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國圖書館學會編(民89)。圖書館事業發展白皮書。台北市:中國圖 書館學會。
王政彥(民85a)。終身學習的理論。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終身學習與教育改革(241-268頁)。台北市:師大書苑。
王政彥(民85b年4月)。社區成人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社區成人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市:高雄師大。王振鵠(民73)。圖書館學論叢。台北市:台灣學生。
王等元(民87)。從「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談學校圖書館服務的新取向。高中圖書館,23,32-35。
布魯克菲爾德(Brookfield,S.)(民86)。成人學習者,成人教育與社區(李素卿譯)。台北市:五南。(原出版年:1983年)
朱岑樓編(民80)。社會學辭典。台北市:五南。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編(民85)。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宋建成(民87)。建立網路學習資源迎接電子圖書館新紀元。民90年12月14日,取自http://www.ncl.edu.tw/ pub/c-news/75/
1.htm1。
杜修文(民89)。台灣地區高中圖書館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李春梅(民88)。國民小學教師參與社區成人教育活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李建興(民84)。學校應成為社區文化堡壘。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學校社區化(9-16頁)。台北市:師大書苑。
李建興(民85)。建立終身學習社區的初步構想。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學校化(7-27頁)。台北市:心理。
呂春嬌(民88)。結合社區資源提昇公共圖書館服務品質。國立中央圖館台灣分館館刊6(1),30-41。
吳明隆(民88)。SPSS統計應用實務。台北市:松崗電腦。
吳麗琴(民90)。國民小學實施學校社區可行性認同度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吳麗麗(民84)。淺談中美學校圖館工作人員應具備之資格之異同。國立台北師院圖館館訊,3,56。
何青蓉(民86)。高雄市讀書會的發展、特色與功能。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7(1),96-110。
何青蓉(民89年5月)。讀書會與公共圖書館的推廣教育:一個終身學習的觀點。新世紀•新理念─公共圖書館發展實務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國立台灣師大。
林文睿(民87)。從終身學習角度論未來高中圖書館發展。高中圖書館,23,30-31。林美和(民69)。從現代學校圖書館論我國中等學校圖書館改進措施。中等教育,31(4-5),25-31。
林美和(民70)。小學圖書館的管理與利用。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林美和(民81)。公共圖書館推展成人教育活動意義與做法。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10,1,149-152。
林振春(民84)。台灣地區成人教育需求內涵的分析。社會教育學刊,24,105-122。林振春(民85a)。終生學習與社區教育。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終生學習與教育改革(181-239頁)。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振春(民85b)。學校社區化、社區總體營造與社區文化發展。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學校化(155-194頁)。台北市:心理。
林振春(民86)。社區終身學習的困境與展望。社教雙月刊,82,28-34。林振春(民87)。圖書館如何利用社區資源推動終身學習。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16,2,8-19。
林振春(民88)。學校在社區終身學習中的角色與任務。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終身學習(47-75頁)。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清江(民87)。終身學習與學習社會。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4,4,1-8。
林勝義(民84a)。學校辦理社會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勝義(民84b)。圖書館在學習社會之角色功能。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13,2,1-6。
林勝義(民85)。圖書館如何協助學生終身學習。高中圖書館,17,11-13。林勤敏(民87)。公共圖書館讀者利用教育與終身學習之探討。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5,2,11-24。
林麗芳(民88)。圖書館推廣服務和社區資源學習中心。中央圖書館書館台灣分館館刊,6,2,36-41。
胡述兆(民84)。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台北市:漢美。
胡歐蘭(民88)。館際資源分享在終生學習社會中的角色。民91年1月4日,取自http://lib.stut.edu.tw/unite-lib/。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編(民87)。高雄市資訊教育白皮書。高雄市: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民90)。高雄市教育概況。高雄市: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徐引箎、霍國慶 (民88)。現代圖書館學理論。台北市:台灣學生。
徐震 (民74)。社區發展:方法與研究。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
郭麗玲(民87a)。學習社會中讀者終身學習的內容。中國圖學會會報,61,147-159。
郭麗玲(民87b)。圖書館在全民終身學習中的角色。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16,1,14-27。
曹麗珍(民86)公共圖書館、學校圖書館結合與交流。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14,4,37-42。
教育部編(民68)。高級中學法。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編(民77)。發展與改進高級中學教育中程計畫。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編(民84)。高級中學圖書館設備標準。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編(民87)。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編(民88)。高級中學設備標準。台北市:教育部
中等教育司。
教育部(民90)。高中職社區化推動方案─高中職社區化合作專案實
施要點草案。台北市:教育部。
陳仲彥(民83)。終生學習社會的公共圖書館與自我導向學習。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53,14-23。陳仲彥(民85)。圖書館與終身學習社會。高中圖書館,17,38 -43。陳建州(民90)。建構終生學習社會的第一步─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及「中間機構」模式。社教,39,39-45。
陳書梅(民90)。圖書館組織之創新行為。圖書資訊學刊,1,145- 160。國家圖書館(民90)。圖書館法。社教雙月刊,102,6-17。
黃世雄(民86)。教改聲中談圖書館利用教育課程的實施。高中圖
書館,21,19-27。
黃富順(民88)。終生教育的意義、源起與實施。教育資料集刊─終身教育專輯,24,1-20。張春興(民78)。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台灣東華。
程良雄(民85)。圖書館是終身教育的推廣中心。高中圖書館,17,30-37。
程良雄(民87a)。圖書館如何落實終生學習方案。台北市立圖書
館館訊,16,1,47-55。
程良雄(民87b)。圖書館的書香活動邁入學習社會。書苑季刊,39,19-27。湯梅英(民86)。學校社區化---舊觀念?新口號?。教育資料與研究,15,2-7。曾雪娥(民84)。圖書館利用教育與終身學習。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13,2,26-33。
曾雪娥(民86)。臺灣圖書館事業之現況與遭遇困難―學校圖書館。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58,63-72。楊國德(民84)。圖書館在終身學習體系中的角色。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13,2,8-13。
楊國德(民85)。成人教育發展策略。台北市:師大書苑。
楊國德(民86)。終生學習社會―二十一世紀教育新願景。台北市:師大書苑。
楊國德(民87)。終身學習社會的圖書網路服務。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16,1,28-38。
葉乃靜(民84)。公共圖書館現代社會功能之研究(下)─以台北市立圖書館稻香分館為例。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32,4,418-438。費陪弟(民87)。高雄市讀書會成員的組織需求及社會參與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詹棟樑(民85)。終身學習與圖書館利用。高中圖書館,17,23-29。廖又生(民84)。高中圖書館結構與功能之檢討。高中圖書館館訊,11,12-19。廖又生(民88)。圖書館行政論集。台北市:台灣東方。
臺灣省教育廳(民88)。高級中學圖書館工作手冊。台中縣:臺灣省教育廳。
蔡秀美(民86年5月)。社區終生學習的理論及推展模式。1997社區終生學習國際研討會會議實錄,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
蔡祈賢(民86)。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學校與社區關係的新探討。教師天地,6-10。蔡培村(民85)。從終生教育論析社區營造的理念與策略。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終生學習與教育改革(157-174頁)。台北市:師大書苑。蔡瑞榮(民84)。「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的理念與作法。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學校社區化(83-107頁)。台北市:師大書苑。
鄭熙彥(民74)。學校教育與社區發展。高雄市:復文。
鄭鳳娥 (民86)。高雄市立前鎮高中附設前鎮社區圖書館經營經驗分享。書苑季刊,32,42-44。賴國洲(民88)。建立社區終身學習的社會。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終身學習(3-27頁)。台北市:師大書苑。
龐景行(民85)。社區學校的校園開放與社區發展之關聯性分析。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藍乾章(民63)。圖書館學。台北市:中國圖書館學會出版委員會。
羅文基、吳百祿(民86年5月)。社區終生學習與學習社會的建立。1997社區終生學習國際研討會會議實錄,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
嚴鼎忠(民85)。跨世紀的公共圖書館營運之道─社區總體營造的實踐。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14,2,18-32。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Librarians and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1988). Information power:Guide lines for school library media program.Chicago: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Brunner,E.De.S.and Hallenbeek,W.C.(1955). American society:Urban and rural patterns.New York:Harper and Row.
Chapman,Judith D.and Aspin David N.(1997).The school,the community and lifelong learning.London:Cassell.
Clark, D.(1996).Schools as learning communities:Transforming education.London:assell.
Cleaver,B.P.and Taylor,W.D.(1989).The instructional consultant role the school library specialist. Chicago:ALA.
Crawford,Walt and Gorman,Michael.(1995). Future libraries: Dreams, Madness and reality. Chicago:ALA.
Goetz,P.W.(1990). The New Encyclopedia Britannca.Chicago:Encyclopedia Britannca.
Knapper,C.K and Cropley,A.J.(1985). Lifelong learning and higher education. London:Croom Helm.
Knowels,M.S.(1975).Self-directed learning:a guide for learners and teachers. Chicage:Association Press.
Lawson,K.H.(1977).“Community education:a critical assessment”. Community education,50,6-13.
Longworth, Norman and Davies, W. Keith(1996). Lifelong learning. London:Kogan Page.
Morris,Betty J.,Gillespie,John T.and Spirt,Diana L.(1992).
Administering the school library media center.New Jersey:R.R.Bowker.
Nickel,M.L.(1975).Steps to service:a handbook of procedures for the school library media center. Chicago: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Peters, Richard O.(1977).The Community Based School and Community Oriented Teachers: For Student Learning in the Real World of the 1970s.(ERIC Document Reproducation Service No.ED138572)
Ranganthan,S.R.(1931).The five law of library science. London:
Edward Goldston.
Raggatt, P.,Edwars, R.and Small, N.(1996).The learning society:Challenges and Trends. London:Routledge.
Rrytherch,Ray ed.(1995).Harrod’s librarians’ glossary.
England:Gower.
Stripling,Barbara K.(1996).”Quality in school library media programs:focus on learning”.Library Trends 44:3,629-656.
Yoo,Joyce H.(1998).The Educational Impact of the School Library.Syracuse, N.Y:ERIC clearinghouse on information resources .(No.ED417736)
Young, Heartstill ed.(1983).ALA glossary of library and infor-
mation science.Chicago: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