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以仁(民81)。師院生就學意願、任教意願及其任教承諾之相關研究。台北:心理。
王保進(民85)。統計套裝程式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台北:松崗。
王秋絨(民76)。教師專業社會化理論在教育實習設計上的蘊意。台北:師大書苑。
王秋絨(民80)。教師專業社會化及其在教育實習上的蘊意。台北:師大書苑。
王秋絨(民83)。批判教育論-在我國教育實習制度規劃上的意義。台北:師大書苑。
王秋絨(民86)。我國國中師資培育學程之建構。台北:師大書苑。
王儷靜、邱淑玫(民90)。師院生專業認同與任教意願之探究。九十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587-613。台中師院。
王儷靜、邱淑玫(印刷中)。成為教師:探究師院生的專業認同。教育研究月刊。毛璉塭(民80)。師院生與師專生教學態度、意願與能力之比較。台北:教育部。
毛璉塭(民81)。師院學生學習滿意及結業生任教意願之調查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研究報告。台北:教育部。
方吉正(民87)。教師信念研究之回顧與整合。教育資料與研究,20,36-44。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民85)。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編者。
余幸怡(民85)。台南師院特教系學生教學態度與任教特殊班之意願調查研究。台南師院學生學刊,17,175-199。
何福田、羅瑞玉(民81)。教育改革與教師專業化。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頁1-30)。台北:師大書苑。
李新鄉(民82)。國小教師教育專業承諾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李毓清、楊志強(民89)。教師信念之研究-以普通大學幼教學程學生為例。台中師院幼兒教育年刊,12,113-140。但昭偉、邱世明、周崇儒(民85年12月)。師範教育改革過程當中的幾個盲點。載於師範教育之興革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台北師範學院主辦,台北。
吳武雄(民70)。國中教師學校認同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吳青蓉(民85)。英語科專家/生手教師教學歷程與教學效果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吳佳珍(民83)。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八十學年度大學部及國小師資班結業生教學意願之調查研究。傳習,12,1-16。
林彩岫(民76)。國民中學教師專業自主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清江(民84)。多元與卓越-師資培育。師友,335,35-40。
林清財(民79)。我國國民小學教師教育信念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林進材(民88)。從教師教學信念與決定談教學實施與效能。中等教育,50,3,9-21。
林瑞欽(民79)。師範生任教職志之理論與實徵研究。高雄:復文。
洪思農(民87)。中等學校教師教育學程學生教育專業認知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強華(民82)。論信念的意義、結構與特性。現代教育,30,74-89。高強華(民85)。師資培育問題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秦夢群(民89)。教育行政-理論部分。台北:五南。
梁麗雲(民75)。我國國民小學師資培育制度的改進途徑。台北:台灣書店。
陳正昌、程炳林(民83)。SPSS、SAS、BMDP統計軟體在多變量統計上的應用。台北:五南。
陳奎熹(民69)。教育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陳奎熹(民88)。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淑琴、張雪君、王為國(民83)。師院幼二專與幼教系學生任教意願比較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莊威冠(民87)。國小職前實習教師教學信念之分析。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教育部(民90)。國民小學教師教育學程【線上資料】。取自http://www.edu.tw/。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民83)。屏師校史初輯-民國二十九年至民國八十三年。屏東:作者。
屏東師院(民89)。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八十九學年度師資培育機構訪評概況說明書。屏東:作者。
湯仁燕(民81)。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湯宗岳(民88)。教育學程與師範院生。鐸聲,38,8-15。
湯宗岳(民91)。九年一貫課程實施現況檢討-師資培育篇。教育研究月刊,93,20-27。
湯梅英(民83)。師院生任教意願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生為例。初等教育學刊,3,59-100。
游淑玲(民90)。不同國小師資養成型態學生的教育專業認知與任教意願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張芬芬(民73)。師大結業生分發實習前後教學態度與任教意願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張春興(民72)。從師大學生的求學心態檢討教法加強師範生專業精神構想的成效。台灣師大教育心理學報,16,頁1-20。黃昆輝(民69)。台北市高職教學態度與教學問題之調查分析。台灣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22,189-318。
黃淑苓(民86)。國內教師信念研究的現況與未來展望。中興大學人文社會學報,6,135-152。
黃淑敏(民88)。師範生生涯自我效能、生涯動機、生涯成熟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經濟部(民90)。經貿統計【線上資料】。取自http://www.moea.gov.tw/statistics/index.html
楊百世(民89)。師資培育的理論與實際。高雄:復文。
楊妙芬(民84)。師院生任教職志與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八十四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集,99-132。屏東:屏東師院。
楊深坑(民80)。各國實習教師制度比較。台北:師大書苑。
蔡璧璉(民82)。國民中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其形象知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薏婷(民89)。國民小學資優教育教師信念及其轉變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鄭照順(民77)。國中教師專業社會化之研究。高雄:復文。
劉春榮(民86)。一般大學選修教育學程與師範校院學生對教育專業認知及其任教意願研究。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劉炳華(民86)。教師培育與權利。台北:稻鄉。
劉曜源(民90)。國小美勞科教師教學信念之個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賴清標(民68)。師專生任教意願及教學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盧榮順(民85)。台北縣師院畢業與師資班結業國小教師工作困擾及任教意願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盧慧凌(民87)。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價值與任教意願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謝文全(民86)。學校行政。台北:五南。
謝寶梅(民82)。師範學院學生教育實習問題與改進之探討。台中師院學報,7,157-184。
鍾任琴(民83)。國小實習教師教育專業信念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薛能賢、葉菱芳、張嘉芳(民87)。屏師學生在教師生涯承諾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專題研究。
簡郁怡(民87)。不同師資培育體制學生任教意願之訪談與調查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簡琳恩(民87)。師院幼教系學生之任教職志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顏弘志(民90)。建構主義取向教學的實踐-一位國小自然科教師教學信念與和科教學知識的改變。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顏銘志(民86)。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教師效能與教學行為之相關研究。國民教育研究,1,263-294。藍瑞霓(民88)。師院教育學分班學生、大學部學生和國小在職教師任教意願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學報,12,85-102。
嚴澤鈞(民88)。台灣地區師院生工作價值觀與任教意願之調查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Boote, D. N.(2001) An "indoctrination dilemma" in teac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hought,35,1, 61-82.
Brousseau, B. A. , Book, C. ,& Byers, J. L.(1988)Teacher beliefs and the culture of teaching.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November-december, 33-39.
Brousseau, B. A. , Freeman, D. ,& Book, C.(1984)Comparing educational beliefs of teacher candidates and their non-teaching counterparts.(Prog. Eval. Ser. No.3)East Lunsing, MI:Office of Program Evaluation, College of Education,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Brown, J.(2000)The value of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accountability. Thrust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 29,4, 8-9.
Castor, B.(2000)Quality teaching key to education reform. Educational Horizons,78,3, 135-136.
Gordon, K.(1998)License to teach. Governing,11,8, 38.
Lecos, M.A.(1997)The promise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 Principal (Reston, Va.), 77, 14.
Nespor, J.(1984)The Interaction of school context and teacher’s beliefs. R&D Rep No.8023,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for Teacher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 TX. ERIC ED. 260079.
Paul, R.(1994)The illusion of technique and the intellectual life of schools. Phi Delta Kappan, 76, 82-83.
Reighart, P. R.(1985)A questionnaire to assess preservice teacher beliefs about teaching,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The Ohio University.
Schoenfeld, A.(1983)Beyond the Purely Cognitive: belief systems, social cognitions, and metacognitions as driving forces in intellectual performance. Cognitive Science, 7.329-363.
Steen, T. B.(1988)Looking for commitment to teach:Suggestions for teacher education. Quest , 40, 74-83.
Tabachnick, B. R. , Zeichner, K. M. , Densmore, K. Adler, S. , & Egan, K.(1982)The impact of the student teaching experi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perspectiv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New York.
Whitbeck, D. A.(2000)Born to be a teacher: what am I doing in a college of educa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hildhood Education,15,1,. 129-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