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動機:台灣語(即台灣閩南語)概念的形成距今已有一百多年。一百多年來,許多學者投入心血研究,而當中有一位名揚日本,在台灣卻不被重視的學者─他就是王育德。王育德,台南市人,世界第一位閩語學博士,他的博士論文〈閩音系研究〉更是開創閩語歷史語言學的研究。王育德一生熱愛台灣,因為政治因素而流亡日本,他曾以科學化的角度研究台灣語各個層面,使得台灣語研究呈現出新氣象。解嚴前,由於投入政治運動的關係,他的著作在台灣無法公開閱讀;解嚴後,他的著作逐漸受人重視。今年(2002)更有十五卷的《王育德全集》出版,藉此得以認識王育德的研究成就,相信王育德的影響力在台灣會逐漸擴散開來。因此本論文在此機緣下撰寫,也替台灣語研究史留下記錄。 研究範圍與方法:本論文主要描述王育德的台灣語研究成就,因此研究範圍以王育德著作中與台灣語相關部分進行分析及探討。學術研究必須重視共時與歷時的探討,所以本論文除了描述王育德的研究之外,並與前人相比,從中呈現出王育德的成就。 研究內容:本論文主要描述王育德的台灣語研究成就,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緒論。本章主要描述筆者的研究動機及介紹目前與王育德的相關著作。 第二章:王育德生平及其台灣語著作之介紹。本章主要描述王育德生平、著作及其研究台灣語的動機。 第三章:王育德台灣語語音研究之成就。本章主要描述王育德對台灣語的聲母、 韻母、聲調、文白異讀等之研究成就 第四章:王育德台灣語文法研究之成就。本章主要描述王育德對台灣語的構詞分析、詞類劃分、語句分析等之研究成就。 第五章:王育德台灣語語言應用研究之成就。本章主要描述王育德在台灣語的語言政策、書寫問題、歌仔冊研究、推行台灣語教育等之研究成就。 第六章:結論。本章主要總述王育德的研究成就,並說明對後人影響。 相信透過本論文的描述,能對王育德的台灣語研究成就有所瞭解,進而認識一位熱愛台灣的學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