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友信(民74)。現代桌球爭霸術。台北:恆星乒乓研究會。
王明月(民86)。桌球訓練法之多球訓練。臺灣省學校體育,40,50-54。王明月(民90)。優秀桌球輪椅選手技術分析。中華民國九十年大專院校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417-422。
王明月(民90)。2000年雪梨奧運我國女子輪椅桌球選手技術分析。殘障體育運動會刊,12,87-92。
朱昌勇(民88)。1998年世界盃女子桌球賽三段技術分析。大專體育,41,53-58。
朱昌勇(民83)。1993年美國桌球公開賽女子單打決賽技術分析研究。政
大體育,7,171-177。
朱昌勇(民84)。1994年世界盃男子單打桌球錦標賽技術分析研究。政大體育,8,123-132。朱慶祚(1979)。桌球入門。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李肖梅(民85)。極限概念之探討。吳鳳學報,4,312-328。李慶良(民88)。教育權利與零拒絕。特教新知通訊,6(1),5-7。吳昇光(民89)。身心障礙運動分級:理論及實務應用。台北:合記書局。
吳昇光(民89)。適應體育運動學的研究發展與方向。國民體育季刊,29(2),105-112。
吳武典、簡明建、王欣宜、陳俊隆(民90)。對殘障者的態度調查及二十
年前後的比較。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1,77-88。
吳煥群、李振彪(1990)。乒乓球運動員技術診斷方法的研究。乒乓世界,
38,38-40。
吳煥群、廖學勇(1997)。乒乓球技術形成之理論解釋。中國乒乓球協會科
研委員會編印:乒壇競技科學診斷(pp. 332-339)。北京:中國乒乓球
協會科研委員會。
吳德成(民87)。桌球。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碩士技術報告書。吳德成(民88)。桌球的多球訓練法。學校體育,54,59-64。吳純純(民89)。日本的身心障礙教育。國小特殊教育,30,107-117。邱宗志(民90)。保齡球成績無法突破的原因及其解決處方之探討。中華體育,15(2),57-64。林光華(民83)。桌球體位分級-脊髓損傷與小兒麻痺。殘障體育運動會刊,2,18-20。
林正常譯(民60)。運動醫學。臺北:正中書局。
林幸臺(民88)。特殊教育與終生教育。教育資料集刊,24,169-181。林松青、沈啟賓(民84)。1994年美孚盃亞洲女桌名人賽比賽綜合技術分
析之探討。光武學報,20,355-396。
林松青、沈啟賓(民84)。1994年世界男子單打桌球錦標賽比賽綜合技術
項目編製與比較分析研究。光武學報,20,287-354。
胡永崇(民89)。國小身心障礙類資源班實施現況及改進之研究:以高雄
縣為例。屏東師院學報,13,75-110。
俞繼英主編(1997)。殘疾人健身。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姚漢禱(民74)。臺灣大學男子桌球代表隊技術分析。體育學報,7,113-124。姚漢禱(民74)。第四屆大專教職員桌球賽女子組比賽分析。中華體育,1,69-77。
姚漢禱(民77)。大學女子桌球的技術評量研究。體育學報,10,31-40。姚漢禱、黃欽永(民84)。編製桌球發球適性化測驗的軟體。體育學報,20,159-166。
秦志鋒(1992)。乒乓球雙打比賽技術應用和配合規律研究。乒壇學術動態,
1,1-6。
唐建軍(1997)。第四十三屆世乒賽中國及歐洲優秀男雙選手技戰術分析。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2),85-89。
陳德宗、曾連珠(民90)。桌球中多球訓練對運動成就影響之研究。屏師
體育,5,40-47。
陳惠珠、張昭盛、沈啟賓(民80)。女子桌球運動員綜合技術評量與成績
表現預測之探討。體育與運動,70,50-58。
張照明(民88)。高職身心障礙學生休閒生活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3,239-279。
許天威、吳訓生(民88)。我國身心障礙者教育實施現況與發展方向之研
究。特殊教育學報,13,179-219。
童慶康(民68)。桌球基本技術與實際。臺北:傳統書局。
黃國義(民90)。桌球基本技術。中華民國九十年臺灣省桌球教練講習會。
90年8月9日於臺中市立體育場。
黃振華(民85)。輪椅桌球之站位方式及操控技巧。殘障體育運動會刊,4,
64-65。
黃振華(民87)。男子輪椅桌球第五級國手排名賽之技術分析。文化體育,
14,31-47。
過家興(1990)。運動訓練學。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詹勝淵(民90)。淺談殘障桌球技術-以輪椅組為例。殘障體育運動會刊,
12,93-96。
詹勝淵、吳昇光(民89)。輪椅桌球選手運動極限研究-分析我國男子第四
級單打。大專體育,55,21-26。
趙亭章(民58)。桌球裁判法與指導。臺北:燕京印書館。
廖學勇(民74)。桌球運動基本技術訓練法之研究。臺北:臺北體專體育
學術研究會。
廖學勇(民86)。桌球橫拍削球打法技術之分析與訓練法之研究。臺北:
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廖學勇(民71)。桌球運動攻擊技術之分析研究。臺北:臺北體專體育學
術研究會。
鄭淑芬(民88)。身心障礙青年的社區適應。特殊教育,73,23-28。
劉亞文(民71)。大學男子桌球運動能力測驗項目之編製研究。師大體育研究所集刊,9,275-319。
劉明全(民86)。桌球球拍與技術相關沿革之探討。臺灣體育,92,39-42。謝淑娟(民88)。桌球運動基本技術動作指導與分析評定。政大體育研究,11,105-112。
謝淑娟(民89)。探討崔秀里與削球手比賽綜合技術使用之差異。政大體
育研究,12,83-105。
蕭存沂(民85)。桌球運動的基本技術分析。大專體育,24,116-120。蕭存沂(民88)。桌球運動中發球技術概念之介紹。臺灣體育,107,19-21。釋性圓(民89)。由現代人的安頓身心需求以探究佛法安頓身心之道。鵝湖,25(12),39-54。龔樹森(民65)。桌球理論與實際。臺北:天下出版社。
二、英文部分
International Paralympic Committee. (1995). 1996 Atlanta Paralympic Games: General and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 guide. Atlanta, GA: Atlanta Paralympic Organising Committee.
Kruimer, A.(1992).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table tennis. Unpublished manuscript, CP Gorssel, The Netherlands: Author.
McCann, B. C.(1994a). The medical disability-specific classification system in
sports. In R. Steadward, E. Nelson, & G. Wheeler(Eds.), VISTA’93: The outlook.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gh Performance Sport for Athletes with Disabilities (pp. 275-278). Edmonton, AB, Canada: Rick Hansen Centre.
McCann, B. C.(1994b). Sports performance potential in athletes with
disabiliti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Paralympic Congress(pp. 111-117). Lillehammer, Norway: Royal Norwegian Ministry of Cultural Affairs.
Richter, K.(1994). Integrated classification: An analysis. In R. Steadward, E. Nelson, & G. Wheeler(Eds.), VISTA’93: The outlook.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gh Performance Sport for Athletes with Disabilities (pp. 255-259). Edmonton, AB, Canada: Rick Hansen Centre.
Steadward, R. D.(1996). Intergration and sport in the Paralympic movement. Sport Science Review, 5(1), 26-41.
Strohkendl, H.(1989). Classification for wheelchair table tennis. Palaestra, 5, 49-53.
Vanlandewijck, Y. C., & Chappel, R. J.(1996). Intergr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issues in competitive sports for athletes with disabilities. Sport Science Review, 5(1), 65-88.
Wu, S. K. (1998). Research in table tennis classific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1998 World Disability Table Tennis Championships, Paris, France.
Wu, S. K. (2000). Is the table tennis classification system effective: A performance evalu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5th Paralympic Congress, Sydney, Austra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