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1. 翁耀林,民國85年,”製造業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導入模式之研究”,中華工學院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 王俊銘,民國86年,”影響企業取得ISO 14001認證組織面因素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 王鎮煙,民國87年,”組織綠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4. 季惠生,民國87年,’’企業競爭力衡量指標之研究─以製造業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5. 徐文復,民國87年,”ISO 9000及ISO 14000之品質環境管理系統整合”,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6. 侯勝文,民國88年,”產業推行ISO14000之調查分析”,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7. 許玉玲,民國88年,”台灣西式速食連鎖加盟體系全球供應鏈管理功能模式之探討”,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商業自動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8. 王輝銘,民國89年,”我國半導體產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之探討”,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9. 彭惠媛,民國89年,”高科技廠商工安支出決策因素及其績效研究-以新竹科學園區為例”,中華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0. 余振銘,民國89年,’’提升國內營造業競爭力關鍵性因子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1. 謝伊柔,民國90年,”企業員工對環保措施與發展策略認知”,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2. 官建維,民國90年,”大型服務業與製造業對ISO9000與ISO14000評價之研究”,南華大學環境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3. 卓雅文,民國90年,” 半導體產業環境與安全衛生績效指標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4. 呂穎彬,民國84年,”環境管理標準簡介”,ISO 14000速報,第1期,5月,頁4~5。
15. 林志森,民國84年,”國際環境管理標準ISO 14000系列--發展現況與國內之因應措施”,工業污染防治季刊,第60期,10月,頁48~58。16. 戴基福、高金福,民國85年,”現階段企業因應安全衛生管理標準國際化策略”,工業安全衛生月刊,第78期,頁32-39。17. 徐作聖,民國82年,”從科技管理到企業競爭力”,1993年中華民國科技管理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頁327-331。
18. 陳文輝、洪經綸、馬志明,民國90年,’’國內廠商OHSAS 18001重大風險考量面鑑別方法與技術之現況評析’’,2001環境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大學社會科學館,頁2-1~2-9。
19. 黃國寶,民國90年,’’品質、環境與安全健康管理系統整合性稽核之探討’’,2001環境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大學社會科學館,頁3-1~3-9。
20. 陳建平、張中起,民國89年,”CALS策略工具IDEF0運用於流程再造之研究-以聯勤二O五廠生產作業流程為例”,第八屆國防管理學術暨實務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凱悅飯店,頁985-998。
21. 李燈銘、吳永南,民國90年,”正隆公司EMS與OHSAS整合績效介紹”,2000環境管理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頁A3-69-86。
22. 胡憲倫,民國90年,”全球化趨勢下之環境議題與企業的永續發展策略”,2001年兩岸管理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4-79,中國復旦大學
23. 洪中凱、胡憲倫,民國90年,”國際認証系統應用於環安衛革新以提升企業競爭力研究”,2001企業管理與社會科學跨領域研討會,pp10-1~10-12,東海大學。
24. 林俊男,民國90年, “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環安衛回顧與展望”,2001年職業衛生研討會光碟資料,台北醫學院。
25. 石大禹、胡憲倫,民國90年, ”永續發展之路:整合ISO 9001、ISO 14040 與環境化設計之管理模式”,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第十三屆年會暨第十四屆環境規劃與管理研討會光碟資料,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26. 王鳳生,民國82年,”事業單位改善安全衛生設施之經濟誘因研究”,行政院勞委會。
27. 高希均、石滋宜,民國85年,”競爭力手冊”,天下文化,台北。
28. 經濟部工業局,民國88年,”環境管理系統持續改善指引”, 經濟部工業局。
29. 溫肇東,民國88年,企業的環境管理-與生態共榮的企業綠化研究,遠流圖書,台北。
30. 顧洋,民國89年,高科技產業環保政策—產業現況問題分析與建議,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英文部份
31. Angle, R.P., and H.S. Sandhu (2001), “Proactive Management of Air Quality”,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Vol.27(2), pp. 225-233.
32. Berry, M.A. and D.A. Rondinelli (1998), ‘‘Proactive Corporate Environment: A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Vol.2(2), pp. 38-50.
33. Bostrum, T. and E. Poysti (1992), “Environmental Strategy in the Enterprise, Helsinki School of Economics,” Helsinki.
34. Brockhoff, K., A.K. Chakrabarti and M. Kirchgeorg, (1999), “Corporate Strategies 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Vol 42(1), pp. 26-33.
35. BSI (1999),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OHSAS 18001”.
36. Finnegan, L., (1999),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usiness Without Footprints”, Occupational Harzards, Vol.61(5), pp. 54-56.
37. Greeno, J., (1999), “Using EH&S to Create Business Value and Strategic Advantage”,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Strategy, Vol.3(2), pp. 40-46.
38. Kappes, S. (1997), “Putting Your IDEF0 Model to Work”,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Journal, Vol.3(2), pp. 151-161.
39. Leon N. M. and Savage I. (1990), “Aviation Deregulation and Safety”, Journal of Transport Economics and Policy, May. pp. 185-166.
40. Little, A.D. (1991), “Seizing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dvantage”,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Assurance, London.
41. Porter, M.E.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 Free Press, New York.
42. Porter, M.E. and C. van der Linde, (1995) ‘‘Green and Competitive: Ending the Stalemat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Sep.-Oct. 1995, pp. 120-134.
43. Viscusi, W.K. (1979), ‘‘The Impact of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Regulation’’,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 Vol.10(3), pp. 30-75.
44. Welford, R. (1998),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 Strategies”, 2nd, Earthscan.
45. Westerlind, K.K & Vaden, E.A., (1999),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OHS management: Why should industry be apprehensive?”, New York.
46. WWF (2000),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1998-1999”, New York.
網站部份
47. 林明洲(1999),”ISO 14001與OHSAS 18001之整合性探討”,環境管理報導,第17期,http://emt.ema.org.tw/48. 吳秋文(2000),”從ISO 9000改版,前瞻管理系統整合趨勢”,經濟部標準檢驗局,http://she.moeaidb.gov.tw/current.htm
49. 工業技術研究院工業安全衛生技術發展中心(2001),國內驗證趨勢,http://she.moeaidb.gov.tw/index0.htm
50. 環境管理協會(2001),http://www.ema.org.tw/
51. 佳進顧問公司(2002),http://www.qualityres.com.hk/
52. 正隆股份有限公司(2002),http://clc.com.tw/
53. Advanced Micro Devices(1998),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Safety Annual Report 1998, http://www.amd.com/
54. BSI(2000), http://www.bsi.org.uk
55. Sally, L.G.& Det N.V.(2000), “Is ISO14001 an Important Element in Business Survival?”, ISO 14000 InfoCenter,http://www.iso14000.com/
56. DNV(2001),http://www.dnv.com/rd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