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115.114)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3 18:5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嘉音
論文名稱:國中理化科教師教學類型與教學信念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types and beliefs of Science teach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指導教授:洪木利洪木利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物理學系
學門:自然科學學門
學類:物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58
中文關鍵詞:教學類型信念教學信念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5
  • 點閱點閱:66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3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6
國中理化科教師教學類型與教學信念之研究
中 文 摘 要
本研究旨在經由量的研究法,瞭解國中在校及在職進修之理化科教師,其教學類型及教師教學信念分佈,及在不同背景及教學類型為自變項下,探究教師教學信念之差異性。
經回收250份問卷,分析結果如后:
1、國中理化科教師之教學類型以CS型(具體系列型)佔最多數。
2、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理化科教師,其教學類型的分布無顯著性差異。
3、不論何種背景的國中理化科教師,在心靈性,專業性及經驗性信念都同樣有較高的認同。
4、不同背景的國中理化科教師,其教學信念有部分顯著性差異性。
5、不同教學類型的國中理化科教師,其教學信念有部分顯著性差異性。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types and beliefs of Science teach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teaching types and beliefs of science teach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By using 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We fou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eachers’ backgrounds with teaching beliefs and teaching types.
The resoult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CS type of teaching was most commonly used among the
teachers.
2.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eaching types distribution
among the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s.
3.All the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s had beliefs in
religions ,professional,development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4.There were som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eaching beliefs
among the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s.
5.There were som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eaching beliefs
among the teachers using different teaching types.
目 錄
目錄………………………………………………………………………… I
圖次…………………………………………………………………….…..III
表次………………………………………………………………………...IV
中文摘要……………………………………………………………………X
英文摘要…………………………………………………………………...XI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 究 動 機 與 背 景..……..…………………………1
第二節.. 研 究 目 的…………………………………………….2
第三節 研 究 問 題….…………………………………………3
第四節 研 究 範 圍 與 限 制………………………………...4
第五節 名 詞 解 釋…………………………………………….5
第二章 文 獻 探 討…………………………………………8
第一節 教 師 特 質…………………………………………….8
第二節 教 師 教 學 信 念………………………………...…15
第三節 教 師 教 學 特 質 與 信 念,對 教 師 教 學 行 為 的 影 響………………………………………….21
第四節 教 師 教 學 特 質 與 信 念,對 整 體 教 學 效 能 的 影 響………………………………………….26
第五節 教 師 教 學 特 質 與 信 念 的 研 究 方 法...…32
第六節 綜 要 整 合…………………………………………...34
第三章 研 究 方 法 與 步 驟..………………………36
第一節 研 究 對 象…………………………………………....36
第二節 研 究 工 具……………………………………..…...…39
第三節 研 究 流 程…………………………………………….44
第四節 資 料 搜 集 及 分 析...………………………………48
第四章 研 究 結 果 與 討 論……………………52
第一節 不 同 背 景 變 項 教 師 與 教 學 類 型 分 析...53
第二節 不 同 背 景 變 項 教 師 與 教 學 信 念 分 析...57
第三節 不 同 教 學 類 型 教 師 與 教 學 信 念 分 析.193
第四節 本 章 小 結………………………………………...…224
第五章 結 論 與 建 議……………...……………228
第一節 主 要 發 現…………………………………………....228
第二節 建 議...………………………………………….239
參 考 資 料……………………………………………………………. 241
一、中文部分………………………………………………….….….241
二、英文部分…………………………………………………...…244
附 錄……………………………………………………………………. 246
一、教學類型問卷調查(第一部分)………………………………. 246
二、教學信念問卷調查(第二部分)…………………………….… 247
參考資料
一、 中文部分
江新合(民83):國中理化教師群體信念及心態特質的調查研究。高雄師大學報,第5期,P159~185。
李佳錦(民83):國中理化教師的教學信念研究。高雄師大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權州(民90):三至八年級學生對熱膨脹相關概念之研究。高雄師大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清山(民75a):左右腦側化功能的比較實驗研究與腦側化能力測驗和自陳量表的效能考驗。教育心理學報,第19期,p37~55
林清山(民80):科學教育心理學基礎(上)。科學教育月刊,第1期,P50~66。
林曉雯、楊榮祥(民81):科學教師思考及知識的研究。全國第八屆科教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P173~188,高雄師大印行。
吳永和(民90):南高地區高一學生對熱膨脹現象思考方式之研究。高雄師大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新富(民84):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承諾、教師效能信念與學生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高雄師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木利(民74):國中物理科教師教學困難及問題調查研究。高雄師大物理系。
洪木利(1994):兒童概念發展背景之研究。高雄文化出版社。
洪木利(民85):教師教學特質對學生物理概念發展之影響,高雄師大物理系。
洪木利、周啟(民84):教學策略對學生概念發展之影響(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
郭為藩(民64):教師的角色。台北市,中國行為科學社。
郭金池(民78):國民小學教師價值觀念進修態度與教學態度之研究。高雄師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榮富(民78):科學師資培育的理念與實務設計。教育資料集刊,第14輯,P241~262。
許玫理(民81):我國國中自然科學教師科學哲學觀點之調查研究。彰化師大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台珠等譯(民91):Joel J. Mintzes 等著:Teaching science for understanding:a human constructivist view 促進理解之科學教學:人本建構取向觀點。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莊淑琴(民87):國小教師教學信念之研究。嘉義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林清山(民70):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景媛(民77):教學類型與學習類型適配性研究暨學生學習適應理論模式的驗證。臺灣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瓊、于祺明、劉文君(1994):科學理論模型的建構。台北市,淑馨出版社。
張毓忠(民88):一位國中生活科技教師教學信念的詮釋性研究。高雄師大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莉雅(民90):國中教師教學效能評鑑之研究。高雄師大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詹仕鑫(民78):我國國民中學科學教師教學風格之研究。國立台灣教育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永華(民81):自然科教學個案研究國中理化科教師(II)。台灣師大化學系。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
廖居治(民89):國中生活科技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高雄師大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謝惠德(民84):反省與教學:一位高級中學化學教師信念的詮釋性研究。高雄師大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臥龍(民86):優良國中教師特質研究之德懷分析。教育研究資訊5(3),P14~30。
顏銘志(民85):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教師效能與教學行為之相關研究。屏東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冠榮(民88):從教師信念與理論閱讀心得檢視Rogers人本教育理論與教學實務的連結。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英文部分:
Allport,G.W.(1960) Personality and social encounter,Boston:Beacon press.
Bauch,P.A.(1982).Predicting Elementary classroom Teaching practices from
Teachers’ Educational Beliefs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New York,NY,March,P19-23.
Bolin,F.S(1988),Helping student teachers think about teaching,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March-April P48-54
Brophy,J.(1996),Enhancing students’ socialization:Key elements.urbana
I11:ERIC clearinghouse on Adult,Career,and vocation education.
Clark,A.S.(1977).Peterson,P.L.(1986).Teachers’ thought processe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pp255-296
Follman,J.(1995).Elementary public school pupil rating of teacher
effectiveness,child study Journal,25(1).P57-78.
Guilford,J.P.(1967) The nature of human intelligence,NEW YORK
;MaGraw-Hill.
Gregorc,A.F(1979).Learning/Teaching style:Their Nature and Effects.In
NASSP, student Learning style.Virginia.
Gregorc,A.F(1982b). Gregorc style delineator;Development,Technical and
Administration manual.Gabriel systems,Inc,P.O.Box357 Maynard,MA.1-3
Grager,S& Guild P(1984), Learning styles:The crucial differences.
Curriculum Review ,23(1).P9-12.
Kleine,P.F(1982). Teaching style.In .E.Mitzel,J.H.Besy,W,Rubinowitz(eds),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Research,5ed
Paisey,A.H.G&Paisey,T.J.H(1980).The question of style in educational management.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9,P95-106.
Patton ,M.Q(1990).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Ruhlen,R.G(1968).Studies i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Waltham, Mass:Blaisdell
Taylor,p(1990).The influence of teacher beliefs on constructivist teaching practices ,paper presented at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Boston,MA,1990)(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20,830)
Tobin,K.&Others(1990).Overcoming constraints to Effective Elementary
Science Teaching. Science Educationa,74(4),P409-420
Tuan,H(1991).The influence of Preservice secondary science teachers’ belief about science and pedagogy on their planning and teaching.paper presented at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Lake Geneva,WI,1991(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32871)
Victor E.(1989), Learning and child Development science for the Elementary school (6TH ed).P22-31.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g,Inc.
Witkin,H,A.&Goodenough,D.R.(1981).Cognitive style.New York: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INC.
WEST,S.S.(1990).Student perceptions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Texas: Texas A&M university.
Young ,J.G(1967),What is creativity?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19,P77-8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