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115.114)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3 09:1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邱怡仁
研究生(外文):Yi-Jen Chiou
論文名稱:我國銀行業進軍中國大陸之行銷策略研究-以S銀行為例
指導教授:郭照榮郭照榮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山大學
系所名稱:高階經營碩士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其他商業及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3
中文關鍵詞:目標行銷策略聯盟
外文關鍵詞:target marketingstrategic allian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7
  • 點閱點閱:108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論文提要
近年來,台灣由於經營環境的劇變,使得國內企業均要面對著自由化、國際化、全球化與高科技快速進步等浪潮的衝擊,國內企業為了要因應全球化的分工與整合的情勢,將別無選擇的要擬定與執行合適的國際化策略,而中國大陸基於同文同種與語言、文化、地利之便,便成為國內企業進行產業垂直分工,生產國際化的優先選擇之地,隨著一波波台商西進的熱潮,金融服務業者本著「客戶到哪裡,服務就應該隨之而到那裡」的原則,必需審慎思考如何跟上企業的腳步,因此,國內銀行業進軍大陸市場已經是必然之事,然而在現行兩岸之間經貿關係仍未全面開放之下,法令條件的限制也使得國內銀行業進軍大陸會是一條漫長的路,操之過急者固然容易導致事倍功半,保守觀望者也會造成錯失商機,面對廣大的中國市場,五萬家台資企業、五十萬台籍員工、五百億美元的流入,大陸對台灣資金、技術、人才的「磁吸效應」有增無減,國內銀行業者如何建構一套理想的經營模式,經由「目標行銷」與「策略聯盟」取得兩岸三地間金融往來的競爭優勢,應是當務之急,然而,在不同的文化價值觀背景下,國內銀行在計劃與執行進軍大陸的策略佈局時,應掌握那些因素才能順利達成獲取市場的目標?此一課題無論是對於已向大陸當局申設辦事處的八家國內銀行,或是其他未符申設辦事處資格條件,但欲與中資或外資銀行合作聯手發展兩岸三地大中華經濟圈業務的國內銀行而言,都是一個頗值得探討的課題。
因此,本研究希望能達成下列之目的:
1.探討現階段國內銀行進行大中國市場策略佈局之比較。
2.了解國內銀行在中國市場與對手彼此間的競爭優勢、劣勢。
3.研究銀行實際個案,藉以擬定出國內銀行進軍大陸市場,適合當地市場環境之行銷策略,提供國內有意赴大陸的銀行業者做為參考。
4.做為學術界研究之參考。
本研究從中外文獻中去探討影響行銷效果的相關策略因素,如正確的自我定位(positioning),尋找利基市場(niche market)、選擇目標客群(target customer)、發展核心業務(core business)、鎖住客戶,進而以一套具有效率的經營模式(business model),來創造出持續的競爭優勢(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SCAs)...等,這些因素可能影響著行銷策略的有效性;並且將這些因素與進入大陸市場之關係建立成一個觀念架構:
本研究將研究對象聚焦到一個個案銀行上,以對一家國內銀行作深入的研究剖析後,整理出一些可供做廣泛參考的成果出來,所以個案銀行的選擇必須與研究問題有高程度之關聯,同時必須方便於研究資料之取得,而且資料有連貫性、正確性,如是,才能有助於本研究的準確性與易於產生參考價值,而S銀行正具備有此種特質。
本研究把個案銀行實際運作「目標行銷」與實施「策略聯盟」的做法及所獲得的成果,和競爭對手的相關作為、初步成果..等,予以拆解並做相互比較分析後,發現:
個案銀行現階段的大陸市場策略是成功的,因為其成果能:(1)符合國家政策(以OBU做為台商金流的平台);(2) 達成策略目標 (按部就班循序漸進);(3)建立兩岸三地金融一貫服務的專業性;(4) 符合風險最小原則追求利潤極大化;(5)塑造正派經營穩健保守的企業形象。
歸納其原因為:
1.個案銀行在特殊歷史背景下,採取兩岸三地股權投資式的策略聯盟是有效的。
2.個案銀行CEO因具台、港、中三地跨文化能力,是策略聯盟成功重要關鍵之一,它增加彼此間互信,使三方合作的阻力減小。
3.個案銀行OBU靈活彈性的境外金融操作與不斷創新的業務項目,提供客戶安全、可靠、方便的境外金融服務。
4.個案銀行運用策略聯盟伙伴對赴大陸投資台商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巡訪,有利於蒐集商情和尋找商機。
5.個案銀行專注於外匯與貿易融資,因而在兩岸三地金融業務上擁有良好口碑,有利於日後在大陸的佈局。
民國91年5月,台灣民間企業對政府早日開放兩岸「三通」的聲浪不斷,「三通」對兩岸三地金融業的機會與挑戰究竟如何?大陸在加入WTO之後其國內金融市場漸次開放對未來競爭情勢所產生的影響如何?由於事件的發生有時會在一段時間之後結果才顯現,因此,本研究亦提出未來後續研究方向之建議:
1.持續定期追蹤觀察個案銀行「目標行銷」客戶的往來情形變化。(視其是否仍使用原有的服務模式)
2.持續追蹤了解個案銀行「策略聯盟」之發展情形。(視其是否因市場開放高度競爭而更加緊密結合)
3.繼續探討在大陸入世五年實施國民待遇後,國內銀行面對廣大中國市場的行銷策略。(視其是否將業務延伸至大陸本地企業與居民及其策略)
4.學術界可對本研究整理出來之相關命題作後續之研究。
本研究之結果雖然在學術領域中尚待進一步的探討,以驗證各相關因素間的因果關係,但是在實務領域中應可供我國銀行業在進軍大陸時做為參考,甚至推及至國內銀行進入泛太平洋經濟圈國家華人社會時的參考。
章節目錄
目錄………………………………………………………………………I
圖目錄………………………………………..………………………...IV
表目錄……………………………………………….…………………VI
論文提要……………………………………………………..…………ii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問題背景…………………………..…….………….. 1
第二節研究目的…………………………………...……….. 2
第三節研究方法……………………………………..………3
第四節論文架構……………………………………………. 5
第二章、兩岸經濟金融情勢分析……………………………………… 7
第一節台灣經濟情勢分析…………………………………. 7
第二節大陸經濟情勢分析…………………………………. 9
第三節台灣金融情勢分析……………………………..…. 11
第四節大陸金融情勢分析………………………………... 15
第五節本章結語………………………………………..…. 19
第三章、相關文獻探討………………………………………….….... 25
第一節國際企業的相關理論……………….……....…… 25
第二節策略層面的相關理論……………………...…..… 32
第三節行銷觀念與相關理論………………….…....…… 41
第四節國際策略聯盟的相關理論…………..……...…… 48
第五節銀行行銷策略與國際行銷……………..…..….… 52
第六節本章結語……………………………………….… 57
第四章、外資銀行在中國大陸的發展與經營現況………..…..….… 59
第一節外資銀行在中國大陸的設立及經營現況………. 59
第二節外資銀行在中國大陸的行銷策略………….…… 65
第五章、大陸台商的融資管道分析…………………………….…… 71
第一節台商在大陸投資現況…………………..…...…… 71
第二節大陸台商的融資需求與困難…………..……...… 75
第三節國內政策開放後對台商投資、融資的影響….… 79
第四節大陸本地銀行對台商融資的服務…….…..…….. 81
第五節大陸外資銀行對台商融資的服務…….………… 84
第六節台灣銀行業對台商融資的協助………….……… 87
第六章、個案研究與分析……………………………………..…...… 89
第一節個案銀行的歷史沿革與業務概況………..…...… 89
第二節國內競爭對手進軍大陸策略分析……….……… 94
第三節個案銀行與大陸市場競爭者的競爭優劣勢分析..98
第四節個案銀行發展兩岸三地金融服務的做法..……. 102
第五節本章結語………………………………………… 108
第七章、研究發現…………………………………………………… 111
第八章、結論與建議……………………………………………….… 115
第一節研究結論..…………………….………………… 115
第二節研究建議……………………….……………….. 118
參考文獻………………………………………………………………121
附錄: …………………………………………………………………. 125
附錄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金融機構管理條例……..….. 125
附錄二:深度訪談問題大綱………………….…….……….. 133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1.中國時報,台北,91年4月5日,第11版。
2.工商時報,台北,87年11月5日,第8版。
3.自由時報,台北,91年4月2日,第3版。
4.經濟日報,台北,91年4月13日,第2版。
5.上海銀行2000年年報。
6.上海商業銀行2001年年報。
7.上海商業儲蓄銀行2001年年報。
8.中國工商銀行2001年年報。
9.中國工商銀行(亞洲)2001年年報。
10.招商銀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2002年2月。
11.華一銀行2000年年報。
12.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編,2001中國財政發展報告,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
13.中國金融學會編,2000中國金融年鑑,中國金融學會編輯部出版,2000年11月。
14.王洛林主編,2000中國外商投資報告,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投資研究中心,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年8月。
15.中國人民銀行計劃資金司政策制度處編,貸款通則學習輔導材料,四川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7年9月。
16.中國人民銀行信貸管理司編,當前信貸政策要覽,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98年8月,頁50。
17.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赴大陸投資台商對兩岸經貿交流之建議事項辦理情形彙辦表,台北: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88年2月,頁20、28。
18.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中華民國歷年核准華僑及外國人投資/對外投資/對外技術合作/對大陸間接投資/大陸產業技術引進統計年報,台北,民國88年。
19.方至民,企業競爭優勢,台北,前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民國89年。
20.方世榮 譯,行銷管理學,台北,東華書局,民國89年。
21.王敏、劉薇,加入WTO的國有商業銀行發展策略,北京,金融研究,2001年第2期
22.王元龍,加入WTO後的中國銀行發展戰略研究,北京,金融研究,2000年第3期。
23.王兆星(2001),大陸加入WTO之後對外資銀行的開放及進程,收錄於第七屆兩岸金融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財團法人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民國90年12月。
24.王彩霞,我國銀行業關係行銷策略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7月。
25.王泰允,台商如何處理大陸投資融資問題,收錄於大陸地區投資經驗研討會,台北,經濟部、大陸委員會、全國總工會,民國84年3月24日,頁6。
26.毛應樑,大陸外資金融機構的現狀與管理,收錄於第三屆兩岸金融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財團法人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民國85年11月。
27.司徒達賢,策略管理,台北,遠流出版社,民國84年。
28.合作金庫,台灣企業策略聯盟發展之研究(上、下),產業經濟,209、210,民國87年。
29.杜爭璟,台灣企業赴大陸投資之進入策略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6月。
30.余朝權,競爭性行銷,台北,長程出版社,民國79年。
31.李元旭、黃岩、張向菁,中國國有商業銀行與外資銀行競爭力比較研究,北京,金融研究,2000年第3期。
32.李秀□,21世紀中國市場,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1年7月。
33.李紀珠、簡永光,台灣銀行業赴大陸設立據點的機會與挑戰,收錄於第七屆兩岸金融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財團法人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民國90年12月。
34.李逸庭,我國銀行業國際化因素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論文,民國83年。
35.林武郎、郭艾艾,中國大陸西元2020年的經濟展望與挑戰,收錄於自由中國之工業,民國89年10月。
36.吳思華,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台北,臉譜出版社,民國89年。
37.吳彤,台商迫切需要台資銀行,台北,中國通,1997年4月,頁48。
38.周泰華,行銷研究方法與個案,高雄,復文出版社,民國88年。
39.周添城,我對大陸經貿策略暨措施研討會金融部分書面意見,收錄於我對大陸經貿策略暨措施研討會,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82年9月,頁210。
40.胡靚康(民88),大陸台商融資貸款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7月。黃俊英,行銷管理-策略性的觀點,台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民國89年。
41.柏士珍,中國銀行積極支持台資企業在大陸的發展,北京,兩岸關係月刊,1998年6月,頁6。
42.施遵驊、李榮謙,台灣在WTO下之金融整合與中央銀行政策,收錄於第七屆兩岸金融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財團法人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民國90年12月。
43.徐作聖,策略致勝:科技產業競爭優勢分析的新模式,台北,遠流出版社,民國88年。
44.康永欽,認識在台外商銀行,台北,商周出版,民國89年。
45.袁長軍,外資銀行全方位進入中國市場後對中國金融業的影響分析,上海,管理世界,2000年第2期。
46.陳伯昌,外資銀行在上海地區的營運策略與操作實務-兼談外幣放款業務,收錄於大陸金融研究聯誼會第三次活動內容彙總,台北,財團法人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民國85年3月26日,頁44。
47.陳雅慧、顏和正,競爭中國-卡位大陸當心踩地雷,台北,天下雜誌出版社,民國91年。
48.陳添上,我國商業銀行籌設海外分支機構之決策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論文,民國80年。
49.張修齊,大陸金融環境與競爭力評估,台北,台灣金融研訓院,民國90年12月,74-75。
50.傅桂欽,銀行之策略聯盟-華信安泰信用卡公司之個案,台灣財務金融季刊,第二輯第二期,民國89年6月,頁115-128。
51.趙郁文,國際企業管理,台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民國89年。
52.蓋瑞哈默爾著/李田樹、李芳齡譯,啟動革命,台北,天下遠見出版有限公司,民國89年。
53.蔡英文(2001),談戒急用忍鬆綁後,政府是企業伙伴,台北,民國90年12月,天下雜誌。
54.劉崇明,大陸金融經營、分業監管的現況與發展,收錄於第七屆兩岸金融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財團法人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民國90年12月。
55.劉榮輝,兩岸金融與投資一百問,經濟日報連載,台北,民國91年2月。
56.謝康,中國加入WTO對網上銀行的挑戰與對策研究,北京,金融研究,2001年第5期。
57.顏慶章,金融改革與台灣經濟發展,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企業家聯誼會專題演講,民國91年元月。
58.藍見揚,台灣銀行業登陸的營運策略與展望,台北,上銀季刊,民國91年春季號,66期。
59.藍海林,大陸市場與市場行銷的策略,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兩岸專專題研討會,民國91年5月。
60.簡永光,財務操作篇,收錄於瞭解大陸台商權益手冊,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86年2月,頁15。
英文部份
1.Peter Drucker, ” 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 (New York: Harper & Row,1973) ,PP. 64-65。
2.Dunning,”Reappraising the Eclectic Paradigm in an Age of Alliance Capitalism”,1995,JIBS:461-491。
3.Gary Hamel,”Strategy as Revolu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July-August1996,pp.69-82。
4.Gary Hamel & C.K. Parahalad,”Competing for the future”,(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4)。
5.Sam Hill and Glenn Rifkin,”Radical Marketing”,(New York Harper Business,1999)。
6.Philip Kotler,”The Major Tasks of Marketing Management”,Journal of Marketing,October 1973,pp.42-49。
7.Philip Kotler,”MARKETING MANAGEMENT”, 10th ed.(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2000),p. 8。
8.Philip Kotler,”MARKETING MANAGEMENT-Analysis,Planning,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New Jersey:Prentice-Hall,Englewood Cliffs,1994。
9.Robert Lauterbon,”New Marketing Litany:4P’s Passe;C-Words Take Over” Advertising Age,October 1,1990。
10.R.P.Lynch,”Business Alliances Guide: The Hidden Competitive Weapon”,John Wiley & Sons,Inc。
11.E.Jerome McCarthy,Basic Marketing:A Managerial Approach,12th ed.(Homewood,IL;Irwin,1996)。
12.C.K. Parahalad & Gary 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s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May-June 1990,pp.79-91。
13.Michael E. Porter,”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New York :Free Press,1985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