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千倖 (民86)。合作學習。師友,364,34-38。
王秀槐(民73)。國中高、低成就學生家庭環境與學習態度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王美芬﹙民89﹚。國小教師面對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新課程因應策略。自然與科技的整合研討會大會手冊,7-15。
田麗娟(民90)。國小自然科評量方式之行動研究--以學習歷程檔案評量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朱建正(民90)。九年一貫主題座談2談兒童的看法和想法。翰林文教雜誌,18,53。
李明堂(民75)。常模參照回饋﹑自我參照回饋對國小學童成敗歸因﹑成就動機﹑測試焦慮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李俊榮(民90)。學習歷程檔案輔助鄉土植物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李連順(民89)。九年一貫科技課程的教學評量。測驗與輔導,159,3334-3335。辛慶偉(民87)。國小自然科卷宗評量建構效度之探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吳大猷(民81)。教育問題。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吳武典(民84):影響學習因素的動力觀,載於散播愛的種子--談輔導的理念與方法,頁 38-63。台北:老師出版社。
吳清山、林天祐(民86)。教育名詞--真實評量、實作評量、卷宗評量。教育資料與研究,15,67-69。
吳清山、林天祐(民85)。教育名詞--合作學習。教育資料與研究,13,75。
吳壁純(民85)。從變異與選擇建構論的觀點看另類評量。教育研究雙月刊,49,46-61。
吳毓瑩(民87)。我看、我畫、我說、我演、我想、我是誰呀?卷宗評量之概念、理論、與應用。教育資料與研究,20,13-17。吳麗寬(民89)。合作學習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閱讀理解效果與同儕社會關係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何素華(民85)。國小普通班和啟智班兒童合作學習效果之研究。台北:文景書局。
邱旻昇(民87)。從期望地位的觀點探討學生在科學小組討論中互動的平等性。台北:國立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林世元(民85)。合作學習在國小數學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林生傳(民81)。新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五南圖書。
林佩璇(民81)。臺灣省高級職業學校合作學習教學法實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林倩玉(民90)。利用多元智慧教學提升學生的同儕互動--以自然科教學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林曉芳(民87)。數學低成就國中生在代數概念學習之評量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林寶山(民87)。教學論─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周立勳(民83)。國小班級分組合作學習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周錦鐘(民89)。在自然中學自然。康軒自然通訊,3,p.4。
周新富 (民88)。國中生家庭背景、家庭文化資源、學校經驗與學習結果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洪碧霞(民87)國小教學評量深度與廣度的反省與前瞻。收錄於「國小教學評量的反省與前瞻」專輯。臺南市:國立臺南師範學院測驗發展中心。
柯政毅(民90)。數學歷程檔案評量實施下學生數學溝通的能力--以六個個案探討。國立新竹師範教育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柯啟瑤(民83)。高年級兒童的學習特質。自然科83學年度教材教法研習資料,教育廳。
柯啟瑤(民89a)。自然與生活科技的評量。翰林文教雜誌,11,19-27。柯啟瑤(民89b)。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教學方法革新。翰林文教雜誌,9,30-36。柯啟瑤(民90)。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翰林文教雜誌,18,0-1。柯啟瑤(民91)。談國中、小「自然與生活科技」的主體性學習。翰林文教雜誌,26,高新建(民86)。教育名詞--學習機會。教育資料與研究,15,70。
高翠霞、蔡崇建(民88)。學習風格與教學設計。教育資料研究,29,46-49。
孫扶志(民84)。認知解題策略對國小數學低成就學童文字題解題能力之實驗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郝靜明(民85)。合作學習中小組性質之研究-以錨式情境教學法教材為例。淡江大學 教育資料科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連瑞琦(民88)。實作評量對國小學生數學成就與態度的影響。華南管理學院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曹永松(民90)。以合作學習教學法來迎接九年一貫課程。翰林文教雜誌,21,40-45。許春蘭(民90)。國小自然科實施合作學習對低成就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陳伯璋(民88)。九年一貫課程的理念與理論分析。載於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上集〉(頁10-18)。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陳嘉成、朱惠芳(民87)。指導兒童科學專題研究的教學。研習資訊,15(3),35-39。 陳建宏(民88)。專題導向的高中基礎地球科學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世璿(民90)。國小STS教學中進行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張金淑(民78)。合作學習對學習效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張美玉(民85)。歷程檔案評量在建構教學之應用:一個科學的實徵研究。教學科技與媒體,27,31-46。張春興、林清山(民83)。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瑞峰(民90)。從不同的教學方式中提升學習效率。翰林文教雜誌,21,46-48。張靜嚳(民82)。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策略對數學成就之影響(Ⅰ)。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教育計畫。
張靜嚳(民84)何謂建構主義。建構與教學,3期,彰化師大科教中心。張靜嚳(民85)建構教學:採用建構主義如何教學?建構與教學,7期,彰化師大科教中心。郭重吉、江武雄(民82)。從協助學生建構意義的觀點探討國中理化教學的改進。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 (NSC82-Olll-S018-001)
郭俊賢、陳淑惠譯(民89)。落實多元智慧的教學評量--譯自David Lazear著Multiple intelligence approaches to assessment solving the assessment conundrum。
郭俊賢、陳淑惠譯(民87):多元智慧的教與學。Campbell, L., Campell, B.,& Dickinson, D.原著。了解他人:人際智慧。多元智慧的教與學第六章。PP143-144。台北:遠流。
郭榮澤(民75)。國中高、低成就學生師生互動關係之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莊明貞(民87)。真實性評量在教育改革中的相關論題--一個多元文化教育觀點的思考。教育資料與研究,20,19-23。教育部(民89)。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科技」學習領域。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民90)。創新教學--九年一貫課程「問題與解答」。台北市:教育部。
程瑞源(民90)。當前國民小學自然科課程標準的批判與建言。[on line]
。Available :http://www.gdps.tpc.edu.tw/gd5/education/e003.htm(2001/09/30)
彭明森(民85)。主動性學習的理念與施教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11,20-24。
黃光雄(民80)。教學原理。台北:師大書苑。449頁。
黃政傑(民81)。合作學習教學法。台北:五南圖書。
黃政傑、林佩璇(民85)。合作學習。台北:五南圖書。
黃春雄、秦麗花、郭俊良(民88)。從主題探索邁向專題研究─談如何指導兒童專題研究。高雄:復文。
黃建瑜(民87)。國中理化教師試行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黃昭銘(民90)。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生物繁殖之認知結構分析。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黃國禎(民87)。直接教學法在國小數學科低成就學生教學效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黃淑菁(民89)。不同學習動機類型學生對國中理化教師教學策略之學習感受--個案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黃詠仁(民90)。一位國小自然科教師實施合作學習教學研究之行動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黃雅蓉(民85)。國小六年級學生自然科「學習環境」知覺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黃鴻博(民85)。改變中的自然學科評量實務。國教輔導,35(5),42-47。黃鴻博(民85)。我國科學教育發展的趨勢。85年度國科會科學教育學門規劃研究報告。
曾世君(民89)。主題式教學活動設計實施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曾玉玲 (民81)。臺北市高智商低成就國中學生學習信念與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曾琬淑(民83)。三種不同補救教學方式對國小數學科低成就學生實施成效之比較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曾耀霆(民76)。以專題為基礎的教學與學習在國小高年級自然科實施之研究Ⅰ(NSC87-2511-S-153-008)。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楊巧玲(民89)。問題導向教學與合作學習之理論與實際。課程與教學季刊,3(3),121-135。楊宏珩(民85)。行動研究:以高中化學教學試行合作學習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廖永(民80)。國小資賦優異兒童學業低成就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臧俊維(民89)。高雄縣高一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法對數學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歐滄和(民 87)。談學習歷程檔案法的點點滴滴。教育資料與研究,20,28-30。盧雪梅(民 87)。實作評量的應許、難題和挑戰。教育資料與研究,20,1-5。蔡書憲(民90)。實作評量的理論與應用。翰林文教雜誌,22,59-66。蔡翠華(民84)。國小數學學習障礙學生的學習型態與學習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鄭晉昌(民85)。建構主義與合作學習-CYBERSPACE 中的合作學習。教育研究雙月刊,49,13-15。
賴羿蓉(民88)。簡介真實評量。科教人第二期。台灣師範大學科教所。[on line]
。Available :http://gopher.ntnu.edu.tw/gise/journal/2/issue-lai.htm(2001/09/30)
賴羿蓉(民90)。學習成長檔在高職化學課程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賴進貴(民90)。人與環境的統整。翰林文教雜誌,21,15-18。謝芳蕙(民90)。直接教學法與課程本位評量模式對國小數學低成就學生學習成效之實驗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謝佩均(民90)。原住民國小高低學業成就生學習適應之比較。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戴佩君(民90)。國民小學自然科卷宗評量對三年級學生學習動機之影響。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鍾啟泉譯(佐藤正夫原著)(民84)。教學論。台北:五南出版。
簡妙娟(民89)。高中公民科合作學習教學實驗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簡茂發(民88)。多元評量之理念與方法。教師天地,99,11-17。二、英文部分
Brophy, J.(1987). On Motivating students. In D. Berliner & B. Rosenshine(Eds.).Talks to Teachers, pp.201-245. New York:Random House.
Johnson,D.W. &Johnson,R.T.(1987).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Cooperative, Competitive,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 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Lee, O., & Brophy, J. (1996). Motivational patterns observed in six-grade science classroom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3(3), 303-318.
Nattiv, A.(1994). Helping Behaviors and Math Achievement Gain of Student Us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4(3),285-297.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95).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National Academy Press, Washington, D.C. USA.
Parker, R.E.(1985).Small-group coopetative learning--improving academic, social gains in the classroom. Nass Bulletin,69(479),PP.48-57.
Polloway,E.A. & Patton,J.R.(1997).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learners with special need. (6th ed.) New York :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Slavin, R. E.(1985) Learning to Cooperative, Cooperative to Learning. New York : Plenum.
Slavin , R. E.(1985).Cooperative learning:Applying contact theory in desegregated school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 41(3), 4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