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份
成露茜 (民89),邁向課程新紀元(一)--九年一貫課程系列課程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教育改革總諮詢報告書(民85),民89年8月5日,取自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2/
李正源(民85),試題品質的決定─測驗與量表的試題分析實務,中等教育, 41卷,1期,68-78頁。
南一書局(民90),南一版國民小學社會科第十一冊課本、習作及教師手冊。台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玉成(民81),英國小學社會科課程之分析。台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張春興(民8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台灣東華書局。
唐偉成(民88),建構主義的基本概念與教學模式(一),翰林文教雜誌。台南市: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陳瓊森(民88),MI開啟多元智能新世紀,台北市:信誼基金出版社。
許天維、鄭富森、林原宏(民86),教學評量,彰化縣八十六學年度國小教師教育改革研討會,頁14-27。
陳麗華,王鳳敏(民85),美國社會科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編印。
陳麗華(民87),美國社會科課程標準評析。台北:台北市立師院學報。
教育部(民87),發展小班教學精神計畫。臺北:教育部。
莊明貞(民89),國小社會科教學評量的改進途徑-從「真實性評量」實施談起。民89年8月5日,取自http://class.eje.isst.edu.tw/files
教育部(民82),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7),教育部發展「小班教學精神」計畫。台北市:教育部編印。
教育基本法(民88),八十八年六月四日立法院三讀通過。民90年5月5日,取自http://www.edu.tw/primary/rules/1-18.html
教育部(民9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90a),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台北:教育部公報第三一七期。
張清濱(民85),多元化的教學評量,研習資訊。研習資訊第13卷第五期。台北縣: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研習資訊。國民教育法增修條文(民88),民88年2月3日公佈民90年3月29日,取自 www.twjh.ttct.edu.tw/法令規章/總類/國民教育法增修條文.htm
國立編譯館(民90),國編版國民小學社會科第十一冊課本、習作及教師手冊。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基本能力實踐策略(民90)。民90年4月5日,取自http://teach.eje.ntnu.edu.tw
康軒書局(民90),康軒版國民小學社會科第十一冊課本、習作及教學指引。台北縣: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政傑(民81),社會科課程設計的基礎。國立教育資料館館訊。黃光雄、簡茂發,(民82),教育研究法(再版)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民83),課程教學之變革。台北:師大書苑。
彭昭英(民89),SAS與統計分析。台北市:儒林圖書有限公司。
葉連祺(民89),教師自編紙筆式測驗試題類型之探討,研習資訊第17卷第四期。台北縣: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研習資訊。楊龍立(民87),建構教學的研究,台北市:台北市立師院學報29期。
葛樹人(民88),心理測驗學,台北市:桂冠圖書有限公司。
劉湘川(民88),多元化評量系統簡介,北縣教育。台北縣:台北縣教育局。鄭富森(民83),社會科教學評量參考資料,台北市:台北市教育局。
鄭富森(民83),知識結構分析在小學教育評量之應用。國民小學教學策略與學習評量問題座談會,國立教育資料館。
鄭富森(民88),國小多元化教學與評量材料範例專輯。台中市:多元化出版社。
鄭富森(民88a),多元化評量技術種子教師培訓班講義。台中市:台中師院測驗統計中心。
鄭富森(民89),九年一貫課程:多元化評量簡介(民89)。
歐用生(民81),國民小學社會科教學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翰林書局(民90),翰林版國民小學社會科第十一冊課本、習作。台南市: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簡茂發(民73)教學評量原理與方法。載於台灣省教育廳主編:教學評量手冊,13-23頁。
簡茂發(民88),多元化評量之理念與方法,教師天地,第99期。蘇惠華(民88),國小一年級社會科另類評量在家考試之應用初探,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貳、英文部份
Baron, J.(1978). Intelligence and general strategies. In Strategies i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dited by G. Underwood, London: Academic Press.
Cooper, H., Lindasy, J. J., & Nye, B. (1998). Relationships among attitudes about homework, amount of homework assigned and completed,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 90(1),70-83.
Chapin, R. & Messick, G. (1996). Elementary social studies:A practical guide . N.Y.:Longman publishers USA.
Glaser, R.(1962) Psychology and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n R. Glaser(ed.) Training Research and Education. 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Glaser, R.(1984). Education and Thinking: The role of knowledge. American Psychologist,39, 93-104.
Gardner, H.(1983). Frames of Minds :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u New York: Basic Books
Jensen, A. R.(1984). Test validity: Generality versus the specificity doctrine. \Journal of Social and Biological Structures\, \u7\u, 93-118.
National Commission on Excelence in Education.(1983). A nation at risk: The imperative for education reform. Washingtion,DC: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CSS(1994).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Social Studies :Expectations of Excellecce Washington,DC: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 of Mathematics (1998).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Discussion Draft.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 of Mathematics
Osterlind,S.J.(1989). Constructing test items. PP.296-298. Boston,MA: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
Perkins, D. N. (1986). Thinking frames. \Educational Leadership\,43, 4-10.
Wildman, P.R.(1968). Homework pressures.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 45,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