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01.84)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8 23:2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邱瑞芳
論文名稱:國小學童家長親子兩性議題溝通方案成效之研究
指導教授:魏慧美魏慧美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成人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成人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8
中文關鍵詞:父母效能訓練兩性議題親子溝通親子兩性議題溝通方案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8
  • 點閱點閱:127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8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8
本研究之主旨在發展一套系統化的國小學童家長親子兩性議題通方案,並考驗本方案實施成效。本研究以高雄市七賢國小五、六年級24位家長為研究對象,採用「不等組前後測實驗設計」進行實驗研究。
實驗處理為針對實驗組十二名國小五、六年級學童之家長所進行每週兩次,為期三週之「親子兩性議題溝通方案」。主要評量工具為研究者自編的「親子兩性議題溝通問卷」,由兩組受試家長填答之後加以統計,之後將兩組所得之前測、後測與追蹤測資料,施以無母數統計中的Mann-Whitney U test,以考驗實驗處理在上述依變項上的差異是否達到顯著水準。而在親子兩性議題溝通的情形的溝通方式部分,則是以無母數統計中的Wilcoxon signed-rank test,以考驗實驗處理在實驗組與控制組上所造成的差異是否達到顯著水準。並了解實驗處理所達到的效果是否能持續四週。除此之外,並以「團體滿意度評量表」及「整體團體滿意度評量表」了解成員對本方案實施的目標達成程度與成員的滿意度情形,以作為輔助的方案評量依據。
主要研究發現可歸納成下列兩項結論:
一、由親子兩性議題溝通需求調查的結果可知,目前國小五、六年級學生家長親子兩性議題溝通的需求重點議題為生命的起源、青春期的生理與保健、了解自己、了解異性、同性朋友的關係與友誼、性別角色、家庭的角色與責任,研究者並根據此七大議題設計親子兩性議題溝通方案
二、從統計結果來看,可歸納下列三點結論:
1.本方案對成員在兩性議題方面的態度沒有顯著的幫助,但從實驗組成員的回饋資料中,可發現本方案對成員在兩性議題的態度是有助益的。
2.本方案對兩性議題方面的親子溝通的討論氣氛部分,亦沒有顯著的幫助,但同樣的,從實驗組成員的回饋資料中,可以發現本方案對成員在兩性議題方面的親子溝通上是有助益的。
3.本方案在兩性議題方面的親子溝通的溝通方式部分,在實驗處理結束時,在「男性的生殖器官」的「解說,就事論事」、「女性的生殖器官」的「分享自己以前的經驗」、「夢遺」的「解說,就事論事」、「家庭的角色與責任」的「聽孩子的意見和說法」、「性侵害、性騷擾」的「分享自己以前的經驗」、「援助交際」的「聽孩子的意見和說法」等兩性議題的溝通方式上有顯著的幫助,而在實驗處理結束四週後,在「夢遺」的「解說,就事論事」、「性別角色」的「聽孩子的意見和說法」、「如何與異性相處」的「聽孩子的意見和說法」、「援助交際」的「聽孩子的意見和說法」等兩性議題的溝通方式上有顯著的幫助。
根據上述結論,本研究提出下列幾點建議:
一、對實施親職教育方案之建議
(一)提昇低教育程度、低社經背景家長參與親職教育的動機,研究者提出三點建議:
1.進行需求調查,提供兒童照顧服務。
2.對導師施予親職教育,把親職教育納入師資培育課程。
3.製作多樣化的視聽與教學媒體,並將方案內容以套裝工具箱的方式推廣。
(二)後續支持的必要性
(三)找出父親不願意參加親職教育的原因,並盡量設計父母雙方可以共同參與的親職訓練課程。甚至在方案設計時,將子女的需要也納入考慮。
二、對未來課程安排與辦理方式之建議
(一)增加團體時數
(二)討論針對焦點、確實控制時間
三、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擴充研究對象
(二)改善評量工具
(三)蒐集團體中成員更完善的資料
(四)進行追蹤研究
中文摘要 I
目次 III
圖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 4
壹、研究問題 4
貳、研究假設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5
壹、國小學童家長 5
貳、親子兩性議題溝通 5
參、討論氣氛 7
肆、溝通方式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親子兩性議題溝通研究的現況 11
壹、親子兩性議題溝通的現況 11
貳、親子溝通與性知識、性態度的相關研究 15
參、親子溝通的阻礙 18
第二節 父母效能訓練 21
壹、父母效能訓練(PET)的內涵 21
貳、父母效能訓練的相關研究及成效探討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5
第二節 研究設計 37
壹、實驗設計 37
貳、研究變項 37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8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9
壹、國小學童家長親子兩性議題溝通方案 39
貳、「親子兩性議題溝通需求問卷」與「親子兩性議題溝通問卷」43
參、團體滿意度評量表 55
肆、整體團體滿意度評量表 56
第五節 研究程序 56
壹、實驗前階段 56
貳、實驗處理階段 58
參、實驗後階段(資料的分析與處理) 59
第六節 研究者的經歷與在團體中的角色 60
壹、研究者的經歷 60
貳、研究者在團體中的角色 6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3
第一節 「親子兩性議題溝通方案」在「兩性議題方面的態度」上改善受試家長態度之效果 63
第二節 「親子兩性議題溝通方案」在「兩性議題方面的親子溝通」上改善受試家長與其子女親子溝通之效果 66
第三節 「親子兩性議題溝通方案」在改善受試家長「兩性議題方面的態度」及「兩性議題方面的親子溝通」之四週追蹤效果 77
壹、「親子兩性議題溝通方案」在改善受試家長「兩性議題方面的態度」之四週追蹤效果 77
貳、「親子兩性議題溝通方案」在改善受試家長「兩性議題方面的親子溝通」之四週追蹤效果 79
第四節 團體滿意度評量表之分析 84
壹、成員在「團體滿意度評量表」上的評估結果 85
貳、整體團體滿意度評量表 97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09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結論 109
壹、主要發現 109
貳、結論 111
參、討論 112
肆、限制 114
第二節 建議 115
壹、對實施親職教育方案之建議 115
貳、對未來課程安排與辦理方式之建議 117
參、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118
參考書目 121
一、中文部分 121
二、英文部分 123
附錄一 國小學童家長親子兩性議題溝通方案 127
附件一:自我盾牌 130
附件二:非積極傾聽與積極傾聽的處理方式 133
附件三:了解異性的積極傾聽情境 135
附件四:積極傾聽的誤用 137
附件五:人格特質表 141
附件六:樹圖 146
附錄二 「國小學童家長親子兩性議題溝通課程」參加意願調查表 149
附錄三 親子兩性議題溝通需求問卷 151
附錄四 親子兩性議題溝通問卷 159
附錄五 問卷初稿 166
附錄六 專家學者名單 173
附錄七 預試問卷 174
附錄八 第一次與第五次團體滿意度評量表 181
第一次團體滿意度評量表 181
第二次團體滿意度評量表 182
第三次團體滿意度評量表 183
第四次團體滿意度評量表 184
第五次團體滿意度評量表 185
附錄九 整體團體滿意度評量表 186
附錄十 實驗組與控制組受試家長在「親子兩性議題溝通問卷」上「兩性議題方面的態度」的各題前測、後測及追蹤測之平均數、標準差及Z值 188
余坤煌(民86)。談國小性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16,14-17。
吳秀惠(民85)。親子溝通、父母管教方式與青少年性知識、性態度及性行為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文懿(民85)。台北市大學生親子溝通、同僚互動與性知識、性態度及性行為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杏陵醫學基金會(民88)。國小高年級學生及家長性教育現況及需求研究。台北市:杏陵醫學基金會。
林玉慈(民88)。親子溝通品質與青少年生活適應、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沈明瑩、陳登義、楊蓓譯(民87)。薩提爾的家族治療模式。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林秀如(民81)。國小兒童性概念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燕卿(民86)。親職性教育介入效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清泰(民68)。從夫妻的溝通問題看促進親子溝通的方法。張老師月刊,3(1),50-52。
晏涵文、李蘭、林燕卿、張利中、白瑞聰(民80)。幼稚園至高三學生、家長及教師對實施性教育內容之需求研究(Ⅰ)。行政院國家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未出版。
晏涵文、蘇鈺婷、李佳容(民90)。國小高年級學生性教育現況及需求之研究。台灣性學學刊,7(2),1-22。
張子正(民87)。統整式親職訓練團體方案效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珍麗、張海琳譯(民78)。父母效能訓練:別讓孩子開除你。臺北市:新雨。(Dr. Thomas Gordon,原著出版年﹕1975年)
張美皓(民83)。台北市國二學生與母親間對與「性」有關之主題的溝通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愛華(民75)。父母效能系統訓練對母親教養態度與教養行為之影響。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月雲(民79)。反映式溝通親職教育方案之效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明月(民89)。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生親子溝通與其性知識、性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明娟(民90)。高中職學生兩性平等教育需求評估與教學方案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趙梅如(民88)。主題情境測驗的編製及其在父母效能課程中對親子溝通效果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姿吟(民81)。父母效能系統訓練方案效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潘婉茹(民89)。母親性別教養態度與高職女生性別特質、異性交往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鄭玉英(民72)。操作性制約論導向親職訓練方案之效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秀芬(民75)。家庭與家庭服務。臺北市:五南。
謝佩如(民90)。國小六年級學生與家長溝通性議題之現況調查─以新竹市學生為對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臥龍、駱慧文(民88)。各級學校教師對兩性平等教育及性侵害防治教育教材內涵與其重要性之探討。教育部委託專案,台北市:教育部。
魏美芬(民74)。親子溝通與青少年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中市雙十國中為例,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魏清蓮(民76)。整合式親職訓練方案之效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魏慧美(民87)。高雄市高中高職學生家庭因素、親子溝通及同儕關係對其婚前性行為與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鐘碧娟(民77)。性教育輔導課程對國中學生性知識、性態度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Abramson, P., R., Moriuchi, K. D., Waite, M. S., & Perry, L. B. (1983). Parental Family about sex education: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covariate control.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12 (5), 381-396.
Alexander, J. F. (1973). Defensive and supportive communication in family system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13-617.
Alexander, S. J. (1984). Improving sex education programs for young adolescents: Parent¢s views. Family Relations, 30, 643-650.
Bennett, S. M. (1984). Family environment for sexual learning as a function of father¢s involvement in family work and discipline. Adolescence, 19 (75), 609-627.
Bennett, S. M., & Dickinson, W. B. (1980). Student-parent rapport and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sex, birth control and venereal disease education.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16, 114-130.
Bloch, D. (1979). Attitudes of mothers toward sex educ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69 , 911-917.
Bonnell, K. H. & Caillouet, L. M. (1991).Communication Patterns and Barriers between Teenagers and Parents about Sex-Related Topics:A Survey of Teenagers in Education Classes. (ERIC ED 325219)
Cedar, B., & Levant, R. F. (1990). A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18(4), 373-384.
Fiaher, T. D., (1987). Parent-child sexual attitude similarity as a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about sex and proximity. (ERIC ED 34147)
Fisher, T. D. (1986).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parentpchild communication about sex and the sexual attitudes of early, middle, and late adolescents.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47(4), 543-557.
Fisher, T. D., & Pollack, R. H. (1982). Parent-child communication and adolesent¢s sexual knowledge and attitud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
Fitzgerald, M., & Fitzgerald, D. R. (1987). Parent¢s involvement in the sex education of their children. Volta Review, 89 (5), 96-110.
Fox, G.. L., & Inazu, J. F. (1979). Mother-daughter communication about sex. Family Relations, 29, 347-352.
Fulmer, Mark A. (1980). 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 its impact upon the self-perception and behavior of the children of participants (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the Pacific 1980).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120, 41.
Giannotti, T. J., & Doyle, R. E. (1982). The effectiveness of parent training on learning disabled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Elementary School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17, 131-136.
Gilbert, F. S., & Bailis, K. L. (1980). Sex education in the home:Anempirical task analysis.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2 (16), 148-161.
Goldman, R. J., & Goldman, J. D. G.. (1982). Sources of Sex Information for Australian, English, North American,and Swedish Childre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09 (1), 97-108.
Graham, Melody, A. (1992). The effects of Parent-Adolescent Communication on Adolescent Sexual Behavio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
Graybill, D. (1986). A multiple-outcome evaluation of training parents in active listening. Psychological Reports, 59, 1171-1185.
Hollander (1992). A failure to communication. Family of Planning Perspectives, 30 (4), 1-7.
Koblinsky, S., & Atkinson, J. (1982). Parental plans for children¢s sex education. Family Coordinator, 31, 29-35.
Lavigna, Ann, H. (1984). A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 and the adlerian model of parenting on the child-rearing attitudes of parents of learning disabled children (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1984).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6, 162.
Levant, R. F. (1983). Client-centered skills-training programs for the family: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11(3), 29-46.
M. J. Fine, (Ed.). (1980). 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 A preventive program and its effects on families. In, Handbook on parent education.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Marcela, R., Karen, B., & Mary, F. F. (1998). Parent-teen communication about sexual topic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19(3), 315-334.
McCary, J. L. (1978). Human sexuality. NY: Van Nostrand.
Robert, E. J., Kline, D., & Gagnon, J. H. (1978). Family life and sexual learning. MA: Population Education.
Rozema, H. J. (1986). Defensive communication climate as a barrier to sex education in the home. Family Relations, 35, 531-537.
Sanders, G.. F., & Mullis, R. L. (1988). Family influences on sexual attitudes and knowledge as reported by college students. Adolescence, 23, 837-846.
Stolzoff, Gray H. (1979). Parent training approaches: A follow-up evaluation of 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 adlerian study groups, and behavior modificat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California school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1979).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120, 41.
Stone, R., (1990). Adolescent and Abortion: Choice in Crisis. (ERIC ED 34147)
Therrein, M. E., (1979) Evaluating empathy skill training for parent, Social Work, 24(5), 417-419.
Walters, J., & Walters, L. H. (1983). The role of the family in sex.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16 (2), 8-15.
Watson, Richard, C. (1980). The assessed change in parents’ attitudes toward children and children’s perception of parents as related to a 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 program (Doctoral dissertation,Northwestern University, 1980).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1, 251.
Welbourne, A. K. (1978). The relation of parental sexual knowledge with their early adolescent children.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38, 6031A-6032A.
Wood, C., & Davidson, J. (1993). Conflict resolution in the family: A PET evalution study. Australian Psychologist, 28(2), 100-10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