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大鵬國小(民89)。學校本位課程統整做做看----以綜合活動為例。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邁向課程新紀元(四)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實例集(59~73)。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天母國小(民89)。九年一貫課程試辦實例。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邁向課程新紀元(四)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實例集(118~141)。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方永泉(民90):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師行動研究。載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學程中心(編):教育改革的微觀工程--小班教學與九年一貫課程(203~225)。高雄:復文。
方德隆(民88)。課程與教學研究。高雄市:復文。
方德隆(民89)。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之統整。課程與教學,3(1),1~18。王月美(民90)。國小校長課程領導之個案研究-以九年一貫課程試辦國小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王如哲(民89)。知識管理的理論與鷹用。台北:五南。
王嘉陵(民9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歷程與困境一所國民小學之個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白穗儀(民87)。國民中學組織學習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民85)。教育改革總咨會議報告書。台北:教育部。
何英奇 (民90)。行思知交融的經驗學習模式在綜合活動課程上之應用。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七)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研討會論文集(381~382)。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何縕琪(民88)。國小教師主題統整教學歷程之分析暨合作省思專業成長模式之建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吳和堂(民89)。國民中學實習教師教學反省與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吳明隆(民90)。教育行動研究導論。台北:五南。
吳美枝、何禮恩譯(民90)。行動研究-生活實踐家的研究錦囊。台北:揚智。
吳清山(民88)。教育革新與發展。台北市:師大書苑。
呂燕卿(民90)。生活課程之基本能力轉化與實踐,載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編):九年一貫課程基本能力轉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
呂錘卿(民89)。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的指標及其規劃模式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李坤崇(民87a)。人性化、多元化教學評量-從開放教育談起。載於高雄市政府公教人力資源發展中心(編):多元教學評量(91~134)。高雄:高雄市政府公教人力資源發展中心。
李坤崇(民87b)。班級團體輔導。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李坤崇(民88)。多元化教學評量。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坤崇(民89a)。九年一貫課程「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能力指標之分項規劃。台南市: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李坤崇(民89b)。高雄市發展小班教學精神暨九年一貫課程「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能力指標教學設計」種子教師國中產出型研習:89.7.10~89.7.14。台南市: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李坤崇(民90)。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材教法。台北:心理。
李坤崇、劉文夫、黃順忠(民90)。國中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課程計畫之歷程、實例分析。台南:南一書局。
李坤崇、歐慧敏(民89)。統整課程理念與實務。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錫津(民86)。學校本位課程經營與實施。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編):課程與教學改革實務(1~24)。台北:師大書苑。
秀朗國小(民89)。一步一腳印----試辦經驗分享。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邁向課程新紀元(四)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實例集(95~117)。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阮靜雯(民88)。國民小學學校本位教學視導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周淑卿(民89)。面對統整課程與教學的教師文化。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編):統整課程與教學(231~252)。台北揚智。
周麗玉、曹亮吉著(民85)。課程改革。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林文生(民88)。學本位的課程發展以一所學校課程發展的經驗為例。教育資料與研究,26,28~32。林生傳 (民89)。新世紀教師行動研究的定位與實踐基略。教育學刊,15,1-31。林生傳(民88a)。九年一貫課程的社會學分析。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287~313)。台北市:楊智文化。
林生傳(民88b)。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創新。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邁向課程新紀元(368~383)。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林吉基(民90)。學校本位課程的特色與實際。載於天主教輔仁大學教育學程中心(編):天主教輔仁大學九十年度地方教育輔導暨九年一貫課程研習教材--九年一貫課程的實踐。(1-1~35)台北:天主教輔仁大學。
林佩璇(民88)。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個案研究:台北縣鄉土教學活動的課程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林佩璇(民8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極其影響因素之探討。載於教育部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編):九年一貫課程試辦學校研習參考資料(76~93)。台北:教育部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林佩璇(民91)。行動研究在課程發展中的理想與實踐。課程與教學季刊,5(2),81~96。林明地(民89)。校長課程領導與學校本位課程。載於財團法人國立台南師院校務發展文教基金會(編):九年一貫課程-從理論、政策到執行(155~175)。高雄市:復文。
林偉人(民88)。淺論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國教之友,51(2),3~13。林清江(民87)。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規劃專案報告。立法院教育委員會第三屆第六會期。台北:教育部。
林勝聰、林淑玲(民89)。學校本位課程統整實務經驗。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邁向課程新紀元(四)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實例集(285~301)。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林靜芳(民89)。國中社會科統整課程的設計與發展-以兩所國中教師小組課程發展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施登堯(民89)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下學校本位課程初探。翰林文教雜誌,14,8~15。
柯份(民91)。能力指標之轉化與教學設計。載於高雄市公教人力資源發展中心(編):國中校長課程領導研習班,(54~70)。高雄:高雄市公教人力資源發展中心。
洪志成(民89)。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革新。載於財團法人國立台南師院校務發展文教基金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從理論、政策到執行(187~211)。高雄市:復文。
胡夢鯨、張世平(民77)。行動研究。載於賈馥茗、楊深坑(編):教育研究方法的探討與應用(103~139)。台北:師大書苑。
高強華(民90)。九年一貫課程統整革新與教師專業成長。中等教育,52(1),136~148。
高新建(民87)。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立論基礎與理想情境。論文發表於八十學年度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高新建(民88)。外國推行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緣由。教師天地,103,13~20。高新建(民8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意函與實施。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二),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工作坊(18~44)。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張世忠(民90):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台北:五南。
張景媛(民90)。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綜合活動與各領域的統整。翰林文教雜誌,12,43-50。張景媛、李書文、呂建政(民89)。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內涵。翰林文教雜誌,7,39~42。張鈿富(民75)。行動研究法之研究。載於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編):研習叢書(十)教育研究方法之介紹。台北:台北教師研習中心。
張嘉育(民87)。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編):認識學校本位課程發展(1~24)。台北:揚智文化。
張嘉育(民88)。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教育部(民84)。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遠景。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7)。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9)。國民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莊明真(民90)。學校本位課程的理念與實踐。台北:財團法人翰林文教基金會。
莊勝義(民90)。面對全球化與多元文化時代的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九年一貫課程與多元文化教育學術研討會。
許有鐘(民9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個案研究─以台中市一所國民小學為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許雪姬(民79)。鄉土教材的檢討。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1),121~129。
許雅涓(民90)。一位國小教師「課程實踐」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許維素(民90):九年一貫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載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學程中心(編):教育改革的微觀工程--小班教學與九年一貫課程(161~176)。高雄:復文。
許德田(民90)。國小教師數學專業成團體之運作探討。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郭丁熒(民89):從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談教師角色的更新。載於財團法人國立台南師院校務發展文教基金會(編):九年一貫課程--從理論.政策到執行,(229~246)。高雄:復文。
郭昭佑(民90)。教師如何從事課程評鑑:從賦權增能評鑑理念談起。教育資料與研究,44,17-29。陳伯璋(民77)。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台北:南宏。
陳伯璋(民88)。九年一貫新課程修訂的背景及內涵。教育研究資訊,7(1),1~13。陳明德(民89)。國民小學實施家長教育選擇權可行性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金春 (民91)。九年一貫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以吳興國小健康與體育為例。國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美玉(民91)。教師在九年一貫課程實踐過程中的個人知識管理。教育研究月刊,93,41~50。陳美娟(民89)。國小專家教師專業;智能形成歷程要件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陳惠邦(民87)。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麗莉(民9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以屏東縣仕絨國小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單文經等譯(民89)。校長的課程領導。台北:學富。
曾巧如(民89)。國民中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策略之研究~以嘉義縣市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曾志朗(民89)。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相關問題專案報告。88.10.23立法院第四屆第四會期報告。
曾振興(民9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以高雄市太平國小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曾雪娥等(民89)。九年一貫課程實驗之淺探。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邁向課程新紀元(四)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實例集(267~284)。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湯梅英(民89)。綜合活動領域課程綱要。綜合活動領域課程與教學研習手冊。高雄:高雄師大。
黃永和(民88)。課程統整的理論與方式之探討。新竹師院學報,12,231~260。黃光雄(民77)。教學目標。載於黃光雄編:教學原理。台北:師大書苑。
黃光雄、楊龍立(民89)。課程設計:理念與實作。台北:師大書苑。
黃光雄、蔡清田(民88)。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
黃政傑( 民82)。多元文化教育的課程設計途徑,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頁343~373)。台北:台灣書店。
黃政傑(民74)。課程改革。台北,漢文。
黃政傑(民76)。課程評鑑。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民80)。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政傑(民84)。學校課程的自主與彈性。師友月刊,342,(32~37)。黃政傑(民88)。永續的課程改革經營。論文發表於「新世紀中小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黃炳煌譯(民70)。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台北:桂冠。
黃惠珍(民87)。綜合高中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一所學校之個案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黃雯琳(民9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決定的個案研究:以一所「學校社區化」之國小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黃嘉雄(民88)。落實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行政領導策略。國民教育,40(1),29~34。黃譯瑩(民88)。從課程統整的意義與模式探究九年一貫新課程之結構。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258~274)。台北:康軒。
黃譯瑩(民91)。見「綜合活動」、又是「綜合活動」。教育研究月刊,92。
楊洲松(民90)。九年一貫課程之分析-課程典範轉移的觀點,載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學成中心主編,教育改革的微觀工程-小班教學與九年一貫課程(231~251)。高雄:復文。
楊智穎(民90)。中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問題與展望。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2001.10二卷5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楊龍立(民90)。學校為本課程-設計與探討。台北:五南。
葉連祺(民88)。中小學學校本位課程展之意涵和取向。教師天地,103,(21~29)。葉連祺(民89)。教育資料與研究,35,10~15。
詹于倩(民90)。國民中學試辦綜合活動課程之研究─以三民國中課程試辦歷程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廖春文主編(民90)。九年一貫課程統整課程-理念與設計實例。台北市:五南。
甄曉蘭(民88)。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理想與挑戰。台灣教育,587,2~8。
甄曉蘭(民89)。新世紀課程改革的挑戰與課程實踐理論的重建。教育研究集刊,44, (61~90)。甄曉蘭(民90a)。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台北:元照。
甄曉蘭(民90b)。從課程組織的觀點檢討統整課程的設計與實施。課程與教學季刊,4(1),1~20。歐用生(民83)。課程發展的模式探討。高雄:復文。
歐用生(民85)。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民88a)。落實學校本位的課程發展。國民教育,39(4),2~7。歐用生(民88b)。從「課程統整」的概念評九年一貫課程。教育研究資訊,7(1),22~32。歐用生(民88c)。九年一貫課程之「潛在課程」評析。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19~33)。台北:康軒
歐用生(民89)。學校本位課程改革-爭議與回應。國民教育,40(3),2~9。潘慧貞(民90)。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角色與任務之研究-以盛世國小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蔡孟育(民90)。一所國民小學鄉土教學活動課程發展實施與評鑑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蔡宗河 (民89)。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以一所國小圖書館利用教育之個案研究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蔡清田(民88a)。九年一貫國民教育課程改革與學校成發展,北縣國教,88(8),9~21。
蔡清田(民88b)。推動學校本位課程發展,進行學校總課程體營造。發表於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主辦「迎向千禧年-新世紀中小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
蔡清田(民89a)。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蔡清田(民89b)。學校整體課程之設計。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編):課程統整與教學(287~313)。台北市:楊智文化。
蔡清田(民91)。透過行動研究實施九年一貫課程進行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教育研究月刊,93。賴麗珍(民90)。能力指標導向的教學設計。載於天主教輔仁大學教育學程中心(編):天主教輔仁大學九十年度地方教育輔導暨九年一貫課程研習教材--九年一貫課程的實踐。(3-1~27)台北:天主教輔仁大學。
薛梨真(民88a)。國小實施統整課程的可行性研究。初等教育學報,12,125~167。
薛梨真編(民88b)。國小課程統整的理念與實務。高雄:復文。
鍾培音(民90)。一個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行動歷程~以一所國小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簡良平、甄曉蘭(民90)。學校自主發展課程之相關因素分析。教育研究集刊,46,53~80。顏妙桂(民90)。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學理基楚與實施策略。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七)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研討會論文集(362~379)。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羅幼蓮(民90)。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綜合活動領域與重大議題家政教育關係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44,46~51。蘇永明(民89):九年一貫課程的哲學分析-以「實用能力」的概念為核心。載於財團法人國立台南師院校務發展文教基金會(編):九年一貫課程:從理論.政策到執行,3~19。高雄:復文。
饒見維(民88)。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師專業發展之配套實施策略。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邁向課程新紀元(305~323)。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英文部份:
Brady﹐L﹒(1985)﹒The supportiveness of the principal in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17(1)﹐95-97﹒
Brady, L﹒(1987)﹒ Explain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satisfaction:A case study﹒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19(4)﹐375-378﹒
Carr, W. & Kemmis, S.(1986). Becoming critical: education, knowledge and action research. London: Flamer.
Cohen ,L. & Manion, L. (1985).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 2nd ed). London:Croom Helm.
Craig, A﹒(1980)﹒Teacher perceptions of curriculum autonom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190498).
Eggleston, J. (Ed.). (1980).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Britian. London: Routledge& kegan Paul.
Elliott, J.(1992)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action-research in school-based evaluation. In A. M. Indrebo, L. Monsen, & T. Alvik (Eds.),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hool based evaluation: A research perspective (publication, no.77). Lillehammer: Oppland College.
Elliot, J.(1997).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action research in the United Kingdom. In S. Hollingsworth (Ed.), International action research: A casebook for educational reform (17-28). London: Falmer.
Grundy, S., & Kemmis. S.(1981). Educational action research in Australia: The state of the art (an overview). In S. kemmis & R. McTaggart (1998), (Eds.), The Action research reader (3rd ed., 321-334). Victoria: Deakin University.
Marsh, C. Day, C. Hannay, L. & McCutoheon, G.(1990). Reconceptualiz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ondon:Falmer .
McKernan, J.(1996).Curriculum action research: A handbook of methods and resources for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2nd ed.). London: Kogan Page.
OECD(1979).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aris: OECD.
Sabar, N.(1991).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Lawey, A.ed. (1991), The International of Curriculum. P.P. 367-371.(少出版地和出版社)
Sabar, N. (1994).Curriculum development at school level. In J. Husen & T.N.Postlethwaite (Eds), The interm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research and studies (2nd ed).Oxford: Pergamon.
Skilbeck, M. (1976).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J. Walton & J. Welton (Eds.), Rational curriculum planning: Four case studies. London: word Lock Educational.
Stenhouse, L.(1975). 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ondon: Heinem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