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王寶墉(民84):現代測驗理論。台北,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王景南、王金城(民89):籃球教練與團隊配適性之模糊統計分析。國立編譯館館刊,29(2),319-338。
王朝正(民91):模糊語意問卷及信效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付梓中)王文俊(民86):認識Fuzzy。台北市,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何偉雲(民84):學生學習成就的模糊統計分析。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師院學報,8,167-180。吳柏林、林原宏(民91):模糊眾數及其在教育與心理評量分析之應用。未發表之論文。
吳珮菁(民88):模糊統計分析在選情預測之應用。國立政治大學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吳柏林(民83):模糊統計分析─問卷調查研究之新方向。國立政治大學研究通訊,2,65-80。吳柏林、楊文山(民86):模糊統計在社會調查分析的應用。載於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出版之社會科學計量方法發展與應用,289-316。
吳柏林、阮亨中(民89):模糊數學與統計應用。台北市,俊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吳慧珉(民90):選項特徵曲線之研究─以核函數之平滑化為估計取向。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原宏(民90):模糊語意變數量表記分之信度模擬分析。測驗統計年刊,第九輯,193-219頁。林清平(民87):模糊理論與藝術作品評價。國教月刊,45(1),7-16。徐村和、朱國明、詹惠君(民88):廣告業服務接觸與顧客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模糊語意尺度之應用。東吳經濟商學學報,26,1-25。郭生玉(民79):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書局。
許擇基、劉長萱(民80):試題作答理論簡介。中國行為科學社。
楊慧玲(民91):模糊語意變數計分之模擬分析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付梓中)楊明慧(民91):網路系統模糊語意問卷設計與分析。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付梓中)葛樹人(民77):心理測驗學(下)。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陳昭宏(民87):以Fuzzy演算法分析評量用詞對問卷調查之影響。東方工商學報,21,76-82。劉湘川(民90):核平滑化試題選項特徵曲線與選項關聯結構整合擴充模式。測驗統計年刊,第九輯,1-18頁。劉湘川、劉新梧(民90):不完全資料之多元計分三參數試題選項分析擴充模式。測驗統計年刊,第九輯,19-46頁。劉湘川(民89):點二系列相關試題鑑別指數之值譜分析極其在IRT上之應用。測驗統計年刊,第八輯,1-22頁。劉湘川、許天維、鄭富森(民87):IRT軟體估計精確度之比較。測驗統計年刊,第六輯,1-113頁。鄭勝元(民87):模糊統計在社會調查之應用。國立政治大學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豐瑞、唐廷俊、陳五洲、李允中(民88):模糊多準則損益權衡分析應用於射箭運動員選材之研究。模糊系統學刊,5(1),53-62。藎爐(民80):實用模糊數學。台北市:亞東書局。
二、英文部分
Baker, F. B. (1992). Item Response Theory:Parameter estimation techniques. New York.
Lord, F. M. (1980). Application of item response theory to pratical testing problems. Hillsadle,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Devi, B. B., & Sarma, V. V. S. (1985). Estimation of Fuzzy Memberships from Histograms. Information Sciences, 35, 43-59.
Ramsay, J. O. (1991). Kernel smoothing approaches to nonparametric item characteristic curve estimation. Psychometrika, 56, 611-630.
Zadeh, L. A. (1965). Fuzzy sets.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8, 338-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