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94.15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5 19:5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羅素芬
研究生(外文):Lo Su-Fen
論文名稱:西漢儒生傳講經義部份特質溯源初探
指導教授:朱曉海朱曉海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u Hsiao-Ha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4
中文關鍵詞:經學儒家神話古史格言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50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第一章緒論:
從史書中可以看到西漢有數量極多的傳講經義的著作,但這些著述到現在必須仰賴其他書籍稱引時方得見,而且也不過是有限的幾句。面對這種殘亡現象最簡單的解釋莫過於:這些作品,和魏、晉以降的這類作品相比較,從內容和方式來看:不如魏晉,但這種解釋無形中已預設了:經義的傳講應該如魏晉作品,也就是更為貼近儒門傳統。然而,這個預設真的是正確的嗎?本文即試圖證明,兩漢傳講經義的二、三特質並非始自兩漢,乃是延續先秦儒門的傳統。藉此破除以兩漢儒生傳講經義特質乃是儒門解經傳統中的歧出的看法,說明這樣的特質才是先秦以來儒學正統傳講經義的方式。
第二章 從兩漢經學界一項令人矚目的現象談起:
首先就兩漢經學界家數眾多的現象來談,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除了歷史、政治因素,還有一個可能的因素,即是對經義的體會不同。這種對經義體會不同的現象在不僅在西漢時已有,還可推溯到漢以前:《公羊傳》、《穀梁傳》、《左傳》同解《春秋》為例,三傳的說法、觀點不同;同樣的在論禮、論人性方面,在孔門第一、二代弟子身上同樣可見說法迥異的現象。故知兩漢同治一經,對同一段經文解釋迥異的現象可溯源至孔門初期。
第三章 儒門論學授業的一項特質:
在本章中即進一步探討個中原委。孔子在教導學生的時候,論學授業的態度即是側重實用,對於同一命題從來沒有標準而統一的答案,只有一個共通的原則便是「實用」。為了達到實用的目的,有時必須斷章取義,文本原義正確與否並非關注焦點,所以雖同出一源但學者體會殊異。由於我們處理的是文獻詮釋範圍,自然特別看重孔子這套教法是否在戰國儒生傳授時繼續存在,所以檢視了代表戰國時期的出土文獻:《孔子詩論》和楚帛書佚《易》傳。為求周延,在下斷語之前,實有必要觀察在其他先王典籍方面是否也流露這種特質。然而史闕有間,我們無法得悉儒生們詮釋《書》、《禮》時的情況,以至不得不從大方向入手。
第四章 儒門對神話、古史的態度:
孔子授業論學,除了六藝之外,弟子還經常以古史神話來向孔子請教。本章的寫作方式便擬從戰國時期的孟子入手,由戰國時期而至西漢再回溯孔子的態度,看看是否一脈相承。發現儒門在面對神話時,會刻意消減神話的性質及色彩,將之歷史化;對於古史,則是為了維護、闡釋自家理念,會不顧眾說,刻意將古史人物行徑過度道德美化,但也正因為此種過度以論代史的作法,反而使得理論陷入難以自圓其說的困境。戰國儒生這種面對古史及神話的態度究竟是別入門徑?抑或是一脈相傳、其來有自?所以需得回過頭去看孔子的態度。發現儒生不重歷史真相、刻意悖乎史實的態度實是源自於孔子。
第五章 儒門運用廣義史料的一項特質:
本章處理不多關懷歷史真相卻又看重歷史材料的儒者如何利用廣義的歷史材料。我們先從寫定於戰國時期的作品入手,這又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近世出土被題署為《儒家者言》、《春秋事語》的兩本佚書,內容大多借用簡短不失趣味的小故事傳達儒家的一些觀念,足為儒者不喜空言立說,每每借行事以明大義該傾向的佐證。另一類則舉傳世著名的文獻:《左傳》為例。然後進入西漢。歷史淵源既明,則西漢時期出現《韓詩外傳》、《說苑》、《新序》、《列女傳》這些集合眾多故事以彰義的作品,不但無足為奇,而且根本可謂乃恪遵儒門家法了。為了顯示這種傾向之深廣,文中特別舉出照說應以訓解經文字詞為主的《尚書大傳》為證,居然不時添加一些與經文理解無關的傳說、故事。由此可得悉:在儒生的心目中,重義不重事,事謬無礙義正,後者方是儒門傳講先王學時的關懷所在,「真」、「正」在儒門是可二分的。
第六章 儒門對古語、嘉言的運用:
自古以來,史官既記事,也記言。我們也就順著這脈絡,在全文最後一章探究:儒門除了喜歡利用歷史事件為講學材料,是否也會利用既有的嘉言善語呢?孔門弟子門人非常看重孔子的「語」,以致有《論語》的編撰;另外,確實有跡象顯示孔子曾用到諺語與格言。這兩方面在戰國時期都有賡續。相傳《春秋》是孔子心血所繫,傳授箇中大義時,特別採取層層剖析其微言的方式,《公》、《穀》二傳即是前者修訂後的總匯。而傳世《荀子‧大略》中的某些節段、近世出土被題署為《語叢》者,可視為後者的代表。而淵源自這兩方面的蛻變遺緒到西漢仍可見,即章句之學與《說苑‧談叢》。而這也就回到了本文一開始所指陳的現象所在:家數眾多,因為要想在當時經學界開宗立派,章句之學為不可或缺的前提,而一家章句中固然需要稱引師說,更要緊的是要求從遊者在傳講經義時謹守他的嘉言善語,否則那套「學」勢必及身而終矣。
第七章 結論:
兩漢傳講經義在本文所欲探究的那一隅表現的二、三特質並非始自兩漢,乃是延續先秦儒門的傳統。西漢傳講經義時的那些特質不僅是上承先秦儒門傳統,而且當置於傳統中國學術風尚脈絡全圖中,它們也非異類,反倒居主流地位。
第一章 緒論…………………………………………………………1
第二章 從兩漢經學界一項令人矚目的現象談起
現象指陳………………………………………………………6
原因:利祿……………………………………………………7
經義體會差異…………………………………………8
歷史淵源………………………………………………………12
第三章 儒門論學授業時的一項特質
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問學的特質:非典籍部份………………19
典籍部份…………………21
典籍部份此項特質溯源………………………………………22
典籍部份此項特質後續:《詩》論…………………………..23
《易》傳…………………………..29
第四章 儒門對神話、古史的態度
《孟子》:伊尹………………………………………..34
舜……………………………………….…..40
《尚書》:夔…………………………………………..47
羲和………………………………………..48
絕地天通…………………………………..50
風氣開創者:《大戴禮記》、《國語》、《公羊傳》記述的「孔子」
………………….52
《論語》中的孔子…….……………………………57
第五章 儒門運用廣義史料的一項特質
戰國時期的例證:近世出土資料…………………………….62
傳世文獻:《左傳》………………………66
延續至西漢的例證:《韓詩外傳》等…………………………69
《尚書大傳》……………………………75
第六章 儒門對古語嘉言的運用
語………………………………………………………………..79
新語:《論語》…………………………………………………82
《公》、《穀》二傳及經師章句………………………………..86
諺語及格言……………………………………………………..90
第七章 結論……………………………………………………………..99
參考書目…………………………………………………………………105
參考書目:
一、 專著(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王先慎 《韓非子集解》 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王先謙 《漢書補注》 臺北:藝文印書館,1996
─── 《後漢書集解》 臺北:藝文印書館,1996
─── 《荀子集解》 臺北:藝文印書館,1988
王利器 《顏氏家訓集解》 北京:中華書局,1996
王 弼 《老子注》 臺北:藝文印書館,1975
王聘珍 《大戴禮記解詁》 北京:中華書局,1998
王 肅注 《影宋蜀本孔子家語》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5
王應麟 《詩攷》 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甘肅博物館 《武威漢簡》 北京:文物出版社,1964
孔穎達 《禮記正義》 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 《尚書正義》 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 《毛詩正義》 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 《周易正義》 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方詩銘、王修齡 《古本竹書紀年輯證》 臺北:華世出版社,1983
永 瑢等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第一冊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
皮錫瑞 《經學通論》 北京:中華書局,1998
─── 《經學歷史》 臺北:藝文印書館,1996
《尹文子》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向宗魯 《說苑校證》 北京:中華書局,2000
江有誥 《音學十書》 北京:中華書局,1993
朱右曾 《逸周書集訓校釋》 臺北:世界書局,1967
朱伯峻 《列子集釋》 北京:中華書局,1997
朱師曉海 《讀易小識》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
─── 《習賦椎輪記》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
朱師轍 《商君書解詁定本》 香港:中華書局,1974
朱 熹 《四書集注》 臺北:世界書局,1997
牟宗三 《名家與荀子》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
何 休 《春秋公羊傳解詁》 臺北:新興書局,1992
何定生 《詩經今論》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 《定生論學集─《詩經》與孔學研究》
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8
何 新 《龍:神話與真相》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杜文瀾 《古謠諺》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
杜正勝 《周代城邦》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
杜守素 《先秦諸子批判》 上海:上海書局,《民國叢書》第三編,1991
杜 佑 《通典》 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杜 預 《春秋經傳集解》 臺北:新興書局,1979
吳士鑑、劉承幹 《晉書斠注》 臺北:藝文印書館,1996
邢 昺 《孝經注疏》 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阮芝生 《從公羊學看《春秋》的性質》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文史叢刊》之二十八,1969
李 昉 《太平御覽》,《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八九三、八九七、
九0一冊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李炳海 《部族文化與先秦文學》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李 善注 《文選》 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8
李景明 《中國儒學史‧秦漢卷》 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
李 零 《中國方術考》 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
李學勤 《簡帛佚籍與學術史》 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4
─── 《走出疑古時代》 遼寧:遼寧大學出版社,1997
周予同 《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屈守元 《韓詩外傳箋疏》 四川:巴蜀書社,1996
屈萬里 《書傭論學集》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
─── 《屈萬里先生文存》第一、二冊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
─── 《尚書集釋》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
段玉裁 《說文解字注》 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5
范文瀾 《文心雕龍注》 臺北:學海出版社,1991
范 寧集解 《春秋穀梁傳》 臺北:新興書局,1992
洪 适 《隸釋》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
洪頤?輯 《孔子三朝記》 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
洪興祖 《楚辭補注》 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
皇 侃 《論語集解義疏》 臺北:世界書局,1990
韋 昭 《國語注》 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
胡厚宣 《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 臺北:大通書局,1972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 臺北:世界書局,1963
孫馮翼輯 《桓子‧新論》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
孫星衍輯 《尸子》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6
孫 淼 《夏商史稿》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孫詒讓 《墨子閒詁》 臺北:華正書局,1985
徐復觀 《兩漢思想史》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
─── 《中國經學史的基礎》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
徐炳昶 《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 臺北:里仁書局,1999
徐 堅 《初學記》 臺北:鼎文書局,1976
浦起龍 《史通通釋》 臺北:里仁書局,1980
涂宗流‧劉祖信 《郭店楚簡先秦儒家佚書校釋》
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
袁 珂 《山海經校注》 臺北:里仁書局,1995
─── 《古神話選釋》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
─── 《中國神話史》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 《春秋事語》,《馬王堆漢墓帛書》第三冊
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馬承源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馬國翰 《玉函山房輯佚書》第一、三冊 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79
馬端臨 《文獻通考》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高 亨 《思文之際論文集》 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97
高亨、董治安 《古字通假會典》 山東:齊魯書社,1989
高 誘注 《淮南子》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93
崔 述 《考信錄‧商考信錄》 臺北:世界書局,1963
─── 《洙泗考信錄》 臺北:世界書局,1963
陶景弘 《鬼谷子》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8
陸德明 《經典釋文》 臺北:鼎文書局,1972
脫 脫 《宋史》 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郭沫若 《十批判書》,《郭沫若全集》第二冊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郭慶藩 《莊子集釋》 臺北:華正書局,1985
郭紹虞 《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 臺北:丹青圖書公司,1985
陳 立 《白虎通疏證》 北京:中華書局,1997
陳奇猷 《呂氏春秋校釋》 臺北:華正書局,1988
陳夢家 《尚書通論》 上海:商務印書館,1957
─── 《殷墟卜辭綜述》 北京:中華書局,1988
陳壽祺 《尚書大傳輯校》,《皇清經解續經解尚書類彙編》第一冊 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
陸九淵 《陸九淵集》 臺北:里仁書局,1981
章學誠 《文史通義》 北京:中華書局,2000
張以仁 《國語左傳論集》 臺北:東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0
─── 《春秋史論集》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
張光直 《中國青銅時代》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
張光裕 《郭店楚墓竹簡文字編》 臺北:藝文印書館,1999
張西堂 《尚書引論》 臺北:崧高書社,1985
張春興 《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 臺北:東華書局,1995
梁 端校注 《列女傳》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2
許 慎 《五經異義》 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
馮友蘭 《中國哲學史史料學初稿》香港:哲學研究社,未標示出版年
─── 《中國哲學史》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
─── 《新原道》,《貞元六書》之五 出版地、年月皆不詳
黃汝成 《日知錄集釋》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6
黃 奭輯 《六韜》 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黃 暉 《論衡校釋》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
焦 循 《孟子正義》 臺北:世界書局,1992
楊 寬 《古史辨》第七冊 臺北:藍燈出版社,1993
─── 《西周史》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
─── 《戰國史》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
葉 適 《習學記言》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褚斌杰 《中國古代文體概論》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賈公彥 《儀禮注疏》 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 《周禮注疏》 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趙仲邑 《新序詳注》 北京:中華書局,1997
趙紀彬 《關於孔子誅少正卯問題》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趙 曄 《吳越春秋》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聞一多 《聞一多全集─神話與詩》 臺北:里仁書局,1990
寧 矩 《諺語‧格言‧歇後語》 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
劉大杰 《中國文學發展史》 臺北:華正書局,1984
劉逢祿 《左氏春秋考證》,《皇清經解春秋類彙編》第二冊
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
劉 昫 《舊唐書》 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劉 熙 《釋名》 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
鄭良樹 《竹簡帛書論文集》 臺北:源流出版社,1982
鄭 樵 《六經奧論》,《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一八四冊
臺灣: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歐陽修、宋祁 《唐書》 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盧 弼 《三國志集解》 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錢 穆 《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9
─── 《先秦諸子繫年》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
魏 徵 《隋書》 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戴君仁 《戴靜山先生全集‧梅園論學續集》
臺北:戴靜山先生遺著編輯委員會,1980
繆文遠 《戰國策校注》 四川:巴蜀書社,1998
鍾肇鵬 《讖緯論略》 臺北:洪葉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4
瀧川龜太郎 《史記會注考證》 臺北:洪氏出版社,1986
蘇 輿 《春秋繁露義證》 北京:中華書局,1996
釋道宣 《廣弘明集》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
顧頡剛 《中國上古史研究講義》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
─── 《古史辨》第一、三冊 臺北:藍燈出版社,1993
顧德融、朱順龍 《春秋史》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龔自珍 《龔自珍全集》 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
恩斯特‧卡西勒著,甘陽譯 《人論》 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Mircea Eliade著,楊儒賓譯 《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
二、學位論文
朱師曉海 《荀子之心性論》 香港:University of Hong Kong,哲學博士論文,1993
郭永吉 《西漢儒家的政治地位及其對國家政策的影響力》 新竹:清華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黃沛榮 《周書研究》 臺北: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76年6月
三、單篇論文(按作者姓名筆劃)
丁亞傑 〈伏生《尚書大傳》的解經方法與思想內容〉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論文集刊》,國立中央大學,1996
王仲孚 〈試論中國歷史的開端和古史系統的建立〉,《中國史新論》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
〈試論漢代的古史系統〉,《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
王葆玹 〈郭店楚簡的時代與其與子思學派的關係〉
《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朱吉吉 〈《語叢四》學派性質爭議〉,《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朱德熙、裘錫圭 〈平山中山王墓銅器銘文的初步研究〉,北京:《文物》
1979年第1 期
伊藤清司 〈堯舜禪讓傳說的真象〉,《神與神話》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
何直剛 〈《儒家者言》略說〉 北京:《文物》1981年第8期
何澤恆 〈孔子與《易》傳相關問題覆議〉,《臺大中文學報》第十二期,
1990年5月
吳榮曾 〈讀帛書本《春秋事語》〉 北京:《文物》1998年第2期
李 零 〈郭店楚簡校讀記〉,《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輯
北京:三聯書店,1999
李學勤 〈平山墓葬群與中山國的文化〉 北京:《文物》1979年第1期
屈萬里 〈關於所謂周公旦「踐阼稱王」問題敬復徐復觀先生〉,《東方雜誌》復刊第七卷第七期,1974年1月
林素清 〈郭店竹簡《語叢四》箋釋〉,《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林慶彰 〈兩漢章句之學重探〉,《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
定縣漢墓竹簡整理小組 〈《儒家者言》釋文〉 北京:《文物》1981年第8期
姜廣輝 〈郭店楚簡與原典儒學─國內學術關于郭店楚簡的研究(一)〉,
《郭店簡與儒學研究》中國哲學研究第21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
徐復觀 〈與陳夢家、屈萬里兩先生商討周公旦曾否踐阼稱王的問題〉,
《東方雜誌》復刊第六卷第七期,1973年1月
─── 〈有關周公踐阼問題的申復〉,
《東方雜誌》第七卷第十期,1974年4月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 〈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春秋事語》釋文〉
北京:《文物》1977年第1期
陳松長、廖名春 〈帛書《二三子問》、《易之義》、《要》釋文〉,
《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輯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陳 偉 〈《語叢》一、三中有關「禮」的幾條簡文〉,
《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陳夢家 〈西周銅器斷代(一)〉,《考古學報》第九冊
北京:科學出版社,1955
張政烺 〈《春秋事語》解題〉 北京:《文物》1977年第1期
張素卿 〈《國語》的「語」:形式與內容─從評析〈祭公諫穆王征犬戎〉出發〉,《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第一期,臺北:古典文學研究會,1999
彭 林 〈郭店楚簡與《禮記》的年代〉,《郭店簡與儒學研究》中國哲學第二十一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
程元敏 〈《尚書‧呂刑》篇之著成〉,《清華學報》第15卷一、二期合刊,1983
─── 〈《書序》的價值〉 臺北:《孔孟學報》,第75期,1998年3月
─── 〈《書序》通論〉 臺北:《孔孟學報》,第77期,1999年9月
─── 〈論尚書大誥諸篇「王曰」之王非周公自稱(上)〉,
《孔孟學報》第二十八期,1974年9月
─── 〈論尚書大誥諸篇「王曰」之王非周公自稱(下)〉,
《孔孟學報》第二十九期,1975年4月
黃開國 〈漢代經學的師法與家法〉,《經學研究論叢》第二輯
臺北:聖環圖書公司,1994
黃彰健 〈王著〈漢代的古史系統〉讀記〉,
《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
楊儒賓 〈卮言論:莊子論如何使用語言表達思想〉
臺北:《漢學研究》,第10卷第2期,1992
廖名春 〈帛書《易之義》簡說〉,《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輯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潘重規 〈《史記‧伯夷列傳》稱「其傳曰」考釋〉,《大陸雜誌》第十八卷第五期,
1959年3月
龐 樸 〈《語叢》臆說〉,《郭店楚簡研究》中國哲學第二十輯
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
嚴一萍 〈卜辭四方風新義〉 臺北:《大陸雜誌》第15卷第一期,1957年7月
─── 〈中國醫學之起源考略下〉 臺北:《大陸雜誌》第2卷第九期,1951年1月
顧頡剛 〈《逸周書‧世俘篇》校注、寫定與評論〉,《文史》第二輯
北京:中華書局,1963
龔建平 〈郭店楚簡中的儒家禮樂思想述略〉,
《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龔鵬程 〈論《韓詩外傳》〉,《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
─── 〈傳記小說新思維〉,《一九九七龔鵬程年度學思報告》
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
Lin Yü-sheng“The Evolution of the Pre-confucian Meaning of Jen and Confucian Concept of Moral Autonomy ”,Monumenta Serica 31(1974-75)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