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95.16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2 10:5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沈美綺
研究生(外文):Mei-chi Shen
論文名稱:陳寅恪詩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search of the Poetry of Cheng-yin-ke
指導教授:汪中文汪中文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ung-wen W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國民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3
中文關鍵詞:陳寅恪
外文關鍵詞:cheng-yin-kepoe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57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論文摘要
陳寅恪,江西省義寧州人,一代史學巨匠。寅恪先生不但是史學專家,更是滿腹經綸的國學大師。在他豐碩的史學成就之外,最能展現他對文學充分的掌握能力,就是他對「詩」的研究與實踐。然而一般人對其詩歌了解不多,在中國文學史上亦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整體而言,雖然寅恪先生從未以詩人自居,僅以創作詩歌表達個人之挫折與感慨,但其詩在反映時局,譏諷時政下,不但唱出了國家在轉變時期的苦痛和掙扎,也展現了他以史為詩的獨特風格。加上先生晚年身處在思想桎梏的政治環境下,在其生前,其詩一直處於撲朔迷離之象,在他身後,因時代政策的轉移,歷史真相逐漸還原,他的詩成為時代盛衰的生命慨歎,使後來的誦讀者,都能從中獲得不同的體驗與感受。
故本論文之撰,希冀藉由探析寅恪先生詩的內涵,著重其「古典」與「今典」的探索,以解開詩中隱晦的成分,了解這位前賢的思想情感,進而探尋到詩歌作品的藝術品貌,使其價值大顯於世。我們可以發現,寅恪先生的詩,無論是在詩人個人之抒懷,或文學的繼承與創新,或發現歷史文化的真貌上,都有其不可抹煞的時代意義,在多重價值的審思下,寅恪先生的詩歌不僅為耐人尋味之文學作品,更蘊積無限啟思空間,引領讀者揭開清末民初文學悲歌之特質。
Abstract
Cheng-yin-ke, born in Yi-Ning-State of Jiang Xi Province, was a great historical science master of one Generation.
Being in vigorously impac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ought of western trend both, Cheng-yin-ke walked through much struggle and self-examination process. Not only was Cheng-yin-ke a master of historical science, he was also a maestro filled with Chinese literature.
Besides, with his rich achievements in the science of history, Cheng was capable of showing his perfect control of literature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poetry.
But it''s a pity that there is no engrossed study that focus on the poetry, which reflect the life long path of his mind.
This thesis is written in a view to explore the inside thought and emotional world through his poetry, then to find why his poetry is obscure, and therefore could probe the real appearance of his poetic works.
This paper covers the scope of Chen''s poem .First I try to understand his family history and character, with that, I go further to classify and analyze the connotation of his poetry. Also I emphasize his exploration between "Classic" and "contemporary", unlock the obscure component, Finally induce the specific feature of poetry and, position its value.
A relishing literary works will be more than the poet’s personal relief. For the poetry of Cheng-yin-ke, we may carefully appreciate the genuine language in the poetry through a wider angle. Thus we can endow it with deserved value.
This way we reveal the profound land inside the Cheng''s poetry and feel his intention of creations, so to manifest the dual value of the poet and poetic works.
目 錄
第壹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素材與內容4

第貳章 陳寅恪之生平行誼與學術成就
第一節 陳寅恪的生平行誼
一、 陳寅恪之家世11
二、 陳寅恪之生平16

第二節 陳寅恪的學術成就
一、陳寅恪之思想態度 31
二、陳寅恪之學術著述35

第參章 陳寅恪詩之外緣研究
第一節 陳寅恪的詩學淵源.42
一、家學淵源
二、前賢濡染
第二節 陳寅恪的解詩態度51

第肆章 陳寅恪詩之內容探析(上)
第一節 情誼詩
一、 夫妻情誼詩55
二、 師友情誼詩64
第二節 政治詩
一、 感嘆國事詩74
二、 諷諭詩84

第伍章 陳寅恪詩之內容探析(下)
第三節 詠懷詩
一、 感懷詩95
二、 傷疾詩104
第四節 感時詩
一、 節令詩111
二、 七夕詩119
第五節 其他
一、 記述先生著述情懷127
二、 有感前人詩句寄懷133

第陸章 陳寅恪詩之特色
第一節 陳寅恪詩的分期特色 137
一、 早期詩作特色
二、 中期詩作特色
三、 晚期詩作特色

第二節 陳寅恪詩的藝術特色…147
一、 比興用典、寓意深切
二、 以假說真、以旁出中
三、 諷頌抒懷、抒情表志
四、 窮形盡相,善於鋪敘

第柒章 陳寅恪詩之價值161
一、 呈現詩人生命之情懷
二、 承繼古典詩歌之貢獻
三、 還原歷史文化之紀錄

附錄:陳寅恪詩集目錄與行年紀事錄一覽表167
參考書目183
參考書目
丁旭輝
(1995.12),〈江西詩派一祖三宗茶詩初探--以山谷為主〉《輔英學報》,第15期,頁180-188。
丁紅
(2000.03),〈新發現的唐篔手書陳寅恪詩〉《百年》,第8期,頁54-59。
丁懿安
(1979)〈懷陳寅恪先生兼錄其”王觀堂輓詞”〉,朱傳譽編《陳寅恪傳記資料》(一),台北,天一,頁37。
卞僧慧
(1991),〈試述陳寅恪先生治學特點〉(上)(下),《文史知識》,第6、7期,總第一二○、一二一期,頁3-10、9-12。
卞慧新
(1989.12),〈重讀〈王觀堂先生輓詞〉並序〉,北京大學中國中古史研究中心編《紀念陳寅恪先生誕辰百年學術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頁35-44。
(1989.06),〈陳寅恪先生史學蠡測〉,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討論會秘書組編《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討論會》,中山大學出版,頁139-151。
孔尚儒
(1985),〈陳寅恪,中國的讀書種子〉,朱傳譽編《陳寅恪傳記資料》(三),台北,天一,頁30。
方豪
(1970.01),〈陳寅恪先生給我的兩封信〉《傳記文學》,第17卷,第4期,頁43-45。
毛子水
(1970.01),〈記陳寅恪先生〉《談陳寅恪》,初版,台北,傳記文學,頁19-22。
毛漢光
(1994.12),〈陳寅恪傳〉《國史館館刊》,第17期,頁209-219。
王子舟
(1999.03),《陳寅恪的治學方法》初版,台北,新視野。
(1997),《陳寅恪讀書生涯》武漢,長江文藝。
王川
(2000.01),〈陳寅恪在康樂園的生活情趣〉《嶺南學報》第2期。
王永興
(1989.06),〈在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討論會閉幕式上的發言〉,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討論會秘書組編《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討論會》,中山大學出版,頁38-41。
(1980.06),〈懷念陳寅恪先生〉《學林漫錄》初集,北京,中華,頁9-18。
(1979),〈陳寅恪--現代中國史學家〉《中國史研究動態》第7期。
王汎森
(1997.12),〈陳寅恪的未刊往來書信〉(下)《當代》,第124期,頁52-61。
(1997.11),〈陳寅恪的未刊往來書信〉(上)《當代》,第123期,頁64-68。
(1997.06),〈什麼可以成為歷史證據--近代中國新舊史料觀點的衡突〉《新史學》,第8卷,第2期,頁93-132。
(1991.11),〈陳寅恪與近代中國的兩種危機〉《當代》,第123期,頁44-63。
王季思
(1989.06),〈我們如何借鑑陳先生〉,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討論會秘書組編《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討論會》,中山大學出版,頁152-158。
王郁離
(1985),〈陳寅恪二三事(之一「讀書歷程」、之二「五十八年流涕盡」、之三「大師的晚年」)〉,朱傳譽《陳寅恪傳記資料》(三),台北,天一,頁37-39。
王靖獻
(1974.11),〈陳寅恪對詩的看法--一個史學家的進展〉《西雅圖華盛頓大學中國討論會報告》。
王鍾翰
(1989.06),〈陳寅恪先生雜憶〉,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討論會秘書組編《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討論會》,中山大學出版,頁49-54。
加于
(1958),〈批判陳寅恪的反動歷史觀〉《讀書》,第14期,頁14-32。
包謙六
(1990.04.6),〈陳寅恪之詩(吉庵詩話)〉,(香港)《大公報》。
史葦湘
(1989.06),〈陳寅恪先生的學術思想與敦煌佛教藝術研究〉,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討論會秘書組編《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討論會》,中山大學出版,頁484-498。
石泉
(1994.08),〈寒柳堂記夢未定稿(補)〉,王永興編《紀念陳寅恪先生百年誕辰學術論文集》,江西教育出版社,頁26-50。
(1989.06),〈追憶先師寅恪先生〉,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討論會秘書組編《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討論會》,中山大學出版,頁55-64。
石茗
(1989.06),〈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討論會綜述〉,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討論會秘書組編《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討論會》,中山大學出版,頁659-669。
朱歧祥
(1997.09),〈《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讀後〉《國文天地》,第148期,頁115-117。
朱傳譽
(1985),《陳寅恪傳記資料》(三),台北,天一。
(1981),《陳寅恪傳記資料》(二),台北,天一。
(1979),《陳寅恪傳記資料》(一),台北,天一。
朱新華
(1994.11),〈關於孫盛陽秋〉《讀書》,頁30。
(1994.05),〈”陳詩”急需”鄭箋”〉《讀書》,頁79-83。
(1994.02),〈後事豈可作”今典”〉《讀書》,頁130。
(1994.02),〈《陳寅恪詩集》識小錄〉《讀書》,頁17。
江宗秀
(1968),《詩詞作法講話》,五洲出版社。
牟潤孫
(1970.01),〈敬悼陳寅恪先生〉《談陳寅恪》,初版,台北,傳記文學,頁65-84。
何廣棪
(1977),《陳寅恪先生遺詩述釋》香港,珠海書院中國文學歷史研究所學會叢刊之七。後收於1.九思出版社之《陳寅恪先生論文集補編》,1977.09。
(1974.09),《陳寅恪先生著述目錄編年》香港,珠海書院中國文學歷史研究所學會叢刊之四。後收於1.九思出版社之《陳寅恪先生論文集補編》,1977.09;2.九思出版社之《陳寅恪先生全集(下、補編)》,1977.12.30第三次修訂版。
余英時
(1998.01),〈陳寅恪研究因緣記〉《當代》,第125期,頁72-83。
(1997.12),〈陳寅恪史學三變〉《中國文化》,第15卷,第16期,頁1-9。
(1997.11),〈試述陳寅恪的史學三變〉《當代》,第5卷,第123期,頁18-43。
(1987.04),〈跋新發現的陳寅恪晚年的兩封信〉,原載於(香港)《明報月刊》,第二二卷,第四期,總第二五六期,頁81-87。後收於《文化評論與中國情懷》,台北,允晨,頁341-360。
(1986.01),《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二版,台北,時報。
(1985.10),〈”弦箭文章那日休”?〉,原載於(香港)《明報月刊》,第二十卷,第十期,總第二三八期,頁33-37。後收於《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二版,台北;時報,頁224-235。
(1985.03.9-13),〈著書今與洗煩冤—汪榮祖先生”賸有文章供笑罵—敬答余英時先生”讀後〉,原載於《中國時報》,人間版。後收於《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二版,台北;時報,頁178-206。
(1984.11),〈古典與今典之間—談陳寅恪的暗碼系統〉,原載於(香港)《明報月刊》,第一九卷,第十一期,總第二二七期,頁17-20。後收於《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二版,台北;時報,頁166-177。
(1984.10.16),〈文史互證,顯隱交融---談怎樣通解陳寅恪詩文中的”古典”和”今情”〉,原載於《聯合報》,後收於1. 朱傳譽編《陳寅恪傳記資料》(三),台北,天一,頁47-52。2.《文化評論與中國情懷》,台北,允晨,頁317-340。
(1984.10),〈陳寅恪晚年心境心證〉(上)(下),原載於(香港)《明報月刊》,第一九卷,第十、十一期,總第二二六、二二七期,頁9-13、頁13-17。後收於《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二版,台北;時報,頁138-165。
(1984.09.7),〈陳寅恪的”欠砍頭”詩文發微補正〉,原載於《聯合報》,後收於朱傳譽編《陳寅恪傳記資料》(三),台北,天一,頁30-31。
(1984.07.19-20),〈陳寅恪的”欠砍頭”詩文發微〉,原載於《聯合報》,後收於1. 朱傳譽編《陳寅恪傳記資料》(三),台北;天一,頁26-29。《文化評論與中國情懷》,台北,允晨,頁291-315。
(1984.07),〈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上)(下),原載於(香港)《明報月刊》,第一九卷,第七、八期,總第二二三、二二四期,頁3-10、頁17-25。後收於《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二版,台北;時報,頁85-137。
(1984.06),〈讀陳寅恪先生寒柳堂集感賦二律〉,原載於(香港)《明報月刊》,第一九卷,第六期,總第二二二期,頁8。後收於《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二版,台北,時報,頁17-18。
(1983.01),〈陳寅恪的學術精神和晚年心境〉(上)(下),原載於(香港)《明報月刊》,第一八卷,第一、二期,總第二○五、二○六期,頁17-25、頁16-28。後收於《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二版,台北;時報,頁19-84。
(1958.12),〈陳寅恪先生論再生緣書後〉,原載(香港)《人生》第一九四期,頁24-29。後收於《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二版,台北;時報,頁207-221。
吳定宇
(1996.11),《學人魂--陳寅恪傳》初版,台北,漢強。
吳宓
(1993.03),〈讀散原精舍詩筆記〉,袁行霈主編《國學研究》第一卷,北京大學,頁545-551。
吳詒用
(1981.11.26-27),〈砍頭與刖足〉,《聯合報》副刊。
吳學昭
(1992.03),《吳宓與陳寅恪》北京;清華大學。
吳麗娛
(1994.08),〈試論陳寅恪先生文化繼承與維新史觀〉,王永興編《紀念陳寅恪先生百年誕辰學術論文集》,江西教育,頁506-520。
李玉梅
(1997.2),《陳寅恪之史學》,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李明遠
(1972.01),〈讀陳寅恪先生的「論再生緣」兼論國事〉《新夏》頁6-15。
李堅
(1995.10),〈《陳寅恪詩集》中的悲觀主義色彩淺釋〉,〈《柳如是別傳》與國學研究〉,浙江人民出版,頁103-120。
李璜
(1979.12),〈憶陳寅恪登恪昆仲〉,《大成》第四九期,頁2-4。後收於朱傳譽編《陳寅恪傳記資料》(一),台北,天一,頁34-35。
(1977.01),〈憶陳寅恪登恪兄弟〉《大成》,第49期,頁2-4。
李錦全
(1989.06),〈陳寅恪先生治學的精神風貌〉,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討論會秘書組編《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討論會》,中山大學出版,頁159-177。
汪中文
(1989.05.20),〈陳寅恪晚年心事的告白〉《中央日報》長河版。
汪雲雛
(1974.05),〈陳寅恪(一八九○---一九六九)〉,傳記文學,第二四卷,第五期,總第一四四期,頁99。
汪榮祖
(1997.01),《史家陳寅恪傳》二版,台北,聯經。
(1993.12),〈文化神州共命人--吳宓與陳寅恪的情誼〉《歷史月刊》,第71期,頁57-61。
(1985.01.24-25),〈賸有文章供笑罵—敬答余英時先生〉,《中國時報》”人間版”。
(1976),《史家陳寅恪傳》,先後三版,1.(香港)波文書局1976.8.15;2.大幅增訂,台北,聯經,1984.02;3.以2為基礎而略作增刪並易名為《陳寅恪評傳》初版,江西,百花洲文藝,1992.8。
(1975.04),〈舊時王謝家—史家陳寅恪的家世〉,原載於(香港)《明報月刊》,第一○卷,第四期,總第一一二期,頁35-38。後收於《史家陳寅恪傳》,台北,聯經(後文對前文有所刪減)。
周一良
(1993.09),〈《陳寅恪詩集》看陳寅恪先生〉,《讀書》,頁131-136。
(1989.06),〈紀念陳寅恪先生〉,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討論會秘書組編《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討論會》,中山大學出版,頁10-25。
周法高
(1982.12),〈讀《陳寅恪先生編年事輯》〉,《大陸雜誌》,第六五卷,第六期,頁8-15;又收於朱傳譽編《陳寅恪傳記資料》(三),台北,天一,頁43-46。
宗良圮
(1970.09),〈記陳寅恪先生〉《談陳寅恪》,初版,台北,傳記文學,頁117-120。
咫j維
(1971.01),〈陳寅恪〉《文化研究 》,頁299-306。
(1970.01),《談陳寅恪》。
(1969.03),〈懷念陳寅恪先生〉又名〈談陳寅恪先生〉,載於1.《談陳寅恪》,初版,台北,傳記文學,頁1-14,1970.09。2.《大成》,第49期,頁5-7等。
姜力輯
(1985)〈陳寅恪未收集詩〉(五首),《詩詞集刊》,第五、六期合刊,頁12-13。
姜伯勤
(1995.06),〈陳寅恪先生與心史研究--讀「柳如是別傳」〉《新史學》,第6卷,第2期,頁189-202。
(1995.06),〈陳寅恪先生與心史研究--讀「柳如是別傳」〉《新史學》,第9卷,第2期,頁189-202。
姚從吾
(1970.01),〈觀於「談陳寅恪先生」〉《談陳寅恪》,初版,台北,傳記文學,頁15-18。
胡守為
(1999.01),〈陳寅恪先生的文化觀〉《嶺南學報》,第1期,頁555-569。
(1987),〈陳寅恪的史學成就與治史方法〉,《學術研究》,第六期,頁71-77。後收於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討論會秘書組編《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討論會》,中山大學出版,頁97-108,110-114。
(1982.04),〈略談陳寅恪先生的詩文釋證〉,《學林漫錄》,第五期,北京,中華,頁69-76。
胡迎建
(1999),《獨上高樓--陳寅恪》香港,中華。
胡偉希
(1997.01),〈陳寅恪:「不平則鳴」的反媚俗之音〉《中國研究》,第22期,頁22-27。
胡曉明
(1997.02),〈陳寅恪「守老僧之舊義」詩文釋證--一個富涵思想意義的學術史典掌〉《中國研究》,第23期,頁31-41。
唐振常
(2000),《承傳立新 陳寅恪先生之學》香港,商務。
高陽
(1985),〈陳寅恪自傷淪謫--《柳如是別傳》讀後感之一〉(上)(下),朱傳譽編《陳寅恪傳記資料》(三),台北,天一,頁31-33。
(1982.12),〈”雙山”一手陳寅恪〉,《高陽說詩》,台北,聯經,頁135-142。
區惠本
(1970.01),〈當代史學家陳寅恪〉《人生》,第17卷,第2期,頁17-18。
崔明德
(1995),〈陳寅恪淡泊政治二、三事〉《歷史月刊》,第136期,頁117-121。
張步洲
(1996),《陳寅恪學朮文化隨筆》初版,北京,中國青年。
張求會
(2000),《陳寅恪的家族史》廣東,廣東教育。
張谷
(1970.08),〈陳寅恪生死之謎〉《中外雜誌》,第8卷,第2期,頁46-50。又收於朱傳譽編《陳寅恪傳記資料》(一),台北,天一,頁24-26。
張杰
(1999),《追憶陳寅恪》北京,社科文獻。
(1999),《解析陳寅恪》北京,社科文獻。
張榮芳
(1989.06),〈陳寅恪與王國維〉,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討論會秘書組編《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討論會》,中山大學出版,頁264-290。
曹聖芬
(1970.09),〈關於「談陳寅恪先生」〉《談陳寅恪》,初版,台北,傳記文學,頁15-18。
梁嘉彬
(1970.01),〈陳寅恪師二三事〉,《談陳寅恪》,初版,台北,傳記文學,頁105-110。
梁錫華
(1981.12.14),〈寅恪先生詩探補〉,《聯合報》副刊。
野@瑛
(1970.09),〈敬悼陳寅恪老師〉《談陳寅恪》,初版,台北,傳記文學,頁43-48。
郭耀秋
(1971.11),〈絕世才華偏命搴--記大史學家陳寅恪先生〉《暢流》,第44期,頁12。
陳三立
(1966.06),《散原精舍文集》,中華書局。
陳正宏
(2000.03),〈新發現的唐篔手書陳寅恪詩〉《百年》頁54-59,第8期。
陳封雄
(1981.02.01),〈一代史學家之死—懷念我的六叔陳寅恪先生〉,《大成》,第87期,頁16-17。
陳思和
(1997.12)知識份子的民間崗位在哪�堙H--書陸鍵東著「陳寅恪的最後20年」後〉《二十一世紀》,第44期,頁144-146。
陳洛水
(1998.06),〈一九四九年前的陳寅恪--學術淵源與治學大要〉《當代》,第133期,頁18-29。
陳哲三
(1970.09),〈陳寅恪先生軼事及其著作〉,《談陳寅恪》,初版,台北,傳記文學,頁91-104。
(1970.03),〈有關陳寅恪先生之死〉《江西文獻》,第48期,頁24-25。
陳祚龍
(1972.09),〈戴密微著「陳寅恪小傳」〉《華學月報》,第9期,頁33-37。
陳寅恪
(1993),《陳寅恪詩集》初版,北京,清華大學。
(1981),《元白詩箋證稿》初版,台北,里仁。
(1981),《金明館叢搞,初稿、二編》初版,台北,里仁。
(1981),《柳如是別傳》初版,台北,里仁。
(1981),《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初版,台北,里仁。
(1981),《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初版,台北,里仁。
(1975),《再生緣與陳寅恪論再生緣》台北,鼎文。
(1970),《寅恪先生詩存》《寒柳堂集》初版,台北,里仁。
(1970),《寒柳堂集》初版,台北,里仁。
陳溺水
(1998.09),〈一九四九年前的陳寅恪--學術淵源與治學大要〉《當代》,第15卷,第133期,頁18-29。
陸鍵東
(1997),《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初版,台北,聯經。
(1996.12),〈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讀書人》,第22期,頁94-106。
勞榦
(1970.01),〈憶陳寅恪先生〉,《傳記文學》,第17卷,第3期,頁31-33。後收於《談陳寅恪》,初版,台北,傳記文學,頁35-42。
壺公
(1970.01),〈陳寅恪先生之死〉《談陳寅恪》,初版,台北,傳記文學,頁49-58。
彭華
(1999.01),〈陳寅恪的文化史觀〉《孔孟月刊》,第446期,頁38-46。
程兆奇
(1996.09),〈也談陳寅恪〉《中國研究》,第18期,頁50-57。
程美寶
(1999.04),〈陳寅恪與「牛津」緣慳一面的真相--牛津大學聘請陳寅恪檔案〉《明報月刊》,第400期,頁22-26。
程僅忱
(1974),《舊詩作法入門》,華聯。
程靖宇(今聖嘆)
(1979.11),〈陳寅恪先生的”欠砍頭詩”箋釋〉,收於《傳記文學》,第三五卷,第五期,總第二一○期,頁78-80。
(1979.11),〈陳寅恪的「欠砍頭詩」箋釋〉《傳記文學》,第35卷,第5期,頁78-80。
(1979.11),〈陳寅恪逝世的年月日與大量遺作的情況〉《傳記文學》,第35卷,第5期,頁75-77。
(1979.07),〈清華年譜「陳寅恪」〉《青年戰士報》,20-23日,頁11。
(1970.09),〈國寶云亡—敬悼陳公寅恪先生〉,收於《談陳寅恪》,初版,台北,傳記文學,頁59-64。
費海璣
(1970.02),〈悼陳寅恪先生〉,《醒獅》,第8卷,第2期,頁11。後收於《談陳寅恪》,初版,台北,傳記文學,頁85-90。
馮衣北
(1986.07),《陳寅恪晚年詩文及其他--與余英時先生商榷》廣州;花城。
黃金文
(1999.01),〈陳寅恪(一八九0∼一九六九)〉《中外雜誌》,第392期。
黃雅莉
(1997.05),〈淺談江西詩派的形成和特色〉,《中國文化月刊》,第206期,頁91-105。
(1996.06),〈杜甫對江西詩派內涵風格的影響〉《中國文化月刊》,第200期,頁102-110。
黃萱
(1989.06),〈懷念陳寅恪教授—在十四年工作中的點滴回憶〉,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討論會秘書組編《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討論會》,中山大學出版,頁67-73。
楊步偉
(1970.09),〈憶寅恪〉,《談陳寅恪》,初版,台北,傳記文學,頁23-28。
楊燕麗
(1999),《追憶陳寅恪》北京,社科文獻。
(1999),《解析陳寅恪》北京,社科文獻。
楊聯陞
(1970.01),〈陳寅恪先生隋唐史第一講筆記〉《談陳寅恪》,初版,台北,傳記文學,頁29-34。
葛兆光
(1993.05),〈最是文人不自由〉,《讀書》,頁3-12。
虞雲國
(2000.03),〈陳寅恪史學方法論〉《百年》,第8期,頁27-54。
(1999.09),〈史壇南北二陳論[陳垣 陳寅恪]〉《百年》,第5期,頁14-32。
(1996.09),〈世間已無陳寅恪〉《中國研究》,第18期,頁40-49。
廖國仁
(1970.01),〈關於陳寅恪先生是否客家人〉《談陳寅恪》,初版,台北,傳記文學,頁121-124。
趙元任
(1970.01),〈憶寅恪〉《談陳寅恪》,初版,台北,傳記文學,頁23-28。
劉以煥
(1996),《國學大師陳寅恪》重慶。
劉克莊
(1966),《江西詩派小序》,藝文印行。
劉克敵
(1999),《陳寅恪與中國文化》,初版,上海人民。
劉志偉
(1999.04),〈陳寅恪與「牛津」緣慳一面的真相--牛津大學聘請陳寅恪檔案〉《明報月刊》,第400期,頁22-26。
劉桂生
(1996),《陳寅恪學朮文化隨筆》初版,北京,中國青年。
劉健明
(1988.10),〈文化神州喪一身—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討論會〉,《當代》第三○期,頁14-21。
(1988.08),〈不覓封侯但覓詩—“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研討會”側記〉,《歷史月刊》第七期,頁146-149。
劉夢溪
(1991.03),〈「一代文化所託命之人」﹣﹣論陳寅恪先生的學術創獲和研究方法 (上)(下)〉《中國書目季刊》,第24、25卷,第4、1期,頁49-74,28-51。
(1991.04),〈脫心志於俗諦之桎梏的現代學者—陳寅恪先生的為學境界和人格力量〉,《法言》第三卷,第二期,頁76-80。
(1990.12),〈以詩證史、借傳修史、史蘊詩心---陳寅恪撰寫《柳如是別傳》的學術精神和文化意義集文體意義〉,《中國文化》第三期,1990秋季號,頁90-111。
劉廣定
(2000.06),〈陳寅恪先生未來臺灣的原因重探--現代史的一件疑案〉《歷史月刊》,第149期,頁97-104。
(1999.09),〈一代國學宗師的治學方法[評王子舟著<陳寅恪的治學方法>]〉《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9期,頁4.5。
蔣天樞
(1997.01),《陳寅恪先生編年事輯》增訂本,上海,古籍。
蔡平立
(1981),《詩的作法與欣賞》,益群書店 。
錢文忠
(1997),《陳寅恪印象》初版,上海,學林。
駱志伊
(1999.01),〈陳寅恪一八九0∼一九六九〉《中外雜誌》,第392期。
謝文利
(1996),《詩的技巧》,洪葉文化。
謝明勳
(1998.09),〈避諱與禁忌--評周廣業「經史避名彙考」「物類避忌」目〉《書目季刊》,第32卷,第2期,頁46-50。
簡明勇
(1984),《杜甫詩研究》,學海。
羅香林
(1970.09),〈回憶陳寅恪師〉《傳記文學》,第17卷,第4期,頁13-20。
羅載光
(1986),《詩詞曲概論與創作法》,復文。
蘇景泉
(1970.09),〈三位大師與兩副名聯〉《談陳寅恪》,初版,台北,傳記文學,頁111-116。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蔡淑蘋、張素敏、郭憲文(民86)。護理人員對X光輻射防護的知識、態度與行為之探討。中華職業醫學雜誌,4(2),73-82。
2. 張寶樹、梁燕馥(民80)。護理人員對X光輻射防護問題之研究。護理雜誌,38(3),83-95。
3. 陳美滿(民85)。臨床護理人之職業危害。護理雜誌,43(21),29-34。
4. 裘苕莙(民87)。醫院內的職業傷害。榮總護理,15(4),428-435。
5. 李選、陳子雲、林淑琴(民94)。二十一世紀護理人員應具備的精神心理衛生護理素養。護理雜誌,51(1),5-10。
6. 林文香、夏萍絗(民87)。護理人員面對病患性騷擾及因應之初探。榮總護理,15(4),386-394。
7. 馮兆康、李中一(民87)。護理人員自覺疲勞盛行率及其相關因子。中華職業醫學雜誌,5(3),129-138。
8. 尹裕君、安妮(民80)。護理人員離職原因與工作滿意度相關性之探討。榮總護理,8(4),428-436。
9. 陳月枝、余玉眉、江東亮、陳心耕、張丹蓉(民81)。護理人力供給研究。護理雜誌,39(1),35-45。
10. 黃峰蕙、巫美鳳(民88)。夜班對護理人員之影響及改善措施的探討。護理雜誌,46(3),73-78。
11. 徐畢卿(民86)。談護理人員對婦女精神衛生的覺醒。護理雜誌,44(3),10-15。
12. 唐佩玲、陳玟伶、鄭琇分、張敬俐、林惠賢(民94)。護理人員憂鬱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8(2),55-74。
13. 劉紹興、吳聰能、郭育良(民90)。台灣地區職業並之現況與未來。環保月刊,1(3),171-182。
14. 孫懷德、黃奕清(民90)。臨床護理人員下背痛之探討。醫護教育學刊,2,61-68。
15. 粘秋桂、柯德鑫、林淑琴(民85)。護理人員下背痛及其職業相關危險因子之調查。中華職業醫學雜誌,3(1),37-44。