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2.134.25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8 05:2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周文章
論文名稱:高雄市國民中學家長會組織運作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指導教授:鄭彩鳳鄭彩鳳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3
中文關鍵詞:家長會學校效能
外文關鍵詞:parent organizationsschool effectivenes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93
  • 點閱點閱:59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7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5
高雄市國民中學家長會組織運作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雄市國民中學家長會組織運作與學校效能之關係,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作為健全家長會組織運作,提升學校效能之參考。
本研究首先經由文獻分析結果,歸納出家長會組織運作三個向度及學校效能四個向度,並依據其內涵,編製「高雄市國民中學家長會組織運作與學校效能關係調查問卷」,以高雄市國民中學之教師及家長為調查對象,蒐集高雄市國民中學家長會組織運作與學校效能關係之實徵資料。
本研究共發出一一八四份問卷,實際回收九三0份,有效樣本九0二份,分別以平均數、標準差、百分比、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薛費多重比較、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調查資料的統計分析。
綜合文獻分析及問卷調查結果,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國外家長會組織運作制度,可供國內參考借鏡。
二、高雄市國民中學家長會組織運作及學校效能之現況屬於中上程度。
三、不同類型學校在家長會組織運作上有顯著差異。
四、教師及一般家長在家長會組織運作及學校效能的知覺明顯不足有待加強。
五、教師及一般家長在參與決策的情況仍然不足。
六、家長會組織運作對學校效能具有預測作用經費運用是最主要的預測變項。
七、家長會組織運作與學校效能有顯著相關,家長會組織運作愈好,學校效能也愈佳。
依據以上結論,提出下列各項具體建議:
一、參考國外家長會組織運作,改進我國家長會制度。
二、調整學校規模或整併小型學校,以利學校經營。
三、鼓勵教師及家長參與家長會運作,提供參與機會。
四、加強家長在參與決策方面之功能,以利學校效能之發揮。
五、善用家長會經費,發揮應有之功能。
六、採取積極有效的具體策略,健全家長會組織運作以提升學校效能。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Functioning of Parent Organizations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Kaohsiung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unctioning of Parent Organizations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Kaohsiung. In addition, some suggestions are offer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as the reference to strengthen the functioning of Parent Organizations and to promote school effectiveness.
First, the study employed literature review to induct three dimensions concerning Parent Organizations and four dimensions concerning school effectiveness. According to the connotation, I made “questionnaires” of the study of the functioning of Parent Organizations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Kaohsiung. The sample consists of 1184 teachers and parent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Kaohsiung. The total number of questionnaires returned is 930. Among them, 902 are usable.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method including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percentage, t-test, ANOVA,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Scheffe metho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functioning system of Parent Organizations abroad can be regarded as a reference for our system.
2. The status quo of the functioning of Parent Organizations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Kaohsiung is satisfactory.
3. Different types of schools vary notably in the functioning of Parent Organizations.
4. The perception of teachers and parents in Parent Organizations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s obviously not enough and has much room for improvement.
5. Teachers and parents are obviously not active in participating in deciding administrative affairs of the school.
6. The functioning of Parent Organizations is significant predicator of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the funds is the main predicative variable.
7. The functioning of the Parent Organizations is obviously in direct proportion to school effectiveness. The better Parent Organization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functions, the better school effectiveness i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I made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1. Use the functioning of Parent Organization abroad as a reference to improve ours.
2. Adjust the scale of schools or combine small schools to facilitate school management.
3. Encourage teachers and parents to take part in the functioning of Parent Organizations and offer opportunities of partaking.
4. Strengthen parents’ functioning in participating in deciding administrative affairs of the school to fully develop school effectiveness.
5. Make good use of the funds of Parent Organizations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function of schools and to promote school effectiveness.
6. Use progressive and effective policies to strengthen the functioning of Parent Organization to promote school effectiveness.
高雄市國民中學家長會組織運作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名詞釋義…………………………………………………………….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二章 文獻探討……………………………………………………………..8
第一節 家長會組織運作之理論與實務……………………….…………..8
第二節 學校效能之理論與實務……………………………………….…48
第三節 家長會組織運作與學校效能的相關研究…………………….…8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86
第一節 研究架構……………………………………………………….…86
第二節 研究假設……………………………………………………….…88
第三節 研究對象……………………………………………………….…88
第四節 研究工具……………………………………………………….…90
第五節 研究程序……………………………………………….…. …….111
第六節 資料處理…………………………………………………………115
第四章 研究結果之分析與討論……………………………………116
第一節 家長會組織運作之分析與討論………………………………….116
第二節 學校效能之分析與討論………………………………………….127
第三節 家長會組織運作與學校效能關係之分析與討論……………….14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47
第一節 研究發現…………………………………………………………147
第二節 結論………………………………………………………………151
第三節 建議………………………………………………………………154
參考書目………………………………………………………………………..163
一、 中文部份………………………………………………………………..163
二、 西文部份………………………………………………………………..170
附錄一、高雄市公私立各級學校學生家長會設置自治條例…………………176
附錄二、高雄市國民中學家長會組織運作與學校效能調查問卷
(專家意見用)…………………………………………………………181
附錄三、高雄市國民中學家長會組織運作與學校效能調查問卷
(預試用)………………………………………………………………192
附錄四、高雄市國民中學家長會組織運作與學校效能調查問卷……………198
表 次
表2-1 家長會組織運作相關研究………………………………………………37
表2-2 學校效能相關研究………………………………………………………76
表3-1 學校類型分類表…………………………………………………………89
表3-2 家長會組織運作問卷向度及內容之一………………………………....91
表3-3 家長會組織運作問卷向度及內容之二…………………………………92表3-4 家長會組織運作問卷向度及內容之三………………………………....92
表3-5 學校效能問卷向度及內容之一…………………………………………93
表3-6 學校效能問卷向度及內容之二…………………………………………94
表3-7 學校效能問卷向度及內容之三…………………………………………95
表3-8 學校效能問卷向度及內容之四………………………………………... 95
表3-9 專家名冊………………………………………………………………....97
表3-10 家長會組織運作專家效度………………………………………………98
表3-11 學校效能專家效度………………………………………………..……100
表3-12 預試卷施測與回收統計表…………………………………..……….102
表3-13 家長會組織運作預試卷項目分析摘要表……………………..………103
表3-14 學校效能預試卷項目分析摘要表……………………………..………105
表3-15 家長組織運作各分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分析表…………………...107
表3-16 學校效能各分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分析表……………………..….107
表3-17 家長會組織運作問卷內容……………………………………………..108
表3-18 學校效能問卷內容……………………………………………………..109
表3-19 調查問卷回收統計表…………………………………………….……113
表3-20 有效樣本基本資料……………………………………………..…….114
表4-1 家長會組織運作整體及各向度得分之平均數及標準差……………..117
表4-2 不同性別人員在家長會組織運作之差異比較………………………..118
表4-3 不同地區人員在家長會組織運作之差異比較……………….……….119
表4-4 不同年齡人員在家長會組織運作之差異比較……………….……….120
表4-5 不同規模人員在家長會組織運作之差異比較……………….……….121
表4-6 不同職務人員在家長會組織運作之差異比較……………….……….122
表4-7 不同變項人員在家長會組織運作的差異情形摘要表…….………….127
表4-8 學校效能整體及各向度得分之平均數及標準差……………………..128
表4-9 不同性別人員在學校效能之差異比較…………………………….….129
表4-10 不同地區人員在學校效能之差異比較……………………………..…130
表4-11 不同年齡人員在學校效能之差異比較……………………………..…131
表4-12 不同學校規模人員在學校效能之差異比較………………...…...……133
表4-13 不同職務人員在學校效能之差異比較…………………………..……134
表4-14 不同變項人員在學校效能的差異情形摘要表…………………….….140
表4-15 家長會組織運作與學校效能之相關摘要表……………………..……141
表4-16 家長會組織運作各向度對學校效能之逐步多元迴歸摘要表………..143
表4-17 家長會組織運作各向度對行政管理之逐步多元迴歸摘要表.……….143
表4-18 家長會組織運作各向度對教學品質之逐步多元迴歸摘要表…….….144
表4-19 家長會組織運作各向度對學生表現之逐步多元迴歸摘要表…….….145
表4-20 家長會組織運作各向度對學校與家長關係之逐步多元迴歸摘要表..145
圖 次
圖3-1 研究架構圖………………………………………………………………87
圖3-2 研究進度甘特圖………………………………………………………..112
參 考 書 目
一、中文部分
王威傑(民86)。國民小學家長會組織及其運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王家通和曾燦燈校訂(民80)。教育行政理論、研究與實際。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王家通(民85)。日本韓國中小學教育的基本研究。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王振興、張善楠(民85)。學校自主與家長參與-台東縣小學教師對「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工作」的態度調查。收錄於「教育改革:理論與實際」國際學術研討會中文論文集。台北: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方德隆(民75)。國民中學組織結構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民85)。教育改革總咨議報告書。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呂育誠(民79)。行政機關效能評量之理論建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為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祝義(民83)。國民中學學校環境、社區環境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明昌(民86)。國民小學學生家長參與、學習態度及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佳霓(民88)。國民中學組織學習、教師個人學習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
李淑芬(民85)。國民小學校長權力運用、教師參與決定與學校效能關聯性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皓光(民84)。國民小學學校效能指標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佘豐賜(民91)。台南縣市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事務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瑞陽(民86)。國民小學校長管理能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志峰(民90)。國民小學校長時間管理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翠蓮(民83)。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教學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宗立(民87)。國民中學組織衝突、外在壓力、行政決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培源(民83)。台灣省高級中學校長領導型態、學校氣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清山(民78)。國民小學管理模式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清山(民81)。學校效能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吳清山(民86)。有效能學校之特徵、發展和研究方法。載於吳清山等著:有效能的學校。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
吳清山(民87)。學校效能研究(二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吳璧如(民79)。國民小學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璧如(民87)。教育歷程中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國教學報,10,1-36。
吳璧如(民87)。校(園)長與教師對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態度研究。教育研究資訊,6(4),8-29。
林天祐(民86)。學校家長關係。載於吳清山等著:有效能的學校,國立編譯館編印。
林月盛(民84)。國民小學公共關係、教師參與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金福(民81)。國民中學校長領導型式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泊佑(民83)。國民小學公共關係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明地(民86)。家長參與學校活動與校務:台灣省公立國民中小學校長的看法分析。教育政策論壇。
林明地(民88)。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研究與實際:對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研究資訊,7(2),61-79。
林婉琪(民88)。國民小學教師士氣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偉人(民87)。學校本位組織發展整合模式之研究:以國民小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
卓秀冬(民84)。台灣省高級中等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志宏(民85)。父母在子女教育上之權利的分析。載於:教育基本法立法必要性之研究,教育體制檢討小組會議紀錄,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編印。
周崇儒(民86)。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福財(民85)。如何強化學校家長會之功能。教育資料文摘,37(1),148-174。
胡清根(民82)。英國教育。台南:台南縣政府教育局。
胡邦欣(民89)。學校與社區家長的互動關係:一位原住民女性校長的理念與策略。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瑞峰(民89)。台北縣國小教師效能感與家長參與班級教育活動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麗玲(民88)。台北市國小學生家長參與學校事務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雄市政府(民86)。高雄市公私立各級學校學生家長會設置辦法。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民89)。高雄市國民中小學校務會議實施要點。
高雄市政府(民90)。高雄市公私立各級學校學生家長會設置自治條例。
高義展(民87)。國民小學學校教師會組織功能影響型態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久芬(民85)。國民小學全面品質管理與學校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振球(民81)。學校管理與績效。台北:師大書苑。
陳良益(民85)。我國國小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佩琪(民84)。父母在教育上之權利。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明璋(民71)。組織效能及其決定因素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45,117-148。
陳秋蓉(民90)。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義務工作的動機和滿意度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培文(民84)。臺灣中部地區高職(中)工業類科學校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嬌(民78)。國民中學校長型式領導、教師工作投入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慧芬(民82)。從組織文化的觀點探討組織中的領導行為-中日兩國的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教育部(民84)。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
教育部(民86)。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教育部(民88)。教育基本法。
郭明科(民86)。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現論與實踐。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進年(民79)。國民中學學校氣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維倩(民90)。台北市國民小學學校家長會參與校務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張正霖(民86)。國民小學全面品質教育、學校組織氣氛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竺雲(民75)。組織社會學。台北:三民。
張明侃(民87)。桃園縣國民小學家長會參與校務運作之分析研究。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明輝(民85)。學校變革及因應策略。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張明輝(民87)。學校教育革新專輯。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張奕華(民86)。國民小學組織學習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瑞村(民87)。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校長領導行為、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
張慈娟(民86)。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慶勳(民85)。國小校長轉化、互易領導影響學校組織文化特性與組織效能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
馮朝霖(民84)。家長參與學校的各項權利之探討會議紀錄。教師人權,67,25-26。
楊淙富(民87)。彰化縣國民小學校長領導特質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惠琴(民89)。國小資優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煥烘(民77)。國小校長領導型式與教師成熟度之配合對教師工作滿意與組織效能認知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志鵬(民84)。國民小學教師參與決定、組織承諾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春榮(民82)。國民小學組織結構、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培林(民82)。國民中學學校經營型態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進雄(民89)。國民中學校長轉型領導、互易領導、學校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鄭友超(民82)。學校效能理論及其相關研究之探討。職業教育學報二期。
鄭佳玲(民89)。台南市幼稚園教育家長參與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彩鳳(民85)。競值途徑應用在高中職校長領導角色,學校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鄭彩鳳(民90)。教育改革中校長工作滿意、校長效能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小校長之訪談研究。教育學刊,17,163-180。
鄭淑文(民89)。國小一年級導師因應親師衝突方式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慧玲(民88)。學校效能研究領域的發展。教育研究集刊,43,71-101。
薛元化(民83)。教育權的理論與爭議。國民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台北:稻香。
薛元化(民85)。家長會功能與父母參與教育之法治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
謝小芩(民77)。好學校的必備條件。教育資料文摘,126,4-13。
謝文全(民74)。教育行政。台北:文景出版社。
簡加妮(民90)。高雄市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事務角色層級及影響策略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龐憶華(民88)。邁向共同責任的家校合作。基礎教育學報,8(2),83-89。台北:天下文化。
二、西文部分
Arsenault, J. R. (199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eachers attitude toward parent involvement in the schools.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DAO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Order No. AAC 9132812).
Ballen,J. & Moles, O. (1994). Strong Families, Strong School.
On-line Available.
Beattie, N. (1985). Professional parents:Parent participation in four Western European Countries.London:The Falmer Press.
Cameron, K.S.(1978). Measuring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3, 604-629.
Cervone, B. T, & O’leary, K. (1982).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parent involvement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0, 48-49.
Chavkin, N. F, & Williams, D. L.(1987). Enhancing parent involvement- guildelines assess to an importance resource for school administrators.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19(2), 164-184.
Crim, J.(1992) Parent involvemen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A meta analysis.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Georgia, Athens.
Codianni, M. J. & Wilbur, G. (1983). More effective schooling from research to practice. New York:Clearinghouse on Urban education.
Davis, G. A. & Thomas, M. A. (1989). Effective schools and effective teacher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Edmonds, R. (1979). Effective schools for the urban po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 37, 15-27.
Edwards, V. & Redfern, A. (1988). At home in school: Parent participation in primary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
Eismann, D. A. (1985). An assessment of a model of education and organization effects.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6(2),309-310.
Epstein, J. L. (1991). Path to partnership. Phi Delta Kappan, 72(5), 344-349.
Epstein, J. L. (1992). School and family partnerships. In M.C. Alkin (Ed.),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Rresearch. NY: MacMillan.
Frederick, J. M. (1987). Measuring school effectiveness: Guidelines for educational practitioner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82891) .
Genck, F. H. (1983). Improving school performance:Results oriented management in educa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Georgia.
Golby, M. (1993). Parents as school governors. In Munn, P. (Ed.). Parents and schools customers, managers or partner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65-86.
Grolnick, W.S. (1994). Parents’ improvement in children ’ s schooling:A multtidimensional conceptualization and motivational model.Child Development, 65,237-252.
Hall, R.H. (1983). Organizations:Structure and process. N. J.:Prentice-Hall.
Harrison, J. A. (1998). School cultur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emergencies:Lessons from Israeli experience during the Gulf War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9(2), 192-217.
Hoy, W. K. & Miskel, C. G. (1987).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3rd ed.). New York: Random House.
Hunter, M. (1989). Join the Par-aide in education. Education Leadership ,47(2),36-41.
Israeli, R. & Mannheimiskel, B. (1991). Effectiveness in an instit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A multi-dimensional model and its empirical examination 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17,67-98.
Jackson, Barbara L., and Bruce S. Cooper(1989). Parent choice and empowerment: New roles for parent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J 398521).
Levine, L. U. & Lezotte, L. W. (1990). Unusually effective school: A review and analysis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Madsion : National Center for Effective Schoo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opez, J. S.(1987). Career indecision:A family system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65(6),304-307.
Miller, S. K. (1983). The history of effective schools research: A critical overview. Lansing: Michigan Stat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Miskel, C. G., Fevurly, R. & Steward, J. (1979).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process, perceived school effectiveness, loyalty, and job satisfacti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15(3), 267-269.
Mott, P. E. (197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ffective organizations. New York: Harper & Row.
Murphy, J., Hallinger, P. & Mesa,R. R. (1985). School effectiveness: Checking progress and assumptions and developing a role for state and federal government.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86(4), 616-641.
Ogilvie, D. & Sadler, D. R. (1979). Perceptions of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organization climate.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7(2), 140-141.
Owens, R. G. (199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4th ed.)Englewood Cliffs, N. J.:Prentice-Hall.
Parsons, T. (1951). The socil system. Glancoe:Free Press.
Parsons, T. (1960). Structure and process in modern societies. New York: Free Press.
Potter, G. (1989). Parent participation in the language arts program. Language Art, 66(2), 21-28.
PTA Hanbook (1993). Chicago, IL: The National PTA.
Purkey, S. C. & Smith, M. S. (1983). Effective schools: A review.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33, 427-452.
Reid, K., Hopkins, D. & Holly, P. (1987). Towards the effective school: The problems of some solution. England: Basil Blockwell.
Reynolds, D. (1985). Studying school effectiveness. London:Falmer Press.
Ruhl, B. (1985). Handling aggression:Fourteen methods teachers use pointer, 29(2),30-33.
Rosalind, L. & Derek, G. (1998). Relationship between efficient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Evidence from OFSTED secondary school inspections.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9(1), 95-122.
Rowan, B. (1985). The assessment of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Regina M. J. (ed.), Reaching for excellence:an effective schools sourcebook.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Scheerens, J. (1992). Effective schooling: Research,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Cassell.
Steers,R.M. (1977).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A behavioral View. CA:Goodyear Publishing Co Inc.
Stoll, L. & Fink, D. (1992). Effecting school change: The Halton approach.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3(1), 19-41.
Sumption, M. T., & Engstorn , Y. (1966). School-community relations:A new approach. New York:McGraw-Hill.
Tanner, J. R. (1981). The effect on student achievement of manipulation abstractnes concreteness independent of cognitive level,Instructional Research Laboratory Educational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s Technical Series.U. S. Texas.
Thorne, G. B. (1993). Parent involvement in the school: A new approach for preservice and inservice education of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ors.(DAO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ACC 9333212).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1996). Reaching All Families:Creating Family-Friendly school.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01). Partnership for family involvement in education(On-line).
Weber, G. (1971). Inner city children can be taught to read: Four successful school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130243).
Weibly, G.W.(1979). Parent involvement programs: Research and practi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s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New York.
Yuchtman, E. & Seashore, S. E. (1967). A system resource approach to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32, 891-90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陳嘉驥,「東北與俄國」,東北文獻 4,2(Dec 1973):8-15。
2. 熊健儒,「俄國十月革命背景之研究」,復興崗論文集 12(Jun 1990):97-121。
3. 陳墇津,「俄國十二月黨運動」,東亞季刊 7,2(Oct 1975):131-141。
4. 陳慈玉,「十九世紀後半期之中俄茶貿易」,思與言 17,6(Jan 1980):11-25。
5. 譚桂戀,「中東鐵路路界內自治會問題之交涉(1908-1910)」,東吳歷史學報 3(Mar 1997):159-198。
6. 蘇文,「傳統、改革與革命:1917年俄國革命再認識」,二十一世紀 43(Oct 1997):4-16。
7. 黃仁宇,「俄國的十月革命」,歷史月刊 22(Nov 1989):81-99。
8. 蘇文,「俄國農奴的『離土不離鄉』」,二十一世紀 38(Dec 1996):149-157。
9. 張守真,「清季日俄兩國對東三省的侵略初探」,高雄師院學報 8(Jan 1980):175-198。
10. 賀允宜,「俄國共產革命對歷史發展的影響」,歷史月刊 144(Jan 2000):38-43。
11. 郭冠英,「俄國兩次大革命中的職業革命家黨」,東亞季刊 6,1(Jul 1974):81-99。
12. 胡臺屏,「俄國農奴制度之研究」,蘇俄問題研究 21,11(Nov 1980):13-15。
13. 段昌國,「絕望的改革:十九世紀後期沙皇政權的困境」,空大人文學報 6(May 1997):55-67。
14. 段昌國,「羅曼諾夫王朝-俄國加入近代國際前的掙扎歲月」,歷史月刊 84(Jan 1995):55-63。
15. 劉耿生,「維特《回憶錄》中的李鴻章使俄」,歷史月刊 108(Jan 1997):11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