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34.204.181.91)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8 03:1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淑媛
研究生(外文):LIN SHU YUAN
論文名稱:中學國文審美情境教學法研究
指導教授:黃永川黃永川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教學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普通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74
中文關鍵詞:審美情境立美者(施教者)審美媒介審美主體(受教者)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9
  • 點閱點閱:96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4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0
  經過了審美情境教學之後,不但教學過程豐富精彩,學生的情感隨之起伏波動,得到最大的愉悅,吸收到最豐富的知識,有了最深刻的體會,啟發了最驚人的潛力,並且提升了學生的人品與情操,使他們心胸更寬大,處世更敦厚,思慮更週密,態度更積極,如此美育便得到最大的教學效果。
  最後萬流歸宗,我們所有的引經據典所談到的,古今中外的學者言論,詩文佳篇,學生的心理發展,老師的教材教法,對花草樹木的吟哦詠嘆,一切都是為了落實生命的情意,生活的藝術!
  審美教育不是為了培育學生,個個成為米開朗基羅,貝多芬或畢卡索那種曠世的天才,一個國文老師,最重要的是透過審美素材啟發學生,有欣賞與融入的情懷,譬如從周敦頤的<愛蓮說>,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到周邦彥的<蘇幕遮>,那種荷花情致帶給我們美感經驗,來提昇學生的審美情操,進而欣賞有情的世界。當他聽到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能感受到命運的淘湧澎湃,萬馬奔騰,看到莫內的蓮花,能激起學生對光與影的怦然心動,有了欣賞美的訓練與創造,學生們在一生中便會變成一個生活的藝術家。
  本人悠遊在花草世界數十年之久,對花卉的讚嘆語言,花草的芳姿倩影,用情頗深,希望藉著各種教學方法、教學技巧把個人在花藝方面的心得融入到國文教學中,結合人文藝術之美,期盼培育出一批批健康快樂,充滿朝氣,充滿活力,充滿愛與美的青少年。
  美育在今天是迫切需要的,是刻不容緩的!不但是為了社會的健全,更為了人群的和諧!所以我們必須正視審美教育,提倡審美教學,更要落實審美教育。
第一章 緒論...................................................3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7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9
第二章 審美情境教學的理論與特質..............................14
  第一節 審美情境教學的意涵與範圍..........................14
  第二節 審美情境教學的學理基礎............................19
  第三節 審美情境教學特質..................................25
  第四節 審美情境教學的途徑與方法..........................37
第三章 審美情境教學的實務工作................................51
  第一節 中學生的心理發展與特質............................51
  第二節 中學語文的情意教育................................68
  第三節 中學國文教材審美情境的掌握........................83
  第四節 審美情境的教學準................................145
  第五節 教學的技巧.......................................177
第四章 以美育人的教學模式...................................235
  第一節 語文審美教育的主體...............................235
  第二節 語文審美教育的審美對象...........................237
  第三節 語文審美化教學的特質.............................251
  第四節 語文審美化教學的組織.............................259
  第五節 審美情境教學與傳統教學法的比較...................260
第五章 審美情境教學實例之一:古文教學.......................264
  第一節 〈愛蓮說〉創作背景................................264
  第二節 〈愛蓮說〉結構解析................................268
  第三節 〈愛蓮說〉內涵評析................................282
  第四節 蓮花與文學、藝術、宗教的精神表徵.................312
  第五節 〈愛蓮說〉審美情境教學設計........................325
第六章 審美情境教學實例之二:現代散文教學與宋詞教學.........335
  第一節 朱自清〈荷塘月色.................................335
  第二節 張騰蛟〈荷〉.....................................350
  第三節 周邦彥〈蘇慕遮〉.................................353
  第四節 辛棄疾〈西江月〉.................................358
第七章 結論.................................................361
  第一節 美育具有時代意義.................................361
  第二節 美育情境教學實例成效.............................362
  第三節 美育能促進人類的和諧發展.........................365
  第四節 結語.............................................366
參考書目.....................................................368
  一、專書.................................................368
  二、期刊論文.............................................373
參考書目:
一、專書
1.張春興、林清山《教育心理學》台北文景出版社,1973年
2.黃慶萱《修辭學》三民書局印行,1975年
3.張春興《心理學》台灣東華書局,1976年
4.施昌東《美的探索》,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
5.秦牧《美怎樣才算美》,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1982年
6.莊先民《審美心理的奧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7.章志光《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
8.施昌東《在美學研究的道路上》復旦大學出版社,1984年
9.楊安崙《美學研究與應用》,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10.韓秀淇、劉豐麗《歷代花鳥詩》,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
11.高興選注《古人詠百花》,木鐸出版社,1988年
12.余彥文、喻滿生《花草情趣》,文津出版社,1989年
13.漢寶德《中國美學論集》,寶文堂書店出版,1989年
14.明宏道著,黃永川《瓶史解析》,財團法人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出版 部,1990年
15.《花鳥詩歌鑒賞辭典》,中國旅遊出版社,1990年
16.孫雲谷《歷代名家詠花詞會集》博文學社 ,1990年
17.林泊佑《二○○○中華插花藝術展─世紀之約》,國立歷史博物館,1990年
18.戴敦邦(圖)、陳詔(文)《紅樓夢群芳圖譜》,萬卷樓圖書公司1990年
19.RichardE.Mayer著,林清山譯《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遠流出版事業股份,1991年。
20.陳滿銘《國文教學論叢》台北市:萬卷樓發行,1991年
21.吳榮欽《中國語文精讀》第一冊香港華風書局出版社,1991年
22.吳榮欽《中國語文精讀》第四冊香港華風書局出版社,1992年
23.童慶炳《中國古化心理詩學與美學》,中華書局,1992年
24.莊錦英、李振封《教師體態語言藝術》,山東教育出版社,1993年
25.閰國忠《朱光潛美學思想及其理論體系》,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26.蕭翠霞《南宋四大家詠花詩研究》,文津出版社 1994年
27.林茂森作荷花攝影事業《荷花逸趣》南瀛文話叢書,1995年
28.李如密《教學藝術論》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年
29.朱敬先《教學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1995年
30.林俊卿、趙昌孟《花與21世紀的亞洲》,台北花藝雜誌社,1995年
31.龔鵬程《文學與美學》台北市:葉強,1995年
32.黃永川《中國插花史研究》,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1996年
33.劉桂莉、余綺:《中國名花異草故事》,東方出版社,1996年
34.宋裕《高中國文趣味教學手冊第四冊》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1996年
35.黃永川《中華插花史研究》,中華民國國立歷史博物館1996年
36.周慶元《語文教學設計論》,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37.佟士凡《語文學習論》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38.韋志成《語文教學情境論》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39.韋志成《語文教學藝術論》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40.韋志成、彭華生《語文教學思維論》,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41.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水殿暗香:荷花專輯》史博館,1997年
42.鄧國光、曲奉先《中國花卉詩詞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43.朱光潛《談美》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
44.宗仁華《藝境》,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45.何恭上《荷之藝》,藝術圖書公司印行,1997年
46.李曉虹《中國當代散文審美建構》,海天出版社,1997年
47.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48.陳振鵬、章培恆《古文鑒賞辭典》上海辭出版社,1997年
49.陳李綢、郭妙雪《教育心理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1998年
50.陳滿銘《國文教學論叢-續編》萬卷樓圖書,1998年
51.洪富連《當代主題散文研究》、高雄復文出版社,1998年
52.朱光潛《談美書簡二種》,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年
53.謝利民《現代教學論綱要》,陜西人敏教育出版社,1998年
54.張永昊、同均平《感應與塑造-語文審美教育論》,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1998年
55.孫春成《語文課堂教學藝術漫談》,北京:語文出版社,1998年
56.勞承萬《朱光潛美學論綱》,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
57.孫春成《語文課堂教學藝術漫談》,北京:語文出版社,1998年
58.羅筠筠《審美應用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
59.陳望衡《中國古典美學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60.阿多諸著、王柯平譯《美學理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80.謝利民《現代教學論網要》、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61.方克立《走向21世紀的中國文化》、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62.何小顏《花與中國文化》,人民出版社,1999年
63.周忠厚《美學教程》,學苑出版社,1999年
64.陳俊愉、程緒河《中國花經》,上海文化出版社 1999年
65.周武忠《花與中國文化》,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年
66.周武忠《城市家庭園藝》,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年
67.畏潔柳明《創新型教師教學藝術寶典》,內蒙古少年兒童出版社,1999年
68.周武忠《賞花說園》,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年
69.徐傳武《中國文學新論》,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年
70.許高厚《課堂教學技藝》,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71.杜漢生《師範美育引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72.張新仁《班級經營:教育百寶箱》、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1999年
73.郭生玉《心理與教育研究法》、精華書局,1999年
74.吳正吉《活用修辭》、高雄復文出版社,2000年
75.爬山虎叢書《中學生審美抒懷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76..北京中學《課堂美育設計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年
77.葉昌奎《以美育人教育模式論》,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78.范川鳳、邱小捷《大學美育教程》、西南師範大學出版2000年
79.于民、孫通海《中國古典美學舉要》、合肥:安徽省教育出版社,2000年
80.薊運河等編著《教改教研藝術》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年
81.《語文學習》編輯部《課堂教學藝術》、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82.蕭蕭《中學生現代散文手冊》、台北:翰林出版社,2000年
83.陳炎《中國審美文化史》、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0年
84.宗白華《美學的散步》、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81.溫世仁《教育的未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年
82.胡東方、陳炯《誰來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
83.曾繁仁《走向21世紀的審美教育》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二、期刊論文
1.張奉箴《美學與教育》教育文粹第一期,1978年,P17~26
2.周天賜《國民中學國文科情意教學評量之研究》教育研究所集刊第二十四集1981年12月
3.黃政傑著〈如何實施文獻探討〉師友月刊,1981年12月,P33~35
4.周天賜《情意教學目標的理論及其評量方法》省北師專學報,1983年6月
5.周天賜《情意教學目標的理論及其評量方法》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1988年第35期
6.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國修辭學會主編《第二屆中國修辭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0年6月
7.陳秀香《大家談.談情意教學》高市文教,1991年10月
8.黃玉幸《大家談.談情意教學》高市文教,1991年10月
9.吳素蓮《大家談.談情意教學》高市文教,1991年10月
10.陳武宗《情教學與評量》,1992年12月
11.洪金英〈談質的教育研究法〉--專訪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三所[長文科教育研究雙月刊,1993年6月第34期,P7~12
12.邱春堂《情意教學活動設計》國小特殊教育1993年3月 第14期P41~58
13.<台灣花藝>,台灣花藝雜誌社,1994年8月114期
14.林姿君《情意教學的困境及其突破之道》屏東師院初教所,1995年
15.陳國泰《情意教學的困境及其突破之道》屏東師院初教所,1995年
16.葉子超《社會科情意教學方法與評量》國教園地第57.58期,1996年6月
17.《中國文學美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歷史博物館研究組編輯1998年
18.馬建青《人的素質》論文集,1999年12月,P128~134
19.范熾文《情意教學目標的評量》國教園地第53.54期
20.江朝貴《從「檳榔西施」探討青少年的價值觀》學生輔導期70期2000年9月
21.劉千美〈美學研究的方法學問題〉折學與文化,二十七卷第二期2000年2月,P124~140
22.董重新〈常用的教育研究法簡介〉,國教輔導,第35卷第一期,P37~46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