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44.192.49.72)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4 07:03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黃維英
論文名稱:
從舜傳說的遞變論中國的孝倫理
論文名稱(外文):
From the folklores of Shun to Chinese filial pietistic orals
指導教授:
林惠勝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臺南師範學院
系所名稱:
教師在職進修國語文碩士學位班
學門:
人文學門
學類:
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3
中文關鍵詞:
舜
、
傳說
、
孝倫理
相關次數:
被引用:
11
點閱:953
評分:
下載:257
書目收藏:5
中國是個以「孝」為文化核心的社會,「孝」的觀念不僅規範著中國人的生命行為,而且也規範著政治的方向,它雖然不是宗教,但是具有宗教的功能和價值,甚至超乎宗教。舜是中國明君孝子的典範,其事奉頑嚚父母的事蹟,經歷代典籍記載與後世民間文學的附會及修飾,正可作為中國自古父母子女關係的最佳說明。本研究根據經典及民間有關舜孝行傳說的記載及變異,探討其間所反映的孝文化現象,以期對中國的孝道倫理,提供另一角度的詮釋,並探討其中所呈顯的三教融合的軌跡。
本論文分五章,第一章概論研究旨趣,第二章探討在經典及民間文學中,舜孝行記載的演變歷程,及兩者之間的異同,第三章詳述舜傳說中反映的孝倫理特色,第四章則從舜孝行傳說的演變中,考察民間信仰及儒釋道思想融合的現象,第五章結論,根據舜孝行傳說所呈現的孝倫理與思想,期望汲取其中孝與愛的精神,並從孝道的傳承中,再次體現人類的存在與價值。
關鍵詞:舜、傳說、孝倫理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4
第三節 前賢研究成果 11
第二章 經典與民間傳說中的舜 14
第一節 經典中的舜 14
第二節 民間傳說中的舜 23
第三章 舜傳說中所見的孝倫理 55
第一節 無違的孝行 55
第二節 重孝輕慈的文化現象 81
第三節 孝子對繼母孝行的呈顯 88
第四節 「孝感」在孝行中的意義 94
第五節 「孝悌」是孝行的重要成分 103
第六節 幼孝 109
小結 112
第四章 舜傳說中反映的思想 114
第一節 本土及民間信仰 114
第二節 儒釋道思想的融合 125
第三節 因果報應思想 154
第四節 靈魂信仰 165
小結 172
第五章 結論 174
參考書目 181
參考書目
一、書籍類:
《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 台北市 藝文印書館 民78.01十一版
《尚書注疏》十三經注疏 台北市 藝文印書館 民78.01十一版
《毛詩正義》十三經注疏 台北市 藝文印書館 民78.01十一版
《周禮注疏》十三經注疏 台北市 藝文印書館 民78.01十一版
《儀禮注疏》十三經注疏 台北市 藝文印書館 民78.01十一版
《禮記注疏》十三經注疏 台北市 藝文印書館 民78.01十一版
《春秋左傳正義》十三經注疏 台北市 藝文印書館 民78.01十一版
《公羊傳》十三經注疏 台北市 藝文印書館 民78.01十一版
《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 台北市 藝文印書館 民78.01十一版
《孝經注疏》十三經注疏 台北市 藝文印書館 民78.01十一版
《爾雅注疏》十三經注疏 台北市 藝文印書館 民78.01十一版
《孟子注疏》十三經注疏 台北市 藝文印書館 民78.01十一版
《大戴禮記》戴德撰 四部叢刊初編 臺北市 臺灣商務 民56
《說文解字注》許慎撰 段玉裁注 魯實先正補 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民80.04增訂七版。
《經典釋文》陸德明 四部叢刊初編 臺北市 商務 民56
《四書集註》朱熹 藝文印書館 民69.05五版
《孝經或問》呂維棋 百部叢書集成 第5函3 藝文 民56
《孝經援神契》黃奭輯 叢書集成三編 第15函之8 藝文 民61
《女孝經》鄭氏撰 百部叢書集成 津逮秘書 藝文 民55
《趙孟頫孝經圖卷》趙孟頫 中華叢書委員會 1956
《韓詩外傳》韓嬰撰 百部叢書集成 第1函之6-8 藝文 民55
《龍魚河圖》黃奭輯 叢書集成三編 第11函之11 藝文 民61
《史記》司馬遷撰 臺北市 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77 臺六版 百衲本二十四史
《漢書》班固撰 臺北市 臺灣商務 民77 臺六版 百衲本二十四史
《後漢書》范曄撰 臺北市 臺灣商務 民77 臺六版 百衲本二十四史
《三國志》陳壽撰 臺北市 臺灣商務 民77 臺六版 百衲本二十四史
《魏書》魏收撰 臺北市 臺灣商務 民77 臺六版 百衲本二十四史
《晉書》房喬等撰 臺北市 臺灣商務 民77 臺六版 百衲本二十四史
《南史》李延壽撰 臺北市 臺灣商務 民77 臺六版 百衲本二十四史。
《宋書》沈約撰 臺北市 臺灣商務 民77 臺六版 百衲本二十四史
《南齊書》蕭子顯撰 臺北市 臺灣商務 民77 臺六版 百衲本二十四史
《隋書》魏徵等撰 臺北市 臺灣商務 民77 臺六版 百衲本二十四史
《宋史》脫脫撰 臺北市 臺灣商務 民77 臺六版 百衲本二十四史
《元史》宋濂等撰 臺北市 臺灣商務 民77 臺六版 百衲本二十四史
《明史》張廷玉等撰 臺北市 臺灣商務 民77 臺六版 百衲本二十四史
《續文獻通考》清高宗敕撰 臺北巿 商務 民76
《後漢紀》袁宏 四部叢刊初編 臺北巿 商務 民56
《繪圖列女傳》劉向撰 仇十洲繪圖 廣文書局 民67.07初版
《孝傳》陶潛撰 百部叢書集成 第1函之1 藝文印書館 民56
《孝子傳 》劉向撰 叢書集成三編 藝文印書館 民61
《孝子傳 》師覺授撰 叢書集成三編 藝文印書館 民61
《孝子傳 》蕭廣濟撰 叢書集成三編 藝文印書館 民61
《孝友傳》明.郭凝之
《古孝子傳》茆泮林輯 百部叢書集成 藝文印書館 民56
《山海經》郭璞撰 四部叢刊 臺北市 臺灣商務 民56
《神仙傳》葛洪 百部叢書集成 第6函之10 藝文印書館 民55
《幽明錄》劉義慶等撰 百部叢書集成 第3函之6 藝文 民56
《異苑》劉敬叔撰 百部叢書集成 第22函之2-3 藝文 民55
《續齊諧記》吳均撰 百部叢書集成 第4函之7 藝文 民55
《大清畿輔先哲傳》徐世昌撰 大通書局印行 據民國四年至六年刊本影印
《孔子家語》王肅撰 四部叢刊初編 臺北市 臺灣商務 民56
《墨子閒詁》孫詒讓 台北市 臺灣商務 民72.11臺三版
《莊子集釋》郭慶藩編 王孝魚整理 台北市 木鐸出版社 民72.09初版
《韓非子集解》王先慎集註 台北市 商務印書館 民54
《管子》管仲撰 戴望校 臺北巿 商務 民45
《荀子》荀況撰 楊倞注 四部叢刊初編 臺北市 臺灣商務 民56
《白虎通》班固撰 百部叢書集成 第4函之1-3 藝文 民57
《論衡校釋》黃暉撰 萬有文庫薈要第十二函 台灣商務 民54
《晏子春秋》晏嬰撰 四部叢刊初編 臺北市 臺灣商務 民56
《淮南子》劉安撰 許慎注 四部叢刊初編 臺北市 臺灣商務 民56
《春秋繁露》董仲舒撰 四部叢刊初編 臺北市 臺灣商務 民56
《說苑 》劉向撰 楊以漟校 臺北巿 臺灣商務 民54臺一版
《顏氏家訓》顏之推撰 趙曦明注 盧文弨補注 台灣商務 民75
《新語》陸賈撰 萬有文庫薈要 臺北巿 臺灣商務 民54
《封氏聞見記外二種》唐封演等撰 臺北 新文豐出版社 民73.06初版
《楚辭》王逸注釋 洪興祖補注 台北市 臺灣中華書局 民55
《曹子建全集》曹植 清流出版社 民65.10
《賈誼集校注》王洲明 徐超校注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6
《書言故事大全》長澤規矩也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 新華發行 1990
《大舜耕田坐天歌》竹林書局印行 新竹市 竹林書局 民76.05八版
《東觀漢記》劉珍等撰 百部叢書集成 第18函之6-9 藝文印書館 民58
《蒙求》李瀚撰 百部叢書集成 第5函之5-6 藝文 民55
《初學記 》徐堅編 臺北巿 鼎文 民65 再版
《藝文類聚》歐陽詢撰 臺北巿 新興 民62
《太平廣記》李昉等編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87.05再版
《太平御覽》李昉等編 四部叢刊本 上海 上海書店 1985
《說郛》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158 雜家類 879-159 商務 民72
《古今圖書集成》陳夢雷編 台北市 鼎文 民66
《冊府元龜》王欽若等撰 北京 中華書局據崇禎十五年刻本影印 1960
《道藏》北京市 文物出版社 民77
《弘明集》釋僧祐撰 四部叢刊初編 臺北市 商務 民56 臺二版
《大寶積經》三藏法師菩提流志譯 臺南市 和裕 民85
《法苑珠林》釋道世撰 四部叢刊初編 臺北市 臺灣商務 民56臺二版
《廣弘明集》釋道宣撰 四部叢刊初編 臺灣商務 民56
《真誥》陶弘景撰 叢書集成簡編 台北市 商務 民54.12臺一版。
《靈寶真靈位業圖》陶弘景撰 百部叢書集成 第1函之7 藝文 民55
《黃帝內經靈樞》叢書集成初編 北京 中華 1991
《老子想爾注校證》饒宗頤著 上海市 上海古籍出版 1991
《周易參同契考異》朱熹撰 百部叢書集成 第18函之3 藝文 民57
文史知識編輯部編《古代禮制風俗漫談》 北京 中華書局 1988.08一版二刷。
方立天《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台北 桂冠圖書公司 1990.06
王明編《太平經合校》 北京 中華出版 新華發行 1997.10一版五刷
尹飛舟《中國古代鬼神文化大觀》 江西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1992.05一版一刷
王國維《觀堂集林》 臺北市 世界書局 民50
王景琳《鬼神的魔力─漢民族鬼神信仰》 台北市 錦繡出版 1992.03初版
曲金良《敦煌佛教文學研究 》北市 文津 民84.10初版
朱漢民《忠孝道德與臣民精神》 河南省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4.09一版一刷
杜而未《儒佛道之信仰研究》 臺北巿 臺灣學生 民67.03 再版
杜而未《鳳麟龜龍考釋》臺北巿 臺灣商務 1996 二版
李亦園 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性格》 臺北巿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民70五版
何星亮《中國自然神與自然祟拜》 上海 三聯書店上海分店 1992.05一版一刷
呂理政《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 台北縣 稻穗出版社 民81.12
汪辟疆校錄《唐人小說》台北市 河洛出版社 民63.10 初版
林文寶《兒童文學故事體寫作論》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出版 1994
林安弘《儒家孝道思想研究》台北市 文津 民81
屈育德《神話、傳說、民俗》 新華書店 北京發行所發行 1988.09一版一刷
周紹良 白化文編著《敦煌變文論文錄》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 1982
施瓦慈 Benjamin Schwartz 等撰 段昌國等譯《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臺北巿 聯經 民68.05修訂三印
段寶林《中國民間文學概要》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5
唐君毅《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 台灣學生書局 1978
馬昌儀《中國靈魂信仰》 台北市 漢忠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6.05初版一刷
桑原隙藏著 宋念慈譯《中國之孝道 》北市 臺灣中華書局 民69.10初版
馬書田《華夏諸神─佛教卷》台北市 雲龍出版社 1993.10初版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 學生書局 民77.02八版(臺六版)。
常金倉《周代禮俗研究》台北市 文津 民82.02初版
陳秀芳《鹿港所見的南管手抄本》 臺中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民67/12
陳寅恪《陳寅恪先生文集》二 台北市 里仁書局 民71.09
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 中華書局 1988
康學偉《先秦孝道研究 》北市 文津 民81.10初版
張鴻勛《敦煌說唱文學概論》敦煌叢刊.2 臺北巿 新文豐 民82.10臺一版
馮作民編著《二十四孝.名賢集》永和市 漢威 民80初版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第一卷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書院 1980.11三版
曾昭旭《骨肉相親,志業相承─孝道觀念的發展,天道與人道》 台北 聯經民71
黃海德《天上人間:道教神仙譜系》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 1994初版
程薔《中國民間傳說》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9
道端良秀著 釋慧嶽譯《佛教與儒家倫理》 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 民61.04初版
詹鄞鑫《神靈與祭祀─中國傳統宗教綜論》江蘇省 古籍出版社 2000.01一版二刷
寧業高等《中國孝文化漫談》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1995.03一版一刷
蒲慕州《墓葬與生死:中國古代宗教之省思》 台北 聯經 1993
漢學研究中心《民間信仰與中國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民83.04
蔡仁厚《孔門弟子志行考述》 台北市 臺灣商務 民71.02六版
劉守華《中國民間童話概說》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85
潘重規《敦煌變文集新書》台北市 文津出版社 民83.12初版一刷
鄭振鐸《中國俗文學史》上海 上海書店 1984
劉道超《中國善惡報應習俗》台北市 文津出版社 民81.01初版
鍾友聯《儒佛的孝道思想》 佛教出版社 民66.08
瞿中溶校《校正今文孝經》臺北市 廣文 民71初版.
蕭登福《道教星斗符印與佛教密宗》新文豐出版公司 82.04台一版
羅宗濤《敦煌變文社會風俗事物考》台北市 文史哲出版社 民63.10初版
譚達先《中國傳說概述》台北市 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民82/06初版
釋永祥《佛教文學對中國小說的影響》 台北佛光出版社 民國79.03初版
二、博碩士論文
小野純子《敦煌變文主題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以董永變、舜子變、伍子胥變文三篇為主》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74年
任明玉《中國孝行故事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87
辛昌浩《孔門德行科四哲學行考》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75
李媄嫙《日本戲曲本朝二十四孝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4
周西波《道教文獻中孝道文學研究》 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84.06
邱仲麟《隋唐以來割股療親現象的社會史考察》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 民85年
林佩儒《孝經孝治思想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民87年
林聰明《敦煌俗文學研究》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民87
洪淑苓《牛郎織女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75
許端容《二十四孝研究》 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70.06
葉光輝《孝道認知的類型、發展及其相關因素》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民81
鄭志慧《儒家孝道思想研究》輔仁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74
鄭阿財《敦煌孝道文學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博士論文 民71
三、期刊論文
王三慶〈「敦煌變文集」中的「孝子傳」新探〉 敦煌學 14 民78.04 頁189-220
王月清〈中國佛教善惡報應論初探〉正觀4 民87.03 頁101 103-120
方立天〈中國佛教的因果報應論〉 中國文化7 民81.11 頁56-70
王志楣〈試論中國文化對佛教孝道觀的融攝--對古正美<大乘佛教孝觀的發展背景>一文的商榷 〉 中華學苑 44 民83.04 頁151-166
王忠林〈「敦煌歌辭」對孝道的歌頌與宣揚〉 高雄師大學報 4 民82.03 頁1-23
冬暖〈談儒﹑佛的孝道思想〉 文藝月刊 239 民78.05 頁39-45
成中英〈論儒家孝的倫理及其現代化:責任﹑權利與德行〉 漢學研究 4:1=7 民75.06 頁83-108
刑義田〈「太平經」對善惡報應的再肯定─承負說〉國文天地8:3=87 民81.08頁12-16
朱榮貴〈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孝經〉 國文天地 14:9=165 民88.02 頁30-33
吳自甦〈儒家倫理思想與現代家庭問題--兼論孝道對中華文化的影響〉中國文化月刊 215 民87.02 頁1-7
李克達〈舜傳說研究〉中華學苑 45 民84.03 頁1-40
吳延環〈三十六孝〉 明道文藝 38-39 民68.05-06 頁92-96
李建民〈屍體、骷髏與魂魄─傳統靈魂觀新論〉 當代90 民82.10 頁48-65
李飛〈中國古代婦女孝行史考論〉中國史研究 3期 1994 頁73-82
李玲玲〈臺灣民間故事中的報應觀〉德育學報11 民84.10 頁151-157
沈剛伯〈孝--中華文化的精神〉學園 8:4 民62.02 頁14-16
李國良〈儒家孝道思想研究〉 女師專學報 3 民62.05 頁81-94
李焯然〈忠孝不兩全﹣﹣儒家忠孝觀念的歷史考察〉 九州學刊 4:2=14 民80.07 頁35-47
李煥明〈孝的源流與新的孝道觀(上) (下)〉 孔孟月刊 30:2=350 民80.10 頁37-43 ; 30:3=351 民80.11 頁41-47
蕭群忠〈孝道觀念在國人生活及民俗中的影響滲透〉中國文化月刊 211 民86.10 頁57-70
何廣棪〈晚近「孝經」研究論文彙目〉 中國書目季刊 23:4 民79.03 頁91-97
李學綱〈中國文化與孝道〉中原文獻 22:4 民79.10 頁3-15
李燕惠〈試論六朝鬼神故事蘊含的時代意義〉 輔大中研所學刊 1 民80.10,頁13-19
邱仲麟〈不孝之孝--唐以來割股療親現象的社會史初探〉 新史學 6:1 民84.03 頁49-94
周何〈孔子之談鬼神〉國文天地15:8=176 民89.01 頁32-34
卓秀巖〈曾子論孝〉 成功大學學報 22 (人文·社會篇) 民76.10 頁51-69
金振峰〈孝經及其思想之研究〉 勸益學報 4期 民75.11 頁313-350
林素英〈漢代以前的喪禮探討(11)--情感的調節:哭的限制〉 孔孟月刊35:1=409
民85.09 頁25-27
周淑玲〈現代社會的孝道〉 孔孟月刊 31:7=367 民82.03 頁25-29
林惠勝〈試說南朝孝倫理:以「南史.孝義傳」為主的析論〉暨大學報4:2 民89.07 頁1-25
林惠勝〈報應理論釋疑--〈以釋疑論為中心的論述〉,一九九七東亞漢學論文集
林麗真〈論魏晉的孝道觀念及其與政治﹑哲學﹑宗教的關係〉 文史哲學報 40 民82.06 頁25-52
周耀〈讀孝經一得〉 臺南師專學報 7 民63.12 頁49-70
胡天成〈招取生魂歸身、亡魂受祭儀式和對靈魂及其相關事物的闡釋〉 民俗曲藝 118 民88.03,頁97-144
持平〈孔耶佛的孝道思想的比較 〉學園 8:12 民62.11 頁17-19
范長華〈淺探明代中、晚年至清末寶卷與寶卷中孟姜傳說的遞變--以「佛說貞烈賢孝孟姜女長城寶卷」、「長城寶卷」、「孟姜仙女寶卷」為例〉 臺中師院學報 9 民84.06 頁113-136
胡厚宣〈甲骨文所見殷代之天神〉 責善半月刊 2卷16期 1941。
施銘燦〈荀子的鬼神觀〉 孔孟月刊 29:7=343,民80.03 頁21-24
姜廣輝〈理學氣靈論的鬼神觀〉 孔孟月刊 31:8=368,民82.04,頁25-33
俞曉群〈三年之喪的流變〉文化史知識 1996.08 頁25-29
馬森〈家族倫理的政治化﹣﹣釋「孝經」〉 國魂 553 民80.12 頁74-77
翁惠美〈先秦典籍中的堯舜〉 孔孟月刊 35:12=420 民86.08 頁9-20
唐璽惠〈中國教育哲學研究﹣﹣論孝〉 蘭女學報 2 民79.04 頁1-22
陳吉山〈太平經中的承負報應思想〉道教學探索5 民80.12 頁90-105
陶希聖〈吾國孝道演變的五個時期〉法令月刊35卷4期 頁5
陳佾〈盂蘭盆的由來與孝道觀念〉 獅子吼 28:8 民78.08 頁3-7
陳金木〈中國人的孝道觀〉 教師之友 34:3 民82.06 頁33-38
陳俊民〈中國近世"三孝文融合"與"中西會通"--湯用彤、馮友蘭、陳寅恪文化思想合論〉 大陸雜誌 87:6 民82.12 頁1-9
張貞海〈《史記.舜本紀》與敦煌「舜子變」之比較研究〉 民俗曲藝 72/73 民80.07-09 頁169-182
陳訓章〈孝道與中國文化(上) (下)〉 孔孟月刊 24:12=288 民75.08 頁7-15; 25:1=289 民75.09 頁10-18
陳訓章〈孝經及其孝道觀〉孔孟月刊 25:11=299 民76.07 頁6-18
野渡〈以現代意識看二十四孝故事〉中華文藝 17:4 民68.06 頁39-46
許端容〈「孝子傳」輯佚補〉 木鐸 12 民77.03 頁139-147
許端容〈河內漢喃研究院藏「四十八孝詩畫全集」考辨〉 華岡文科學報 22 民87.03 頁105-122
曾春海〈先秦儒家孝悌之道研究〉 哲學與文化 7:7 民69.07 頁10-18
曾昭旭〈孝道的宗教形態與修德本質〉 故宮文物月刊 8:1=85 民79.04 頁4-7
黃盛雄〈二十四孝新估〉 國教輔導 16:7 民66.04 頁7-8
曾國棟〈墨子之宗教思想與道教鬼神信仰之關係〉道教學探索7 民82.12頁27-40
逸節〈評桑原隙藏著:<中國之孝道>〉中華文化復興月刊 4:12 民60.12 頁57-63
程毅中〈敦煌本「孝子傳」與晱子故事〉 中國文化 5 民80.12 頁149-153
傅隸樸〈由趙孟頫孝經圖卷兼論孝經問題〉 學園 8:10 民62.08 頁18-19
葉光輝〈年老父母居住安排的心理學研究:孝道觀點的探討〉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83 民87.06 頁121-168
楊孝〈「二十四孝」與「三十六孝」故事的內容分析〉 青少年兒童福利學刊 3 民69.12 頁16-25
楊國樞〈新孝道與新慈道〉 海外文摘 330 民66.04 頁6-9
楊國樞〈現代社會的新孝道〉中華文化復興月刊 19:1=214 民75.01 頁51-67
楊國樞〈中國人的性格與行為:形成與蛻變〉 中華心理學刊23卷1期 頁39-55
葛榮晉〈孝的二重性及其社會價值〉 孔子研究2期 1991.06 頁25-32
臺靜農〈佛教故實與中國小說〉下 海潮音 72:1 民80.01 頁13-29
劉公木〈孝感動天的大舜〉 中國國學 3 民63.12 頁105-108
蔡介裕〈從儒家鬼神喪葬觀以辨正墨子非儒之說〉中國文化月刊 142 民80.08 頁100-122
劉光義〈孔子的中心思想及其天道鬼神觀〉中國國學 26 民87.11 頁9-20
鄭志明〈莊子的鬼神觀〉鵝湖20:5=233 民83.11 頁15-27
劉見成〈鬼神、魂魄與不朽:氣論的觀點〉宗教哲學2:3=7 民85.07 頁55-68
劉見成〈形神論及其主要課題〉 嘉南學報 25 民88.11 頁309-318
潘重規〈從敦煌遺書看佛教提倡孝道〉 華岡文科學報 12 民69.03 頁197-267
範熒〈宋代民間信仰中的佛教因素〉上海師範大學學報 1995年一期 頁72-78
鄭曉江〈論「孝」之倫理內蘊及其現代價值〉 孔孟月刊 36:9=429 民87.05頁10-17
蔡豐明〈紹興目連戲與民間鬼神信仰〉 民俗曲藝 82 民82.03 頁263-286
鮑國順〈孝道傳統的考察與省思〉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學 民85.06
謝幼偉〈孝經與論語中孝道思想的比較 〉 哲學論集 1 民61.12 頁59-64
謝雲飛〈俗傳二十四孝探源〉 中國學術年刊 3 民68.06 頁85-107
蕭群忠〈孝道觀之儒釋道關係論〉 孔孟月刊 36:8=428 民87.04 頁6-12
羅秉祥〈「孝」之哲學反思〉 鵝湖218期 民82.08 頁38-41
蘇樺〈試談「二十四孝」〉華文世界 15 民68.02 頁19-21
電子全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孝道認知的類型發展及其相關因素
2.
隋唐以來割股療親現象的社會史考察
3.
儒家孝道思想研究
4.
敦煌孝道文學研究
5.
孝經孝治思想研究
6.
中國孝行故事研究
7.
敦煌俗文學研究
8.
敦煌變文主題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以董永變、舜子變、伍子胥變文三篇為主
9.
道教文獻中孝道文學研究
10.
牛郎織女研究
11.
「孝道」與「生命實踐」關係之研究──歸本於《論語》
12.
日本戲曲本朝二十四孝之研究
13.
孔門德行科四哲學行考
14.
台灣社會跨國社群電視媒體使用初探───以「台灣媳婦」節目為例
15.
論「以孝治天下」與兩漢政治、制度
1.
馬森〈家族倫理的政治化﹣﹣釋「孝經」〉 國魂 553 民80.12 頁74-77
2.
唐璽惠〈中國教育哲學研究﹣﹣論孝〉 蘭女學報 2 民79.04 頁1-22
3.
陳佾〈盂蘭盆的由來與孝道觀念〉 獅子吼 28:8 民78.08 頁3-7
4.
陳俊民〈中國近世"三孝文融合"與"中西會通"--湯用彤、馮友蘭、陳寅恪文化思想合論〉 大陸雜誌 87:6 民82.12 頁1-9
5.
翁惠美〈先秦典籍中的堯舜〉 孔孟月刊 35:12=420 民86.08 頁9-20
6.
陳金木〈中國人的孝道觀〉 教師之友 34:3 民82.06 頁33-38
7.
陶希聖〈吾國孝道演變的五個時期〉法令月刊35卷4期 頁5
8.
姜廣輝〈理學氣靈論的鬼神觀〉 孔孟月刊 31:8=368,民82.04,頁25-33
9.
陳吉山〈太平經中的承負報應思想〉道教學探索5 民80.12 頁90-105
10.
施銘燦〈荀子的鬼神觀〉 孔孟月刊 29:7=343,民80.03 頁21-24
11.
范長華〈淺探明代中、晚年至清末寶卷與寶卷中孟姜傳說的遞變--以「佛說貞烈賢孝孟姜女長城寶卷」、「長城寶卷」、「孟姜仙女寶卷」為例〉 臺中師院學報 9 民84.06 頁113-136
12.
持平〈孔耶佛的孝道思想的比較 〉學園 8:12 民62.11 頁17-19
13.
胡天成〈招取生魂歸身、亡魂受祭儀式和對靈魂及其相關事物的闡釋〉 民俗曲藝 118 民88.03,頁97-144
14.
周耀〈讀孝經一得〉 臺南師專學報 7 民63.12 頁49-70
15.
林惠勝〈試說南朝孝倫理:以「南史.孝義傳」為主的析論〉暨大學報4:2 民89.07 頁1-25
1.
從傳說的傳遞變論中國的孝倫理
2.
論「以孝治天下」與兩漢政治、制度
3.
《論語》、《孟子》論孝與《孝經》之比較研究
4.
《論語》孝道思想研究
5.
孝舜神話傳說研究
6.
春秋時代孝親倫理研究
7.
中國古代孝治思想的形成與展開
8.
孝經孝治思想研究
9.
從《論語》、《孟子》探討孔孟之孝道思想
10.
二十四孝故事現代化之研究
11.
從《論語》、《孝經》探討「孝道」之精神
12.
從經典到世俗─舜子傳說之敘事發展與詮釋
13.
儒家孝道思想研究(先秦~兩漢)
14.
論唐代小說的民間童話質素
15.
《聊齋志異》與民間童話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