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 考 書 目
一、中文部分
王青祥(民74)。組織溝通,決策參與,個人特質與角色壓力相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王麗淳(民88)。角色壓力影響情緒耗竭之過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王博弘(民87)。台北市國民小學工友工作滿意度調查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碩士論文。
包威爾著 俞筱鈞編譯(民73)。適應心理學。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印行。
白景文(民87)。工作價值觀、領導型態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性研究-以研華集團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所碩士論文。汝 信(民77)。社會科學新辭典。四川重慶:重慶出版社。
吳宗立(民85)。國中行政人員工作壓力與應策略之研究。國教學報,第八期,頁49-58。吳清山(民86)。初等教育。台北:五南書局。
李明宗(民89)。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與教師工作壓力之關係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李玟青(民85)。國中生對輔導教師角色知覺、印象形成及其求助意願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李文銓(民79)。人格特質、工作特性、工作壓力與工作滿足及生理心理健康狀況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吳武典(民79)。為生活而工作,為工作而生活?人事月刊,十卷,30-31。
李玉林(民90)。桃園縣國小校長教學領導角色知覺與實踐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李名譯(民78)。社會不平等:社會階層化與流動。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吳聰賢、黃崑杉(1983)。農村青年職業興趣工作價值與職業選擇之關係研究。台北:行政院青輔會人力報告.
吳敏鳳(民85)。臨床護理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因應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林清江(民60)。教師角色理論與師範教育改革動向之比較研究。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13,45~107。
林郁絲(民89)。 組織變革中國民小學教師角色壓力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侯望倫(民73)。工作壓力的實證研究-組織氣候、角色特性人格特質與壓力症狀的關係。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胡 榮、王小章譯(民84)。心靈、自我、與社會。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梁瑞安(民79)。國小教師組織溝通、角色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陳銘宗、劉兆明(民84)。工作價值觀及其形成歷程之探討。應用心理學報,第4期,頁73-101。郭明熊(民77)。與壓力來源、解決個人問題的能力及工作壓力反應之相關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許芳懿(民85)。國民小學教師溝通型態、自我角色知覺教師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陳淑珠(民80)。工作者生活壓力與心理健康之研究-以資訊電子業員工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郭騰淵(民80)。國中教師工作價值觀,角色壓力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政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國輝(民82)。適應社會環境變遷改進工友管理體制之研究。人事行政,106期,頁23-43。徐宜輝(民85)。職業軍官個人屬性組織氣候工作壓力工作滿足之關聯性研究。私立淡江大學碩士論文。時蓉華(民77)。社會心理學詞典(初版)。四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郭為藩(民60)。角色理論在教育學上的意義。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13, 15~27。
郭丁熒(民84)。我國國民小學教師角色知覺發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郭丁熒(民84)。 國民小學教師理想角色與實際角色知覺差距之調查研究。教師權力與責任。中華民國師院權議會主編,台北:師大書苑。
梁瑞安(民79)。國小教師組織溝通、角色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奎喜(民69)。教育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陳文玲(民74)。社會階層與社會階級。思與言,22(6),63-78。
陳瑞成 (民87)。國小輔導主任角色期望、角色壓力與角色踐行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秋瑩(民80)。台北市已婚婦女的角色壓力、社會支持與憂鬱及焦慮症狀之研究。國立陽明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許芳懿(民85)。國民小學教師溝通型態、自我角色知覺教師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黃義良(民89)。國小兼任行政工作教師的工作壓力與調適方式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碩士論文。黃慧森(民91)。高職男生父職角色知覺與認同之研究-以屏東縣市為例。國立嘉義大學碩士論文。黃瑞祺譯(民74)。社會學是什麼。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黃隆民(民74)。國民中學教師角色衝突與工作滿意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莊媜夙 (民88)。角色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投入之關連性
研究-以資訊從業人員為例。長庚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
黃昆輝(民78)。教育行政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葦葆(民78)。社會心理學。台北:三民書局
張春興(民78)。張氏心理學辭典(初版)。台北:東華書局。
張華葆(民76)。社會階層。台北:三民書局.
曾溫純 ( 民75)。已婚職業婦女的角色壓力與婚姻適應研究。東吳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楊煥烘(民69)。學校事務管理之淺釋。台灣教育,358期,頁2-7。
楊誌卿(民86)。教師工作壓力與自我調適。社會資料雜誌,225期,頁9-11。
葉淑芬(民81)。美容顧問職業適應研究-個人屬性、工作環境自覺、自重感、職業角色知覺、工作滿意、壓力反映。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鄭世仁(民73)。國民中小學教師角色衝突調查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廖貴鋒(民75)。國中教師角色衝突角色不明確與工作倦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歐陽趙淑齊(民77)。社會心理學。台北:三民書局。
蔡文輝(民74)。社會學理論。台北:三民書局
蔡書憲(民91)。國民小學教師參與學校本位課程之角色知覺與其工作滿意度之相關。屏東師範學院碩士論文。劉英茂(民75)。普通心理學(簡明版)。台北:文笙書局。
劉麗蓉(民90)。國民小學教師專業角色知覺與學校組織變革接受度之關係。台中師範學院碩士論文。蕭靜宜(民88)。護理人員工作特徵﹑角色壓力﹑人格特質對組織與專業承諾之影響。東海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黨宗元 (民86)。角色壓力與工作產出關係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鍾芳玲(民80)。起跑-第一個工作。台北:天下雜誌。
謝金青(民80)。從態度與工作滿足論校園職工人員的領導與管理。教育雙月刊,21期,頁49-58。
謝金青(民81)。國民小學行政兼職教師角色衝突與工作滿意之研究。政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饒美蛟(民80)。工作面面觀。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二.、西文部分
Allport, G. W. (1961). Pattern and Growth in personalit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ychiatry, 18, pp518-523.
Bedeian, A. G, & Armenakis, A A. (1981). A path-analytic study of the consequences of 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4(2), p417-424.
Biddle, B. J. & Thomas, E. J. (Eds.) (1966). Role theory:Concepts and research. New York:John Wiley.
Cooper, M.W.& Stein ,G.k. (1984).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Wsdsworth Publish Company.
Davis, K, & Moore, W.E. (1945). Some Principles of Stratification. In R. Bendix, (Ed), Class, status and power。New York:The Free Press.
Gould, S. & Penley, L.E. (1984). Career strategies and salary progression:A study of their relationships in a municipal bureaucracy.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34, p244-265.
Hoy, W. K. & Miskel, C. G. (1982).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New York:Randon House.
Ivancevich, T. M, & Matterson, M. T. (1980). Stress and work:A managerial perspective. Glenview:Scott, Foreman & Company.
Kluckhohn, C. (1951). Values and values orientation in the theory of action. In Parsons, T. and Shils, E.A. (Eds),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Action。New York: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oore, G, E . (Ed.) (1992). The actual and desired role of local vocational directors:A comparison of perception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No.ED p348-514.
Morris, B. (1971). Reflections on role analysi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22, pp395-409.
Parson, T . (1953). Arevised analytical approach to the theory of social satisfaction. in R. Bendix, (Ed), class, status and power. New York:The Free Press.
Parsons, T. (1961). An outline of the social system. In T. Parsons et (Eds.),Theory of Society(p.41-43)New York:Fress Press.
Pine, G. J. & Innis G. (1987). Cultural and indivudal work values, The 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14(2), pp279-287.
Rokeach, M . (1973).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 N.Y.:The Free Press.
Sarbin, T.R. (1968). Role. In D.L. Sills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Vol.13.。New York:Macmillan & The Fress Press.
Souerwine, A. H. (1978). Career Strategies:Planning for Personal Achievement. New York:AMACOM.
Souerwine, A.H. (1978). Career Strategies:Planning for Personal Achievement。New York:AMACOM.
Super, D. E. (1970). Manual for the Work Values Inventory. Boston:Houghton Mifflin.
T. R. Sarbin, (1968). Role:psychological Aspects, i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vol.13, p546.
Turner, J. H. (1988).A theory of social interac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California:Stanfoed.
Turner, R. H. (1990). Role chang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6, p87-110.
Zanden, J. W. (1993). Sociology:The core (3rd ed). New York:Mcgraw-Hill Inc.
Zytowski, D. G. (1970). The concept of work values. Vocational Guidance。Quarterly, 18, p1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