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份
1.王啟柱,1991,傳統農業轉型到現代化有機農業的構想,台灣農業,第27卷第1期,37-52。
2.司徒達賢,1997,策略管理,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台灣省青果運銷合作社,1991,台灣省青果運銷合作社成立十五周年誌。
4.台灣省農林廳,1951-1999,台灣農業年報。
5.台灣省農林廳,1991-1999,台灣農產物價與成本統計月報。
6.台灣香蕉研究所,1997,集團蕉園經營示範手冊。
7.台灣香蕉研究所,1997-1999,年報。
8.台灣香蕉研究所、台灣省青果運銷合作社、台灣省政府農林廳編印,1993,高品質香蕉田間栽培管理手冊。
9.朱慶國,1997,經濟果樹(下),豐年社,台北市,頁171-197。
10.行政院農業委員會,1999,農產貿易統計要覽。
11.行政院農業委員會,1988-1998,台灣農產品生產成本調查報告。
12.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0,我國加入WTO農業諮商結果及因應措施。
13.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0,農業統計年報。
14.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0-2001,台灣農產物價與成本統計月報。
15.行政院主計處,1997,台灣地區農產品運銷實況調查報告。
16.余朝權,2000,產業競爭分析專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7.吳明哲,1994,台灣經濟果樹栽培技術及應用研究究討會專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頁277-289。
18.吳恪元,1998,農產運銷學,台北市,國立編譯館出版,頁311-340。
19.李念宜,1983,對中日香蕉貿易應有的認識,台灣農業,第19卷第3期,頁16-29。
20.李堅俊、陳進財,1993,外銷香蕉集運效率改善,農業資詢中心,計畫編號82科技-2.19-企26(1)。
21.李朝賢,1995,台灣農業勞動結構與發展,台灣經濟,第22期,頁14-31。
22.官俊榮,2000,農業發展條例之修訂與農地農用,自由中國之工業,9月刊,頁51-58。23.林村田,1980,台灣香蕉市場結構之分析,國立中興大學,農經研究所碩士論文。24.林維義,1969,台灣香蕉供需與價格研究,台銀季刊,第20卷第2期,頁126-154.。
25.林錦宏、陳吉雄、黃新川、李念宜,1990,菲律賓香蕉生產技術及經營策略考察報告,農業科學資料中心研究報告,號071472。
26.唐富藏,1988,企業政策與策略,台南市,大行出版社。
27.徐源清,1995,台灣地區農業天然災害損失及因應措施之探討,台灣農業,第31卷3第期,頁42-56。
28.張伯文,1981,日本香蕉市場的需求與行銷,台灣經濟研究所研究月刊,第4卷第9期,頁305-317。
29.張德粹,1978,台灣香蕉保證價格之研究報告,台灣香蕉研究所。
30.許文富,1994,台灣家庭香蕉消費之經濟分析,台灣經濟,第207期,頁35-49。
31.許文富,1997,台灣青果運銷合作社與台蕉產業,歷史月刊,頁51-57。32.許文富,1999,大臺北地區香蕉加工廠及零售商之營銷研究,許文富運銷與政策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系,頁245-257。
33.郭全益,1995,策略管理:理論與實務,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
34.陳建斌,1999,推行國產水果建立品牌的現況及展望,台灣現代農產運銷與政策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系,頁245-257。35.陳昭郎,1994,農業產銷組織之功能與運作,台灣農業,第30卷第2期,頁92-106。
36.陳慈玉,1991,台灣香蕉的產銷結構(1912-1972) ,中華民國80年學術討論會。
37.陳燮堂,1982,我與台灣香蕉研究所,台灣香蕉研究所編著。
38.傅慶隆,1998,台灣香蕉產銷現況與問題以青果運銷合作社為中心,合作經濟,第59期,頁9-14。39.賀力行、詹瓊美,2000,我國的政經環境與競爭策略規劃,台灣金融月刊,第36卷第10期,頁19-28。
40.黃仁德,1993,台灣地區匯率變動對出口價格之影響 1981-1992年,台灣銀行季刊,第47卷第2期,頁71-81。
41.黃新川,1991,香蕉黃葉病防治對策,台灣農業,第27卷第1期,頁90-94。
42.黃新川,1995,香蕉產業之研究與發展,果農合作,十月刊頁4-17。43.黃新川,2000,台灣香蕉產業面臨的問題及建議,台北市,豐年社,第51卷第16期。
44.黃新川,2000,香蕉產業概要,香蕉研究所,頁86-96。
45.黃營彬譯,Fred R. David 原著,1999,策略管理,台北市,新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46.萬鍾汶,1994,改善臺灣香蕉外銷競爭力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
47.萬鍾汶,1995,日本香蕉消費需求之特性,果農合作,頁15-19。48.萬鍾汶、黃文星,1996,外銷香蕉契作生產配置之研究,台灣經濟,第231期,頁44-57。
49.萬鍾汶、黃文星,1998,台灣香蕉在日本市場所之競爭性─異質寡占模型之應用,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第8卷,第2期,頁323-334。
50.廖坤靜、方信雄,1992,輸日臺蕉腐損偏高原因之探討,果農合作,9月刊,頁64-71。51.榮泰生,1997,策略管理學,台北市,華泰書局出版。
52.劉祥熹,1995,匯率變動對台灣水果產業衝擊之計量分析,農業金融論叢,第33輯,頁107-137。53.蔣世超,1998,蕉園肥培管理要點及合理化施肥推薦,農業世界雜誌,頁61-66。54.蔡月香,1993,高屏地區香蕉產業發展之經濟研究,國立屏東技術學院。
55.蔡月香,1994,台灣香蕉產業之概況,果農合作,七月刊,頁21-30。56.蔡平里,1997,從傳入至興盛台灣芭蕉種植簡史,歷史月刊,台北市頁33-44。57.蔡宏進,1997,台灣農家的農業勞動力與其他部門勞動力結構與變遷的比較研究,台灣農業,第33卷第2期,頁33-59。
58.鄭詩華,1992,台灣農業經營之問題與對策,台北市,豐年社,頁1-47。
59.蕭清仁,1989,香蕉平準基金制之理論與經驗,農業經濟論文專集,第22輯,頁1-9。
60.蕭清仁,1997,早期台灣香蕉產業及對經濟發展的貢獻,歷史月刊,頁45-50。61.戴旭如,1992,台灣香蕉出口制度之沿革與探討,農業金融論叢,頁127-149。62.戴德芳,1986,台灣香蕉外銷日本市場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農經研究所碩士論文。63.聯合報,2001(11月23日),加入WTO台蕉銷日有利多。
64.聯合報,2001(5月22日),品質相似菲蕉威脅台蕉。
65.聯合報,2001(8月20日),青果社負債26億請求低利貸款。
66.謝俊雄,1997,農企業管理(第二版) 台北市,華泰書局,頁523-529。
67.謝俊雄,2000,農企業策略管理講義,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系。
68.謝俊雄、吳功顯,1996,台灣香蕉集團栽培可行性之研究,農業經濟半年刊,第60期,頁195-225。69.謝俊雄、唐雪萍,1994,外銷香蕉按場計價方式之可行性分析,果農合作,九月刊,頁8-18。70.謝俊雄、潘璟靜,1995,外銷香蕉集貨埸合併之研究,果農合作,一月刊,頁11-19。71.簡宣博、鄒季博、林灼榮,1987,各國香蕉在日本進口市場競爭能力之研究,台灣經濟,第129期,頁55-73。
72.蘇茂祥,1992,台灣香蕉外銷日本市場競爭能力之經濟分析,國立中興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二、 英文部份.
73.Asoff, H. Igor, 1990. Implanting Strategic Management, Prentice Hall, New York. pp 3-8.
74.Banco Central del Ecuador, 2000. http://www.sica.gov.ec/
75.FAO, 2000. "FAO STAT Agriculture Data".http://apps.fao.org/
76.Hill, W.L. and R, Jones. 1999.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New York.
77.Jauch, L.R. and W. F. Glueck, 1984.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Policy, McGraw-Hill, N.Y.
78.Meclcher, B.H. and H. Kerzner, 1988, Strategic Planning: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Blue Ridge Summit, PA: TAB, Professional and Reference Books. pp.127-149.
79.Porter, M.E., 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and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The Free Press, New York. N.Y.
80.Porter, M.E.,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The Free Press, New York, N.Y.
81.The Japan Banana Imports Association, 2000. http:// www.sica. gov.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