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4 12:2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孫銘燐
論文名稱:誰的馬告檜木國家公園----從抗爭符碼運用到在地參與認同?
指導教授:吳介民吳介民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社會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馬告棲蘭原住民國家公園生態智慧森林運動原住民權利運動共管機制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5
  • 點閱點閱:172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9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1
本論文試圖將分析的焦點集中在單一且發展中的議題:馬告(棲蘭)檜木國家公園的設立爭議。
「主流」生態保護意識的「實踐」,雖然成功阻止了退輔會的檜木「枯立倒木」整理作業,但伴生的試圖在這個區域成立檜木國家公園的行動劇碼,採取的卻是「限時成立」的運動策略,希望藉由「國家公園」制度拒斥退輔會,達成保護扁柏的目的。而成立與原住民「共存、共榮、共享」的新制度馬告檜木國家公園談法的出現,則為此生態保護運動的「非預期後果」。「檜木觀光地緣資源」的有無,成為預定地周邊泰雅族原住民支持或反對設立馬告國家公園的主因。
在這個森林運動過程中,原住民「生態智慧」的談法被提出,原住民從「野生動物的殺手」被去污名化為「具生態智慧的山林守護神」,爭取原住民「自然主權」呼聲也再一次出現。雖然原住民在「尊重多元文化」的談法中獲得修辭上的勝利,但部落社會的生存困境並沒有因此而獲得解決。追求「後市民權」的「生態保護運動」和追求「生存權」的「原住民權利運動」,亦沒有在催生馬告檜木國家公園運動中實質接榫。
「國家公園」在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脈絡中,和蘭嶼「核廢料」同屬於國家暴力的「壓迫象徵」,並被援用為原運的「抗爭符碼」。目前,在國家公園法未修,現有與原住民高度相關的玉山、太魯閣、雪霸三座高山型國家公園原住民共管機制未建立,並缺乏與預定地周邊原住民部落社會深刻與持續的公共溝通的前提下,筆者認為應暫緩馬告檜木國家公園的籌設。若為履行競選支票而「限時」成立馬告檜木國家公園,即便其具「進步性」的原住民「共管機制」,但基於前述理由,「國家公園」作為原運「抗爭符碼」的性質,短期內仍不會消解。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一、問題意識 …………………………………………………………………1
二、核心論題 …………………………………………………………………2
三、分析架構 …………………………………………………………………6
四、研究方法與章節安排 ……………………………………………………8
第二章 意料之外……………………………………………………………10
一、第一波森林運動…………………………………………………………13
二、第二波森林運動…………………………………………………………15
三、論述的轉折………………………………………………………………24
(一)原住民共管機制的提出………………………………………………25
(二)「生態智慧」的文化建構 …………………………………………38
第三章 歷史記憶……………………………………………………………48
一、從隱蔽文本(hidden transcript)到公開抗議 ……………………49
(一)外來殖民政權的自然資源掠奪………………………………………49
(二)只准州官放火 不許百姓點燈………………………………………55
二、國家公園作為還我土地運動的「抗爭符碼」…………………………59
(一)一九八○年代社會抗議風潮中的還我土地運動……………………59
(二)反國家公園:「抗爭符碼」的運用 ………………………………61
第四章 誰的自然……………………………………………………………83
一、差異原住民集體行動者…………………………………………………87
二、生態保護行動者 ………………………………………………………119
三、漢人政府 ………………………………………………………………120
四、小結 ……………………………………………………………………122
第五章 走向何方 …………………………………………………………124
一、共有地的悲劇 …………………………………………………………124
二、荒野有情的鄉愁 ………………………………………………………127
三、原住民自然主權 ………………………………………………………129
四、往何處去 ………………………………………………………………131
參考資料 ……………………………………………………………………153
◎附圖:
附圖一:分析架構……………………………………………………………6
附圖二:馬告檜木國家公園預定地地圖……………………………………22
附圖三:台灣檜木天然林分佈圖……………………………………………52
附圖四:台灣地區國家公園分佈圖…………………………………………64
附圖二:集體行動分析 ……………………………………………………84
◎附表
表一:五萬三千公頃馬告檜木國家公園劃分原則與範圍界限……………23
表二:二萬七千公頃馬告檜木國家公園預定範圍…………………………30
表三:馬告檜木國家公園爭議分析…………………………………………47
表四:台灣地區省產針葉樹木材年生產量表………………………………53
表五:台灣省木材市價摘要表(2001年5月) ……………………………53
表六:林務局森林遊樂區收入表……………………………………………57
表七:臺灣地區自然保護區域面積統計表 ………………………………63
表八:與原住民相關的國家公園設置狀況表………………………………63
表九:玉山、太魯閣、雪霸國家公園任(僱)原住民統計表……………80
表十:玉山國家公園警察隊查獲之部分原住民違法判刑案例……………81
表十一:太魯閣國家公園警察隊查獲之部分原住民違法判刑案例………81
表十二:雪霸國家公園警察隊查獲之部分原住民違法判刑案例…………82
◎附錄
附錄一:馬告檜木國家公園設置爭議大事記 ……………………………136
附錄二:原住民社會抗議事件 ……………………………………………140
附錄三:國家公園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145
附錄四:國家公園法全文 …………………………………………………147
附錄五:訪談對象與日期 …………………………………………………152
◎地圖:
台灣公路全圖,2000,台北,大輿出版有限公司。
◎會議資料:
內政部馬告檜木國家公園諮詢委員會第一到第九次會議記錄,2000年11月17日~2001年8月9日。
台灣原住民與自然資源關係研討會會議資料,1996,中華民國環保生活協進會主辦。
生態教育與原住民狩獵文化研討會會議資料,1996,台東師範學院、中華民國環保生活協進會主辦。
◎中文參考書目:
〈高宗實錄〉,卷225《乾隆九年九月「是月」條》引署閩浙總督福建巡撫周學健奏疏。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原著,1996,《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一卷─泰雅族》,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尹章義,1989,《台灣開發史研究》,台北:聯經。
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1997,《太魯閣十年回顧》,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84年年報。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王俊秀,2001,《環境社會學的想像》,台北,巨流。
王泰升,1997,《台灣原住民的法律地位》,行政院國科會研究計劃。
瓦歷斯.尤幹,1992,《荒野的呼喚》,台中:晨星。
伊凡.諾幹,1997,〈樟腦戰爭與’tayal[msbtunux]/[bng’ciq]初探─殖民主義、近代化與民族的動態〉,《台灣開發史論文集》,淡江大學歷史系主編。
夷將.拔路兒,1996,〈台灣原住民運動發展路線之初步探討〉,《山海文化》,22-37。
何明修,2000,《民主轉型過程中的國家與民間社會:以台灣的環境運動為例(1986-1998)》,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介民,1990,《政體轉型的社會抗議─台灣1980年代》,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樹欉、顏愛靜,1998,〈原/漢主張保留地產權的爭議及處理措施的研議─從政治經濟觀點的分析〉,《原住民保留地利用與環境保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李丁讚、林文源,2000,〈社會力的文化根源:論環境權感受在台灣的歷史形成:1970-86〉,《台灣社會研究季利》第38期。
李亦園,1964,《南澳的泰雅人─民族學田野調查與研究》下冊,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根政,2001,〈伐木派勢力反撲行動記事〉,《生態中心》季刊第4期。
李根政,2002,〈催生馬告檜木國家公園有待努力〉,《生態中心》季刊第7期。
林佳陵,2000,〈台灣原住民土地之法律研究〉,《律師雜誌》,第247期。
林俊義,1989,《反核是為了反獨裁》,台北,自立報系。
林清池,1996,《太平山開發史》,宜蘭,浮崙小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益仁,2002,〈馬告國家公園與森林運動〉,收於文化研究月報第十一期。
http://www.ncu.edu.tw/~eng/csa/journal/journal_park76.htm。
林聖崇,1999,〈從社會運動觀點看搶救棲蘭檜木林行動〉,收於陳玉峰編,1999,《全國搶救棲蘭檜木林運動誌》,高雄:愛智圖書。
林瓊華,1999,〈荷蘭時期原住民土地所有權流失的初探〉,《山海文化》第20期,74-81。
紀駿傑,1996,〈原住民與環境〉,農委會八十五年台灣山林野生動物保育課程,頁31-40。
紀駿傑,1998〈我們沒有共同的未來:西方主流「環保」關懷的政治經濟學〉,收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1期。
紀駿傑,1999,〈能丹國家公園:環境殖民主義的延續?〉,《山海文化》,第20期。
紀駿傑、王俊秀,1999,〈環境正義:原住民與國家公園衝突的分析〉,《山海文化》第19期:86-103。
唐炘炘,2000,《看!我們的國家公園》,台北:大地地理。
夏曼.藍波安,2000,〈向國家公園說不,以蘭嶼達悟民族的經驗說起〉,收於《原住民族》第3期。頁6-8。
孫大川,1997,〈台灣原住民對土地的理解與國家力量的介入〉,《原住民土地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孫大川,2000,《山海世界》,台北:聯經。
徐世榮,1997,〈歷史上台灣原住民士地流失之政治經濟分析〉,《原住民土地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徐國士,2000,《棲蘭山檜木林區保育維護方案之研擬》。委託單位: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研究單位: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
徐國士、黃文卿、游登良等,1997,《國家公園概論》,台北:明文。
張岱屏,2000《看不見的土地─太魯閣族反亞泥還我土地運動的歷史、論述與行動》,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秀芸,1996,《太魯閣的狩獵文化與現況─以花蓮縣秀林鄉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志展,2000,《誰的自然?由多元文化的觀點來反思生態保育運動:以花蓮地區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寶章,1992,〈從天然檜木過熟林木之枯死談更新之芻議〉,《中華林學季刊》,24(3):35-44。
陳玉峰,1999a,〈勘查棲蘭檜木林枯立倒木整理記行〉,《看守台灣》季刊,第2期。
陳玉峰,2000b,〈原住民與國家公園 馬告檜木國家公園之前瞻〉,收於《生態中心》季刊創刊號。
陳玉峰等編,1999b,搶救棲蘭檜木林運動誌(上冊),高雄:愛智。
陳玉峰等編,2000a,搶救棲蘭檜木林運動誌(中冊),高雄:愛智。
陳國棟,1995,〈台灣的非拓墾性伐林─約1600-1976〉,收於《積漸所至:中國環境史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陳瑞華,2001,《以社會行銷理論檢視全國搶救棲蘭檜木林聯盟在搶救棲蘭檜木林運動中的策略運用》,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麗琴、塗三賢、吳萬益、林俊成編,1998,《台灣地區林業經濟統計資料彙編》,
傅君,1999,〈台灣原住民「生態智慧」與野生動物保育〉,《山海文化》第17期。
黃國超,2000,〈原住民觀光:徘徊在抉擇的十字路口上─以新竹縣尖石鄉鎮西堡(Cinsibu)部落為例〉,收於《世新大學觀光學系89年度觀光學術論壇論文集》。
黃進和,1995,〈台灣森林資源永續經營與生態環境維護〉,收於《林業試驗所百週年慶論文集》。
黃應貴,1990,《玉山國家公園布農族人類學研究研究報告(三)》,南投,內政部營建署國家公園管理處。
黃躍雯,1998,《台灣國家公園建制過程之研究》,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躍雯,1999,〈國家公園法訂定過程的意識形態分析〉,收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系地理學報》第二十五期:45-60。
楊瑪利,1999〈借民力,做永續:澳洲大堡礁海洋生態保護區的例子〉,收於《看守台灣》第3期。
廖守臣,1984,《泰雅族的部落遷徒與拓展》,台北:世界新聞專科學校觀光宣導科。
裴家騏、羅方明,1996,〈魯凱族的永續狩獵制度〉,收於《野生動物保育彙報及通訊》2:2,頁5-10。
蔡志堅,1996,《玉山國家公園內原住民生態參與模式之建構──以玉山國家公園與東埔社布農族為例》,國立中興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佰祿等,1996,《國家公園解說牌示設施之研究》,南投: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蕭阿勤,1989,〈1980年代以來台灣文化民族主義的發展:以「台灣(民族)文學」為主的分析〉,《台灣社會學研究》3:1-51 。
蕭新煌,1987,〈誰在關心台灣的自然環境─生態保育觀念的形成與演進〉。收於《我們只有一個台灣─反汙染、生態保育與環境運動》,台北:圓神。
賴春標,1987,〈保衛台灣最後的原始森林〉,《人間》8月號。頁53。
賴春標,1999,〈搶救台灣最後的國寶----檜木原鄉多少浩劫〉,收於《新故鄉》季刊秋季號。
戴國煇,1999,《台灣史探微:現實與史實的相互往還》,台北,南天。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汙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自立晚報社。
顏愛靜,1997〈台灣地區原住民保留地管理問題與對策之檢討〉,原住民土地與文化學會研討會論文集。
藤井志津枝,1997,《理番─日本治理台灣的計劃》,台北:文英堂。
鐘丁茂,1999,〈伐木有理?從環境倫理學觀點看棲蘭山原始檜木林枯立倒木整理作業爭議〉,收於《搶救棲蘭檜木林運動誌》上冊,高雄:愛智圖書。
鐘旭和等,1989,〈天然檜木林擇伐更新之研究〉,收於《林業試驗所研究報告季刊》4(4):197-217。
◎外文中譯:
Benedick, Anderson著,吳叡人譯,2000,《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譯自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台北,時報出版。
Callicott, J. Baird,2001,〈第三、第四世界對西方保育哲學的批判〉演講稿,陳慈美譯,《當代》,165期,56-61。
Hirschman, Albert O.著,2002,吳介民譯,《反動的修辭》,譯自The Rhetoric of Reaction,台北,新新聞文化。
Nash, Kate著,2000,林庭瑤譯,《當代政治社會學》,譯自Contemporary Political Sociology: Globalization, Politics and Power,台北,韋伯文化。
Thomas S. Kuhn著,1999,王道還等譯,《科學革命的結構》,譯自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台北,遠流出版社。
◎英文參考書目
Alvard, M.S., 1993. “Testing the ecologically noble savage hypothesis: interspecific prey choice by Piro hunters of Amazonian Peru,”In Human Ecology 21(4): 355-387.
Cohen, J., 1985.“Strategy of identity: new theoretical paradigms and contemporary social movements,” In Social Research. 52(4):663-716.
DiMaggio, Paul, 1997.“Culture and Cognition,”I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3:263-87
Dore, E., 1997.“How sustainable were Pre-Columbian civilizations? ”Collinson, H. ed. Green Guerrillas: Environmental Conflicts and Initiatives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Latin America Bureau, London. pp. 47-51.
Gordon, H. S., 1954. “The Economic Theory of a Common-Property Resource: The Fisher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62:124-42.
Hames, R., 1991. “Wildlife conservation in tribal societies,” In Oldfield, M. L., and Alcorn, J. B. eds. , Biodeversity: Culture, Conservation, and Ecodevelopment. Westveiw Press.
Hardin, G., 1968.“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In Science 162: 1243-8.
Headland, T. N., 1997.“Revisionism in ecological anthropology,”Current Anthropology 38(4):605-630.
Hitchcock, Robert K. 1995, “ Centralization, Resource Depletion, and Coercive Conservation among the Tyua of the North eastern Kalahari.”in Humen Ecology 23(2):169-198.
Hsiao, H. H., 1999.“Environmental Movement in Taiwan,”in Asia''s Environmental Movements: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ed. by Yok-Shiu F. Lee and Alvin Y. So. New York: M. E. Sharpe.
Inglehart, Ronald, 1990. Culture shift in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Johnson, Barbara Rose., 1995, “ Human Rignts and the Environment.”in Human Ecology 23(2):111-123.
Katz, Eric, 2000.“Against the Inevitability of Anthropocentrism.”In Beneath the Surface: Critical Essays in the Philosophy of Deep Ecology. ed. by Eric Katz, Andrew Light, and David Rothenberg.Cambridge, MA.: MIT Press
Leopold, Aldo, 1987(1949). A Sand County Almanac and Sketches Here and The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rtin, Denis-Constant, 1995. “The Choice of Identity,”Social Identities 1(1):5-16
McAdam, D., J. McCarthy, and M. Zald, 1996. “Introduction: opportunities, mobilizing structures, and framing process-toward a synthetic,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social movements,”in Doug McAdam, John McCarthy and Mayer Zald. e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 New York: Cambridge Press.
McAdam, Doug, 1999[1982]. 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 1930-1970.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elucci, Alberto, 1985. “The symbolic challenge of contemporary movements,”In Social Research 52(4):789-816.
Naess, Arne, 1995.“The Shallow and the Deep, Long-Range Ecology Movement: A Summary,”In The Deep Ecology Movement: An Introductory Anthology. ed. by Alan Drengson and Yuichi Inoue. Berkeley, CA.: North Atlantic Books.
Olson, M., 1965.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ory of Group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Ostrom, Elinor, 1990. Governing the Commons: 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edford, K. 1990: “The Ecologically Noble Savage,”In Orion Nature Quarterly 9: 24-29
Reid, Hannah, 2001.“Contractual National Parks and the Makuleke Community,”In Human Ecology,29(2):135-155.
Scott, James C., 1985. Weapons of the Weak: Everyday Forms of Peasant Resistance. Yale University Press.
Scott, James C., 1990. Domination and The Art of Resistance. Yale University Press.
Snow, David A., Benford Robert D. and Hunt, Scott A., 1994.“Identity Fields: Framing Processes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Movement Identities,”in Enrique Laraña, Hank Johnston, and Joseph R. Gusfield. ed. New Social Movement: From Ideology to Identity.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Swidler, A., 1986.“Culture in action: symbols and strategies,” I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1:273-86.
Wells, Michael and Katrina Brndon., 1992. People and Parks: Linking Protecting Area Management with Local Communities. Washington, D. C.: The World Bank.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