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部份:1.王士華(1999), 「台灣地區新舊銀行經營績效之比較」,靜宜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王國明、顧志遠(1990), 「DEA模式在教育評鑑運用之研究」,現代教育,第七卷第二十一期,頁118-127。3. 王嬪嫈(1997), 「銀行業經營績效的評估」,東吳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4. 呂雪花(1994) ,「境外貨幣市場之整合研究-以台灣、日本、新加坡為例」,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5.石智賢(1995), 「台灣地區銀行業經營績效之評估與比較─資料包絡分析法之應用」,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6. 汪美香、許溪南,(2000), 「AHP應用於外幣選擇權投資策略之研究-以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 為例」, 企業管理學報,第46期,頁115-134。7.車鵬程(1983), 「境外金融中心之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8.吳桂華(1994), 「銀行經營效率之探討與改進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9.吳家恩、賴仁基(1997), 「我國綜合大學效率差異之衡量─資料包絡分析的應用」,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0.吳炳松(2001), 「銀行分支機構經營效率評估之研究」,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1.李長安(1995), 「台灣省公路監理站相對生產效率衡量之研究--資料包絡分析法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12.李德耀(1995), 「本國銀行經營績效評鑑之研究:以資料包絡分析法(DEA)分析」,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3.林文琇(1996), 「從各境外金融中心之比較探索我國發展境外金融的利基」,中央銀行季刊第18卷第3期,頁22-49。14.林瓊香(1993), 「醫院生產效率之探討」,台灣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15.胡恩臺(1995), 「中國大陸一級行政區工業經濟效率評估:資料包絡分析法(DEA)之應用」, 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16.洪修遠(1996), 「商業銀行財務績效之研究─DEA與因素分析法之比較」,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7.翁興利、何柏正(1998), 「以DEA衡量中油台北、台中、高雄三營業處之經營績效」,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8.陳明進、范宏書、廖銘正(2000), 「我國OBU經營現況及課稅問題之研究」,財稅研究32卷第5期,頁88-106。19.陳得發、謝青山、王宗富(2000), 「台灣地區傳銷金司經營績效評估-資料包絡分析法之應用」,中山大學未發表論文。20.陳禹彰(1995), 「台灣地區工業生產效率之評估研究─資料包絡分析法應用」,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1.陳魁元(2001), 「我國票券金融公司經營效率與最適規模之研究」,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2.陳又慈(2001), 「我國境外金融中心經營與績效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3.黃旭男(1993), 「資料包絡分析法使用程序之研究及其在非營利組織效率評估上之應用」,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4.許總雅(1998), 「台灣地區銀行業經營效率之評估與比較」,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5.黃英哲(2000), 「證券商競爭分析與合併策略之研究─Translog成本函數之應用」,台北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6.黃崇興、黃蘭貴(2000), 「應用資料包絡法於航空公司航線經營績效之分析」,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管理學報,第17卷第一期,頁149-181。27.傅敬群、張嘉信(2000), 「資料包絡分析法評估與應用程序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國防決策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8.梁志豪(2001), 「以DEA模型評估本國銀行經營與規模績效之研究」,清華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29.黃錦文(1997), 「中華職棒聯盟各球員間相對績效之評估─資料包絡法之應用」 銘傳管理學院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30.楊光輝(1999), 「DEA方法作為銀行分支機構經營效率評估方法之探討」,淡江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31.葉正乾(1998), 「台灣地區商業銀行的技術性效率研究」,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2.楊光輝(1999), 「資料包絡分析法作為銀行分支機構經營效率評估方法之探討」,淡江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33.楊俊宏(1996), 「DEA應用在行政機關生產力衡量方法之研究─以北高二市各戶政事務所為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4.蔡玉惠(1995), 「台灣境外中心之研究」,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5.蔡蒔銓(1996), 「台灣地區OBU經營績效與政府開放政策之探討」,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36.廖逸君(1993), 「以DEA方法評估亞太地區航空公司的經營效率」,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37.鄭曉萍(1998), 「銀行經營績效評估─DEA模式與實務考核辦法」,東海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8.劉春初(1998), 「應用DEA模型分析高雄市垃圾清運區隊之生產效率」,中山大學管理學術研究中心─公營事業評論,第六卷第三期,頁879-902。39.劉祥熹、林嘉玲(2000), 「台電公司及其各區營業處經營績效之探討」,中山大學管理學術研究中心─公營事業評論,第二卷第一期,頁75-123。40.劉雅芳(1993), 「從生產效率觀點探討綜合醫院醫護人力比之研究」,中國醫藥學院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41.劉雲霞(1996), 「台灣證券商經營狀況之探討─DEA的運用」,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42.鍾怡如(1999), 「開放新銀行設立對舊銀行經營效率的影響」,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43.蕭幸金、張石柱(1997), 「在醫院最適規模之探討」,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管理學報,第十四卷第四期,頁611-634。44.蕭家旗(1995), 「我國非營業循環基金之醫療基金效率評估之探討」, 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45.羅志成(1999) ,「金融機構設定分行存款目標模式之研究」,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營運研究所碩士論文。 46.羅德維(1998) ,「服務品質對銀行經營效率的綜合影響評估」,彰化師範大學商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英文部份:1.Arshadi Nasser and Lawrence Edward C., 1987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New Bank Performance”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ance, Vol.11,pp33-48.2.Aly, H Y., R Grabowski C. Pasurka and N. Rangan, (1990), “Technical Scale and Allocative Efficiencies in U.S. Banking: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72 , pp.211-218.3.Afriat, S., (1972), “Efficiency Estimation of Production Functions”,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Review, 13, pp.568-5984.Banker, R.D. and R.C. Morey, (1984), “The Use of Categorical Variable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7, pp.35-445.Banker, R. D.and A. Charnes, and W.W. Cooper, 1984 “Some Models for Estimating Technical and Scale Inefficiencie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Management Science, Vol.30, pp.1078-10926.Banker, R.D. (1989), “Econometric Estimation and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Research in Governmental and Nonprofit Accounting, Vol.5, pp.231-2437.Berg, Forsund, Hjalmarsson, and Suominen, (1993), “Banking Efficiency in The Nordic Countries”,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7, pp.371-3888.Charnes, A., W.W. Cooper, and E. Rhodes, 1978, “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429-4449.Chattopadhyay, S. and D. Heffley, (1994), “Are for Profit Nursing Homes more Efficient? — Data Envelopment Aanalysis with a Case-Mix Constraint”, Eastern Economic Journal, Vol.20, No.2, pp.171-18610.Charnes, A., R.L. Clarke and W.W. Cooper, (1989), “An Approach to Testing for Organizational Slack Via Banker Game Theoretical DEA Formulations”, Research in Govermental and Nonprofit Accounting, Vol.5, pp.211-229.11.Chen, T.Y.,2001,”An Estimation of X-inefficiency in Taiwan’s Banks”, 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 11,237-24212.Elyasiani, K. and S.M. Mehdian, (1990), “A Nonparametric Approach to Measurement of Efficiency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The Case of Large U.S. Commercial Banks”, 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 Vol.4, pp.157-28113.Farrell, M.J., 1957, “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120,pp253-28114. Ferrie, G.D. (1990), “Measuring Cost Efficiency In Banking: Econometric and Linear Programming Evidence”,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Vol.46, pp.229-24515. Grabowski, R., N. Ramgan and R. Rezvanian, (1994), “The Effect of Deregulation on the Efficiency of U.S. Banking Firms”,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and Business 46, pp.39-5416. Golany, B. and Y. Roll,(1989), “An Application Procedure for DEA”, Omega,17, pp237-25017. Koopmans, T. C. (1951), “An Analysis of Production as An Efficient Combination of Activities”, T.C. Koopmans, ed., Activity analysis of production and allocation, Cowles Commission for research in Economics, Monograph No.13.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Inc18. McCarty, Therese A. and Suthathip Yaisawarng, (1993),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New Jersey School Districts”, C.A.K. Lovell, ed., 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on Efficienc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 Miller, S.M. and A.G. Noulas(1996),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Large Bank Production”,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Vol.20, pp.495-509. 20. Norman, M., and B. Stocker, (1991),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The Assessment of Performance”, John Wiley and So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