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王水文(民83)。臺南市國中學生休閒活動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文崇一(民70)。青年工人的休閒行為及其類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集刊,51,1-62。
孔令嘉(民85)。臺中市婦女休閒行為與場所選擇之研究。未出版之私立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江良規(民73)。體育學原理新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行政院主計處(民91)。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國民所得統計摘要。臺北: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主計處(民81)。中華民國八十年臺灣地區國民休閒生活調查報告。臺北: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主計處(民84)。中華民國八十三年臺灣地區國民休閒生活報告。臺北: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主計處(民90b)。中華民國八十九年臺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之調查報告。臺北: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民86)。青少年休閒價值觀之研究。臺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民80)。中華民國80年臺灣地區事業單位辦理員工休閒活動與勞工生活意義、觀念調查統計報告。臺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行政院衛生署(民90)。中華民國八十九年衛生統計。臺北:行政院衛生署。
李文題(民90)。國中教師的代間流動及影響其休閒參與之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私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李明宗(民77)。戶外遊憩名詞解釋。戶外遊憩研究,1(1),83-84。
李明榮(民88)。國立臺灣體育學院研究所休閒運動專題研究講授內容,未出版。
李國華(民82)。國民小學教師休閒活動狀況調查研究。臺南師院學報,26,313-332。李國華(民83)。臺南師範學院暑期進修之國小教師參與休閒運動之調查研究。臺南師院學報,27,307-326。沈易利(民84)。臺中地區勞工休閒運動需求研究。未出版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沈易利(民88)。臺灣省民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4,319-370。沈易利(民89)。臺灣省民眾休閒運動參與和需求之研究(以北、中、南地區為例)。臺中:霧峰出版社。
辛晚教(民79)。休閒、教育、人生。休閒教育研討會專輯。臺北: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邱金松(民77)。運動社會學。桃園:國立體育學院。
吳明隆(民89)。 SPSS統計應用實務。臺北:松崗電腦圖書有限公司。
林東泰(民81)。休閒教育與其宣導策略之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林宗毅(民83)。臺中市老人休閒活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私立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林振春(民75)。辦理青少年活動的省思。社教雙月刊,17,8-19。林清山(民74)。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務。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
林瑞雄(民80)。國民健康調查之規劃與試驗。臺北:行政院衛生署。
季瑋珠、符春美(民81)。社區民眾從事體能活動之研究。中華民國公共衛生學會雜誌,11(4),328-329。高俊雄(民85)。休閒概念面面觀。國立體育學院論叢,6(1),69-78。修慧蘭(民74)。臺北市就業者的休閒狀況與休閒倫理觀。未出版之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許天路(民82)。私立南亞工專男女學生參與休閒運動狀況調查分析。南亞學報,13,173-211。教育部(民90)。各級學校名錄。臺北:教育部。
許義雄(民72)。體育學原理。臺北:文景書局。
許義雄(民74)。青年休閒活動現況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臺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莊懷義(民81)。青少年問題與輔導。臺北:空中大學。
連婷治(民87)。臺北縣國小教師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國立新竹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陳在頤(民71)。美國休閒活動發展史研究。體育學報,4,19-21。陳在頤(民74)。休閒活動指導與管理。臺中:霧峰出版社。
陳定雄(民83)。休閒運動相關術語之歷史研究。國立臺灣體專學報,4,1-29。陳思倫(民82)。休閒遊憩參與阻礙區隔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6(3),25-52。陳美玲(民86)。從成人發展觀點探討嘉義地區成人休閒態度、休閒參與及其相關因素。未出版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陳淑媛(民86)。休閒就是享受每一個過程。教育研究雙月刊,55,25。
陳彰儀(民78)。工作與休閒─從工業革命心裡的觀點探討休閒的現況與理論。臺北:淑馨出版社。
陳藝文(民89)。休閒阻礙量表之建構─以北部大學生為例。未出版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陳鏡清(民82)。臺北市公務人員動態休閒活動現況調查研究─以臺 北市一級機關為例。未出版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陳麗華(民80)。臺北市大學女生休閒運動態度與參與狀況之研究。未出版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陳南琦(民89)。青少年休閒無聊感與休閒阻礙、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陳鴻雁(民88)。國民參與休閒運動人口調查(初稿)。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陳鴻雁(民89a)。臺灣地區青少年參與休閒運動現況之研究。大專體育,48,75-81。陳鴻雁(民89b)。臺灣地區民眾參與休閒運動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
陳顯宗(民87)。適合國小學生的休閒運動。國民體育季刊,27(3),4-8。陳榮章(民85)。推廣職業婦女休閒運動之我見。大專體育,25,69-70。陳德海(民85)。南區專科學校休閒活動阻礙原因之探討。臺灣體育,慶祝85年體育節專刊,52-58。陳信安(民89)。休閒活動的知覺自由與阻礙之研究-以臺北縣淡水鎮國小六年級為例。未出版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陸光(民76)。我國青少年休閒活動及其輔導之研究。臺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張良漢(民91)。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身體活動態度、休閒運動阻礙及滿意度之相關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張良漢、許志賢(民91)。休閒運動阻礙量表效度分析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10,157-171。
張春興(民72)。成長中的自我探索。臺北:東華書局。
張彩秀(民81)。中老年人運動型態、體適能及健康狀況之研究。未出版之國立陽明大學碩士論文,臺北。張廖麗珠(民90)。「運動休閒」與「休閒運動」概念歧異詮釋。中華體育,15(1),28-36。張春秀(民83)。雲林工專學生體育正課與休閒運動影響之調查研究。雲林工專學報,13,143-198。黃金柱等人(民88)。我國青少年休閒運動現況、需求暨發展對策之研究(初稿)。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黃金柱等人(民82)。民眾參與休閒運動態度和參與行為之研究-以臺北市四季潛水會為例。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3,173-211。
黃郁宜(民73)。國中學生學期間校外生活之研究。未出版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黃雅文等人(民80)。中老年人健康行為之探討。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彭淑美(民85)。婦女休閒運動的推廣。國民體育季刊,25(3),22-26。楊宏志(民78)。遊客行為與森林遊樂經營管理─以臺北縣、市民旅遊阻礙為例。未出版之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葉憲清(民76)。二十一世紀之我國學校體育。國民體育季刊,16(4),16-12。董媛卿(民87)。休閒活動的重要。國教世紀,182,182。劉佩佩(民88)。未婚女性休閒生活之研究。未出版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鄧正忠(民82)。專科學校教師休閒運動態度傾向之研究-以臺中地區專科學校為例。宜蘭農工學報,7,169-201。鄧正忠(民81)。復興工商專校教職員休閒運動參與狀況分析。大專體育,2(4),59-67。鄧正忠(民83)。運動員的休閒運動態度傾向研究。大專體育,13,70-75。蔡禎雄(民8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休閒教育專題研究上課講義,未出版。
蔡長啟(民82)。我國發展休閒活動的應有措施。國民體育季刊,4(22),4-10。鄭照順(民88)。青少年生活壓力與輔導。臺北:心理出版社。
盧慧怡(民79)。女性勞工休閒活動參與之研究─以一個電子廠的女作業員為例。未出版之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賴清材(民89)。我國北區軍事校院學生休閒運動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私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薛銘卿(民81)。休閒及休閒活動定義之詮釋:非規範性及規範性觀點。戶外遊憩研究,5(3/4), 71-89.謝文真(民90)。公務人員休閒態度之研究─以臺北地區為例。未出版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謝政諭(民78)。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鍾瓊珠(民86)。大專運動員休閒行為之研究─以國立臺灣體專專長學生為例。未出版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蘇文彬(民85)。臺中市大樓住戶在大樓社區內休閒情形及活動參與之探討。未出版之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二、外文部分
Al-Fadhil, A. M. (1989). Leisure Attitudes Among Male Saudi
Students Study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Alexandris, K., & Carroll, B. (1997). Demographic difference in the perception of constraints on recreation sport participation levels:Results from a study in Greece. Leisure Sciences,19 (1), 1-15.
Bammel, G., & Burrus-Bammel, L. L. (1996). Leisure and human
behavior(3rd). William C. Brown : Dubuque, IA.
Bishop, D. W. (1970). Stability of the factor structure of leisure
behaviour research : Analysis of four communitie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1), 160-170.
Brightbill, C. K. (1960). The challenge of leisure.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Campbell, D. (1969). Analysis of leisure time profiles of 4 age groups of adult males. Research Quarterly, 40(2), 266-271.
Crawford, D. W., & Godbey, G. (1987). Reconcepturalizing barriers to family leisure. Leisure Sciences, 9, 119-127。
Crawford, D. W., Jackson, L. E., & Godbey, G.(1991). A hierarchical of leisure constraints. Leisure Sciences, 13, 309-320.
Cunningham, D. , Montoye, H. , Metzner, H., & Keller, J. (1968). Active leisure time activities as related to age among males in a total population. Journal of Gerontology, 23(4), 551-556.
deGrazia, S. (1964). Of time, work , and leisure. Garden City, New York: Dubleday & Co.
Dumazdier, J. (1974). Sociology of leisure. New York: Elsevier North- Holland.
Godbey, G., & Geoffrey, G. (1981). Leisure in your life. Philadelphia: W. B. Saunders.
Haun, P. (1966). The place for recreation in mental health, Parks and Recreation. 906.
Henderson, K. A., & Stalnaker, D.,& Taylor, G. (198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rriers to recreation and gender-role personality trait for wome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0 (1), 69-80。
Henderson, K. A. (1991). The contribution of feminism to an underst -anding of leisure constraint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3(4), 363-377。
Iso-Ahola, S. E. , Jackson, E & Dunn, E. (1994). Starting, ceasing, and replacing leisure activities over the life-spa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6, 227-249.
Jackson, E. J. (1983). Activity-Specific barriers to recreation participation. leisure sciences, 6(1), 47-60.
Jackson, E.L., & Searle, M. S. (1985). Recreation nonparticipation and barriers to participation:concepts and models. Leisure and Society, 8,693-07。
Jackson, E. L., & Dunn, E. (1988). Integrating ceasing participation with
outdoor aspects of leisure behavior.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0(1),51-70.
Jackson, E. L. (1993). Recognizing patterns of leisure constraints:results from alternative analyses. Jou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5 (2) 129- 149.
Jackson, E. L., & Witt, P. A. (1994). Change and stability in leisure constraints: A comparison of two surveys conducted four years apart.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6 (4), 322-336.
Kaplan, M. (1975). Leisure: Theory and policy. New York : John Wiley & Sons.
Kelley, J. (1982). Leisure.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 Prentice-Hall.
Kelly, J. (1978). A revised paradigm of leisure choice. Leisure Science, 1, 345-363.
Kelly, J. R. (1996). Leisure(3rd). Needham Heughts, MA: All
-yn and Bacon.
Kraus, R. G. (1964). Recreation and the school recreation and leisure in the modern society. New York : The Macmillan co.
Kraus, R. (1990). Recreation and leisure in modern society. (4th ED.).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McDaniels, C. (1982). Leisure: interpreting a neglected component in life plannung. Information Series No. 245. Eric clearinghouse on Adult, Career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obus, Ohio.
Mull, R. E., Bayless, K. G., Ross, C. M.,& Jamieson, L. M. (1997).
Recreation Sport management. (3rd ED). I L:Human Kinetics.
Napier, T. L., Baron, E., & McClaskie, S. (1986). Barriers and facilitators to participation in outdoor recreation activity in Ohio, The First National Symposium on Social Science in Resource Management, May.
Neulinger, J. (1981). The psychology of leisure (3rd). IL. : Charles. C. Thomas.
Neulinger, J. (1982). The psychology of leisure. Springfield, IL. : Charles C. Thomas.
Parker, S. (1971). The future of work and leisure. NY:Pareger.
Ray, R. O. (1981). The development of adult leisure behaviors: an
exploratory inquiry. (ED 217304)
Raymore, L., Godbey, G., Crawford, D., & Von Eye. A. (1993). Nature and process of leisure constraints: An empirical test. Leisure sciences, 15, 106.
Reitzes, D. C., Mutran, E. J, & Verrill, L. A. (1995). Activitesand self-esteem. Research on Aging, 17(3), 260-277.
Romsa, G., & Hoffman, W. (1980). An application of nonparticipation data in recreation research: Testing the opportunity theory.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2 (4),19-24.
Shaw, S. M., Caldwell, L. L., & Kleiber, D. A. (1996). Boredom, stree and social control in daily activities of adolescent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 28, 274-292.
Veblen. T. (1973). 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Vershuur, R., & Kemper, H. (1985). The pattern of daily physical activiy. Medicine Sport Science, 20,169-186。
三、網路部分
行政院主計處(民90a)。國民所得統計及國內經濟情勢展望。
http://www.dgbasey.gov.tw/dgbas03/bs4/news/news9008.t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