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 考 書 目
一、中文部分
王浩博(民86):漫談民主法治教育。研習資訊,14(4),16-21。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民78):法律常識教育。台北: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民80):國小社會科知能評量第一期報告。台北: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民81):國小社會科知能評量第二期報告。台北: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成中英(民74):生活素質的哲學分析。載於中國哲學的現代化與世界 化。台北:聯經。
沈六(民80):法治認知發展與教育。訓育研究,30(3),3-14。呂丁旺(民86):跨世紀的法治觀念。台北:法務部。
吳德美(民72):現階段我國法治教育之研究。東方雜誌,17(4),43-48。
余鎮遠(民82):國中學生法治認知與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李柏桂(民87):國民小學民主法治教育面面觀。臺灣教育,568,42-49。
李宗薇(民83):我國國民小學民主法治教育實施策略之研究。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專案11-02。
李宗薇(民85):國小民主法治教育之課程內涵與課程實施之研究。台北師院學報,9,19-52。
李宗薇(民89):國人法治觀念認知程度之調查研究。法務部專案。
李宗薇(民89):國小法治教育評鑑之研究。台北師院學報,13,1-32。
林嘉音(民87):台北市高職學生法律認知與法治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儒(民87):法治教育研究的新方向。教育研究,64,14-17。
周陽山(民84):社會科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
周天瑋(民87):蘇格拉底與孟子。台北:天下文化。
林火旺(民83):對當前我國公民道德教育的一些看法。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5(2),14-20。林紀東(民65):行政法新論。台北:三民書局。
林紀東(民88):法學緒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孟皇、陳叡智(民87):談國小法治教育之推展。研習資訊,15(5),64-87。祁婉玲(民88):花蓮地區國小兒童法律知識與態度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惠芬(民86):兒童之法治教育及守法觀念。收於兒童偏差行為及輔導策略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輔導研究所。
洪家殷(民85):國小教材中有關法律知識之份量與內容之評估。台北: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主編(民89):國民小學社會教學指引第九冊。台北: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秦葆琦(民83):國民小學社會科新課程概說。板橋: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教育部(民82):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書局。
教育部(民84):社會學與公民教育。台北:教育部編。
教育部、法務部(民86):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台北:教育部、法務部共同編印。
教育部(民86):小執法說故事教師手冊1-8冊。台北:教育部、行政院青輔會。
教育部(民9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編。
陳榮美(民82):論民主與法治的關係。訓育研究,32(1),19-24。陳朝陽(民86):法治教育的精神與教學。研習資訊,14(4),8-16。陳麗娟(民85):法學緒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惠馨(民84):法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
陳國彥(民90):社會領域課程與教學。台北:學富書局。
陳國彥(民90):九年一貫社會領域課程研究。高雄:復文書局。
陳國彥(民90):小學社會科課程內涵分析。高雄:復文書局。
郭生玉(民86):心理及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書局。
許巧靜(民86):國小實施民主法治教育之個案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康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主編(民89):國民小學社會教學指引第九冊。台北:康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國立編譯館主編(民89):國民小學社會教學指引第九冊。台北:國立編譯館。
張玉成(民85):英國的公民教育。載於張秀雄主編,各國公民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張明垣(民74):高雄市國中學生政治態度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張樹倫(民87):加強憲法教育落實民主法治。台灣教育,568,17-23。
張秀雄(民82):民主法治教育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黃人傑(民81):加強各級學校民主法治教育整體研究與規畫(國民小學組)。台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黃惟饒(民85):從後工業社會的觀點透視我國公民教育新內涵。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7(2),6-19。黃炳煌(民78):民主、法治教育與課程設計。收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民主法治與教育。台北:台灣書店。
塗惠玲(民85):台灣中部地區國小兒童民主法治知識與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新學友書局股份有限公司主編(民89):國民小學社會教學指引第九冊。台北:新學友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董秀蘭(民87):議題中心教學法在國中法治教育課程的應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9(2),53-64。
楊中芳(民82):中國人真是「集體主義」嗎?載於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的觀點。台北:桂冠。
管 歐(民81):法學緒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鄧毓浩(民87):青少年法治教育及公民社會之建構。台灣教育,568,15-20。
鄭玉波(民85):法學緒論。台北:三民書局。
鄭端容(民83):日本民主法治教育實施策略之研究。台北:教育部訓委會專案。
劉美琳(民84):台北市高中職學生自我觀念與法治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劉作揖(民84):法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
劉鐵崢(民74):公民教育的法律學基礎。載於公民教育問題與對策。台北:台灣省教育學會。
潘維大(民85):國小六年級學生對法律知識瞭解程度之調查。台北:行政院國科會專案研究報告。
藍順德(民74):我國國民中小學公民教育內涵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主編(民89):國民小學社會教學指引第九冊。台北: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蕭妙香(民89):國民小學法治教育之探討。台南師院學報,33,263-289。
韓廷一(民87):從日常生活看英國人的法治精神。臺灣教育,568,8-16。謝瑞智(民86):如何在民主社會中建立守法精神。研習資訊,14(4),22-30。蘇俊雄(民82):法治政治。台北:正中書局。
蘇永欽、陳義彥(民86):法治認知與台灣地區的政治民主化:從人民的執法行為探討。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
二、英文部分
Anderson, C. C. & Mickinney-Browning, M. C. (1982). What Principals Shoulod Know about Law-related Education. Principal,61(3),
pp.43-46.
Accongio, J. L.& Vaughan,B.B. (1987). Evaluating Law-Related Education Programs: A Case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ducation Fall, pp.69-78.
Braverman, M. (1977). An Overview of the Law in a Free Society Project.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55(1) pp.32-34.
Campbell, A. B. (1988). Citizenship for the 21st Century: Legal Content in the Civics Curriculum.ERIC Document, ED 308110.
Carroll, J. L. (1980). Law Related Education: Assessing Adolescents''''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ERIC Document, ED 193133.
Chambers, B. A. (1981-1982).Elementary Law-Related Education Program:1981-82 Evaluated Report .ERIC Document, ED 242731.
Cleaf,D.W.V.(1991).Action in elementary social studies.N.J.:Prentice Hall.
Dillon, D. H. (1981). Law-Related Education Are Independent Schools Missing Out? Independent School,40(1),pp.39-42.
Fraser, B. J. & Smith, D. L. (1980).Impact of Law-Related Education Materials on Student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Outcomes. The Social Studies,71(3), pp.139-142.
Gross, N. (1977). Teaching About the Law: Perceptions and Implications. Social Education,41(3), pp.168-169.
Hess,B.;Markson,E.& Stein,P.(1993).Sociology. Needham Heights,MA:
Allyn & Bacon.
Jacobson, M.G. & Palonsky,S.B. (1980). Guttman-Jordan Facet Design and the Study of Law-Related Attitudes.ERIC Document,
ED 194625
Jarolimek,J. & Parker,W.C.(1993).Social studies in elementary education. N.Y.:Macmillan.
Magnon,T.(1981).Law-related Education.Clearing House, 54(6), pp.267-271.
Moll,L.C.(1990).Vygotsky and education.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ckinny-Browing,M.C.(1987).Law-related Education:Programs,
Process,and Promis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ducation, 2(2), pp.7-14.
Mei,D.M.(1988).Participation in Government Issues and Values Project.
N.Y.:Office of Education Assessment.
Naylor,D.T.(1977).Law Studies in the Schools : A Compendium
of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Social Education,41(3), pp.170-178.
Naylor,D.T.(1990).Educating for Citizenship: LRE and the Social
Studies,Discovering Common Method, Common Goals and Common Rationales. Update on Law-Related Education, 14(2), pp.33-56.
Richter,E.A.& Birkes,K.(1977).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 of citizenship in a free society : Missouri,s law-related education program.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 ,55(1),pp.19-23.
Savage,T.V. & Armstrong,D.G.(1992).Effective teaching in elementary social studies.N.Y.: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Sunnal,C.S.&Hass,M.E.(1993).Social studies and the elementary /middle school student.N.Y.:Harcourt Brace Jouanovich College Publishers.
Study Group on Law-related Education(1978).Final report of the US Office of Education Study Group on Law-related Education.
DC: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Starr,I.(1977).The Law Studies Movement :A Memoir.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55(1),pp.6-11.
Spring,J.(1996).Democracy and public schooling.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s of Social Education,11(1),pp.4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