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易學專著
一、古籍類易學專著(依年代先後排列)
春秋‧卜商:《子夏易傳》 台北文海書局影印《玉函山房輯佚書》19766
漢‧鄭玄注:《周易乾鑿度》 台北成文出版社據乾隆二十一年雅雨堂刊本影印(無求備齋易經集成157冊) 1976、1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注疏 台灣學生書局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學開雕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 1999、1
魏‧王弼:《周易略例》 四川大學出版社據漢魏叢書本影印,《易學集成》第一卷 1998、9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 四川大學出版社據姑蘇喜墨齋刻本影印,《易學集成》第一卷 1998、9
宋‧歐陽脩:《易童子問》 四川大學出版社據四部叢刊本《歐陽文忠全集》影印,《易學集成》第一卷 1998、9
宋‧張載:《橫渠易說》 四川大學出版社據通志堂經解本影印,《易學集成》第一卷 1998、9
宋‧程頤:《易程傳》 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光緒十年「古逸叢書」景元至正九年積德堂刊本(無求備齋易經集成15冊) 1976、1
宋‧蘇軾:《東坡易傳》 四川大學出版社據津逮秘書本影印,《易學集成》第一卷,1998、9
宋‧朱熹:《周易本義》 四川大學出版社據四庫全書本影印,《易學集成》第一卷,1998、9
宋‧朱震:《漢上易傳》 台北成文出版社據宋刊鈔補本影印(無求備齋易經集成20、21冊) 1976、1
宋‧項安世:《周易玩辭》 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康熙19年刻通志堂經解本影印(無求備齋易經集成110、111冊) 1976、1
宋‧俞琰:《俞氏易集說》 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據清康熙19年刻通志堂經解本影印(無求備齋易經集成32、33冊) 1976、1
宋‧楊萬里:《誠齋易傳》 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清乾隆四十六年「武英殿聚珍叢書」本影印(無求備齋易經集成26、27冊) 1976、1
宋‧司馬光:《溫公易說》 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清乾隆四十六年「武英殿聚珍叢書」本影印(無求備齋易經集成14冊) 1976、1
元‧丁易東:《周易象義》 四川大學出版社據四庫全書本影印,《易學集成》第一卷 1998、9
元‧董真卿:《周易會通》 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康熙十九年通志堂原刊本影印(無求備齋易經集成41、42冊) 1976、1
元‧胡炳文《周易本義通釋》 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同治12年興東書局刻通志堂經解本影印(無求備齋易經集成36冊) 1976、1
明‧王畿:《大象義述》 影印自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微卷書
明‧劉元卿:《大象觀》 影印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楊時祥科本
明‧來知德:《周易來注》 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清朝爽堂重刊本影印(無求備齋易經集成63—66冊) 1976、1
明‧來知德:《來註易經圖解》
明‧劉濂:《易象解》 影印北京圖書館藏清道光16年愛蓮齋鈔本
清‧王夫之:《周易外傳》 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清道光22年守經堂刊本影印(無求備齋易經集成116冊) 1976、1
清‧李光地:《御纂周易折中》 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康熙54年武英殿原刊本影印(無求備齋易經集成79—82冊) 1976、1
清‧王夫之:《周易大象解》 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民國22年鉛印船山遺書影印(無求備齋易經集成117冊) 1976、1
清‧舒鳧:《易大象說錄》 影印北京圖書館藏清刻本
清‧李光地:《周易觀彖》 台北商務印書館據故宮藏本影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清‧朱駿聲:《六十四卦經解》 北京中華書局出版 1998、12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 北京中華書局出版 1998、12
清‧惠棟:《周易述》 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清乾隆21年雅雨堂刻本影印(無求備齋易經集成85、86冊) 1976、1
清‧焦循:《易通釋》 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清道光九年刊「皇清經解」本影印(無求備齋易經集成120、121冊) 1976、1
清‧王夫之:《周易內傳》 山東友誼書社據王船山先生遺書本影印 1992、10
清‧張惠言:《周易鄭氏義》 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清道光9年刊「皇清經解」本影印(無求備齋易經集成176冊) 1976、1
清‧姚佩中:《周易姚氏學》 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光緒十四年刊「皇清經解續編」本影印(無求備齋易經集成92冊) 1976、1
二、現代易學專著(依姓氏筆畫多寡排列)
王永生:《周易百題問答》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0、11
王峙淵:《易經哲學研究》 台中瑞成書局 1996、8
王振復:《周易的美學智慧》 湖南出版社 1991、12
王榮奎、老根主編:《周易寶典》第一卷 內蒙古大學出版社 1998、10
王新春:《周易虞氏學》 ?
王瓊珊:《易學通論》 台北廣文書局 1979、4
辛介夫:《周易解讀》 陝西師大出版 1999、10
牟宗三:《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8、8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1—4冊 台北藍燈文化公司 1991、9
朱伯崑主編:《周易知識通覽》 山東齊魯書社 1996、8
朱伯崑:《易學漫步》 台灣學生書局 1999、2
朱維煥:《周易經傳象義闡釋》 台灣學生書局 1993、9
呂紹綱:《周易闡微》 台北韜略出版公司 1996、5
李煥明:《易經的生命哲學》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7、5
李周龍:《易學拾遺》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2、3
李周龍:《易學窺餘》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1、8
李學勤:《周易經傳溯源》 高雄麗文文化公司 1995、10
李廉:《周易的思維與邏輯》 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6、5
宋文安、張文郁合著:《周易人生哲理博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9
宋會群、苗雪蘭合著:《中華第一經》 河南大學出版社 1997、6
林尹等著:《易經研究論集》 台北黎明文化公司 1984、10
林政華:《易學新探》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87、5
尚秉和:《周易尚氏學》 北京中華書局出版 1998、12
金景芳、呂紹綱合著:《周易全解》 台北韜略出版社 1996、4
金景芳講述、呂紹綱整理:《周易講座》 台北韜略出版社 1996、3
屈萬里:《先秦漢魏易例述評》 ?
胡自逢:《易學識小》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2000、3
徐志銳:《周易大傳今注》上下冊 台北里仁書局 1995、10
徐志銳:《周易大傳新注》 ?
徐志銳:《周易陰陽八卦說解》 台北里仁書局 1995、5
徐志銳:《周易新譯》 台北里仁書局 1996、2
徐芹庭:《細說易經六十四卦》 北京中國書店出版 1999、2
高亨:《周易大傳今注》 山東齊魯書社 1998、4
高懷民:《大易哲學論》 高氏自行出版 1988、7
陳鼓應、趙建偉合著:《周易注譯與研究》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9、71.陳德溥:《易經辨解》 四川巴蜀書社 2000、1
張立文:《周易與儒道墨》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1、11
張吉良:《周易哲學和古代社會思想》 山東齊魯書社 1998、9
張其成:《易道:中華文化主幹》 北京中國書店 1999、1
張承緒:《周易象理證》 天津市古籍書店影印1931年新都大陸印書館本 1989、9
張善文:《周易漫談》 台北頂淵文化公司 1998、4
黃師忠天:《周易程傳註評》 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2000、9
黃沛榮編:《易學論著選集》 台北長安出版公司 1991、3
黃沛榮:《易學乾坤》 台北大安出版社 1998、8
黃慶萱:《周易縱橫談》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5、3
黃慶萱:《周易讀本》 台北三民書局 1992、5
黃壽祺、張善文撰:《周易譯註》 台北漢京文化公司 1992、6
曾春海:《易經哲學的宇宙與人生》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7、4
傅雲龍、柴尚金合著:《易學的思維》 瀋陽出版社 1998、2
傅隸樸:《周易理解》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6、10
葉繼業:《易理述要》 台北黎明文化公司 1990、6
黎翔鳳:《周易新釋》 遼寧大學出版社 1994、8
劉大鈞主編:《大易集述》 四川巴蜀書社 1998、10
劉百閔:《周易事理通義》上下冊 台北世界書局 1985、10
劉綱紀:《周易美學》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2、5
劉綱紀、范明華合著:《周易美學》 瀋陽出版社 1997、5
鄭萬耕:《易學源流》 遼寧瀋陽出版社 1997、5
錢世明:《周易象說》 上海書店 1999、1
戴君仁:談易 ?
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7、2
謝維揚:《千古奇書周易─至高的哲理》 北京三聯書店 1997、12
羅熾、劉澤亮合著:《易文化傳統與民族思維方式》 湖北武漢出版社 1994、9
羅熾:《中華易文化傳統導論》 湖北武漢出版社 1995、12
貳、其他相關書目
一、哲學類(依姓氏筆畫多寡排列)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 台北黎明文化公司 1993、6
王志躍:《先秦儒學史概論》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4、10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 台北學生書局 1975、11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6、8
任繼愈:《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篇》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5
李杜:《中國古代天道思想論》 台北藍燈文化公司 1992、9
宋志明等著:《中國古代哲學研究》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8、8
余敦康:《中國哲學論集》 遼寧大學出版社 1998、3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 台北三民書局 1996、9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7、12
俞榮根:《儒家法思想通論》 廣西人民出版社 1998、2
姜國柱:《中國歷代思想史‧先秦卷》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3、12
唐宇元:《中國倫理思想史》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6、8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 台灣學生書局印行 1980、1
高思謙:《中外倫理哲學比較研究》 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1983、12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 台灣學生書局 1993、9
張雲勖主編:《中國哲學基本範疇與文化範疇》 貴州民族出版社 1999、9
曾春海:《儒家哲學論集》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89
曾春海;《儒家的淑世哲學》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2.、9
馮達文:《宋明新儒學略論》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7、7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二) 台北三民書局 1999、8
趙吉惠主編:《中國儒學史》 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3、4
趙忠文:《先秦思想史要論》 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3、12
盧雪崑:《儒家的心性學與道德形上學》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1、8
羅光:《儒家的生命哲學》 台灣學生書局 1995、9
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先秦篇》 台灣學生書局 1996、3
二、其他
方東美:《生生之德》 黎明文化事業 1988、5
朱伯崑:《朱伯崑論著》 遼寧瀋陽出版社 1998、5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上中下冊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12
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下冊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2、10
吳怡:《生命的轉化》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6、10
汪海東:《綜合思維方式論》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1
汪裕雄:《意象探原》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6、4
屈萬里:《古籍導讀》下篇
唐君毅:《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 台灣學生書局 1986、4
唐君毅:《唐君毅全集》 台灣學生書局 1986、4
唐君毅:《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 台灣學生書局 2000、6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77、4
夏傳才:《十三經概論》 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1996、6
張立文:《天》 台北七略出版社 1996、11
張世英:《天人之際》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5
張岱年:《張岱年全集》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6、12
張岱年、成中英合著:《中國思維偏向》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1、5
陳大齊:《孔子學說》 台北正中書局 1977、3
陳少峰:《中國倫理學史》上下冊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6、2
許世瑛:《中國文法講話》 台灣開明書店 1990、8
梁啟超:《古書真偽及其年代》 台灣中華書局 1973、8
黃慶萱:《修辭學》 台北三民書局 1999、8
楊國榮:《善的歷程》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3
楊慧傑:《天人關係論》 台北水牛圖書出版公司 1994、8
熊十力:《讀經示要》 台北廣文書局 1960、5
葉海煙:《道德、理性與人文的向度》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6、1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 台灣學生書局 1996、3
熊十力:《讀經示要‧第三講》 ?
劉長林:《中國系統思維》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7、4
劉長林:《中國智慧與系統思維》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5、11
歐麗娟:《杜詩意象論》 台北里仁書局 1997、12
錢基博:《四書解題及其讀法》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80、4
錢鍾書:《管錐篇》第一冊 台北書林出版公司 1990、8
三、其他類古籍(依年代先後排列)
老子著,民國‧陳鼓應註譯:《老子今註今譯》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7、1
荀子著,蔣南華等編注 :《荀子》 台灣古籍出版社 1996、10
管子著,民國李勉註譯:《管子今註今譯》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4、8
韓非子撰,民國陳奇猷校注:《韓非子集解》 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1987、8
《禮記集說》 台北世界書局出版 1979、10
郝懿行撰:《爾雅義疏》 台北藝文印書館印行
漢‧司馬遷撰,日本瀧川龜太郎著:《史記會注考證》 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1991、7
漢‧孔安國撰,唐‧孔穎達正義:《尚書注疏》 台北藝文印書館景印 1976、5
漢‧毛公傳,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毛詩注疏》 台北藝文印書館景印清嘉慶二十年將西南昌府學開雕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 1976、5
漢‧班固撰:《新校漢書集注》 台北世界書局出版 1972、9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 台北天工書局據經韻樓藏版影印註本 1992、11
梁‧劉勰著,張立齊編:《文心雕龍註訂》 台北正中書局 1971、2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左傳正義》 台北藝文印書館印行
《三國志集解》 台北藝文印書館據清乾隆十一年校刻二十一史影印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
宋‧周敦頤:《周敦頤集》
宋‧周敦頤:《通書》
《歐陽文忠公全集》第八冊 台灣中華書局聚珍仿宋版印
《嘉祐集》
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 宋‧晁公武 收錄於台灣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上冊卷一
宋‧王堯臣主編:《崇文總目》 收錄於台灣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上冊卷一
宋‧朱熹:《四書集註》 台北世界書局 1977、6
《朱子語類》
清‧崔述:《洙泗考信錄》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清‧皮錫瑞:《經學通論》 北京中華書局 1998、12
清‧康有為:《新學偽經考》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台北藝文印書館印行
民國‧李宗侗註譯,葉慶炳校訂:《左傳今註今譯》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5、3
參、期刊論文
一、博碩士論文
千炳敦:《易傳道德形上學研究》 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3、12千炳敦:《易傳之天人合德研究》 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9、4
金炳采:《先秦儒家哲學的道德意識研究》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986、6
金盛基:《易經哲學中人之研究》 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3、6
金學權:《易經之天人關係研究》 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989、12李淑子:《周易之時中思想研究》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3、6李善慶:《易經之善思想研究》 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8、1郭千華:《易之原理及大象君子思想研究》 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7、6陳蘭行:《易傳之解經學研究》 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4、6張銀樹:《易傳哲學思想析論》 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5、1楊陽光:《易經憂患意識研究》 台灣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6、5劉煥雲:《先秦儒家德行觀之研究》 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7劉慧珍:《周易人文精神》 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9、7鄭炳碩:《易經哲學中人與道德理念之研究》 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0、6二、期刊論文
于春海、卞良君:〈易經中的君子觀〉 收錄於劉大鈞主編《周易研究》1997年第4期
牛占○:〈周易古經修辭淺探〉 收錄於劉大鈞主編《大易集述》 四川成都巴蜀書社 1998、10
王開府:〈周易經傳著作問題初探〉 收錄於林尹等著《易經研究論文集》 台北黎明文化公司出版 1984、10
王新春:〈周易大象傳的人文理想〉 收錄於《孔孟月刊》第33卷第11期 1995、7朱伯崑:〈易學研究中的若干問題〉 收錄於《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三卷第三期 1993
朱伯崑:〈易經憂患意識與民族精神〉 收錄於《北京大學學報》1997年第1期
林麗貞:《易傳附經的起源問題》 收錄於《孔孟月刊》第17卷第3期 1978、11
林麗雯:〈易蒙卦在現代教育諮商上的意義〉 收錄於《孔孟月刊》第26卷第4期吳力行:〈爻在易卦中扮演的角色〉 收錄於林尹等著《易經研究論集》 台北黎明文化公司 1984、10
李周龍:〈周易彖象二傳小識〉 收錄於《孔孟學報》第48期 1984、9李祥俊:〈易傳道論研究〉 收錄於《周易研究》1997年第1期
李漢三:〈周易十翼異時分成考〉 收錄於《淡江學報》第八期 1969、11李瑋如:〈周易繫辭傳象概念初探〉 收錄於《孔孟月刊》第36卷第11期 1998、7李鏡池:〈易傳思想的歷史發展〉 收錄於黃沛榮編《易學論著選集》 台北長安出版社 1991、3
李鏡池:〈易傳探源〉 收錄於《古史辨》第三冊 台北藍燈文化公司 1993、8
胡偉希:〈儒家生態學基本觀念的現代闡釋:從「人與自然」的關係看〉 收錄於《孔子研究》2000年第1期
胡貫中:〈周易的教育思想及其對後世的影響〉 收錄於《中華易學》第19卷第1期 1998、3
姜廣輝:〈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的特點〉 收錄於《孔孟學報》第62期高明:〈意象探源〉 收錄於黃沛榮編《易學論著選集》 台北長安出版社 1991、3
高晨陽:〈試論中國傳統意象思維〉 收錄於齊齊哈爾師範學院學報1993年第1期
徐芹庭:〈易經的教育思想與易經蒙卦詳解〉 收錄於《孔孟月刊》第22卷第10期 1984、6徐芹庭:〈論孔子與周易之關係兼評歐陽修錢玄同之誤說〉 收錄於林尹等著《易經研究論文集》 台北黎明文化公司出版 1984、10
徐志銳:〈論周易的形象思維〉 收錄於《中華易學》第17卷第3期 1996、5郭沫若:〈周易之制作時代〉 收錄於黃壽祺、張善文編《周易研究論文集》第一輯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 1988、10
梁豐弦:〈讀船山先生《周易大象解》〉 收錄於劉大鈞主編《周易研究》1999年第2期
張立文:〈易大傳著作年代再考〉 收錄於黃壽祺、張善文編《周易研究論文集》第一輯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 1988、10
張文政:〈從易經蒙卦看大易哲學的教育思想〉 收錄於《中華易學》第18卷第9期 1997、11
張岱年:〈論易大傳的著作年代與哲學思想〉 收錄於黃壽祺、張善文編《周易研究論文集》第一輯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 1988、10
張學智:〈儒家文化的精神與價值觀〉 收錄於《北京大學報》1998年第1期第35卷
陳良運:〈論周易的符號象徵〉 收錄於《哲學研究》1988年第3期
陳良運:〈論周易的文學思維〉 收錄於劉大鈞主編《周易研究》1995年第1期
程元敏:〈淺說周易小象傳義理〉 收錄於《孔孟月刊》十三卷第三期 1974、11傅佩榮:〈易傳的天人關係〉 收錄於《中華易學》第5卷第11期 1985、1傅聯絢:〈周易形上之道的探討〉 收錄於《中華易學》第4卷第6期 1983、6葉慶東:〈試據周易《大象傳》論其成德之教〉 收錄於《孔孟月刊》20卷第3期楊昌勇:〈周易的道德教育思想探微〉 收錄於劉大鈞主編《周易研究》1994年第2期
楊建祥:〈周易持盈有道觀中的德性意識〉 收錄於劉大鈞主編《周易研究》1999年第3期
趙雅博:〈從易經看天人合一〉 收錄於《中華易學》第9卷第9期 1988、11鄭萬耕:〈易傳天人觀淺析〉 收錄於《孔子研究》1987年第1期
劉大鈞:〈易大傳著作年代再考〉 收錄於黃壽祺、張善文編《周易研究論文集》第一輯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 1988、10
劉世詮:〈先秦天道觀的發展〉 收錄於《中國哲學》第十輯頁1—13
劉長林:〈論易傳之德〉 收錄於《中國哲學史》1999年第1期
劉操南:〈周易大象例說〉 收錄於黃壽祺、張善文編《周易研究論文集》第二輯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 1989、3
戴璉璋:〈易傳關於天人之際的論述〉 收錄於《鵝湖月刊》第15卷第8期 1990、2錢穆:〈論十翼非孔子作〉 收錄於《古史辨》第三冊 台北藍燈文化公司 1993、8
嚴靈峰:〈論周易之哲學原理和方法〉 收錄於《易學新論》 台北正中書局出版 1984
嚴靈峰:〈易經小象成立的年代及其內容〉 收錄於黃壽祺、張善文編《周易研究論文集》第一輯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 1988、10
顧頡剛:〈周易卦爻辭中的故事〉 收錄於《古史辨》第三冊 台北藍燈文化公司 1993、8
羅熾:〈易傳的道德哲學與現時代〉 收錄於劉大鈞主編《周易研究》199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