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51.236)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9 08:2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信嘉
論文名稱:晶圓式離子能量分析儀於ICP電漿源之量測與分析
指導教授:李四海李四海引用關係柳克強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工程與系統科學系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核子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離子能量分析儀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24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論文主要是針對舊有量測系統做改進,以期獲得較佳的量測結果,其中主要的不同是在於GEA格網上電壓的提供方式有所改變,而改以MOTECH PPS1206 POWER SUPPLY取代傳統自製的電壓輸出電路,原因是傳統電路的反應時間過長,在藉由示波器擷取數據時若因提供所需電壓變化時間過長,那麼所獲得的數據將與由power supply所送出的電壓值不符。同時傳統DC電壓的輸出是藉由橋式濾波整流電路提供,因此在電容的選取上當然是愈大其濾波效果愈佳,然而一旦加大其電容值,則又造成RC延遲時間增加,固採用現有雙輸出直流電源供應器作為替代,其中一端輸出供給電壓於Control grid上,而另一則給予二次電子排斥層電壓,也因為改採新的輸出方式因此重新撰寫Labview程式,並僅藉由GPIB介面做為電腦,示波器,及電源供應器之間的連結。在濾波方面則沿習學長舊有的設計,主要是用以濾掉因外加射頻偏壓而使得RF訊號耦合於GEA上各電極。
對於在量測的結果上,在CW模式外加偏壓下可以看到高低能量峰值分開的情形。並隨著偏壓的上升,可以看到高能峰值更往右移動的現象,而加入脈衝式偏壓後,其離子能量分佈函數也因工作比例與操作頻率的調變而隨之變化。
摘要……………………………………………………………………I
誌謝……………………………………………………………………II
目錄……………………………………………………………………III
圖表目錄………………………………………………………………V
第一章 序論………………………………………………………1
第二章 文獻回顧………………………………………………4
2.1 離子能量分析儀文獻回顧………………………………4
2.2 脈衝調變式電漿源文獻回顧…… ……………………11
第三章 基本原理…………………………………… ………14
3.1 基本構造……………………………………… ………14
3.2 離子能量分佈推導…………… ……… ……………15
3.3 離子能量分析儀內各電極之電位關係………… ……18
3.4 射頻偏壓(RF-bias)之特性分析………………………20
第四章 實驗系統………………………………… …………25
4.1 電感式耦合電漿源系統………………… …………25
4.2 離子能量分析儀系統結構……………… …………28
4.2.1 獨立式離子能量分析儀(GEA)………………… …………28
4.2.2晶圓式離子能量分析儀之實體…………………………….29
4.3 實驗量測方法與流程….……………………………31
4.3.1 射頻濾波電路(RF filter)………………… ……………31
4.4 脈衝調變式電漿源系統…………………… ………36
4.4.1方波調變之小信號源……………………………… ………37
4.5 數據分析…………………………………… ………41
第五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 ………41
5.1 CW模式電漿量測…….………………………………41
5.1.1 ICP power對離子能量分佈影響…………………… ……42
5.1.2壓力對CW模式離子能量分佈之影響………..… ………..44
5.1.3 Floating grid上電位對CW模式量測下所造成的影響 …46
5.1.4二次電子排斥層上電壓值對其IEDF量測所造成的影響...49
5.2 射頻偏壓對離子能量分佈影響….……… … …… …...50
5.2.1脈衝式偏壓對離子能量分佈影響………………………….6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64
參考文獻……………………………………………………………65
附錄…………………………………………………………………66
[1] J.Arol Simpson,Rev.Sci.Instrum.,vol.32,p1283,1961.
[2]R.Jones,Rev.Sci.Instrum.,vol.49,p21,1978.
[3]Edbertho Leal-Quiros and Mark A. Prelas,IEEE Transaction On
Plasma Science,vol.16,no.6,p661,1988.
[4]Bohm and Perrin,Rev.Sci.Instrum.,vol.64,p31,1993.
[5]R. L. Stenzel,R. Williams,R. Aguero ,K. Kitazaki ,A. Ling,
T. McDonald,Rev. Sci. Instrum.,vol. 53,no.7,p1027,1982.
[6]J.R.Woodworth,Merle E. Riley,Dorothy C. Meister,Ben P.Aragon,J. Appl. Phys. vol.80,no.3,p.1304,1996.
[7]J.Liu,G.L.Huppert,and H.H.Swain,J.Appl.Phys,vol.68,p.3916,1990.
[8]Kevin L. Junck and Ward D.Getty,J. Vac. Sci. Technol. A,vol.12,no.3,p760,1994.
[9]U Kortshagen and M Zethoff,Plasma Source Sci. Technol.,vol.4,p.541,1995.
[10]P.Reinke,S.Schelz,W.Jacob,J.Vac.Sci.Technol.A,vol.10,p434,1992.
[11] Michael Zeuner,Horst Neumann,J.Appl.Phys.,vol.81.,p2985,1997.
[12] W.M. Holber,J.Vac.Sci.Technol.A,vol.8,p3720,1990.
[13] T.Fukasawa,T.Nouda,A.Nakamua,H.Shindo,Y.Horika,Jap.J.Appl.Phys,vol.32,p.6076,1993.
[14] M.J.Kushner,J.Appl.Phys,vol.58,p.4024,1985.
[15] M.S.Barnes,J.C.Forster,J.H.Keller,IEEE Trans. Plasma Sci.,vol 19,p.240,1991.
[16]Robert J. Hoekstra and Mark J. Kushner,J. Appl. Phys,vol.79,p.2275,1996.
[17]Erik.A.Edelberg,Eray S.Aydil,Andrew Perry,Neil Benjamin,J.Vac.Sci.Technol.A
,vol.86,p.4799,1999.
[18]Yicheng Wang,J. K. Olthoff,J. Appl. Phys. vol.85,no.9,p.6358,1999.
[19]M.G.Blain et al,J. Appl. Phys. vol.80,no.6,p.932,2001.
[20]S.B.Wang and A.E.Wendt,J. Appl. Phys. vol.88,no.2,p.643,2000.
[21]Shahid Rauf,J. Appl. Phys. vol.87,no.11,p.7647,2000.
[22] Oleg Zabeida,Ludvik Martinu,J.Appl.Phys. vol.85,no.9,p6366,1999.
[23] Yicheng Wang et al,J.Appl.Phys. vol.87,no.5,p2114,1999.
[24]A.C Westerheim,A.H Labun,J.H.Dubash,J.Vac.Sci.Technol.A,vol.13,p853,1995.
[25]潘宏彬, 國立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碩士班論文,2001
[26] Erik.A.Edelberg,Eray S.Aydil,Andrew Perry,Neil Benjamin,J.Vac.Sci.Technol.A
,vol.17,p.506,199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論文
 
1. 吳玉山,〈歐洲後共產社會主義的政治制度變遷:以俄羅斯聯邦為例〉,《美歐季刊》,第12卷,第4期,民86,頁89-145。
2. 林秋山,〈南韓的憲改與政治發展〉,《研考雙月刊》,第21卷,第1期,民86.2,頁35-41。
3. 李玉珍,〈俄羅斯府會之爭的探討〉,《問題與研究》,第37卷,第2期,民87.2,頁55-68。
4. 洪茂雄,〈威瑪憲法制訂過程與影響〉,《歷史月刊》,第31期,民79.8,頁25-32。
5. 吳圳義,〈法國第五共和憲法的誕生〉,《歷史月刊》,第31期,民79.8,頁48-59。
6. 黃德福,〈少數政府與責任政治:台灣「半總統制」之下的政黨競爭〉,《問題與研究》,第39卷,第12期,民89.12,頁1-24。
7. 朱雲漢,〈法國憲政體制對我國憲政的啟示〉,《國家政策雙周刊》,第73期,民82.11,頁3-8。
8. 徐正戎、呂炳寬,〈九七憲改後的憲政運作〉,《問題與研究》,第41卷,第1期,民91.1-2,頁1-24。
9. 周陽山,〈「半總統制」概念及其實施經驗的反思─芬蘭模式的探討〉,《美歐月刊》,第10卷,第5期,民84,頁67-78。
10. 吳東野,〈「半總統制」之探討〉,《美歐月刊》,第11卷,第1期,民85,頁72-85。
11. 朱松柏,〈大韓民國的憲法特色與政情動向〉,《問題與研究》,第20卷,第4期,民70.1,頁95-103。
12. 石之瑜,〈權威人格與雙首長制〉,《美歐季刊》第12卷,第4期,民86,頁25-60。
13. 況正吉,〈憲政制度與政治文化對俄羅斯民主鞏固的影響〉,《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11期,民88.11,頁31-51。
14. 王業立,〈總統直選與憲政運作〉,《理論與政策》,第15卷,第3期,民90.9,頁1-16。
15. 楊日青,〈政府體制、選舉制度、政黨制度與內閣組合的關係〉,收錄於蘇永欽主編,《聯合政府:台灣民主制度的新選擇?》。台北:新野論壇,民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