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34.204.172.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2 21:4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梁美雪
研究生(外文):Mei-Sheue Liang
論文名稱:公共工程使用同等品之經濟分析
指導教授:劉楚俊劉楚俊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山大學
系所名稱:中山學術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政治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0
中文關鍵詞:指定廠牌社會浪費逐利行為同等品公共工程
外文關鍵詞: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managementvalue engineeringdesign intentoptimal self-interestrent seekingadverse selectionrisk-takingincentive compatibilitymoral hazard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0
  • 點閱點閱:54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4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中文摘要
在公共工程中,承包商申請使用「同等品」是普遍常見的情形,但「同等品」所衍生的問題,卻是業主、設計單位、承包商爭議的焦點;就工程利潤而言,「同等品」使業主、設計單位、承包商、以及材料設備供應商的利益,產生衝突立場;就工程品質而言,因信息的不對稱,而使業主、設計單位、以及材料設備供應商對承包商使用「同等品」的動機,質疑多於支持,相對的,承包商對業主、設計單位在工程「指定廠牌」的動機,也是質疑多於接受。
以往探討「同等品」的文獻並不多見,且大多偏重於法律制度面、工程管理實務面的領域;事實上,參與公共工程的相關事業體為謀得最大利益,都競相透過各種管道與運用人脈關係,以創造「人為」的獨占利益,因此產生逐利行為,也是社會大眾所熟知並痛心的圍標、綁標、變相指定廠牌或專利品、以及聯合壟斷漲價等行為。所以如何建構研究方法,以分析公共工程中「同等品」的經濟性問題,乃為本論文的切要工作。
本研究首將工程中使用「同等品」的爭議問題,作實務性的表述;其次,提出業主與設計單位在工程中指定廠牌的立場與必要性,繼而就廠商使用「同等品」的實務因素作闡述;最後以逐利理論為模型架構,深入探討逐利者的行為,及其對社會浪費的影響;末了提出結論與後續研究方向作為本論文的結束。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1研究動機與目的……………………………………………..1
1.1.1研究動機……………………………………………..1
1.1.2研究目的……………………………………………..3
1.2研究範圍與限制……………………………………………..4
1.2.1研究範圍……………………………………………..4
1.2.2研究限制……………………………………………..5
1.3研究方法與流程……………………………………………..6
1.3.1研究方法……………………………………………..6
1.3.2研究流程……………………………………………..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 關於指定廠牌與同等品…………………………………….8
2.1.1關於指定廠牌的相關調查報告……………………8
2.1.2指定廠牌調查報告的重要發現………………….10
2.1.3同等品的探討與相關研究………………………..11
2.1.4國內同等品的相關問題…………………………..15
2.2 代理理論……………………………………………………..17
2.2.1委託代理關係………………………………………17
2.2.2公共工程的代理關係與權力……………………..18
2.3 逐利理論………………………………………………………21
2.3.1逐利行為……………………………………………..21
2.3.2逐利與社會浪費…………………………………….23
2.3.3政府合約的逐利…………………………………….24
第三章 公共工程與同等品
3.1同等品制度…………………………………………………..26
3.1.1發展背景……………………………………………..26
3.1.2同等品申請時機與流程……………………………27
3.2同等品適用時機與癥結問題………………………………28
3.2.1同等品適用時機…………………………………….28
3.2.2使用同等品的癥結問題…………………………….28
3.3公共工程的特性與同等品制度之相關性…………………30
3.3.1公共工程的特性…………………………………….30
3.3.2公共工程的特性與同等品制度…………………..33
第四章公共工程使用同等品的實務探討
4.1廠商使用同等品的原因……………………………………..35
4.1.1 使用同等品的決策分析…………………………….35
4.1.2 工程總價承攬的探討……………………………….43
4.2工程實務中影響同等品制度的因素……………………….44
4.2.1 影響同等品的因素…………………………………..45
4.2.2 同等品材料送審爭議的原因……………………….48
4.3承包商採購的決策因子………………………………………49
4.3.1採購決策因素的探討………………………………..50
4.3.2 承包商採購指定廠牌與同等品的決策分析………51
第五章 同等品制度下之逐利行為
5.1逐利……………………………………………………………..53
5.1.1 逐利行為與支出………………………………………53
5.1.2 公共工程中逐利行為的類型……………………….54
5.2 同等品制度下之代理人的逐利行為………………………..56
5.2.1 政府合約的代理問題…………………………………57
5.2.2 逐利者的逐利模型……………………………………58
5.2.3 對模型假設的檢視……………………………………59
5.2.4 逐利行為與社會浪費…………………………………60
5.3 同等品制度下之供應商的逐利行為………………………..64
5.3.1 製造商對經銷商的垂直限制………………………..64
5.3.2 製造商對中間商的垂直限制………………………..67
5.3.3 供應商的逐利模型……………………………………68
5.3.4 模型的實務探討………………………………………70
第六章 結論與後續研究方向
6.1 研究結論……………………………………………………….73
6.2 後續研究方向…………………………………………………75
附錄一:相關法令規定……………………………………………………….76
附錄二:公共工程及其他影響公平交易處分案例……………………….80
附錄三:公共工程指定(含參考)廠牌合約金額之統計表……………85
附錄四:依照設計方式選用同等品的四種方案…………………………..86
參考文獻…………………………………………………………………………87
圖表目錄
圖1.1研究流程…………………………………………………………………7
圖2.1獨占租利的社會成本…………………………………………………23
圖4.1承包商採購流程圖……………………………………………………48
表2.1營建工程設計單位指定廠牌之情形……………………………….10
表4.1令廠商覺得非得到工程不可的因素……………………………….38
表5.1公共工程逐利行為類型表…………………………………………..55
表5.2囚徒困境……………………………………………………………….72
參考文獻
一、英文部分
Akerlof, G.A.(1970),“The Market for‘Lemons’: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 Quarterly Jouenal of Econ.,84,pp.488-500
Carlton, D. W.(1978),“Market Behavior with Demand Uncertainty and Price Inflexibillity”, American Econ.68,pp.571-587
Cheung, S. N. S.(1983),“The Contractual Natureof the Firm”, Journal of Law & Econ.,26,pp.1-26
Crew, Michael A. and Charles K. Rowley(1988),“Toward a public choice theory of monopoly regulation”,Public Choice 57:49-67
Fabella, Raul V.(1989),“Monopoly deregul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Tullock activities”,Public Choice 62:287-293
Giunta, Frank J.,Alann M. Ramirez(1991),“Avoiding Defective Specifications”,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pp.70-71
Garza, Jesus M. De La and Gaye A. Oralkan(1995), “Using Design Intent for Interpreting Brand-Name-Or-Equal Specification”, Journal of Computing in Civil Engineering, Vol.9, No.1, pp.43-56
Ibbs, C. William Jr.(1985),“Product Specifications Practices and Problems”,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Vol.111, No.2, pp.157-172
Ibbs, C. William Jr.(1987),“Proper Specifying with the‘Or Equal’clause”, Avoiding Contract Disputes, Conference Proceeding, pp.34-53
James, Tim and Jolian McHardy(1997),“Monopoly welfare losses and elasticity”,Economics Letters Vol.54,pp.251-252
Kay, J. A.(1990),“Vertical Restraints in European Competition Policy”,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Vol.34,pp.551-561
Linster, Bruce G.(1994),“Cooperative Rent-seeking”, Public Choice 81:23-34
Loulakis, Micheal C. and Siman J. Santiago(1997),“Patent Versus Latent Contract Ambiguities:Who Bears the Increased Costs of Performance?”, Civil Engineering ASCE, Vol.67, No.9, pp.69
Melberg, Hans O.(1998),“Rent seeking, social waste and economic models”Note for bibliographic reference
Molho, Ian(1997),“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Lying and Heating in Markets and Organizations”Ch.9,10
Mueller, Dennis C.(1991),“Public Choice II”,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13,pp.229-246
Rasmusen, Eric(1989),“Game and Information — An Introduction to Game Theory”, Basil Blackwell Ltd printed, New York
Roess, Kelley L.(1999),“Rent-Seeking, Public Choice, and The Prisoner’s Dilemma”
Rothschild, M.(1973),“Models of Market Organization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A Surve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vol.81,pp.1284-1307
二、中文部分
內政部營建署(1999),「中華民國八十八年臺閩地區營建統計年報」。王鳳生(2000),「知識經濟時代」,宏文館圖書出版,高雄市。
台灣電力公司(2000),「88年工程年報」。
台北銀行經濟研究室(1998),「台灣區營建業調查報告續篇(二)」。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1995),「民國八十四年台灣地區營建工程材料設計概況調查報告」,公平交易季刊。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1),「公共工程委員會年刊」。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1995-2000),「台灣地區公平交易統計年報」。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2000),「公平交易法司法案例彙編」。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1999),「公共工程爭議處理案例彙編」。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1998),「公共建設工程經費估算編列手冊」。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0),「政府採購法令彙編」,中正書局。
辛其亮(1988),「也談工程管理與施工品質」,營建簡訊,第78期,
第78-91頁。
辛其亮(1988),「淺談營建工程規範中之代用品或同等品」,營建簡訊,第82期,第34-41頁。
何建忠(1998),「以交易成本探討公營事業責任中心制度─產權結構與代理關係之整合性分析」,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鴻銘(1998),「政府採購法之實用權益」,永然文化公司,台北。
林耕宇(1999),「公有建築工程同等品制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耀煌,高安祥(1985),「價值工程」,現代營建,第67期,第80-95頁。
吳道生(1997),「營建工程競標模式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憲章(1999),「剖析營繕工程同等品」,營造天下,第47期,
第52-55頁。
洪明瑞,陳逸駿,張吉佐(2000),「從“機關辦理工程委託專案管理廠商評選及計費辦法”研討專業營建管理制度」,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第69期,第47-75頁。
S. P. Robbins原著,黃曬莉,李茂興合譯(1990),「組織行為─管理心理學理論與實務」,楊智文化事業公司,台北。
黃昭峰(1990),「高雄市政府公共工程發包困難問題與改善策略之研究」,高雄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第6-80頁。
黃亮洲(1996),「廠商採行垂直限制策略之理論探討」,公平交易季刊,第四卷第三期,第39-59頁。
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吳聰敏(1995),「經濟學理論與實際」,翰蘆圖書出版公司,台北市。
張維迎(1996),「博奕論」,第二篇:信息經濟學-代理理論。
張守鈞(1994),「個體經濟學理論與應用」,第二章:市場供需分析概論,全英出版社,中壢市。
張向昕(1999),「公平交易法、政府採購法與工程招標─從公平會實務見解談政府之採購行為」,公平交易季刊,第七卷第三期,第1-31頁。
游銘富(1996),「風險處理方式之選擇及因應─以公共工程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義誠(1996),「公共工程施工品質管理制度執行情形之研究」,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
楊小凱(1996),「經濟學原理」,第七章:內生交易費用、合約理論和產權經濟學。
楊家駿(1996),「公平會目前處理圍標、綁標案例實務報導」,公平交易季刊,第四卷第四期,第95-129頁。
楊熙堯(1985),「工程執行制度之探討」,現代營建,第64期,
第66-80頁。
詹訓靜(1998),「複雜交易與爭議處置機制─以營建工程管理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宗盛,楊錫安,鄭俊明,宋士陽(1998),「公共工程的發展導向(上、下)」,營造天下,第29-30期。
劉慶尚,沈文修(1995),「價值工程管理與實務」,清華管理科學圖書中心,台北市。
Andrew Kakabadse & Christopher Parker合著,蔡麟譯(1990),“Power, Politics, and Organizations”,巨流圖書公司。
錢遠堯(1995),「營造廠與專業包商交易關係之研究─以公共工程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定亞,楊蔚(1998),「公共建築營造工程契約與法律競合關係之分析」,建築學報,第二十四期,103-119頁。
羅醒亞(1995),「營建工程管理與實務」,詹氏書局,台北。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