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72.250)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5 01:1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義修
論文名稱:提昇台灣電子製造業競爭力之研究-以電源供應器產業為例-
指導教授:陳光辰陳光辰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工業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9
中文關鍵詞:顧客滿意度研發策略彈性製造能力消除浪費人質經營管理兩岸產業分工績效指標競爭力調查表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4
  • 點閱點閱:146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2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2
摘要
台灣電子製造業正面臨來自兩方面的壓力;一、如何因應全球急速變化的產業特性。二、產業外移,企業如何處理兩岸分工問題,以維持競爭力。產業因應全球急速變化可能的對策為;提供顧客及市場滿意的產品及服務、擁有核心的技術能力及智慧產權、擁有彈性製造技術及運籌能力等。因應兩岸產業分工可能的對策為;大陸資源如人力、資金、市場等的有效運用,及兩岸產業分工模式的建立。
本研究以四個構面;「顧客滿意度」、「產品策略與開發管理」、「彈性製造能力」及「兩岸產業分工」;來建立「台灣電子製造業競爭力調查表」,做為個案訪談的依據,並且使用簡易的權重及給分法計算競爭力分數,方便企業進行自我診斷時使用。
個案研究以台灣電子製造業中的電源供應器產業為例,選擇三家廠商進行深入訪談,並分析個案公司在各構面的競爭力強、弱及可能的改善方法。最後,本研究依調查結果提出目前電子製造業至少必須具備的競爭力及可能的改善方向,並將可能的改善方向與論文相關章節結合做成競爭力彙整圖,以方便企業參考。
關鍵字:顧客滿意度、研發策略、產品開發管理、智慧財產權、彈性製造能力、消除浪費、人質經營管理、兩岸產業分工、績效指標、競爭力調查表。
目 錄
目 錄 III
圖 目 錄 VI
第1章 緒論 1
1.1研究動機與目的 1
1.2研究方法 2
1.3研究範圍 6
1.4研究限制 7
1.5論文架構 7
第2章 文獻探討 9
2.1滿足顧客需求 9
2.1.1滿足顧客需求的重要 9
2.1.2提供魅力品質的產品及服務 10
2.1.3顧客意見的回饋 12
2.1.4顧客滿意度指標 14
2.2產品策略與開發管理 15
2.2.1產品策略 15
2.2.2產品開發管理 19
2.2.3智慧財產權管理 22
2.3彈性製造能力 25
2.3.1製造、運籌管理 25
2.3.2 品質經營管理 31
2.3.3 人質經營管理 36
2.4兩岸產業分工 39
2.4.1 跨國企業 39
2.4.2產業分工模式 39
2.4.3 產品生命週期遞移模式 41
2.4.4兩灣策略 44
第3章 競爭力構面的分析 45
3.1顧客滿意度指標 45
3.1.1顧客滿意度調查 45
3.1.2顧客滿意度指標的建立 47
3.1.3問卷調查表-顧客滿意度構面 50
3.2產品的策略與開發管理 52
3.2.1策略管理 52
3.2.2產品開發管理 54
3.2.3智慧財產權管理 57
3.2.4問卷調查表-產品策略與開發管理構面 58
3.3彈性製造能力 60
3.3.1.評估指標 60
3.3.2 彈性生產 61
3.3.3品質經營管理 63
3.3.4 人質經營管理 65
3.3.5問卷調查表-彈性生產能力構面 67
3.4兩岸產業分工 69
3.4.1各國在大陸投資現況 69
3.4.2台商在大陸的投資策略 70
3.4.3大陸各區投資環境比較 72
3.4.4兩岸分工模式 73
3.4.5問卷調查表-兩岸分工構面 76
3.5本章總結 78
第4章 電源供應器產業分析 79
4.1電源供應器的運用及全球產業現況 79
4.2電源供應器產業競爭態勢分析 81
4.3我國電源供應器產業的發展 82
第5章 個案公司競爭力分析 85
5.1個案公司-A 85
5.2個案公司-B 92
5.3個案公司-C 99
5.4個案公司競爭力比較 106
第6章 結論與建議 110
6.1結論與改善方向 110
6.2後續研究的建議 113
參考文獻 114
附 錄
附錄3-1、顧客滿意度調查作業流程 119
附錄3-2A、歷年專利件數統計表 120
附錄3-2B、 2000年我國申請專利權前二十名企業 120
附錄3-2C、我國向美、日、歐申請專利案件數量統計 120
附錄3-2D專利管理制度實施辦法 121
附錄3-3、國際標準及代工廠商資格審核條款 123
附錄3-4A、各國在大陸投資狀況 124
附錄3-4B、2001年1-3月對大陸投資前五大業別統計表 124
附錄3-4C、2001年1-3月對大陸投資前五大地區統計表 125
附錄3-4D、大陸各區總體競爭力排行 125
附錄3-4E、2000大陸城市競爭力排行 126
附錄4-1、全球主要電源供應器製造廠商排行 127
附錄4-2A、我國與全球電源供應器應用領域比重表 127
附錄4-2B、台灣主要電源供應器廠商營運狀況 128
附錄5-1、提昇台灣電子製造業競爭力問卷調查表 A個案公司 (1-4) 129
附錄5-2、提昇台灣電子製造業競爭力問卷調查表— B個案公司 (1-4) 133
附錄5-3、提昇台灣電子製造業競爭力問卷調查表— C個案公司 (1-4) 137
圖 目 錄
圖 1-1、個案公司整體競爭力分析彙整圖 5
圖 1-2、研究架構 8
圖 2-1、Kano Model 10
圖 2-2、S曲線 19
圖 2-3、產品生命週期 22
圖 2-4、企業營利指標 25
圖 2-5、外包與專業製造商:雙贏的策略 31
圖 2-6、變異管理 34
圖 2-7、個人績效的組成 37
圖 2-8、達成目標的兩個要件 37
圖 2-9、結果-現象的影響鏈. 38
圖 2-10、日本﹝雁行理論﹞與產業結構調整 43
圖 3-1、 BCG 成長/佔有率矩陣 53
圖 3-2、九方格銀幕 54
圖 3-3、新產品成長階段圖 55
圖 4-1、電源供應器產業競爭勢態分析 81
圖 5-1、A公司近五年營業額 86
圖 5-2、A個案公司整體競爭力分析彙整圖 90
圖 5-3、台灣電子製造業競爭力分析-A公司雷達圖 91
圖 5-4、B公司近五年營業額 92
圖 5-5、B個案公司整體競爭力分析彙整圖 97
圖 5-6、台灣電子製造業競爭力分析-B公司雷達圖 98
圖 5-7、C公司近五年營業額 99
圖 5-8、C個案公司整體競爭力分析彙整圖 104
圖 5-9、台灣電子製造業競爭力分析-C 公司雷達圖 105
圖 5-10、A、B、C個案公司整體競爭力比較雷達圖 109
表 目 錄
表 2-1、動作浪費的種類 26
表 2-2、消除浪費的對策 28
表 2-3、品質的定義 31
表 2-4、國際品質系統 32
表 2-5、水平分工與垂直分工的比較 41
表 3-1、台灣電子製造業競爭力調查表—顧客滿意度構面 51
表 3-2、新產品開發管理各階段任務說明 56
表 3-3、台灣電子製造業競爭力調查表—產品策略與管理構面 59
表 3-4、目標層級表 61
表 3-5、彈性生產績效指標 62
表 3-6、品質經營管理績效指標 64
表 3-7、人質經營管理 66
表 3-8、台灣電子製造業競爭力調查表—彈性生產構面 68
表 3-9、大陸核心資源的有效運用 71
表 3-10、台灣電子產業投資大陸 SWOT分析 73
表 3-11、兩岸分工一覽表 75
表 3-12、台灣電子製造業競爭力調查表—兩岸分工構面 77
表 4-1、我國電源供應器產業SWOT分析 83
參考文獻
中文資料
【1】陳光辰,TQM上課講義,新竹,清華大學工工所,1999。
【2】楊錦洲,顧客滿意度調查,台北,哈佛企業管理顧問公司,1999。
【3】Robert S.Kaplan and David P.Norton,朱道凱譯,平衡計分卡:資訊時代的管理工具,台北,臉譜出版,1999。
【4】天下編輯,輕鬆與大師對話,台北,天下雜誌,1997。
【5】麥克波特著,周旭華譯,競爭策略-產業環境及競爭者分析,台北,天下雜誌,1998。
【6】麥克波特,竹內宏高,柛原磨理子著,應小端譯,波特看日本競爭力,台北,天下雜誌,2001。
【7】許士軍著,管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1981。
【8】司徒達賢著,策略管理,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5。
【9】吳思華著,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台北,臉譜出版,2000。
【10】朱詣尹,新產品開發管理上課講義,新竹,清華大學工工所,1999。
【11】劉仁傑,重建台灣產業競爭力,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7。
【12】劉常勇,前進大陸快譯通:贏得十二億市場的投資教戰手冊,台北,商智文化出版,1998。
【13】章忠信,智慧財產權基本概念,2001。
http://www.copyrightnote.org/basic/ba001.html。
【14】陳國慈,智慧財產權上課講義,新竹,清華大學工工所,2000。
【15】李茂堂,智慧財產權實務,台北,健行文化出版,1997。
【16】Eliyahu M.Goldratt著,齊若蘭譯,目標-簡單而有效的常識管理,天下雜誌,1996。
【17】陳光辰,工廠診斷與改善上課講義,新竹,清華大學工工所,2000。
【18】林耀川,成玉山合譯,豐田生產方式與現場管理,台北,中華企業管理發展中心,1996。
【19】陳光辰,JIT生產方式-理論與導入實務,台北,中興管理顧問,1993。
【20】Robert Johansen and Rob Swigart,文林譯,魚網式組織,麥田出版社,1998。
【21】湯明哲,外包與專業製造廠商:雙贏的策略,台北,遠見雜誌,第162期,1999。
【22】戴久永,品質管理,台北,三民書局,1981。
【23】Madhav S.Phadke,黎正中編譯,穩健設計之品質工程,台北,台北圖書有限公司,1989。
【24】William J.Latzko and David M.Saunders,陳健邦譯,戴明博士四日談-世界級企業轉型之道,現代經營管理新方法,台北,華人戴明學院,1996。
【25】今井正明,徐聯恩譯,改善(KAIZEN)-日本企業成功的奧祕,台北,長河出版社,1992。
【26】陳海鳴,企業組織與管理,台北,華泰書局,1982。
【27】Robbins and Stephen P.著,林財丁,林瑞發譯,組織行為,台中,滄海書局,1998。
【28】劉念慈,學習激勵人力資源管理與個人工作績效上課講義,新竹,清華大學科管所,2000。
【29】黃越宏,觀念-許文龍和他的奇美王國,台北,商周文化,1996。
【30】吳青松,國際企業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31】鍾琴,兩岸產業分工:理論與實際-兩岸製造業分工的可能佈局及其對大陸經貿政策之意義,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1996。
【32】朱雲鵬,兩岸的產業發展與經貿戰略規畫,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科經(研) 090-012號,2001。
【33】黃鎮台,建構黃金三角再創台灣奇蹟,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科經(評)090-048號,2001。
【34】周逸衡,建構以台灣為中心的「矽谷-台北-上海」以及「東京-台北-上海」【雙黃金三角】,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科經(評)090-057號,2001
【35】阿爾卡特台灣分公司,顧客滿意度評估作業規範,台北,2000。
【36】榮泰生,策略管理學,台北,華泰書局,1997。
【37】簡禎富、劉志明、溫于平、薛家豪,捷運機廠電聯車維修績效指標建立之研究,台北,捷運系統半年刊,第22期,2000。
【38】簡禎富、詹豐隆,生產組合策略之決策分析-以某半導體廠為例,科技管理學刊,1998。
【39】閻承隆,全球資訊大廠OEM/ODM專業代工廠商資格審核條款之研究—以台灣電腦主機板廠商為例,新竹,清華工工所碩士論文,1999。
【40】思科公司(Cisco),代工廠商資格審核條款,2001。
【41】石齊平,決勝大陸系列:經濟中國21世紀-中國的展望,台北,工商時報,1994。
【42】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2001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與風險調查,2001。http://www.teema.org.tw/chinatrade/case.asp。
【43】蔡金坤,我國交換式電源供應器產業發展趨勢與競爭分析,工研院能資所ITIS計畫,1999年。
【44】吳英秦,電源供應器產業之趨勢與展望,第三屆電力工程研討會,健行技術學院電機系主辦,1999年。
英文資料
【46】B.C.P.Rayner, “A Blueprint for Competition,” Electronic Business, Mar 1991, pp.44-48。
【47】E.B. Baatz,”The Changing Face of the Organization,” Electronic Business, Mar 1991, pp.60-64。
【48】J.W.Sehmitthenner, “Management Accouting,” Electronic Business, Vol.74, No.11, May 1993, pp27-30。
【49】狩野紀昭, The House of TQM, 2001。See http://kanows1.ms.kagu.sut.ac.jp/。
【50】Dale H.Besterfield, Carol Besterfield-Michna, Glen H.Besterfield and Mary Besterfield-Sacre,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2nded., NJ: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inc., 1999, pp47-70。
【51】Rober A. Burgelman, Modesto A.Maidique and Steven C.Wheelwright,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3rded, NY: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2001, pp35-48。
【52】Clayton M.Christensen, “Exploring the limits of the technology S-curve, Part I: Component Technologies,” Boston: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Society, Vol.1, No. 4, 1992。
【53】Kim B. Clark and Steven C. Wheelwright, “Management new product and process development,”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the free press, NY:Macmillan, Inc., 1993, pp521-551。
【54】Prahalad. C.K., and G. Hamel,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e.1990。
【55】Karl T.Ulrich and Steven D.Epplinger, “product Design and Development,”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1995。
【56】Stefan Thomke, “Product Development at Dell Computer Corporation,” 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February 22, 1999。
【57】P.Pascarella, “Are You Investing in the wrong Technology?”, Industry Week.1983。
【58】Walter A. Shewhart, “Economic control of quality of manufactured product,” Wis.:American Society for Quality Control, 1980, pp45。
【59】J.M. Juran, “Quality Control Handbook,” 4th ed, McGraw-Hill, 1988。
【60】Charies Handy, “Trust and the Virtual Organiz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5。
【61】Robert T. Clemen, ”Making Hard Decision:an introduction to decision analysis,” 2nd ed, CA:Duxbury Press, 1996, pp187-211。
【62】Frost & Sullivan. Com , “World Switching Power Supply Market,” 1997。
http://www1.frost.com/prod/portal.nsf/frmServicesPage?ReadForm。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