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72.250)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30 01:4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靖鑫
論文名稱:我國優秀運動選手獎勵政策--以國光體育獎章為對象
指導教授:王建台
指導教授(外文):Wang Chien Ta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系所名稱:體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07
中文關鍵詞:政策獎勵優秀運動選手國光體育獎章
外文關鍵詞:policyrewardelite athletethe National Guo-Guang Athletic Award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8
  • 點閱點閱:104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2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國光體育獎章政策之形成背景、歷次修訂內容與因素、實施效益及其影響,研究者乃運用歷史研究法、文獻分析法並輔以訪談有關之決策及行政人員、專家學者、曾經與未曾得過國光體育獎章獎勵的選手與教練進行研究,而訪談乃採用一般性訪談導引的方法,並將訪談結果行以逐字稿進行編碼與分析,本研究最後獲得如下結論:
一、優秀運動選手獎勵政策之形成,受國際體育潮流與國內社會環境等因素影響而產生,是時代趨勢下的產物。
二、國光體育獎章頒發辦法,其歷次修正原因與內容,有因應事實需要或順應各界反映而修正者,亦有因應法令改變而修正者,皆各有其背景。
三、國光體育獎章的實施,對我國運動選手在運動成績的
進步上,自有其助益,惟與政府的理想仍有差距;大量金錢獎勵投注下,激勵效用未見顯著,投資報酬率明顯不符其效益規準。
四、國光體育獎章自訂頒以來,歷經七次的修正,每次修
正都是要解決「問題」,但問題卻永遠無法完全解決。而金錢獎勵政策施行過度的結果,造成體壇亂象橫生。
關鍵字:政策、獎勵、優秀運動選手、國光體育獎章。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is on the National Guo-Guang Athletic Award Medal policy that has been effected, in Taiwan for year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s of Taiwanese athletes in national and worldwide competitions. Following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design, the researcher attempted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how was the policy developed? What revisions have been made in its content and under what considerations? What benefits and influence has it brought to the athletic profession? The data of the study were collected through content analysis and interview. After the analysis of the data, the researcher found:
1)The policy, which aims to reward the elite athletes’ outstanding performances, came into being as a result of the combination of factors regarding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sports.
2)The content of the policy has gone through several revisions because of various concerns, including the needs of athletes, the call of the society, and the revision of the regulations.
3)Since the policy was effected,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athletes in the games have indeed improved. Yet, the outcomes are not as good as the government has expected compared to the large amount of money invested as reward.
4)Since its distribution, the policy has been revised seven times. Each time some “problems” were expected to solve, but they have never been completely cleared up. Meanwhile, a worse outcome has unexpectedly emerged; that is, because of the overspending of money as reward, the athletic profession is now full of chaos and confusion.
Key words: policy , reward , elite athlete, the National Guo-Guang Athletic Award
謝 誌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架構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6
第四節 優秀運動選手獎勵政策相關概念 10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20
第二章 相關文獻探討 22
第一節 國內相關文獻 22
第二節 國外相關文獻 26
第三章 實施背景及其政策內容 37
第一節 國際社會環境 37
第二節 國內社會環境 43
第三節 政策內容 55
第四節 本章結語 60
第四章 歷次修正內容與原因 62
第一節 歷次修正內容 62
第二節 歷次修正原因 183
第三節 本章結語 192
第五章 實施效益、影響與改進之道 197
第一節 國光體育獎章實施後的成效 197
第二節 國光體育獎章實施後的影響 218
第三節 國光體育獎章改革方向 228
第四節 本章結語 23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235
第一節 結論 235
第二節 建議 237
參考文獻 238
附 錄 243
一、中文書目
大韓民國國民體育振興法。西元1971年版。
中央日報(民69)10月17日。體育版。
中央日報。民69年10月26日。
中時晚報。民89年9月29日。
中時晚報,民89,6月29日。「國光獎章 體壇亂源?」。黃佑鋒。
中國時報,民89,9月17日。「獎金越高 越敢向前邁禁?」陳志豪。
中華民國體育協進會(民70)。我們努力的八年。頁7。
日本體育振興法。西元1961年版。
民生報,民89,9月15日。「體壇怪現象之全面反省」,民生論壇,社評。
民生報。民89,3月23日。「落實教練遴選 體壇三贏」。詹健全特稿。
田弘茂(民78)。大轉型-中華民國的政治和社會變遷。台北,時報文化出版。
朱承武(民65)。獎勵建議制度。台北,正中書局。
羊憶蓉(民80)。教育與國家發展:「台灣經驗」的反省。載於賴澤涵、黃俊傑主編:「光復後台灣地區發展經驗」(136頁)。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出版。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民89)。體育政策研究第一輯(初稿)。台北,體委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民88)中華民國體育統計。台北,體委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民89)中華民國體育統計。台北,體委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民90)中華民國體育統計。台北,體委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民90)國光體育獎章審查會會議資料。
行政院體委會(民89)。體育政策研究第一輯(初稿)。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吳文忠(民74)。體育史。台北,正中書局。
吳芝儀、李奉儒譯,Patton,M.Q.(民84)。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吳根明(民86)。我國現行中央政府體制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
呂士朋(民83)。中國近代史。台北,幼獅出版社。
呂廷和(民58)。教育研究法。台北,台灣書店。
李昂(民88)。行政學。台北,志光教育文化出版。
李仁德(民88)。我國各級政府體育獎勵制度之研究。台北,一品文化出版。
林水波、張世賢合著(民78),公共政策。台北,五南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林安弘(民76)。行為管理論。台北,三民書局。
林國棟(民77)。我國體育外交之研究。台北,文景出版社。
林欽榮(民77)。管理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法國發展體育運動法。西元1975年版。
邱金松(民77)。運動社會學。桃園,國立體育學院出版。
徐文慶(民78)。東德與南韓體育運動之比較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國民體育季刊(民69),第九卷,第一期。國內體育動態。
國民體育季刊(民69),第九卷,第四期,頁90-92。
國家建設研究委員會編(民73)。發展全民體育及加強國際體育活動之研究-文化類專題研究報告之37。台北,國家建設研究委員會。
國家體委政策研究室(1982)。體育運動文件選編(1949-1981)。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國家體委政策研究室(1989)。體育運動文件選編(1982-1986)。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國家體委會(1993)。中國體育年鑑(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
國家體委會(民82)。中國體育年鑑1949-1991(下)。北京,
人民體育。
張世賢、陳恆鈞(民86)。公共政策--政府與市場的觀點。台北,商鼎。
張潤書(民74)。管理與行為組織。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教育部(民78)。中華民國教育統計指標。
教育部(民84)。修訂教育部國光/中正體育獎章頒發要點研究計劃報告書。台北,教育部。
莊懷義、阮大年等和著(民82)。展望二十一世紀。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許晶、王亦工(2000)。當代中國體育獎勵體系的行程和發展。
山西體育科技季刊,2000年第一期,8-13。
許義雄(民66),體育學原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會印行。
郭崑謨(民83)。管理概論。台北,三民書局。
陳正邦(民68)。行政領導新論。台北,偉文圖書出版社。
陳定國(民70)。企業管理。台北,三民書局。
報告書(民84)修訂教育部國光/中正體育獎章頒發要點研究計畫。台北,教育部。
黃仁易(民81)。我國體育政策制訂過程之研究-以國民體育法第二次修訂過程為分析對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佑鋒(民89)國光獎金體壇亂源,89年6月29日,中時晚報。
黃瑞琴(民8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繁光(民86)。中國近代史。台北,今古文化出版。
楊國政(民84)。我國體育人力政策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德基(民80)。中共體育體制改革之研究。台北,中華台北奧會。
雷飛鴻(民73),新編辭海。台南,世一書局。
榮泰生(民80)。管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劉君業譯,Harold J. Leavitt著(民77)。管理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出版。
蔣傳玠譯,Marshall E. Dimock and Gladys Q. Dimock 著(民63),公共行政管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薛春海(1987)。管理心理學。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
簡曜輝(民83)。我國體育政策回顧與展望-賀國民體育季刊復刊百期。國民體育季刊,23卷1期,4。
魏鏞等(民81)。公共政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一、 英文書目
Jones,C. O.(1977).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 North Scituate,Ma. : Duxbury Press .
Carl J. Friedrich(1963). Man and his government : An empirical theory of politics . New York : McGraw-Hill .
McClelland, D. C.(1961). The achieving society: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 .
Dyke, Vernon Van.(1968). Process and policy as focal concepts in political research, in austin ranney, ed.,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Chicago:Markham.
H. D.Lasswell and A. kaplan(1970). Power and society ,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
Anderson, J. E.(1975). Public policy-making , New York : Praeger Publishers .
Anderson, J. E.(1976). b cases in public policy-making ,
Anderson, J. E.(1979). Public policy-making , New York : Praeger Publishers .
Sharkansky, Ira.(1972). Public adminisration:Policy —making in government agencies . Chicago: arkham
Strenk,Andrew.(1977).”Sport as a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nd diplomatic tool.”Arena Newsletter 1:3-10.
Richard Espy(1981).The politics of the olympic gam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