,Shame and Reintegration.〞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Braithwaite , J . (1989b) 〞 Criminological
Theory and Organization Crime .〞 Justice Quarterly 6.
Badelt,C.(1990)〝Institutional Choice and the Nonprofit Sector〞in Anheier H.K.and Seibel W.(ed.)The Third Sector:Comparative Studies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New York:Walter de Gruyter.
Bortner R. Mark (1996) , Cyberlaundering : Anonymous Digital
Cash and Money Laundering .
Charles A. Intrago(1991) , International Money Laundering .
Clifford L. Karchmer(1988) , Illegal Money Laundering : a Strategy and Resource Guide for Law Enforcement Agencies .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Justice .
Cressey,D. R. (1953)〞Other People's Money . Glencoe〞,
IL:Free Press.
Coleman, J. W. (1994) 〞 The Criminal Elite.〞New York : St. Martin’s Press.
Coleman,J.W.(1998),The Criminal lite:Understanding White-Collar Crime.New York:St.Martin’s Press
Clinard, M.B. & Quinney , R. (1973)〞Criminal Behavior Systems : A Typology.〞 New York : Holt, Rinehart & Winston.
Durkheim,E.(1961):Die Regeln der soziologischen Methode.
Frank , N . & Lombness , M ., Controlling Corporate llegality .
Cincinnati:Anderson , pp.22-24
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 on Money Laundering (1999), 1988-
1999 Report on Money Laundering Typologies .
FATF Report(1990) , Section (B)
Geis,G.& Goff,C.(1987), 〞Edwin H.Sutherland’s
White-Collar Crime in America:An Essay in Historical Criminology〞.
Hirschi,T. & Gottfredson, M. R. eds. (1994). 〞The Generality of Deviance.〞 New Brunswick, N. J.: Transaction Publishers.
Hansmann,H.(1987)“Economic Theories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 .” In Powel ,w.w.(ed.). The Nonprofit
Sector:A Research Handbook.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Judith R. Saidel (1991),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
Resource Interdependence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Agencies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 .
Oliver , C.(1991), Network Relations and Loss of Organizational
Autonomy .Human Relations .
Pfeffer,Jeffrey and Gerald R Salancik (1978),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New York: Harper & Row.
Sutherland, E. H. White collar crime ,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ton , 1961.
Vaughan, D. (1981) “Recent Developments in White-Collar Crime Theory and Research.”In Barak-Glantz,I. L.&Huff,C. R.(eds.)The Mad, the Bad and the Different:Essays in Honor of Simon Dinitz. Lexington, MA:Lexington .
網站部份:
http://www.journalist.com.tw/weekly/old/504/article082.html 90.03.23
http://www.kmtdpr.org.tw/4/22-2.htm 90.04.25
http://winwin.com.tw/win77/win77-8.htm 90.04.25
http://www.license.com.tw/lawyer/exam/License/exa m/examl/criminology/86.htm 89.11.08
http://www.investgd.com/main/tzgd/flrx/talk/zt14.htm 90.01.03
http//:www.mjib.gov.tw/workitem/crime/law.htm 90.02.10
http://www.moi.gov.tw/W3/stat/handbook/4031.htm 90.01.03
http://npo.pad.nccu.edu.tw 90.03.18
http://www.changtax.gov.tw 90.03.18
http://www.buddhanet.com.tw 89.06.12
http://acc.ntu.edu.tw 89.05.23
http://www.jrf.org.tw 89.06.23
http://www.jgjh.ylc.edu.tw 8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