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34.204.172.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2 23:5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郭秀分
研究生(外文):Kuo Hsiu-Fen
論文名稱:高屏地區國小三年級學童作文受閩南語影響之研究
指導教授:鍾屏蘭鍾屏蘭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ung Ping-L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系所名稱:國民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8
中文關鍵詞:國小三年級學童作文閩南語
外文關鍵詞:the writing of the third-grade pupilsmother tongue Taiwanes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0
  • 點閱點閱:60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9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4
摘要
本研究旨在分析高屏地區國小三年級學童作文在詞彙、句型及連接詞的使用上受閩南語影響之情形,並探討不同性別、地區之三年級學童作文受閩南語影響是否存在著差異。本研究以高雄市陽明國小及屏東縣港東國小為研究範圍,隨機抽取兩校三年級各一個班級共67本作文簿為研究樣本,以內容內析法進行質的探討,並採用獨立樣本的t-test來考驗城鄉及性別差異。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 國小三年級學童作文受閩南語影響之事實存在。
二、 國小三年級學童作文在詞彙上受閩南語影響較明顯者,為「詞彙相似」及「詞彙完全不同」。
三、 國小三年級學童作文於句型方面則以「國語受『在』字句的閩南語句型之影響」的情形最明顯。
四、 國小三年級學童作文在連接詞的使用上受閩南語影響之情形較不普遍。
五、 國小三年級學童作文在詞彙、句型、連接詞的使用上受閩南語影響,具有明顯之城鄉差異。
六、 國小三年級學童作文在句型上受閩南語影響,性別之間具有顯著性差異。
本研究最後並根據研究結論提出各項建議,以供實務應用
與未來研究之參考。
關鍵字:國小三年級學童作文、閩南語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s of mother tongue Taiwanese to the vocabulary, grammar, and structure in writing in Mandarin for the third grade pupils in the Kaohsiung and Pingtung areas and to determine the significant variations of this influence affected by gender and by region.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the examination of 67 composition books from two third-grade classes that each class was randomly chosen at the Yang-ming
Elementary School in Kaohsiung City and at the Kang-tung Elementary School
in Pingtung Hsien. The quantitative study was done by the content analysis and
the variations in gender and regions were examined by student t-test.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the following:
1.The mother tongue Taiwanese of the third-grade pupils does affect their
writing in Mandarin.
2.The significant influences by Taiwanese to Mandarin vocabulary in writing
include the words in synonym and in quite different meaning.
3.The most significant influence to the grammar of their writing is the
sentence of “te;ti” in Taiwanese.
4.significant influence by Taiwanese are found at the compositional structures of their writings.
5.The degree of influence by Taiwanese in the vocabulary, grammar, and
structures of their writing appear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 city from in a
rural area.
6.The degree of influence by Taiwanese to the grammar of their writing
appear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rom male to female.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several practical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to the improvement of current writing courses and to the guidelines for further research.
Keywords: the writing of the third-grade pupils, mother tongue Taiwanese.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名詞釋義………………………………………4
第四節 研究範圍………………………………………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兒童語言發展的過程…………………………8
第二節 影響兒童語言發展之因素……………………14
第三節 鄉土語言教學對國語文學習的影響…………21
第四節 兒童寫作歷程之相關研究……………………32
第五節 國語受閩南語影響之相關研究………………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52
第二節 研究方法………………………………………53
第三節 研究對象………………………………………62
第四節 資料的收集與處理……………………………6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國小三年級學童作文受閩南語影響之概況分
析………………………………………………68
第二節 質的分析………………………………………81
第三節 綜合討論………………………………………9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95
第二節 建議………………………………………98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103
英文部分…………………………………………109
圖 次
圖2-1認知導向寫作歷程模式圖……………………………34
圖3-1 研究架構圖……………………………………………52
圖3-2 研究步驟圖……………………………………………67
圖4-1 國小三年級學童性別方面受閩南語影響之差異圖…71
圖4-2 國小三年級學童城鄉方面受閩南語影響之差異圖…77
表 次
表2-1人腦的分工表……………………………………………15
表2-2台灣省現住人口年滿十五歲以上者識字概況表………24
表2-3寫作過程的階段模式表…………………………………33
表2-4閩南語─國語對照表……………………………………48
表3-1國語受閩南語影響之各項相關研究表…………………54
表3-2本研究之內容分析類目表………………………………59
表4-1三年級學童作文受閩南語影響之內容層面總次數表
與百分比…………………………………………………69
表4-2三年級學童作文在性別方面受閩南語影響之層面次
數表與百分比……………………………………………70
表4-3國小三年級學童作文受閩南語影響性別差異─
t檢定……………………………………………………72
表4-4國小三年級學童作文受閩南語影響性別差異t檢定
--詞彙……………………………………………………72
表4-5國小三年級學童作文受閩南語影響性別差異t檢定
--語法……………………………………………………73
表4-6國小三年級學童作文受閩南語影響性別差異t檢定
--文章結構………………………………………………73
表4-7國小三年級學童作文受閩南語影響性別差異t檢定
--其他……………………………………………………74
表4-8三年級學童作文在性別方面受閩南語影響之類目次
數表與百分比……………………………………………75
表4-9三年級學童作文在城鄉方面受閩南語影響之層面次
數表與百分比……………………………………………76
表4-10國小三年級學童作文受閩南語影響城鄉差異─
t檢定……………………………………………………77
表4-11國小三年級學童作文受閩南語影響性別差異t檢定
--詞彙…………………………………………………78
表4-12國小三年級學童作文受閩南語影響性別差異t檢定
--語法…………………………………………………78
表4-13國小三年級學童作文受閩南語影響性別差異t檢定
--文章結構……………………………………………79
表4-14國小三年級學童作文受閩南語影響性別差異t檢定
--其他…………………………………………………79
表4-15三年級學童作文在城鄉方面受閩南語影響之類目次
數表與百分比……………………………………………81
表4-16學童作文受閩南語影響詞彙完全不同實例一覽表…83
表4-17學童作文受閩南語影響詞彙倒置實例一覽表………84
表4-18學童作文受閩南語影響詞彙相似實例一覽表………84
表4-19學童作文量詞錯誤─正確對照表……………………85
表4-20學童作文受「Ka…V」之閩南語句型影響實例
一覽表……………………………………………………86
表4-21學童作文受「Ho…V」之閩南語句型影響實例
一覽表……………………………………………………87
表4-22學童作文受「給…V」之閩南語句型影響實例
一覽表……………………………………………………87
表4-23學童作文受「有」字句之閩南語句型影響實例
一覽表……………………………………………………88
表4-24學童作文受「在」字句之閩南語句型影響實例
一覽表……………………………………………………90
表4-25學童作文受「V+說」之閩南語句型影響實例
一覽表……………………………………………………91
表4-26學童作文受雙重被動閩南語句型影響實例
一覽表……………………………………………………91
表4-27學童作文連接詞之使用受閩南語句型實例
一覽表……………………………………………………92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一、專書著作
上海師範大學中文系漢語教研室(民86) 語法初階。台北:書林。
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民88) 邁向課程新紀元──九年一貫課
程研討會論文集(上、下)。台北:教研學會。
王旭、曹逢甫、連金發編(民89) 第五屆漢語語言學國際研討會論文
選集。台北:文鶴。
布裕民、陳漢森編(民82) 寫作語法修辭手冊。台北:書林。
何三本(民82) 語文教育論集。台東:台東師範學院。
吳敏而(民84) 語言的發展。蘇建文等著,發展心理學,頁221-266。
台北:心理出版社。
周慶華(民88) 思維與寫作。台北:五南。
英 雷蒙德 查普曼著 王晶培譯(1989) 語言學與文學。台北:結構。
陳美如(民87) 臺灣語言教育政策之回顧與展望。高雄:復文。
陳原(民90) 語言與語言學論叢。台北:臺灣商務。
張志公校訂,劉蘭英、孫全洲主編(民79) 語法與修辭。台北:新學
識文教出版中心。
張志公(民86) 修辭概要。台北:書林。
張春興(民85) 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新仁(民81) 寫作教學研究-──認知心理學取向。高雄:復文。
教育部(民82) 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台捷。
曹逢甫、蔡美慧(民84) 臺灣閩南語論文集。台北:文鶴。
黃宣範(民82) 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北:文鶴。
黃宣範(民87) 第二屆漢語語言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選集。台北:文鶴。
湯廷池(民70) 語言學與語文教學── <一個外行人對小學國語教學
的看法>,43-71。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湯廷池(民74) 國語語法研究論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靳洪剛(民83) 語言發展心理學。台北:五南。
楊懿麗譯(民77)自然教學法。台北:幼獅文化。
楊孝濴(民78) 內容分析。輯於楊國樞等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
(下冊,809-831)。台北:東華。
趙元任著、丁邦新譯(民83) 中國話的文法。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歐用生(民80) 內容分析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編:教育研究法,
229-254。
劉同莊(民65) 寫作過程的研究(上、下)。台北:崇文。
鄭良偉(民86) 台語語音與詞法。台北:遠流。
鄭良偉(民86) 臺語、華語的結構與互動。台北:遠流。
鄭恆雄(民76) 語言學習的認知基礎。台北:認知與學習基礎研究研
討會。
鄭昭明(民86) 雙語人的語言獲得與認知運作。當前語文學習問題研
討會會前論文集,17-30。台北:台大語研所。
盧廣義(民88) <國語「有」字句在台灣的使用情形及其社會意涵>,
台灣閩南語詞彙研究,161-179。台北:南天。
羅肇錦(民79) 國語學。台北:五南。
二、期刊論文
王明玲(民82) 語言發展與認知成長。國立師範大學英國語文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萬清(民83) 認知觀之寫作歷程與寫作教學。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初
等教育學報,第7期,171-212。
王家珍(民88) 讀寫結合的修辭教學對國小兒童寫作修辭能力之影響。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亓婷婷(民87) 當前臺灣語文教育的隱憂。中國語文,487期,7-15。
尹廉榮(民85) 本土語言規劃與實施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國立
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白中琫(民84) 由雙語教學理論看母語教學之展望。中山人文社會科
學期刊,84:6,247-258。
石素錦、陳瑞慧(民88) 從認知心理與社會互動談兒童語言發展─從
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理論談兒童英語學習。課程與教學季刊,第三期,
1-22。
朱我芯(民82) 「給」字在現代國語中受閩南語的影響。僑光學報,
82.10,201-211。
何大安(民75) 國語的『有著』和閩南語的『有著』。大陸雜誌,第
七十三卷第四期,171-179。
何春蕤(民79) 口述與書寫─一個理論的再思。中外文學,第十九卷
第二期,73-106。
李嘉齡(民84) 修改歷程教學對國小學童寫作成效之影響。國立嘉義
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知賢(民85) 電視與兒童的語言發展。教學科技與媒體,第30期,
24-32。
林淑敏(民89) 南投縣信義鄉國小五年級原住民學童國語文能力之研
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姚榮松(民75) 閩南話「有」的特殊用法──國語與閩語比較研究之
一。國文學報,75年6月,298-286。
姚榮松(民76) 小小臺灣,語言爆炸。國文學報,76年6月,298-286。
姜淑玲(民85) 「對話式寫作教學法」對國小學童寫作策略運用與寫
作表現之影響。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
孫麗翎(民77) 國小兒童作文常犯錯誤分析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美如(民84) 臺灣語言教育何處去 。師友月刊,338期,47-50。
陳惠美(民84) 台灣閩南語的「有」、「無」句。僑光學報,84.10,181-197。
陳鳳如(民82) 活動式寫作教學法對國小兒童寫作表現與寫作歷程之
實驗效果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卷5期,51-67。
陳鳳如、郭生玉(民89) 閱讀與寫作整合的寫作歷程模式之適配度研
究。師大學報,第45期,1-18。
陳淑琴(民89) 幼兒語言發展與語言獲得理探討。國立臺中師範學院
幼兒教育年刊,第12期,93-112。
張世祿(民89) 請重視加入WTO後對教育及中國語文的衝擊。中國
語文,521期,4-5。
張清鍾(民65) 學生常用的閩南式國語之分析。教師之友,65年5月,
6-7。
張新仁(民83) 寫作的心理歷程。教育文粹,第23期,112-153。
張廣義(民88) 現階段小學實施雙語教學的迷思。國教輔導,331期,
14-18。
程小危(民74) 幼兒學習國語歷程中問句的觸發及發展。國科會報告。
程小危(民77) 「不」跟「沒有」--學習國語幼兒初期否定句的發展
歷程。中華心理學刊,第30期,第1卷。
黃基博(民89) 新語詞。中國語文,521期,65-66。
游靜宜(民89) 寫作歷程中的問題解決策略知識之初探。教師之友,
第41卷第五期,51-57。
游進昌(民89) 國小兒童圖畫書原住民內容之分析及國小非原住民學生的原住民知識與原住民印象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萬家春(民81) 國民小學實施外語、方言或母語教學問題面面觀。教
育研究雙月刊,第23期,14-17。
楊秀芳(民81) 從歷史語法的觀點論閩南語「著」及持續貌。漢學研
究,第10卷第1期,349-394。
葉德明(民84) 社會變遷下的台北國語與對外華語教學應運之道。教
學科技與媒體,第19期,3-11。
董季棠(民87) 同中有異──談閩南語裡「有」字和「佮」字的文法
詞性。中國語文,494期,34-39。
廖宏才(民86) 兒童語言發展障礙。師友,40-41。
鄭良偉(民80) 主流派的融合與互動──從臺灣當代小說的詞法看漢
語語法的演變。國文天地,7卷6期,37-45。
滕星(民81) 中國少數民族雙語現象與雙語教學。中國邊政,118期,
1-10。
劉祐彰(民90) 促進多元族群的了解與對話──九年一貫鄉土語言課
程的因境與解決之道。師友月刊,403期,24-29。
劉慶剛(民84) 「中譯英」在大學生的英語寫作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五
種現象。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六卷四期,28-39。
鄧秋燕(民86) 寫作者的智力結構分析。中國語文,477期,82-86。
蔡米凌(民86) 國小三年級學童作文句型結構之分析研究─以嘉義地區為例。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立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雲飛(民89) 漢語歷史語音研究的分期問題(1)。中國語文,519
期,7-11。
謝良足(民86) 書寫系統敏感度對閱讀理解之影響研究。國立屏東商
業專科學校學報,第六期,119-129。
西文部分
Chomsky, N.(1965). 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
Cambridge, MA: MIT.
Flower, L. S.,& Hayes, J. R.(1981). A cognitive process
theory of writing. 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32.365-387.
Harp, B., & Brewer, J.A.(1996). Reading and writing:
Teaching for the connection(2 nd Ed.). Orlando, FL:
Harcourt Brace & Company.
Kaplan, E., & Kaplan, G.(1971). The prelinguistic child.
In J. Elliott(Ed.),Human development and cognitive
process(pp.359-381). New York:Holt.
Muller, E., Hollien, H., & Murry, T.(1974). Perceptual
ressponsees to infant crying: Identification of cry
types.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 1, 89-95.
Piaget, J.(1955). The language and thought of the child.
Cleveland: World Publishing Co.
Skinner, B. F.(1957). Verbal behavior.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afts.
Vygotsky, L. S.(1978). Mind in socie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