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11.24.17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05 06:0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吳嚴華
研究生(外文):Yen-Hua Wu
論文名稱:國市立空中大學高雄地區學生對課程實施滿意度之比較研究
指導教授:王政彥王政彥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成人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1
中文關鍵詞:空中大學課程實施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9
  • 點閱點閱:69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論文摘要
論文名稱:國市立空中大學高雄地區學生對課程實施滿意度之比較研究
校(院)所班別: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文教行政碩士班
畢業時間及提要別:九十學年度第二學期碩士學位論文摘要
研究生:吳嚴華         指導教授:王政彥 博士
論文摘要內容:
  本研究旨在比較研究國市立空大高雄地區學生對課程實施之滿意度。研究對象以九十學年度第二學期高雄地區國市立空大學生為樣本,採用自編的「空中大學學生對課程實施滿意度之調查問卷」進行資料的蒐集。分層隨機抽取650名學生,其中國立空大抽取400人;高雄市立空大抽取250人。回收後,剔除無效問卷,共得有效問卷533份,回收率為82%。
壹、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空大學生對課程實施滿意度大致良好,教學輔導有待加強
二、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對課程實施滿意度有差異
三、空大學生對校外合作資源與校內學習資源的瞭解不多與需求殷
五、空大學生對課程實施滿意度在「教學實施」「教學輔導」方面,市立空大滿意度平均高於國立空大
六、空大學生對課程實施滿意度在「教學行政」上,市立空大男學生滿意度高於市立空大女學生;在「整體課程實施滿意」上,市立空大男學生滿意度高於市立空大女學生;不同年齡之國市立空大學生學校別與年齡之交互作用均未達顯著水準;學校別與職業全無交互作用
貳、根據研究發現,歸納研究結論如下:
一、市立空大學生在教學實施和教學輔導上滿意度較國立空大為高
二、空大學生對課程實施滿意度有性別差異,男生高於女生
三、空大學生對課程實施滿意度學歷愈高滿意度愈高
四、空大學生對課程實施滿意度人文學系高於商學系
五、空大學生對課程實施滿意度無職業差異
六、空大學生對校外合作資源和校內學習資源多缺乏瞭解且需求殷
參、根據研究結論,提出以下建議:
一、對國市立空大建議
(一)應加強教學輔導功能
(二)強化與產業界合作
(三)積極與各大學進行策略聯盟
(四)提供優良課程供校際選課
(五)建立完善宣導制度
(六)加強商學系課程
(七)注重兩性偏好
(八)加強課程廣度和深度
二、對國立空大建議
(一)擁有自主校舍
(二)開設學系應多與社會脈絡相連
三、對市立空大建議
(一)課程實施多兼顧女同學需求
(二)加強教師專業知能
(三)透過與他校策略聯盟截長補短
Executive Summary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is to study and compare the curriculum satisfactions for students in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 in Kaohsiung area. The research sample was focused on the students of the second semester, year 90 at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 in Kaohsiung area. The data collection was from “The Curriculum Satisfaction for Students in Open University” investigation form, which edited by researcher. The research was random took 650 samples which included 400 students from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 and 250 students from Open University in Kaohsiung City. After eliminating null investigation forms, there are 533 valid copies with 82 % efficient return ratio.
The discoveries of the studying are listed at the following.
─The satisfactions of student in Open University are average above, but the tutorial func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re is difference for curriculum satisfaction for different personal background factors.
─The lack of knowledge of cooperation with those resources outside the campus and learning resource on campus for students in Open University.
─The average satisfaction in “curriculums and tutorials”for students in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 is commonly higher than students in Open University in Kaohsiung City.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in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for male students is higher than female students in Open University in Kaohsiung City. On the other hand,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in “overall curriculum” for male students is higher than female students in Open University in Kaohsiung City.
─The degre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different ages and schools for students in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 and in Open University in Kaohsiung City does not reach the remarkable standard. Besides, there is no interaction between school and careers.
Based on the result of study, the conclusions are summarized at the bottom.
─The satisfaction in “curriculums and tutorials” for students in Open University in Kaohsiung City is higher than students in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
─Gender differs for curriculums satisfaction for students in Open University. Males are higher than females.
─The higher education background, the higher curriculums satisfaction for students in Open University.
─The satisfaction in curriculums for students major in the humanities is higher than those major in business.
─The satisfaction in curriculums is no career difference.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and the reference discussion, here are several suggestions.
I.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 in Kaohsiung.
─Strengthen the tutorial function
─More cooperation with industries.
─Alliance with other universities.
─Provide excellent curriculums to be chosen.
─Development of a completed propaganda system
─Strengthened business curriculums.
─Heighten on both sexes’ learning preferences.
─Strengthen the deep and width of the curriculums.
II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
─Owning of school building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departments and the society.
III the Open University of Kaohsiung
─Consideration of the need of female students.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 for instructors.
─Alliance with other schools to make up the weakness.
目 錄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5
第三節 名詞釋義.................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我國空中大學課程實施的現況........9
第二節 隔空教學基本概念與理論基礎 .......21
第三節 課程實施與滿意度之相關研究 .......3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7
第四節 實施程序 ................5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1
第一節 空大學生對課程實施滿意度的現況分析 ...51
第二節 個人背景變項在課程實施滿意度的差異分析
與討論..................52
第三節 學校自變項對課程滿意度的分析比較與討論 .61
第四節 學校別與個人背景變項在課程實施滿意度之
交互作用 ................8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2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 ..............92
第二節 結論 ..................97
第三節 建議 ..................99
參考書目 .....................103
附錄
附錄一 國市立空大學生對課程實施滿意度訪談.....111
附錄二 空中大學學生對課程實施滿意度之調查問卷
(預試問卷) .................114
附錄三 空中大學學生對課程實施滿意度之調查問卷
(正式問卷) .................118
表 目 次
表3-2 有效樣本背景資料分析表...........46
表3-3 空中大學學生對課程實施滿意度
之調查問卷的項目分析表...........48
表3-4 空中大學學生對課程實施滿意度
之調查問卷因素分析表............49
表4-1 空中大學學生對課程實施滿意度
之現況分析摘要表..............51
表4-2 空大男女學生對課程實施滿意度
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52
表4-3 不同年齡空大學生對課程實施滿意度
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53
表4-4 不同學歷空大學生對課程實施滿意度
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55
表4-5 不同主修科系空大學生對課程實施滿意度
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57
表4-6 不同職業空大學生對課程實施滿意度
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59
表4-7 校外合作資源瞭解與需求之比.........61
表4-8 國、市立空大學生對學校校外合作現況
的瞭解之比較................62
表4-9 國、市立空大學生對學校校外合作資源
的需求之比較................63
表4-10國、市立空大學生對學校校內學習資源現況
的瞭解之比較................64
表4-11 國、市立空大學生對課程實施滿意度
之分析...................65
表4-12 對提供建教學習機會持不同看法
的空大學生滿意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67
表4-13對提供建教機會持不同需求
的空大學生滿意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68
表4-14對與其他機構合作辦理研習持不同看法
的空大學生滿意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70
表4-15對與其他機構合作辦理研習持不同需求
的空大學生滿意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71
表4-16對與其他學校締結姊妹校持不同看法
的空大學生滿意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73
表4-17對與其他學校締結姊妹校持不同需求
的空大學生滿意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74
表4-18對提供充實課程相關學習設備持不同看法
的空大學生滿意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75
表4-19對提供空大圖書館內藏書等設備持不同看法
的空大學生滿意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76
表4-20對提供足夠休閒活動空間及器材持不同看法
的空大學生滿意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77
表4-21對跨校選課持不同看法
的空大學生滿意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78
表4-22 不同學校別性別的空大學生
對課程滿意度的平均數及各組人數摘要表....81
表4-23不同學校別性別的空大學生
對課程滿意度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2
表4-24學校別的男女國市立空大學生在教材編選
之單純主要效果分析摘要表..........83
表4-25男女國市立空大學生在教學行政
之單純主要效果分析摘要表 ..........83
表4-26男女國市立空大學生在整體課程實施滿意度
之單純主要效果分析摘要...........84
表4-27不同學校別年齡的空大學生對課程滿意度
的平均數及各組人數摘要表..........85
表4-28不同學校別年齡的空大學生對課程滿意度
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86
表4-29不同年齡的空大學生在課程滿意度
的主要效果分析之事後比較 ..........87
表4-30不同學校別學歷的空大學生對課程滿意度
的平均數及各組人數摘要表 ..........88
表4-31不同學校別學歷的空大學生對課程滿意度
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89
表4-32不同學校別職業的空大學生對課程滿意度
的平均數及各組人數摘要表 ..........90
表4-33不同學校別職業的空大學生對課程滿意度
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1
圖 目 次
圖2-1 課程實施的行動研究.............32
圖3-1 研究架構圖.................44
參考書目
丁導民(民84)。空中大學學生自我導向學習準備度、電腦態度與電腦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政彥(民85)。社區成人隔空教育資源的開發與應用。隔空教育論叢,第九輯。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王政彥(民86)。建構隔空教育理論的議題論辯。成人教育學刊1,1-17。
王政彥(民87a)。大學運用合作提供隔空推廣教育的可行性。大學推廣教育研討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
王政彥(民87b)。師生雖分隔學習不落空。高雄空大校訊,1(1)。高雄:高雄市立空中大學。
方德隆(民90)。課程理論與實務。高雄:麗文。
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 (主編) (民86)。回流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中央日報(編)(民90)。國立空大與蘆州市公所簽約。11/12/13版。台北:編者。
李素卿(譯)(民86)。成人學習者成人教育與社區。台北:五南。
李麗君(民82)。從英國開放大學教材談自學式教材之特性及設計─兼論我國空大教材未來發展趨勢。國立空中大學政策研究,第三號,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文琴(民86)。遠距教育高等學府介紹之一:中華民國國立空中大學。遠距教育,第二期,64-68。
吳文琴(民88)。空大高齡學生的學習狀況及因應。成人教育雙月刊,49期,29-37。
吳文琴(民89)。千禧新貌─空大教科書編撰新型態之建構。隔空教育論叢, 第十二輯。台北:國立空中大學研究處。
吳宗雄 (民89)。國內成人教育政策研究的現況分析。成人教育雙月刊,54期,43-50。
何英奇、毛國楠、張景媛、周文欽(民86)。學習輔導。台北:空大。
沈文英(民89)。從網路使用到網路教學─成人學習者網路使用之探討。隔空教育論叢,第十二輯。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林妙玲(民87)。空中大學面授教師對實施隔空教育的態度之相關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胡夢鯨 (民86)。終生教育典範的發展與實踐。台北:師大書苑。
信世昌 (民89)。遠距教育的反思:社會需求、教育定位及實施方向。教學科技與媒體,49,21-26。
高雄空大(編) (民86)。高雄空大校訊,1(1)。高雄:編者。
高雄空大(民89)。高雄空大教學策劃委員會會議資料。高雄:高雄空中大學。
高雄空大(民90)。高雄空大學生手冊。高雄:高雄空中大學。
高雄空大(編) (民91a)。高雄空大校訊,5(4)。高雄:編者。
高雄空大(編) (民91b)。高雄空大校訊,5(6)。高雄:編者。
高雄空大(編) (民91c)。高雄空大九十學年度第二學期招生簡章。高雄:編者。
高雄空大 (民91d)。高雄空大註冊組統計資料。高雄:高雄空大。
高雄空大 (民91e)。高雄空大課務組資料。高雄:高雄空大。
高雄空大 (民91f)。高雄空大簡報資料。高雄:高雄空大。
教育部社會教育司(主編)(民82)。國立空中大學教學媒體之選擇之研究摘要。空中教育專集,23-73。台北:編者。
教育部社會教育司(主編)(民82)。國立空中大學成績評量之研究摘要。空中教育專集,75-123。台北:編者。
教育部 (編) (民87)。邁向學習社會。台北:編者。
陳世敏(民77)。隔空教學的本質,隔空教育論叢,創刊號,1-10。台北:國立空中大學研究處。
陳如山(民80)。隔空教學之教材發展策略,隔空教育論叢,第四輯,147-200,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陳年興(民88)。網路教學之教材設計及教學評量。http://www.edu.tw/moecc/rs/seminar/89-1data。
陳姚真(民88)。建構以遠距學習為基礎的繼續專業教育體系。成人教育學刊,第三期,33~56。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
陳姚真(民88)。美國大學遠距教育課程的實施模式。成人教育雙月刊,第四十七期,38~42。
陳國恩(民86)。空中大學學生學習風格與學習滿意、學習成就關係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彭和妹(民88)。從書面教材編撰與學生閱讀理解的關係談空中大學教科書設計編撰。遠距教育,11期,33-43。
國立空中大學(編) (民86a) 國立空中大學研究報告第19號。國立空中大學多元性課程規劃之研究。台北:國立空中大學研究處印行。
國立空中大學(編) (民86b) 國立空中大學國際學術交流簡介。台北:國立空中大學研究處印行。
國立空中大學(編)(民89)。國立空中大學簡報資料。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國立空中大學(編)(民89)。隔空教育論叢,第十二輯。台北:國立空中大學研究處。
國立空中大學(編) (民90)。國立空中大學八十九學年第二學期定期視導重點項目資料冊。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國立空中大學(編) (民91a)。2001年兩岸開放及遠距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國立空中大學(民91b)。國立空中大學簡介,國立空大網站http://www.nou.edu.tw。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黃政傑(民84)。空中大學課程設計的展望,隔空教育論叢,第八輯, 1-34。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黃光雄、蔡清田(民88)。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
黃嘉勝、黃孟元(民88)。遠距教育的定義演進及其理論基礎。台中師院學報第13期,495-508。台中:台中師院。
黃 慈(民91)。「學習如何學習」網站,伴你渡過好時光。http://lhl.nou.edu.tw/~research/。
黃 慈、黃富順、陳如山(民85)。成人發展與適應。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黃明月(民81)。隔空教育中教學互動方法之探討,隔空教育論叢,第五輯,1-42。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黃明月(民82)。我國空中大學學生閱讀策略之研究,社會教育學刊,第22期,149-180。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黃昌誠(民79)。空中大學學生學習行為與學習困擾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銘惇、張慧芝譯(民89)。課程設計:教育專業手冊。台北:桂冠。
黃富順 (民78) 。成人心理與學習。台北:師大書苑。
黃炳煌(民73)。課程理論之基礎。台北:文景。
楊家興(民85)。走出被動迎向互動一論教科書「文中學習活動」的設計與製作,隔空教育論叢,第九輯,131-154。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謝明瑞(民89)。遠距教育理論之探討,隔空教育論叢,第十二輯,47-68。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鄧運林(民79)。成人教育課程發展模式初探。台北:台灣書店。
楊龍華(民89)。大專校院實施遠距教學課程現況與發展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梁朝雲、陳偉如(民88)。即時群播隔空教育之教學設計研究。國科會研究計劃,計劃編號:NSC88-2520-S-155-001。執行時間:87/08/01-88/07/31。執行單位: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
劉信吾(民85a)。空中教學的教學設計。研習資訊,13(6)。台北:台灣書店。
劉信吾(民85b)。台灣地區空中教學缺失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刊,第五期,245-262。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鄭明章(民88)。國立空中大學嘉義地區學生學習方式、學習參與程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賴維堯(民90)空大台北中心學生遠距學習之績效與瓶頸研究。2001年兩岸開放及遠距教育研討會論文集,171-181。台北:國立空大。
簡恩定(民84)。以空大教育目標檢視空大課程設計─論空大定位。隔空教育論叢,第八輯,1-12。
蔡清田(民86)。教育改革的革新觀點與策略,載於高雄市政府公教人力發展中心主編教育學術叢書2『教育改革』(139-165)。高雄:高雄市政府公教人力發展中心。
蕭安成(民87)。隔空與非隔空學習者自我導向學習傾向和學習滿意度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1992). Curriculum handbook. Alexandria, VA:Author.
Bates,A.W.,Interactivity as a criterion for media selec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sian association of Open
Universities,ERIC NO. ED329245.,1990.
Carr,W. & Kemmis, S. (1986) Becoming critical:
Education,knowledge and action research, London:Falmer。
Costa, A. L. (1989). Reassessing assessment.Educational leadership,46(7),2.
Crooks, T. J. (1988). The impact of classroom evaluation practices on student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8,438-481.
David prait(2000).Curricculum Planning:A Handbook for Professionals.
Davis,E., Wood, J.M. and Smith, B.w. (1986).Recurrent education: A revived agenda. London: CroomHelm.
Fullan,M.G.(1989). What’s worth fighting for in the principalship. Toronto:Ontario Public School Teachers Federation.
Hodges, H. (1990). ASCD’s International Polling Panel, 1990-1992, Resolutions survey:Executive Summary.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Holmberg.B.(1983).Guided didactic conversa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 In D. Sewart,D,Keegan,& Holmberg(eds).Distance education: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London:Rroutledge.
House,E.(1979)(pp.45-89).Technology versus Craft:a Ten Yrst Perspective on innovation.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11(1),1-15.
House,E.(1981) . The perspectives on innovation. In Lehming,R.& Kane,M.(eds.) Improving schools: Using what we know.(pp.17-41).London:SAGE.
Keegan,D.J.(1986).The foundations of distance education and theories of distance education. In Sewart(eds.). Distance education: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pp.68-97) London:Croom Helm.
Kelly, P.(1989).Opportunities for older Learners: Older students in the Open Univers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vol.10) No.1.copied from Milton Keynes,U.K.:ICDL.
Knowles,M.S.(1970).The modwrn practice of adulteducation. New York: Association Press.
Kidd,J.R.(1973).How adults Learn, New York:Cambridge Books.
Keegan, D.(1990).Foundations of distance education. London:Routledge。
Moore,M.(1973).Toward a theory of independence learning and teaching.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44,661-679.
Moore,M.G.Thompson,M.(1990).The effects of distance learning;A summary of the literature.American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Distance Education,2,220-224.
Peters, O.(1988)”Distance Teaching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a Comparative Interpretation in Outline. “In D. Sewart, D. Keegan, & B. Holmberg (eds). Distance Education: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pp.95-113.) New York:Routledge.
Peters, O.(1991).Toward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distance education:Analysing designations and catchwords. In B. Holmberg & G. Ortner(eds.), Research Into Distance Education, Frankfurt:Lang.
Ridley,D.R.,Moller,B.G.,& Williams,C.H.(1995).The 1995 assessment report on CNU online. (ERIC Di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97070)
Short,E.C.(1990). Challenging the trivialization of curriculum through research. In J.T. Sears & J.D.Marshall (Eds.), Teaching and thinking about curriculum: Critical inquiries (pp.199-210).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Tough, A.M.(1979) . Major Learning Efforts;Recent Research and Future Directions,Adult Education,28(4),253-260.
Tuijnman, A. (1996). Recurrent education. In A.C.Tuijnman (Eds.)(1996).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adul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xford:Elsevier Science.
Wedemeyer,C.(1978).Criteria for constructing and distance education system.Canadian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Continuing Education,6(1),9-15.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謝明瑞(民89)。遠距教育理論之探討,隔空教育論叢,第十二輯,47-68。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2. 楊家興(民85)。走出被動迎向互動一論教科書「文中學習活動」的設計與製作,隔空教育論叢,第九輯,131-154。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3. 陳姚真(民88)。美國大學遠距教育課程的實施模式。成人教育雙月刊,第四十七期,38~42。
4. 黃明月(民82)。我國空中大學學生閱讀策略之研究,社會教育學刊,第22期,149-180。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5. 陳姚真(民88)。建構以遠距學習為基礎的繼續專業教育體系。成人教育學刊,第三期,33~56。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
6. 簡恩定(民84)。以空大教育目標檢視空大課程設計─論空大定位。隔空教育論叢,第八輯,1-12。
7. 劉信吾(民85a)。空中教學的教學設計。研習資訊,13(6)。台北:台灣書店。
8. 黃明月(民81)。隔空教育中教學互動方法之探討,隔空教育論叢,第五輯,1-42。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9. 陳如山(民80)。隔空教學之教材發展策略,隔空教育論叢,第四輯,147-200,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10. 陳世敏(民77)。隔空教學的本質,隔空教育論叢,創刊號,1-10。台北:國立空中大學研究處。
11. 信世昌 (民89)。遠距教育的反思:社會需求、教育定位及實施方向。教學科技與媒體,49,21-26。
12. 黃政傑(民84)。空中大學課程設計的展望,隔空教育論叢,第八輯, 1-34。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13. 彭和妹(民88)。從書面教材編撰與學生閱讀理解的關係談空中大學教科書設計編撰。遠距教育,11期,33-43。
14. 沈文英(民89)。從網路使用到網路教學─成人學習者網路使用之探討。隔空教育論叢,第十二輯。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15. 吳宗雄 (民89)。國內成人教育政策研究的現況分析。成人教育雙月刊,54期,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