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書目
大韓民國國民體育振興法。西元1971年版。
中央日報(民69)10月17日。體育版。
中央日報。民69年10月26日。
中時晚報。民89年9月29日。
中時晚報,民89,6月29日。「國光獎章 體壇亂源?」。黃佑鋒。
中國時報,民89,9月17日。「獎金越高 越敢向前邁禁?」陳志豪。
中華民國體育協進會(民70)。我們努力的八年。頁7。
日本體育振興法。西元1961年版。
民生報,民89,9月15日。「體壇怪現象之全面反省」,民生論壇,社評。
民生報。民89,3月23日。「落實教練遴選 體壇三贏」。詹健全特稿。
田弘茂(民78)。大轉型-中華民國的政治和社會變遷。台北,時報文化出版。
朱承武(民65)。獎勵建議制度。台北,正中書局。
羊憶蓉(民80)。教育與國家發展:「台灣經驗」的反省。載於賴澤涵、黃俊傑主編:「光復後台灣地區發展經驗」(136頁)。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出版。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民89)。體育政策研究第一輯(初稿)。台北,體委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民88)中華民國體育統計。台北,體委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民89)中華民國體育統計。台北,體委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民90)中華民國體育統計。台北,體委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民90)國光體育獎章審查會會議資料。
行政院體委會(民89)。體育政策研究第一輯(初稿)。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吳文忠(民74)。體育史。台北,正中書局。
吳芝儀、李奉儒譯,Patton,M.Q.(民84)。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吳根明(民86)。我國現行中央政府體制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呂士朋(民83)。中國近代史。台北,幼獅出版社。
呂廷和(民58)。教育研究法。台北,台灣書店。
李昂(民88)。行政學。台北,志光教育文化出版。
李仁德(民88)。我國各級政府體育獎勵制度之研究。台北,一品文化出版。
林水波、張世賢合著(民78),公共政策。台北,五南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林安弘(民76)。行為管理論。台北,三民書局。
林國棟(民77)。我國體育外交之研究。台北,文景出版社。
林欽榮(民77)。管理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法國發展體育運動法。西元1975年版。
邱金松(民77)。運動社會學。桃園,國立體育學院出版。
徐文慶(民78)。東德與南韓體育運動之比較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國民體育季刊(民69),第九卷,第一期。國內體育動態。
國民體育季刊(民69),第九卷,第四期,頁90-92。
國家建設研究委員會編(民73)。發展全民體育及加強國際體育活動之研究-文化類專題研究報告之37。台北,國家建設研究委員會。
國家體委政策研究室(1982)。體育運動文件選編(1949-1981)。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國家體委政策研究室(1989)。體育運動文件選編(1982-1986)。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國家體委會(1993)。中國體育年鑑(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
國家體委會(民82)。中國體育年鑑1949-1991(下)。北京,
人民體育。
張世賢、陳恆鈞(民86)。公共政策--政府與市場的觀點。台北,商鼎。
張潤書(民74)。管理與行為組織。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教育部(民78)。中華民國教育統計指標。
教育部(民84)。修訂教育部國光/中正體育獎章頒發要點研究計劃報告書。台北,教育部。
莊懷義、阮大年等和著(民82)。展望二十一世紀。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許晶、王亦工(2000)。當代中國體育獎勵體系的行程和發展。
山西體育科技季刊,2000年第一期,8-13。
許義雄(民66),體育學原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會印行。
郭崑謨(民83)。管理概論。台北,三民書局。
陳正邦(民68)。行政領導新論。台北,偉文圖書出版社。
陳定國(民70)。企業管理。台北,三民書局。
報告書(民84)修訂教育部國光/中正體育獎章頒發要點研究計畫。台北,教育部。
黃仁易(民81)。我國體育政策制訂過程之研究-以國民體育法第二次修訂過程為分析對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黃佑鋒(民89)國光獎金體壇亂源,89年6月29日,中時晚報。
黃瑞琴(民8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繁光(民86)。中國近代史。台北,今古文化出版。
楊國政(民84)。我國體育人力政策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詹德基(民80)。中共體育體制改革之研究。台北,中華台北奧會。
雷飛鴻(民73),新編辭海。台南,世一書局。
榮泰生(民80)。管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劉君業譯,Harold J. Leavitt著(民77)。管理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出版。
蔣傳玠譯,Marshall E. Dimock and Gladys Q. Dimock 著(民63),公共行政管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薛春海(1987)。管理心理學。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
簡曜輝(民83)。我國體育政策回顧與展望-賀國民體育季刊復刊百期。國民體育季刊,23卷1期,4。
魏鏞等(民81)。公共政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一、 英文書目
Jones,C. O.(1977).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 North Scituate,Ma. : Duxbury Press .
Carl J. Friedrich(1963). Man and his government : An empirical theory of politics . New York : McGraw-Hill .
McClelland, D. C.(1961). The achieving society: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 .
Dyke, Vernon Van.(1968). Process and policy as focal concepts in political research, in austin ranney, ed.,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Chicago:Markham.
H. D.Lasswell and A. kaplan(1970). Power and society ,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
Anderson, J. E.(1975). Public policy-making , New York : Praeger Publishers .
Anderson, J. E.(1976). b cases in public policy-making ,
Anderson, J. E.(1979). Public policy-making , New York : Praeger Publishers .
Sharkansky, Ira.(1972). Public adminisration:Policy —making in government agencies . Chicago: arkham
Strenk,Andrew.(1977).”Sport as a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nd diplomatic tool.”Arena Newsletter 1:3-10.
Richard Espy(1981).The politics of the olympic gam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Berkeley and Los Ange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