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文部份
丁吉文(民90)。國民中小學教師終身學習素養與其專業態度之關係研
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方德隆(民86)。中等教育的課程與教學。載於王家通等著:中等教育,
207-254。高雄:麗文。
王政彥(民84)。我國專業繼續教育的再出發。成教雙月刊,28,32-
39。
王政彥(民86)。回流教育的理論。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協會主編:回
流教育,33-64。台北:師大書苑。
王政彥(民90)。知識經濟職場中之知識工作者及其專業繼續教育策略。
載於知識經濟與人力資源發展研討會論文集,27-39。國立中正大學清
江終身學習中心。
江雪齡(民89)。美國教師的繼續教育─改變中的教學文化。成教雙月
刊,58,41-45。
吳清基(民84)。教師與進修。台北:師大書苑。
呂錘卿(民85)。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指標初探。台中師院學報第十
期,63-83。
呂錘卿(民90)。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的指標及其規劃模式之研究。國
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俊湖(民81)。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福田、羅瑞玉(民81)。教育改革與教師專業化。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
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台北:師大書苑。
沈翠蓮(民83)。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教學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
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錦漳(民90)。國民小學組織學習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相關因素研究。國
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生傳、陳慧芬、黃文三(民90)。國民教育階段教師在教育改革政策下
的專業成長需求調查研究:以九年一貫課程與教育鬆綁為例。教育學
刊,17,23-44。
林進材(民 88)。邁向教師教學專業成長。國教之友,51(3),3-8。胡夢鯨(民86)。終生教育典範的發展與實踐。台北:師大書苑。
孫國華(民86)。國民中小學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在職進修辦法(民85)。90年4月12日取
自:http://www.cte.ccu.edu.tw/Law/2-20.htm
高強華(民85)。教師社會化研究及其在師資培育上的意義。載於中華民
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台北:師大書苑。
高強華(民86)。迎接教學生涯的新挑戰--教師專業成長面面觀。北縣教
育,16,23-28。
師資培育法(民83)。民90年4月12日取自:http://www. tmtc.
edu.tw/~kidcen/six-4.htm
張美玉(民89)。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在職教育進修與反省。
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碩士論文。
張清濱(民89)。教師進修-邁向專業化的途徑。台灣教育,591。
張清濱、席家玉(民89)。教學碩士學位班課程設計研究。八十九學年度
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1701-1721。
張德銳(民81)。國民小學教師評鑑之研究。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
主編:教育專業。台北:師大書苑。
郭麗玲(民87)。繼續專業教育的方案規劃。教學科技與媒體,41,43-52。
教師法(民84)。90年4月12日,取自:http://www.edu.
tw/edures/rules/teacher.htm
教育部(民87)。邁向學習社會。民90年4月12日,取自:
http://lifelong.edu.tw/page1/yeh/report.html
教育部(民88)。教育部公報,3。台北市:教育部。
終身學期與教師進修(民87年4月28日)。教育再造。民90年5月1日,取
自:http://www.mingdao.edu.tw/org/org7/
strurtwww/h1.htm1
陳永發 (民88)。國小教師專業的省思。國教之友,51(3),45-50。陳姚真(民88)。建構以遠距學習為基礎的繼續專業教育體系。成人教育
學刊,3,33-58。
陳美娟(民89)。國小專家教師專業知能形成歷程要件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
陳奎熹(民69)。教育社會學。台北:三民。
湯維玲、顏慶祥(民90)。台灣地區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制度研究─現況
與問題調查。載於楊深坑主編:各國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制度比較研
究。台北:揚智。
彭敏松(民87)。我國技職回流教育體系之建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富順(民86)。回流教育的意義、發展與實施。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協會主編:回流教育,1-32。台北:師大書苑。
黃富順(民87)。回流教育理念的發展與實施。成教雙月刊,41,3-11。
黃富順(民89a)。我國回流教育的政策與實施。成教雙月刊56,31-38。
黃富順(民89b)。成人的經驗學習。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協會主編:成人學習革命,1-30。台北:師大書苑。
黃富順(民91)。知識社會與成人教育。成教雙月刊65,2-9。曾志朗(民90)。教師的專業成長與新使命。文教新潮,6(3),1-5。詹棟樑(民81)。回流教育與國家發展。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協會主
編:成人教育與國家發展,223-272。台北:師大書苑。
詹棟樑 (民86)。回流教育制度的省思。社會教育學刊,28,141-159。葉蕙蘭(民88)。淡江大學教師教育專業成長之需求評估研究。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學系碩士論文。
劉世閔(民85)。教師專業成長與在職進修-一所國民小學教師個案分
析。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用生(民85)。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師大書苑。
蔡明昌(民88)。中學教師繼續專業教育學習成效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培村(民84)。中小學教師生涯進階與等級劃分可行性之研究。教育研
究資訊,3(4),54-72。
蔡培村(民85)。成人教育與生涯發展。高雄:麗文。
蔡培村(民88)。終身學習教師的發展與培育。教育資料集刊,24,101-120。
蔡培村、王政彥、蔡清華、鄭彩鳳、梁瑞安、孫國華(民85)。中等學校
教師在職進修內涵與進修體系規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蔡清華(民72)。主要國家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制度比較研究。國立高雄
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碧璉(民83)。國民中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其形象知覺關係之探討。教育
與心理研究,17,283-330。
課程與教學的鬆綁與教師專業能力的關係。(無日期)。台北市:台灣大
學。90年2月1日,取自:http:// www.education.
ntu.edu.tw/wwwcourse/social/edu_cours/edu_genl/edu_genl_5.htm
謝振裕(民88)。從成人教育理念看教師專業成長。國教之友,51(3),51-56。
鍾任琴(民83)。國小實習教師教育專業信念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簡茂發、彭森明、李虎雄(民87)。中小學教師基本素質之分析與評量。
教育部八十六年度專案研究計畫報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顏素霞(民83)。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實習課程、學生個人背景與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顏慶祥(民89)。我中學實習輔導教師專業成長之個案研究。教育研究資
訊,8(1),98-119。
羅清水(民87a)。終生教育在國小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研習資訊,15(4)
羅清水(民87b)。回流教育與教師專業成長。師友,12-15
羅清水(民87c)。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師進修制度---談國小教師在職進
修。國教天地,130,43-48。
饒見維(民85)。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二、英文部份
Beerens , D. R.(2000). Evaluating Teachers for Professional Growth. Thousand Oaks, Calif:Corwin Press.
Cervero, R. M.(1988). Effective continuing education for professionals.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Craft , A. (1996).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A practical guide for teachers and schools. New York:
Routledge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Cavallini , D. J.(1998).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for Teachers.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Transition vision for the professions and New strategies for lifelong learning. Edited by William H. Young. Malabor,Fla.:Krieger Pub. Co.
Day, C.(1991). The Professional Learning of teachers in Primary Schools and the Devolution of In-Service Funding. Nottingham:University School of Education.
Day, C.(1999).Developing Teachers:The Challenge of Lifelong Learning. Philadelphia:Falmer Press.
Erffmeyer,E.S.& Martray,C.R.(1988).A goal-setting process for evaluation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professional leadership.(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293858)
Erffmeyer,E.S.& Martray,C.R.(1990).A quantified approach to evaluation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 leadership through a goal-setting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nel Evaluation in Education,3,275-300.
Fessler, R.& Burke P.J.(1983). Interaction:A essential in developing professional growth progress. NASSP Bulletin, 43-49.
Fullan, M.(1991). 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 . London: Cassell Educational Limited.
Garratt, B.(1990).Creating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Cambridge , England:Director Books.
Gemma, Patrick Robert(1997).The commitment of teachers to quality professional growth in 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for credential renewal in California.(EdD. The University of La Verne).DAI-A 58/08, p.3092,Feb 1998.
Hargreaves, A.(1992).Cultures of teaching:A focus for change. In A. Hargreaves & M.Fullan(Eds.), Under- standing teacher development, 216-240.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Harris ,D.G.(1985).Faculty and administrative perceptions of Post secondary Occuptational staff development. University of Houston.
Holly, M. L. & Mcloughin, C. S.(1989). Perspective on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London: The Flamer Press.
Hopson , B.& Scally ,M.(1981).Lifeskills Teaching Programmes,No.1,Leeds:Lifeskills Associates.
Huberman , M.(1995). Profession careers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some intersections’, in Guskey,T.and Huberman, M,(ed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New Perspective and Practices.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Husen , T. & Postlethwaite ,T. N.(1985).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New York:Pergamon Press.
Jarvis , P. (1983).Professional Education. London: Croom Helm.
Jarvis , P. (1988).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Routledge.
Marczely , B. (1996).Personalizing professional growth:staff development that works. Corwin Press.
Merriam ,S.B.& Caffarella ,R.S.(1999).Learning in adulthood:A comprehensive guid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1973).Recurrent Education :A Strategy for Lifelong Learning. Paris:OECD.
Popkewitz, T. S.(1994). Professionalization in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Some notes on it history, ideology, and potential. 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 Vol 10,No 1,1-14.
Riley,R. W.(1994).Professional growth and education reform. Teaching PreK-8, Jan94,Vol.24 Issue 4,p12,1p, 2c
Ropp-Jackson ,Janice Kay(1991).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the teaching field:the role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DAI-A 52/03,p.782, Sep 1991.(UMI No.AAT9123658)
Tallman , D. E.(1989).An analysis of inter- dependent relationship in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n Arbor, Mich: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
Tovey , P. (1994).Quality Assurance in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New York:Routledge.
Trentham , J.(1992).Continu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priority resources for leadership development. Ann Arbor,Mich:UMI 1993.
Watts, K. H.(1986).How teachers learn:Teachers views 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University Microfilm No.AAC8628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