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王文科(民88)。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浩博(民85)。國小社會科新課程中之政治學通則解析。研習
資訊,13(3):51-54。
王淑芬(民90)。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特色之探討。翰林文教雜誌,21:8- 14。方德隆(民90)。課程改革的社會學分析。載於課程與教學論壇
會議手冊。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研究所。I-I-1-I-I-17。
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協會(民85)。教育改革-從傳統到後現代。
臺北:師大書苑。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民85)。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
台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編。
李宗薇(民83)。國小社會科概念教學之研究。人文及社會科教
學通訊,4(5):136-157。
李緒武(民87)。社會科教材教法。臺北:五南。
呂若瑜(民83)。我國國民小學社會科課程發展之研究。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愛珍(民83)。國民小學社會科課程與教材。臺北:五南。
呂錘卿、林生傳(民90)。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指標及現況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17:45-64。吳清基、林淑貞(民84)。我國中小學課程標準修訂的理念與做
法。載於國民小學新課程標準的精神與特色。臺北:臺灣省國民學校
教師研習會。
沈銀亮、陳國彥(民88)。學力指標的擬定與實施-以社會領域
為例。迎向千禧年新世紀中小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
集。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林生傳(民86)。我國學生概念發展的水準與特徵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13:47-82。林生傳(民88)。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創新。載於邁向課程新紀
元-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下】。臺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
展學會。
林生傳(民88)。台灣教育改革的新趨勢:探索與評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研究,7:1-17。
林生傳、陳慧芬、黃文三(民90)。國民教育階段教師在教育改革政策下的專業成長需求調查研究:以九年一貫課程及教育鬆綁為例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17:23-44。
周經媛(民78)。認識國民小學社會科新課程。臺北:臺灣省國
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秦葆琦(民83)。國民小學社會科新課程概說。臺北:臺灣省國
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秦葆琦(民89)。國民小學社會領域之教學設計探討。研習資訊,17(2):12-24。
秦葆琦(民89)。解讀國小社會科新課程標準。載於社會與鄉土
教學研究專輯。臺北:教育部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175-179。
教育部(民8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
教育部(民87)。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
教育部(民89)。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
屠炳春(民81)。社會科課程的理念。(載於人社學科研究叢
書之六:社會科教學研究)。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
員會主編。台北:幼獅文化事業。
陳伯璋(民88)。九年一貫課程的理念與理論分析。載於邁向課
程新紀元: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上)。臺北:中華民國教材
研究發展學會。10-18。
陳伯璋(民89)。「邁向新世紀的課程」-九年一貫課程的理念、
內涵與評析。臺北:教育部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陳國彥(民87)。邁向二十一世紀的社會科教育。國教天地,128:8-11。
陳國彥(民89)。九年一貫社會課程統整初探。國教天地,141:3-9。
陳國彥(民89)。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理論之研究:以社會領
域為例。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陳國彥(民90)。社會領域課程與教學。台北:學富。
陳國彥(民90)。九年一貫社會領域課程研究。高雄:復文。
陳國彥(民90)。小學社會科課程內涵分析。高雄:復文。
陳豐祥(民90)。國中社會領域課程中的歷史知識結構與教材設
計。載於邁向課程新紀元(七):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研討會論文
集。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陳麗華、王鳳敏譯(民85)。美國社會科課程標準。臺北:教
育部。
陳麗華(民87)。美國的社會科課程。教育研究,62:44-52。許國忠(民86)。國小自然科教科書評鑑參照標準之研究。國立
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程健教(民80)。國小社會科教學研究。臺北:五南。
黃文三(民88)。後現代主義的思想與其對德育的啟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研究,7:19-30。
黃政傑(民86)。課程設計。臺北:東華書局。
黃美筠(民87)。從經濟教育的立論基礎探討中學經濟學教學的
內涵。公民訓育學報,7:201-220。
黃炳煌(民88)。邁向二十一世紀的臺灣社會科課程改革。載於
邁向課程新紀元-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上】。臺北:中華民
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黃炳煌(民88)。談「課程統整」-以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為
例。載於迎向千禧年-新世紀中小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
會論文集。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黃炳煌(民88)。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台灣社會科課程改革。載於
國民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務論文集。花蓮:花蓮師範學院。29-38。
黃炳煌(民89)。談課程統整-以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為例。
載於新世紀的教育展望。高雄:麗文文化。
黃劍華(民88)。臺北地區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經濟知識之評量
。國立臺灣師範打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譯瑩(民90)。從課程統整的意義與模式探究九年一貫新課程
之結構。載於九年一貫課程理念與精神。台北:教育部台灣省國民學
校教師研習會。94-108。
張春興(民88)。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
東華書局。
張春興(民88)。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游家政(民85)。德懷術及其在課程研究上的應用。花蓮師院學
報,(6):1-24。
游家政(民88)。再造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的圖像-課程綱要
的構想與可能的問題。教育資料與研究,26:4-18。
甄曉蘭(民86)變遷社會中課程改革的迷思。載於一九九七海
峽兩岸小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國立嘉義師範學院。165
-180。
歐用生(民78)。國民小學社會科教學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民88)。新世紀的學校。臺北:臺灣書店。
歐用生(民88)。從「課程統整」的概念評九年一貫課程。教育
研究資訊,7(2):128-138。
歐用生(民90)。國民中小學課程的銜接與統整。載於邁向課程
新紀元(七):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民
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鄭新輝(民89)。從行政的觀點探究如何落實「九年一貫課程」
的因應之道-以台南市為例。載於九年一貫課程-從理論、政策到
執行。高雄:復文。
鄭博真(民88),從社會學觀點論九年一貫課程改革。國民教育
研究集刊7。台中: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109-125。
薛千慧(民90)。國小社會學習領域網路教學資源中心之研究。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盧雪梅(民90)。「九年一貫課程能力指標」知多少。教育研究月刊,85:66-75。
羅文基(民90)。知識經濟時代的教育省思。翰林文教雜誌,18:4-5。
羅清水(民90)。九年一貫課程中的教學觀。載於九年一貫課程
理念與精神。台北:教育部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55-69。
英文部分:
Backler﹐A﹒& Stoltman﹐J﹒(1986)﹒The Nature of Geographic
Literacy﹒(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277601)﹒
Beane﹐J﹒A﹒(1997)﹒Curriculum integration:designing the core ofdemocratic education﹒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Beauchamp﹐T﹒L﹒& Childress﹐J﹒F﹒(1989)﹒Principles of
Biomedical Ethics﹐3rd﹒E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runer﹐J﹒S﹒(1960)﹒The process of education﹒New York:
Random House﹒
Ellis﹐A﹒K﹒(1991)﹒Teaching and Learning Elementary
School Social Studies(Fourh Edition)﹒Bosten:Allyn and
Bacon﹒
Haas﹐M﹒E﹒(1989)﹒Teaching Geography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09133)
Henning﹐D﹒G﹒(1989)﹒Today’s elementary social studies
(second edition)﹒New York:Harper & Row﹒
Hunkins﹐F﹒P﹒& Jeter﹐J﹒& Maxey﹐P﹒(1982)﹒Social
Studie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s﹒Columbus:Merrill﹒
Meier﹐F﹒E(1992)﹒Competency-based instruction for
Teachers of students with special learning needs﹒Bosten:Allyn
And Bacan﹒
Michaelis﹐J﹒U﹒(1992)﹒Social studies for children:A
guide to basic instruction(10th edition)﹒Bosten:Allyn and
Bacon﹒
Michaelis﹐J﹒U﹒& Garcia J﹒(1996)﹒Social studies
for children:A guide to basic instruction(11th Edition)﹒
Bosten﹐MA﹒:Allyn and Bacon﹒
Martorella﹐P﹒H﹒(1998)﹒Social studies for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developing young citizens﹒Upper Saddle
River﹐N﹒J﹒:Merrill﹒
Nelson﹐M﹒R﹒(1992)﹒Children and social studies:Creative
teaching in the elementary classroom﹒San Diego: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NCSS﹐1994)﹒
Expectations of excellence-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social
studies﹒Washington﹐DC﹒
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1993)﹒A vision
of powerful teaching and learing in the social studies:
building social understanding and civic efficacy﹒Social
Education﹐September(pp213-223)﹒
Ohio State Dept﹒ of Education﹐Columbus(2000)﹒Social
Studies:Ohio′s Model Competence-Based Program﹒(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444919)
Pate﹐S﹒S﹒(1996)﹒Social studies:applications for a
new century﹒Albany:Delmar Publishers﹒
Savage﹐T﹒V﹒& Armstrong﹐D﹒G﹒(1987)﹒Effective
Teaching in Elementary Social Studies﹒New York:Macmillan﹒
Young﹐M﹒D﹒(1998)﹒The curriculum of the future:From
‘the new sociology of education’ to a critical theory of
learning﹒London:Falmer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