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34.204.172.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2 22:4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俊吉
研究生(外文):CHUN-CHI LIN
論文名稱:銀行對企業授信產生逾期放款之認知因素分析
指導教授:徐守德徐守德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山大學
系所名稱:財務管理學系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財務金融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0
中文關鍵詞:授信銀行逾期放款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21
  • 點閱點閱:203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9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9
摘要
授信業務是銀行主要商品之一,而逾放比率則是衡量授信品質的重要指標。近年來由於全球經濟不景氣、國內企業外移及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復因本國金融業內部結構及國際化、自由化競爭的結果,本國銀行逾放比率迭創新高,不僅嚴重損及銀行的資產品質,甚而威脅銀行生存的空間。理論上各銀行對授信管理均有層層相扣的制度,然而實務上卻仍出現若干落差,使逾放升高,造成呆帳損失。
雖說如此,國內仍有部分銀行保持甚低的逾放比率。故本研究希望能瞭解在實務上我國銀行業在對企業授信時,產生逾期放款之可能影響因素為何及何項為影響較大之因素,並將在許多產生逾期放款之影響因素中,篩選簡化成幾個關鍵的因素,以利研究瞭解逾期比率不同的銀行群組間,對於企業授信產生逾期放款之可能影響因素認知上有何顯著的不同,以做日後銀行授信決策之參考。
茲就本研究根據實證分析結果說明如下:
一、在45題關於銀行對企業授信產生逾期放款之可能影響因素問卷題目中,依填答者認知影響銀行逾放較重要之原因如下:
(一)銀行內部面:包括銀行主管或高層指示不當放款、放款管理不當,未掌握確實償債財源或資金流向、企業徵信資料失實或不完整、風險過度集中某一行業或集團。
(二)企業經營層:包括公司負責人涉嫌挪用公司資產、多元經營,盲目購併,過度投資、經營層偏好高風險性的理財或投資活動,金融操作不當、經營層外行經營,決策錯誤。
(三)企業營運面:包括過度擴充規模,但投資效益未顯、資產轉移國外,負債留台灣、企業經營受整體產業景氣不佳之影響、主要客戶流失,營收銳減。
(四)企業財務面:包括企業運用高度財務槓桿操作,利息負擔吃重、企業過度投資,積壓資金過鉅以致財務負擔過於沈重、企業運用借殼上市(櫃)來炒作股票,但操作失利,資金套牢、資產管理能力惡化,應收帳款及存貨鉅增、短期資金緊俏,現金太少或舉債己多,信用擴張困難。
二、在上列17個項目中,有4項因素在低逾放銀行組及高逾放銀行組間認知差異有顯著不同,分別為:多元經營,盲目購併,過度投資、過度擴充規模,但投資效益未顯、企業經營受整體產業景氣不佳之影響、企業過度投資,積壓資金過鉅以致財務負擔過於沈重。
三、再採用因素分析法,將銀行對企業授信產生逾期放款之可能影響因素歸類如下:企業經營者品德及個性因素、企業投資行為及重大訴訟因素、銀行放款管理因素、銀行授信決策因素、外在景氣因素、企業監理因素、企業短期資金調度因素、政策性專案放款因素。
四、在上列歸類之8個因素中,外在景氣因素此項在低逾放銀行組及高逾放銀行組間認知差異有顯著不同,顯示在外在景氣不佳下,低逾放銀行組較重視此因素,因而採取較審慎之授信決策。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2
第三節研究方法………………… ..………………………3
第四節研究流程 ………………………………………… 3
第五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六節章節架構……………………… …..………………5
第二章 銀行授信基本原則及逾期放款發生原因…………..6
第一節銀行授信之基本原則………………… …………..6
第二節逾期放款發生原因之探討…………………………18
第三章 文獻探討……… ………………………34
第一節 國內外相關論文研究……………………… ………34  
第四章  研究方法……………………………………………39  
第一節 問卷設計及資料收集………………………… ……40 
第二節 分析方法………………………………………… …44
第五章  實證分析與結果……………………………………48   
第一節問卷回收情形………………………………………48
第二節結果分析……………………………………………5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72
第一節 結論………………………………………………… 72
第二節 建議………………………………………………….74
參考文獻…………………………………… ………………..75
中文部份…………………………………… ……………..75
英文部份……………………………………… …………..77
附錄:問卷………………………………………… ………..78
表次目錄
表3-1 整體金融機構逾放比率………………………………..42
表3-2 各銀行逾放比率………………………………………..43
表4-1 問卷回收分析…………………………………………..48
表4-2 填答者基本資料分析…………………………………..49
表4-3 逾期放款影響項目之認知分析-平均值及t檢定… ….56
表4-4 平均數排名(平均數大於4分)…………………… …..58
表4-5 逾期放款影響項目之認知分析-重要性勾選次數…..60
表4-6 重要性填選次數………………………………………..62
表4-7 影響銀行逾放因素之萃取………………………………68
表4-8 轉軸後的成份矩陣……………………………………..69
表4-9 銀行人員認知影響銀行逾放因素之構面及負荷量……70
表4-10低逾放銀行組與高逾放銀行組對影響銀行逾放因素
認知之差異性………………………………………..71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1.陳樞(1984),「我國銀行與外商銀行授信考慮要素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許正春(1990),「銀行授信考量因素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3.黃文聰(1996),「本國一般銀行放款決策之研究-公民營銀行之比較」,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4.黃重菁(1999),「銀行對中小企業授信考量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5.馮志剛(1996),「公營與民營銀行個人擔保與信用放款授信評估之研究」,高雄工學院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6.張志向(1997),「應用模糊理論於中小企業信用評等表改善建立之研究」,高雄工學院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7.何太山(1977),「運用區別分析建立商業放款信用評分制度」,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8.李惠民(1984),「中小企業信用風險評估模式之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9.徐健進(1985),「銀行放款信用評等模式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0.陳文生(1990),「財務分析應用於銀行放款信用評估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1.黃小玉(1988),「銀行放款信用評估模式之研究-最佳模式之選擇」,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2.賴儒平(1983),「因素分析應用於財務比率分析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13.龔志明(2000),「財務危機預測模型之跨期性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14.蕭天厚(2000),「企業財務危機因素認知之研究-從公司監理角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15.金融人員研究訓練中心編印(2000),銀行授信法規輯要
16.金融人員研究訓練中心編印(2000),銀行授信實務概要
17.黃天麟、葉國興主編(1994),銀行對企業授信規範,金融人員研究訓練中心出版14版,P15~P237
18.羅際棠(1996),銀行授信與經營,三民書局印行
19.初復新(1981),銀行放款實務,華泰書局印行,P8~P69
20.黃俊英(1995),多變量分析。中國經濟企業研究所
21.邱皓政(2001),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五南圖書印行
22.石明家(2001),SPSS(10.X)統計資料分析,□峰資訊印行
23.張紹勳(1995),SAS For Windows 統計分析─高等統計。松崗出版社
24.張紹勳,張紹評,林秀娟(2000),SPSS For windows 統計分析:初等統計與高等統計─下冊。松崗出版社
25.陳耀茂(1999),多變量解析方法與應用。五南圖書印行
26.郭敏華(1999),債信評等,智勝出版社
27.賴秋吉(1998),淺談金融機構逾期放款發生之因與因應之道,基層金融,P115~P120
28.陳柏蒼(1998),當前銀行授信品質問題之探討,華信金融季刊,P53~P64
29.陳柏蒼(1999),企業授信評等制度與授信風險管理,華信金融季刊,P127~P135
30.蔡友財,銀行經營失敗與防範對策之研究,P232
31.曾惠瑾(1999),運用財務資訊透視風險公司,中信證券,P2~P74
32.陳錦村(1997),銀行授信客戶之信用評等與模式比較,輔仁管理評論,P144~P169
33.陳錦村(1998),競爭、往來關係與銀行授信行為之研究,中國財務學刊,P61~P85
34.林智祥(1993),美國的銀行授信管理審核制度及其業務,彰銀資料P1~P33
35.林惠敏(1997),美國銀行業之徵信制度研究報告書,彰銀資料,P4~P15
36.陳惠玲(2000),銀行逾放比推估-由企業信用評等看銀行資產品質,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P2~P7
37.袁華清(1996),金融機構如何有效降低逾期放款,華銀月刊,P17~P22
38.陳逸文(1998),銀行授信之風險管理,台灣金融財務季刊,P87~P97
39.顏武雄(1997),如何改進授信缺失抑低不良放款,今日合庫,P4~P21
二、英文部份
1.Altman, Edward I.(1968), "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 Journal of Finance, Sep. pp.589-609
2.Blum, Marc(1974), "Failing Company discriminant Analysi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Spring , PP.1-25.
3.Collings, Robert A. and Richard D. Green(1982),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Bankruptcy Forecasting",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4.Deakin, Edward B.(1972), "A Discriminant Analysis of Business Failur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pp.167-179.
5.Ford, John K. and Thomas O. Stanley(1990), "How to Evaluate the Judgment of Commercial Loan Officers", Commercial Lending Review, Vo1.5, Fall 1990, pp.47-52.
6.Fulmer, John G., Thomas A. Gavin and William J. Bertin(1991), "What Factors Influence the Lending Decision: A Survey of Commercial Loan Officers, Commercial LendingReview, Vo1.7, Winter 1991, pp.64-70.
7.Johnson, and Wichern(1982), Applied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 Edition.
8. Newbold, Paul (1991), Statictic for Business and Economics,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Editions, Third edition, pp.890-891.
9. Brealey, Richard A., Stewart C. Myers, and Alan J. Marcus(1995),
Fundamentals of corporate Finance, pp.438-45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